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上海自贸区解读 |
| 作 者: | 周汉民 |
| 定价: | 28.00 |
| ISBN号: | 9787309105322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32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4-5-1 |
| 印刷日期: | 2014-5-1 |
| 编辑推荐 |
| 内容介绍 |
| 《上海自贸区解读》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对上海自贸区各项政策的全方位准确解读:下篇是专家以随笔形式对上海自贸区内涵的阐发。《上海自贸区解读》附有国务院及上海市有关部门关于设立上海自贸区的各类文件汇编。《上海自贸区解读》是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专业性、性的解读之作。 |
| 作者介绍 |
| 周汉民,男,1957年4月24日出生,汉族,浙江镇海人,出生于上海。1975年4月参加工作,研究生,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王其明,男,1976年生于安徽泾县。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11年就读复旦大学EMBA。现为中国经营报社华东新闻中心主任、上海站站长、政协上海市闸北区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任新建,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上海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市经济学会理事、《上海综合经济》杂志执行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与资产管理、宏观经济分析与政策、产业经济、战略管理。 |
| 目录 |
| 序言我为上海自贸区鼓与呼 上篇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的改革 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 服务业扩大开放解读 投资制度创新解读 金融制度创新解读 航运制度创新解读 政府管理创新解读 上海自贸区的法治理念和法制保障 负面清单管理解读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下篇 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便利就是价值”——推动上海成为“贸易特区” 建设自由贸易港城,深化推进改革开放 关于上海设立浦东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鼎力先行先试,推动浦东局部自由贸易港城建设 实务版《央行自贸区30条》答问 附录上海自贸区资料文件汇编 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及概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备案管理办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 资本市场支持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若干政策措施 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保监会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工商总局关于同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新的营业执照方案的批复 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文化部关于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市场管理政策的通知 大事记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上海自贸区解读》: 包括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ECP)在内的双边性、区域性、次区域性贸易协定都在积极展开,而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WTO等多边性贸易协定有被架空的倾向,这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而目前中国孤立于TTIP、TTP等贸易谈判之外,面临着严峻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以及“二次人世”胁。从国内来说,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对投资过于倚重而消费的拉动力不足,尚未形成内需增长路径;同时,在国际需求疲弱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式微。面对这些不利的条件和因素,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果断调整,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来谋求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在这样的国内外大背景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待和翘首以待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在上海正式挂牌开张,标志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正式吹响。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是制度改革和创新,包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金融制度创新和税制环境改善等改革举措。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2013年夏天,新一届中央政府在东海边又画了一个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的正式“落地”可称为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春天再次来临。 |
初次接触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上海自贸区这个概念的好奇。近几年,“自贸区”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感觉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一种更开放的态度。我一直想知道,这个“区”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它又将如何改变上海,乃至中国?周汉民教授的名字,我是在一些财经新闻或者政策解读的报道里偶然看到的,感觉是一位对相关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一般来说质量都比较有保证,包装和排版上也比较考究,所以当时就抱着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心态,期待这本书能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对自贸区的朦胧认知。我尤其希望,书里不仅仅是枯燥的政策条文和经济数据,更能包含一些生动的案例,一些前瞻性的分析,甚至是一些关于未来发展的畅想,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读者的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对上海自贸区的理解真的非常浅显。周汉民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原本可能非常复杂的概念,用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自贸区的历史渊源,到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再到具体的政策设计和实施细节,书中都有详尽的阐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制度创新”的部分,感觉这才是自贸区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地域上的一个“区”,更是一种理念的突破,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的打造。书中对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比如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开放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让我对自贸区如何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升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具体操作层面的细节,比如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的创新,以及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书中都有涉及,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指导性都非常强。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关注的普通市民,我一直试图理解国家战略层面的布局。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走进了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区域。周汉民教授的笔触,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又不乏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他没有回避自贸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对上海如何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思考。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自贸区的“是什么”,更让我思考了“为什么”和“怎么做”,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力度,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评分从金融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的视角尤为宝贵。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和创新,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周汉民教授在书中对金融风险防控、跨境人民币业务、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的论述,都非常有深度。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平衡金融开放与风险管理的内容,这确实是当前金融改革面临的关键课题。书中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许多成功的实践,也让我对未来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预判。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读物,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对于我理解和把握金融改革的新趋势,制定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我一直对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抱有浓厚的兴趣。上海自贸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更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周汉民教授的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审视了自贸区对上海城市功能、产业结构、人才吸引力等方面的影响。书中对自贸区与上海其他区域的联动发展,以及如何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力的论述,都极具启发性。我被书中描绘的未来上海城市形态所吸引,它不再仅仅是历史悠久的东方明珠,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全球经济枢纽。这本书让我对上海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期待,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新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