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作者: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市场价: 17.00 元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地基
4.1 一般规定
4.2 灰土地基
4.3 砂和砂石地基
4.4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4.5 粉煤灰地基
4.6 强夯地基
4.7 注浆地基
4.8 预压地基
4.9 振冲地基
4.10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
4.11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4.12 土和灰土挤密复合地基
4.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4.14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4.15 砂桩地基
5 桩基础
5.1 一般规定
5.2 静力压桩
5.3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
5.4 混凝土预制桩
5.5 钢桩
5.6 混凝土灌注桩
6 土方工程
6.1 一般规定
6.2 土方开挖
6.3 土方回填
7 基坑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 排桩墙支护工程
7.3 水泥土桩墙支护工程
7.4 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
7.5 钢或混凝土支撑系统
7.6 地下连续墙
7.7 沉井与沉箱
7.8 降水与排水
8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附录A 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
附录B 塑料排水带的性能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所属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的经验,适当考虑了近几年已成熟应用的新技术,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形成了初稿,又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定定稿。
本规范主要内容分8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桩基础、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及工程验收等内容。其中土方工程是将原《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中的土方工程内容予以修改后放入了本规范,基坑工程是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增添的内容。
| 书 名 | GB 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
| 书 号 | 1580177.221 |
| 定 价 | 18.00 |
| 出版单位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标准编号 | GB 50497-2009 |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发布日期 | 2009/3/31 |
| 实施日期 | 2009/9/1 |
| 发行日期 | 2014/12/12 |
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土及软土建筑基坑工程监测,不适用于沿途建筑基坑工程以及冻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和侵蚀性环境的建筑基坑工程监测。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监测项目
5 监测点布置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7 监测频率
8 监测报警
9 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等
| 商品名称: | GB 51004-201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
| ISBN: | 9158024273403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5年11月 |
| 装帧: | 平装 |
| 页字: | 258/217千字 |
| 定价: | 79.00 |
|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 |
| 1 总 则 2 术 语 3 基本规定 4 地基施工 5 基础施工 6 基坑支护施工 7 地下水控制 8 土方施工 9 边坡施工 10 安全与绿色施工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
| 商品名称: | 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
| 定 价: |
| |||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 发布日期: | 2012-04-05 | |||
| 实施日期: | 2012-10-01 | |||
| 页 数: | 199页 | |||
| 开 本: | 32开 | |||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基本规定、支挡式结构、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地下水控制、基坑开挖与监测。 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第1350号批准、发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同时废止。
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和一般构筑物的基坑工程勘察、支护设计、施工、检测及基坑开挖与监控。对于膨胀土和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质条件地区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应用。
|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 支挡式结构 5 土钉墙 6 重力式水泥土墙 7 地下水控制 8 基坑开挖与监测 附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
商品名称:JGJ 311-2013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ISBN: 1511223825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2月
装帧: 平装
定价: 18.00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Eeoll]1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一 总则
二 术语
三 基本规定
四 施工环境调查
五 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六 支护结构施工
七 地下水与地表水控制
八 土石方开挖
九 特殊性土基坑工程
十 检查与监测
十一 基坑安全使用与维护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ZJQ08-SGJB202-2017 | ||
| 定价 | 48.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7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49 | |
| 字数 | 299000 | |
| ISBN | 1511230069 | |
收到!作为一名读者,我将根据您提供的书名,为您创作10段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图书评价,每段不少于300字,且绝不提及书中具体内容。
评分翻开这套厚重的建筑工程技术丛书,我首先被它严谨的编纂和扎实的专业性所折服。这不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休闲读物,而是一部沉甸甸的、凝结着无数实践经验与智慧的“工程圣经”。每一本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向你娓娓道来那些在地面之下默默支撑起宏伟建筑的工程细节。从最基础的土壤力学原理,到复杂的地下水控制策略,再到各种桩基施工的工艺流程,似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最权威的答案。我尤其欣赏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规范条文,而是通过对规范的解读和案例的分析,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这种理解,对于每一个在现场的工程师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情况时,做出最科学、最安全的决策,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返工。读它,就好像与一群行业顶尖的专家在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每一次翻阅都能获得新的启发和提升。它不仅仅是一套技术规范,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程伦理的体现,值得每一个建筑工程从业者深入研读和珍藏。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内心是有点忐忑的,毕竟“规范”二字听起来就让人望而生畏。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才发现它远不止是冰冷的条文堆砌。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用清晰的逻辑、严谨的条目,一步步引领我走进建筑工程的地下世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工程质量的全面认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而这本书就像一个“质量百科全书”,能够提供最标准、最权威的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它阐述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从地基的承载能力计算,到基础的施工细节控制,再到后期的沉降监测,每一个环节都被囊括其中。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一些关键环节的详细阐述,比如土方开挖的边坡稳定分析,或者是混凝土基础的养护要求,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成败。这套书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让我对工程质量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绝对不仅仅在于它能够满足一些强制性的审查要求。对我来说,它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工程实践智慧的大门。我发现,很多在现场遇到的棘手问题,在这套书里都能找到根源和解决方案。比如,在处理一些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基时,书中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和施工建议,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预判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而且,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有条理,不同主题的书籍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你对某个方面有所疑问时,可以很容易地在相关的章节找到答案,而不需要大海捞针。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奔波在施工一线的工程师来说,拥有一套这样权威、实用、系统性的参考资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武装,更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能够在这本书的指导下进行工程施工,无疑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评分坦白说,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套书的书名时,以为它会是枯燥乏味的学术理论集合。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套书以其高度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彻底改变了我对技术规范的看法。它不仅仅是条文的堆砌,更是工程实践的结晶。在阅读过程中,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们是如何将复杂的工程原理,转化为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施工指导。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关键工程节点时,这本书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完成每一项任务。举个例子,对于那些复杂地基的处理,书中提供的多种解决方案和适用条件,能够帮助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施工方案。而且,它对于工程质量的关注,贯穿于每一个环节,从最基础的原材料检测,到施工过程的监控,再到最终的验收,都给出了明确的标准。这套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建造一个稳固、安全的地下工程。
评分这套书的出现,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补充,更是一次对工程理念的深刻洗礼。我一直相信,好的工程,离不开扎实的基础。而这本书,恰恰就是关于如何打好这个“基础”的最权威的指南。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怎么做”,更是深入到“为什么这么做”的层面,让我们能够理解每一个施工步骤背后的科学原理。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地下工程挑战时,这本书总能提供最全面、最专业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工程监测技术的详细阐述,这对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工程风险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相似的案例和解决办法。这不仅仅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们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失误,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工程质量”。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接触这套书之前,我对建筑工程中的一些地下部分,特别是基坑工程,总感觉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这套书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对这片未知领域的探索之路。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方式,将复杂的地下工程技术,变得清晰易懂。从地基的形成原因,到各种基础的施工方法,再到基坑的支护和监测,每一个环节都被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各种施工技术的详细讲解,以及它们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普及,更是实践经验的凝练。当我遇到一些施工难题时,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最权威的答案和最实用的建议。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领我不断进步,在工程实践中少走弯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最终建造出更加坚固、可靠的建筑。
评分这套书,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投资”。它不仅仅是一套技术规范,更是一部凝聚了无数工程师智慧和经验的宝典。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而这套书,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我最准确的指引。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工程质量的严苛要求,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来保证这一切。从最基础的地基处理,到复杂的基坑支护,再到精密的工程监测,每一个环节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我曾经在面对一个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基时束手无策,但通过查阅这本书,我找到了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并且成功地克服了困难。这套书,不仅仅是提高我的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让我对工程质量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对于任何一个从事建筑工程的人来说,这套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项目,其根基的稳固性至关重要。而这套书,正是关于如何构筑这“稳固之基”的权威指南。它不仅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工程实践的智慧结晶。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理解每一个工程环节的“为什么”,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从地基的承载力分析,到基础的施工工艺,再到基坑的监测预警,每一个部分都得到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曾经在项目中遇到过因地质原因导致的复杂情况,幸亏有这本书作为参考,我才能迅速分析问题,并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它不仅仅是提高我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对工程质量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于所有在建筑行业深耕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藏”。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它会是一堆枯燥无味的学术理论。但当我真正翻阅之后,才发现它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条文,更是将深奥的工程原理,以一种极其清晰、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它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详细解读,这对于我们这些在现场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地下工程问题时,这本书总能提供最权威的解决方案和最实用的技术指导。例如,对于基坑的支护设计,书中提供了多种方案及其适用条件,这大大节省了我们前期研究的时间。而且,它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这让我们能够更加严谨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这套书,绝对是我工程生涯中不可多得的良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