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 | 作者 | (美)本杰明·格雷厄姆 |
| 定价 | 88.00元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115413581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在完整保留格雷厄姆原著1973 年第4 版的基础上,由贾森·兹威格根据近40 年尤其是世纪之交股市的大动荡现实,对格雷厄姆的原著作了大量的注释和章后点评,进一步检验和佐证了价值投资理论。股神巴菲特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评论是这个版本的又一个亮点。《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全面体现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思想,为普通人在证券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了重要指导。 |
| 作者简介 | |
| 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1894~1976 年)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现代证券分析之父”, 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格雷厄姆生于伦敦,成长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证券分析》(1934 年) 和《聪明的投资者》(1949 年),这两本书被公认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投资”,至今仍极为。格雷厄姆不仅是沃伦·巴菲特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而且被巴菲特膜拜为其一生的“精神导师”,“血管里流淌的血液80% 来自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在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生物学界的达尔文。作为一代宗师,他的证券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因此,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译者简介: 王中华,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主要方向:金融与经济。 黄一义 天则经济研究所公用事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刘建位 巴菲特长期价值投资策略研究者和传播者,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 |
| 目录 | |
| 巴菲特会如何解读《聪明的投资者》 x 译者序 xvii 第4 版序 ——沃伦·巴菲特 xviii 本杰明·格雷厄姆生平简介 ——贾森·兹威格 xx 导言 本书的目的 1 导言点评 9 章 投资与投机:聪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15 章点评 28 第2 章 投资者与通货膨胀 39 第2 章点评 48 第3 章 一个世纪的股市历史:1972 年年初的股价水平 54 第3 章点评 66 第4 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 74 第4 章点评 85 第5 章 防御型投资者与普通股 95 第5 章点评 105 第6 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被动的方法 113 第6 章点评 123 第7 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主动的方法 132 第7 章点评 151 第8 章 投资者与市场波动 160 第8 章点评 180 第9 章 基金投资 192 第9 章点评 206 0 章 投资者与投资顾问 219 0 章点评 231 1 章 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 238 1 章点评 254 2 章 对每股收益的思考 261 2 章点评 271 3 章 对四家上市公司的比较 278 3 章点评 286 4 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 294 4 章点评 309 5 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 318 5 章点评 335 6 章 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 341 6 章点评 354 7 章 四个非常有启发的案例 358 7 章点评 372 8 章 对八组公司的比较 380 8 章点评 405 9 章 股东与管理层:股息政策 418 9 章点评 426 第20 章 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边际” 439 第20 章点评 449 后 记 455 对后记的点评 457 附 录 1.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投资者 ——沃伦·巴菲特 459 2. 与投资收入和证券交易税相关的重要规则(1972 年) 478 3. 投资税的基本内容(2003 年更新) 479 4. 普通股领域新的投机 480 5. Aetna Maintenance 公司的历史 489 6. NVF 公司Sharon 钢铁股份的税收会计 491 7. 技术类公司的投资 492 尾 注 494 致 谢 504 |
| 编辑 | |
| 《聪明的投资者》是一本证券投资实务领域的*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 年出版以来,在股市上一直被奉为“股票投资”。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鼻祖、巴菲特一生的精神导师。格雷厄姆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以及投资安全性的分析策略影响了包括市盈率鼻祖约翰·内夫、投资大师欧文·卡恩和价值投资人艾维拉德等整整三代华尔街基金经理人。 《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平装本由国内的巴菲特研究专家、汇添富基金首席理财师刘建位先生审校后,修改了过去部分不准确的业内习惯用语和术语的中文译法,再经编辑的重新审读,翻译质量和编校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译文更加准确流畅。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终于到手了,封面的设计虽然算不上惊艳,但那种朴实无华的质感反而让我觉得特别踏实,仿佛握住的不是一本书,而是某种沉甸甸的智慧。《聪明的投资者》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尤其还是“注疏点评版”,这让我对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我之前听过一些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据说它对于投资入门者来说是必读的经典,能帮助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我最看重的是它提供的“点评”部分,希望这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原文那些比较抽象或者年代久远的观点,能够结合当下的市场情况进行解读。有时候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也因为它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但如何将其中的精华与现代的金融环境相结合,就需要有经验的解读来引导。这本书的内容我想应该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思考,提供一种审慎、理性的投资哲学。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看看书中那些被奉为圭臬的智慧,究竟是怎样的光芒,又将如何照亮我的投资之路。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自己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学习如何辨别被低估的资产,以及如何管理风险,最终能够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而不是随波逐流,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左右。
评分这次选择的这个版本,确实让我惊喜。虽然书名就叫《聪明的投资者》,但我一直觉得“聪明”这个词在投资领域,有时候反而是一种误导,它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一夜暴富的投机技巧,或者是什么神秘的市场信号。但从这本书的包装和介绍来看,它似乎更侧重于一种“智慧”的培养,一种长期主义的视角。特别是“注疏点评”的加入,让我觉得这本书并非只是原著的搬运,而是经过了一定的消化和再创造,能够让像我这样可能对某些投资理论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更容易地接受和吸收。我期待的是,通过这些点评,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原作者的核心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投资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的是耐心、纪律和清晰的逻辑。这本书如果能教会我如何建立这样的心态,如何进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以及如何在市场情绪高涨或低迷时保持冷静,那么它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投资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帮助我构建一个扎实且可持续的投资体系。
评分收到书的那一刻,我仔细检查了它的包装和印刷质量,整体感觉很不错,纸张的厚度也适中,阅读起来应该比较舒适。我选择这个版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注疏点评”这几个字。在我看来,很多经典著作,虽然内容是价值连城的,但由于年代久远,或者涉及一些当时特有的语境,对于现代读者来说,理解上可能会有一些门槛。而“注疏点评”的存在,恰恰弥补了这一点。我希望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理解原著的精髓,辨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需要与时俱进的部分,并给出一些实操性的建议。投资的道路上,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或者陷入某种僵化的思维模式。我希望这本书的点评部分,能够提供一种更具批判性、更具前瞻性的视角,帮助我跳出思维的定势,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感觉内容会比较充实,我准备花一段时间,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去体会其中的智慧,而不是囫囵吞枣。
评分拿到这本《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我首先被它“注疏点评”的副标题所吸引。市面上关于投资的书籍琳琅满目,但能够真正做到深入解读、补充说明的却不常见。很多时候,我们阅读经典,看到的只是文字的表象,而背后的逻辑、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些理论如何映射到当下的市场,都需要有更专业的引导。我希望这个版本能够在这方面做得出色,让那些对于投资理论稍显晦涩的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核心思想。我不求书中能给我提供什么“秘籍”,让我瞬间成为投资大师,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帮助我建立一个正确的、理性的投资框架。一个好的投资者,不应该仅仅是追逐利润,更重要的是能够规避风险,能够长期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理性地分析一家公司,如何理解其内在价值,以及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平和的心态。
评分这本《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拿在手里,感觉很有分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思想上的厚重感。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带“注疏点评”的版本,主要是因为我一直认为,真正经典的投资理念,虽然恒久不变,但其在不同时代的应用方式却需要与时俱进的解读。原著的作者倾其一生总结出的智慧,无疑是宝贵的财富,但如何将其消化,并应用于如今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确实需要一个桥梁。我希望这个“注疏点评”的部分,能够提供这样的桥梁,它不仅是对原文的注解,更是一种现代视角的阐释和延伸。我不希望这本书仅仅是教我如何“选股”,我更渴望它能引导我建立一种成熟的投资哲学,一种能够让我不被市场情绪裹挟,不被短期诱惑所迷惑的独立思考能力。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真正做到“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模仿这句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