| 书名: | 创意小盆栽 | ||
| 作者: | (日)松井孝 | 开本: | |
| YJ: | 4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7-01 |
| 书号: | 9787518411764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轻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松井孝
原玉川大学教授。从小学习插花、盆栽制作。本职工作主要负责生活与园艺、花木园艺学、农场实习等科目教学。也举办了很多面向社会的讲座,主要教大家如何用集装箱种蔬菜、花木(包括盆栽)。著有《樱花盆栽 樱花百科》《在阳台上种可凉拌的蔬菜》《香草的培育方法》等著作。
关野正
经营盆栽园长达60余年的盆栽大师。曾用自己D创的枝干弯曲法培育出很多备受关注的新树形,深受粉丝喜爱。曾在玉川大学继续学习中心举办“欣赏盆栽”的讲座。
精彩导读购买盆栽的注意事项
盆栽的购买
培育盆栽的D一步是购买盆栽。盆栽园、园艺店以及家居建材店销售各种各样的盆栽,你可能会因不知买哪盆好而犹豫不定。接下来,将为你介绍购买盆栽时的注意事项。
购买的时间
Z好选择气候比较稳定的春秋季节购买。因为夏季和冬季稍稍有些难以管理,操作不慎,树苗J可能会枯萎。初春和初秋是购买盆栽的好时机。
在哪儿购买
如果家附近有盆栽园或园艺店,可先去那儿瞧瞧。虽然盆栽园所到之处都是气派的大树,但也设有专门摆放树苗等小型盆栽的盆栽专区。可向店员咨询一下,他们会提供很多建议。因为今后管理方面也需要他们提供帮助,所以如果家附近有盆栽专卖店,Z好在那儿购买盆栽。
如果家附近没有盆栽专卖店,可以在家居建材店、园艺店、插花店等购买盆栽。这些店铺一般有很多小型盆栽,而且价格也适宜,所以初学者去这些店铺或许更容易下手。购买盆栽前应先考虑摆放场所的大小和环境等。
Z近,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销售盆栽。如果在附近实体店买不到自己喜欢的树苗时,可以上网购买。
推荐初学者培育的树种
很多人Z初培育的都是能供人欣赏红叶、花、果实等四季景色的杂树盆栽。松树、真柏等松柏盆栽一年四季没有太多变化,且门槛高,因而常常让人敬而远之。实际上,如果想培育不易枯萎、容易塑造树形的盆栽,还是选择松柏盆栽为好。黑松、五针松、真柏等具有代表性的盆栽,建议每种各培育一盆。
即使是杂树盆栽,要想让它们开花、结果,也需要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如果想学习基本的培育方法,可以先从槭树、枫树、光叶榉、山毛榉等杂树盆栽开始练起。
如果想培育一买完J能欣赏的盆栽,建议购买花草盆栽。培育这类盆栽,每个季节你都可以欣赏到漂亮的风景。
培育盆栽的盆
树和盆的协调搭配也是盆栽的魅力之一。虽然中途也可以将树移至陶瓷盆等养生盆中,但如果你想用盆栽装点周围环境,建议用与树相匹配的上釉盆。盆的形状、颜色、用料等都存在千差万别。市面上既有朴素的盆,也有画着鲜艳图案的盆。买喜欢的盆培育树吧。
盆与树的协调搭配
在选盆时,盆的大小是需要考虑的一大关键点。因为盆的大小与树的大小、树形是否协调很关键。起初我们都会选择大盆。其实,很多时候,买比我们认为大小正好的盆小一圈的盆更恰D。将树种在搭配协调的盆中,可以更加突显盆栽的魅力。
盆的形状与颜色
盆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圆的、四方的、深的、浅的、呈不规则形状的……并没有人定下规则说种什么树必须用什么盆。可按照自己的感觉选择喜欢的盆。在选择盆的颜色和形状时,其实是件很有趣的事,我们可以将树种在任何颜色、任何形状的盆中。
插枝繁殖
除了播种外,还推荐大家用插枝法培育树苗。是否容易长根因树种而异,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插的是稍稍有点弯曲的树枝,便能很快将它培育成盆栽。
繁殖性质与母体相同的树
插枝繁殖的优点是,一次能繁殖很多性质与母体相同的树。即使是同一种类的树,它们的性质也存在差别。树枝细、叶小且多、整体显得矮小的树,被称为“八房树”。虽然八房树适合被培育成盆栽,但在繁殖这类树时,还是采用插枝法为好。开花结果的树、花很漂亮的树等,也建议用插枝法繁殖。
插新梢与插熟枝
用插枝法繁殖常绿树大多在春季、夏季进行,有时在秋季进行。而落叶树则大多在春季进行,且大多用老枝繁殖(有时用绿枝繁殖)。插枝法分为两种:在5月以后插D年新出的树枝的插新梢(插绿枝)法和春天插前一年的树枝、以前的老树枝的插熟枝(春插)法。5~6月是插新梢的适宜期,而插半熟枝则一般在9月之前进行。插新梢和插半熟枝是两种较容易生根的繁殖法,且很多树都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插熟枝一般在树开始冒芽前的2~3月进行。如果使用弯曲的树枝或分过杈的树枝繁殖,便能很快将它培育成盆栽。
插完枝后的管理工作
在长出新芽前请放在半阴处培育,注意不可让阳光把树枝晒干。在开始冒芽前,不需要施加任何肥料。开始冒芽便意味着树枝开始长根。待冒出新芽后,将盆挪至阳光充足的地方。用塑料袋遮盖插枝盆的培育法,被称为“密封插枝法”。用塑料袋遮盖,可以抑制插穗蒸发水分,提高成活率。如果采用该方法繁殖,树枝一开始冒芽,J应除去塑料袋。长长的树枝,到D二年春天移植的时候,再对它进行修剪整形。
浇水
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树,为了寻求水源,会让根遍布地下。因为盆栽只能在装着有限的泥土的盆中生长,所以必须给它们补充水分。所谓补充水分,即浇水。浇水的基本做法是,待泥土表面干得发白后,浇至水从盆底流出的程度。
在水从盆底流出前,浇大量的水
因为和种在一般花盆中的花卉相比,种盆栽的盆更小、更容易变干,所以一定要留意盆栽是否缺水。
待土变干后再浇水
浇水,不仅能给盆栽补充水分,还有助于盆内和盆外空气的交换。树根在泥土中除了吸收水分,还进行着呼吸。如果在泥土还未干的情况下不断地浇水,盆中J会因积压着水而缺氧,从而导致根部腐烂。一般认为,浇水过多比浇水过少更容易引发盆栽枯萎。
梅雨季与夏季的浇水方法
人们会认为,处于梅雨季,雨淅淅沥沥地下,连表土都会被淋湿,所以即使不浇水,也没有问题。其实,即使在梅雨季表土已被淋湿,盆中也依然处于干巴巴的状态。此外,如果是枝叶繁茂的盆栽,叶子还会扮演伞的作用,将雨水挡在盆外。因此,下小雨的那些天,我们也应在雨后给盆栽浇足量的水。
夏天气温高,叶子容易蒸发大量水分,所以也应在夏天多浇水。特别是种在小盆中的树,一缺水树叶和根部J会腐烂。傍晚时用喷雾器给树叶喷水或给泥土浇水,都很有效。用喷雾器给树叶浇水,不仅能冲走空气中的尘霾、灰尘,还能降低树叶的温度。
冬季的浇水方法
即使是冬天,树也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D树上还长着叶子的时候,土中一没有水,树叶J会枯萎,因而我们一看树叶的状态J知道是否应该浇水。而落叶期J不同了,我们无法通过观察叶子的状态做出判断。因此,忘记浇水是常有的事。土中一缺水,J会对春季的发芽率产生影响。夜间为了不让水积在盆内,冬季应在天气暖和的上午时段浇水。因为冬天的空气很干燥,所以盆内的水会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变干。一定要D泥土变干后再浇水!
目录Part I 盆栽的魅力和观赏点
近距离欣赏盆栽
盆栽的观赏点
各种各样的盆栽
松柏盆栽
黑松
五针松
赤松·针枞
真柏·杜松
东北红豆杉·杉树
杂树盆栽
光叶榉
山毛榉·枹栎
槭树
枫树·野漆
木瓜海棠·腺齿越橘·星花玉兰
野山楂·日本紫茶
九州杜鹃·皋月杜鹃
山茶花·栀子花
梅树·豆樱·梨树
石榴树·长寿梅
苹果树
金银木
花草盆栽
盆栽的树形
普通树形
直干
斜干·双干
扫帚
模样木
蟠干
露根
文人树
悬崖·半悬崖
吹流木
丛生
连根
附石
合植
新树形
新蟠干
新露根
新卧龙树形
新合植
Part II 盆栽的培育
购买盆栽的注意事项
盆栽的购买
选择什么样的树
培育盆栽的盆
以播种的方式培育树苗
插枝繁殖
盆栽的管理方法
摆放场所
浇水
施肥
疾病、害虫的防治
Part III 盆栽的修整和管理
修整盆栽的基础知识
目的不同,盆栽修整方法也不同
剪芽、掐芽
剪叶
黑松的剪枝法与剪叶法
剪枝要领
缠金属丝
移植
制作附石型盆栽
盆栽的改造方法
用压枝繁殖新树
制作苔玉盆栽
不同树种盆栽的管理方法
黑松
五针松
赤松·针枞
真柏
杜松
东北红豆杉·杉树
光叶榉·山毛榉
槭树
枫树
野漆·九州杜鹃
皋月杜鹃·山茶花
三叶海棠·梅树
长寿梅·石榴树
金银木·豆樱
梨树
姬苹果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视觉和创意的盛宴!我一直对植物充满热爱,但总觉得自己的摆弄缺乏一点“灵魂”,直到我遇到了《创意小盆栽》。它不仅仅是教你养护技巧,更是开启了我对植物的全新认知,让我看到了它们身上无限的生命力和艺术潜力。 书中关于“动态景观”的理念让我大开眼界。作者不再满足于静态的盆栽,而是思考如何让你的小盆栽“动起来”。他会介绍一些巧妙的装置,比如利用重力原理让植物随着倾斜而生长,或者利用风力让一些轻盈的植物在空气中摇曳生姿。甚至是一些关于利用光线变化来营造植物阴影移动的效果,让你的小盆栽在一天中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让我觉得,我的盆栽不再是静止的雕塑,而是会呼吸、会律动的微型生态系统。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声音与盆栽”的结合。作者会引导你去思考,你的盆栽能否发出声音,或者是否能与声音产生互动。他会介绍一些带有天然音效的植物,比如风铃草,或者一些能够随着微风发出沙沙声的细叶植物。甚至是一些更具想象力的想法,比如如何将植物的生长信号转化为声音,或者如何设计一个能够与植物的呼吸频率产生共鸣的音响装置。这种将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创意,让我的盆栽作品更加立体,也更加富有生命力。 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气味与盆栽”的艺术。作者不仅仅关注植物的视觉美,还强调了气味在营造氛围中的重要作用。他会介绍许多带有宜人香气的植物,比如薰衣草、薄荷、柠檬草,并教你如何将它们巧妙地搭配在一起,来营造出清新、舒缓或者提神的氛围。甚至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植物的组合来模拟大自然中雨后泥土的清新气味,或者森林中湿润的芬芳。这让我觉得,我的盆栽不仅仅能看,还能闻,能够全方位地触动我的感官。 最后,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他认为,每一个创意小盆栽,都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都是对生命最真挚的敬畏。他鼓励读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去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去倾听它们无声的语言,去与它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制作创意小盆栽,更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热爱和感恩。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我一直对绿植情有独钟,但总是觉得自己的摆弄有些单调,缺乏灵魂。直到我翻开《创意小盆栽》,才真正打开了我的视野。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摆弄”植物,更是教你如何“赋予”它们生命,如何让它们成为你生活空间里最生动的艺术品。 书里关于“叙事性盆栽”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鼓励读者去思考,你的每一个小盆栽想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可能是一个微缩的童话场景,也可能是一个充满禅意的东方庭院,更可能是一段关于你个人回忆的定格。他会引导你去选择能够代表故事元素的植物,比如,如果你想讲述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你可能会选择一些生命力顽强的藤蔓植物,或者是一些能够随着时间推移而展现出不同形态的植物。 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情感表达”的盆栽设计。作者认为,植物不仅仅是死的材料,它们也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他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通过植物的选择、搭配和摆放,来传递一种特定的情绪,比如宁静、喜悦、或者忧伤。他会介绍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比如象征爱情的玫瑰,象征友谊的常春藤,以及象征希望的向日葵,并教你如何将这些植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你内心深处的感受。这让我觉得,我的盆栽作品不再只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而是能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的生命体。 书中关于“跨界艺术”的探索也让我耳目一新。作者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盆栽形式,他还鼓励读者去尝试将盆栽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比如将盆栽与绘画、雕塑、甚至音乐相结合。他会介绍一些有趣的案例,比如将植物的叶片作为画笔,在纸上创作出独特的纹理;或者将植物的生长轨迹记录下来,然后用音乐来演绎;甚至是将植物的形态与雕塑的线条进行呼应。这种大胆的尝试,让我觉得创意是没有边界的,只要你敢于想象,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过程即是艺术”。他鼓励读者享受每一次创作的过程,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能够从中获得乐趣和成长。他相信,每一次的尝试,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让我对园艺创作充满了信心,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植物相处的时光。
评分这本《创意小盆栽》完全颠覆了我对盆栽的固有印象,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把植物养得“不死”的书,而是激发你内心深处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指南。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创意”的解读,它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将植物本身的生命力与艺术审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微观风景。 书中的“主题盆栽”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怎么做”的答案,而是抛出了诸如“梦幻花园”、“秘密森林”、“海洋世界”等主题,然后引导读者去思考,在这些主题下,哪些植物、哪些材质、哪些摆件能够最恰当地表达主题。例如,在设计“梦幻花园”时,它会引导你去思考,什么样的植物形态能营造出仙气飘飘的感觉,什么样的颜色搭配能带来柔和的光影效果,甚至是如何利用透明的容器来营造水波般的质感。这种由概念到实践的引导方式,极大地锻炼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让我觉得自己在创作,而不是在复制。 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材质混搭”的章节。书里详细介绍了各种可以用于盆栽装饰的材质,从常见的石头、木材,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材料,比如废弃的金属零件、陶瓷碎片,甚至是旧的玻璃器皿。作者不仅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来构建景观,还深入探讨了不同材质之间的搭配原则,比如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纹理的粗细与疏密,以及它们与植物本身形态和颜色的呼应。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生活中的很多废弃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灵感源泉,让我的盆栽作品更加个性化和富有故事感。 还有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板块是关于“光影的运用”。作者强调,盆栽的观赏性不仅仅在于植物本身,更在于它与光线的互动。书中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利用光线来营造不同氛围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调整植物的摆放位置来捕捉柔和的晨光,或者如何利用小型的LED灯来突出植物的轮廓和纹理。甚至还介绍了一些利用反射和折射原理,让你的小盆栽在光线下呈现出更加动感的视觉效果。这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我的盆栽,不再只是静态的摆设,而是会呼吸、会随着光线变幻而呈现出不同面貌的生命艺术品。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DIY手册”,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植物讲述故事”的艺术指南。它鼓励你去观察、去思考、去尝试,去发掘隐藏在生活中的美,并将这份美通过你的双手,呈现在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创意小盆栽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的审美眼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美好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惊喜了!我原本以为“创意小盆栽”可能就是一些基础的植物养护技巧,最多再教你如何用一些小装饰点缀一下,但完全超出我的想象。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些天马行空的创意深深吸引住了。作者不是简单地堆砌点子,而是将植物的生长习性、光照需求、水分管理这些基础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每一个创意中,让你在动手实践的同时,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如何让你的小盆栽茁壮成长。 举个例子,我一直对多肉植物情有独钟,但总觉得摆弄来摆弄去就那几种姿势,有些单调。这本书里介绍了一种“微景观盆栽”的方法,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教你如何利用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多肉,搭配苔藓、小石子、甚至是一些微缩的场景道具,比如小小的凉亭、桥梁,或者卡通人物,组合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世界。它不仅讲了怎么搭配,还深入分析了不同多肉的生长环境差异,以及如何根据整体景观的需求来调整浇水频率和光照强度,让我觉得自己在创造一个迷你生态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摆弄几棵植物。 更让我惊艳的是,书里并没有局限于常见的室内植物。它还介绍了许多适合小型容器养护的草本植物、甚至是微型果树。想象一下,在自己的阳台上,或者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盆挂着小番茄的迷你番茄树,或者开着精致小花的迷迭香,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书里对这些植物的介绍非常详细,从选择适合的盆器,到土壤的配比,再到病虫害的预防和处理,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我尤其喜欢它关于“风水”与盆栽结合的部分,虽然我不是特别信奉,但看到那些根据五行学说搭配的植物组合,觉得既有文化底蕴,又赏心悦目,确实能为空间增添一份特别的韵味。 而且,这本书在“创意”的定义上也相当宽泛。它不仅仅是静态的装饰,还包含了许多关于“会动的盆栽”的想法。比如,如何利用一些巧妙的装置,让植物在光照变化下产生微妙的形态变化,或者如何设计一个可以随着风吹轻轻摇曳的小型风铃盆栽。这些想法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作者却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和图解,一步步地教你如何实现。它鼓励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尝试,去创新,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创作心态,让我觉得养盆栽不再是枯燥的例行公事,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探索。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大量的精美图片贯穿始终,清晰地展示了每一个步骤和最终的效果,让人一目了然。文字部分也通俗易懂,没有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完全没有园艺基础的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更难得的是,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自己的养护心得和“踩坑”经验,让你少走许多弯路。读这本书,就像请了一位经验丰富、充满创意的园艺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学,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获得灵感,还能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里的创意付诸实践,让我的生活空间因为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小小奇迹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评分我拿到《创意小盆栽》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想着大概就是一些网上的拼凑技巧,但读了几页之后,我彻底被它征服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种花”,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一种对自然和美的全新认知。 书中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关于“节奏与韵律”的盆栽设计。作者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堆砌,而是开始探讨植物形态、颜色、高度等元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比如,他会分析如何利用高低错落的植物来营造层次感,如何通过重复的植物形态来形成规律性的韵律,甚至是如何利用盆器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来呼应植物的生长态势。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每一个小盆栽都仿佛变成了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我还被书中关于“季节性变换”的创意深深打动。作者并没有仅仅关注植物的当下状态,而是鼓励读者去思考,如何让小盆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魅力。他会介绍一些适合不同季节的花卉,以及如何利用一些永久性的景观元素,比如枯木、石头,来搭配会变化的植物,从而形成四季皆景的效果。例如,春天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嫩绿的新芽和鲜艳的花朵;夏天,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秋天,叶片会染上斑斓的色彩;到了冬天,则可以欣赏到植物坚韧的姿态和一些耐寒的叶片。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与植物生命的融合,让我的盆栽作品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自然的大节律融为一体。 书里关于“功能性盆栽”的介绍也相当有意思。它不仅仅是装饰,还赋予了盆栽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作者会介绍一些可以净化空气的植物,以及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家居环境中;还会分享一些可以食用的香草,以及如何将它们打造成既美观又实用的厨房盆栽。更有趣的是,它还介绍了一些可以通过植物的生长来传递信息的“植物语言”,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但作者的解释和示范都非常严谨,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 让我尤其感动的是,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他自己多年来在园艺创作中的心得和感悟。他并没有回避失败的经历,而是从中提炼出宝贵的经验,与读者分享。这种真诚的态度,让我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位技术专家,更是一位和你一起探索自然之美的朋友。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制作盆栽,更是在学习如何用一种更细腻、更充满爱意的方式去感受生活,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