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國學入門讀物,曹伯韓以淺顯通暢的文字,對中國的語言文字、金石考證、曆史地理、藝術門類、先秦諸子、詩詞文章、經學演變、佛學思想、理學流派及自然科學,作瞭全麵的介紹。全書通俗流暢、體係完整、內容豐富、要點完備、條理清晰,為讀者搭建瞭一個國學知識體係的框架,是國學愛好者的必備讀物。
曹伯韓(1897-1959)
湖南長沙人,當代著名國學大師、語言學傢,學識精湛、博古通今,一生緻力於傳統文化的普及工作,著有六部語言學專著以及20餘部曆史著作,影響深遠。曾曆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漢字整理部副主任、漢字簡化研究室主任,兼《中國語文》編委等職。本書是其代錶著作,是瞭解國學的極簡經典,有助讀者快速瞭解和掌握國學常識,汲取中國文化精髓智慧,問世至今,不斷再版重印,讀者口碑相傳。
經典著作,國學大師曹伯韓講透國學堂奧
口碑相傳,國學愛好者的必讀書和入門書
這是一部讓你輕鬆瞭解國學的極簡經典巨著。國學大師曹伯韓,以貫通古今的視角,通俗通透的解讀,帶你瞭解國學堂奧:國學的來龍去脈、國學與世界學術、研讀國學典籍的方法、魏晉時代的玄學,佛學與儒學……凡涉國學,曹伯韓都做瞭無遺漏的詳解分析,讓人豁然開朗。翻開本書,快速瞭解和掌握國學常識,汲取中國文化精髓智慧。
編例
第*章 概說
一 所謂國學 / 3
二 國學在清代 / 4
三 國學的分科 / 6
四 國學的派彆 / 7
五 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容 / 9
六 歐美學術的影響 / 10
七 “五四”以後的國故整理 / 11
八 國學與世界學術 / 12
九 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 / 13
一〇 研究的態度及準備工作 / 14
第二章 語文
一一 研讀古籍的階梯 / 19
一二 所謂小學 / 20
一三 六書 / 20
一四 字形的演變 / 23
一五 字義的演變 / 24
一六 訓詁學 / 25
一七 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展 / 26
一八 方言學 / 27
一九 字音的變遷 / 28
二〇 語言和文字的分離 / 29
二一 雙聲疊韻 / 30
二二 反切 / 31
二三 四聲 / 32
二四 音韻學 / 32
二五 字母 / 34
二六 韻部 / 35
二七 古音之推定 / 37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學 / 41
二九 殷墟發掘 / 42
三〇 甲骨之學 / 43
三一 古物與社會學 / 44
三二 無文字的古物 / 45
三三 古物與考證學 / 47
三四 古物與古書 / 48
第四章 書籍
三五 傳寫本與刻本 / 53
三六 版本之學 / 55
三七 校讎之學 / 55
三八 章句之學 / 56
三九 目錄之學 / 57
四〇 圖書分類法 / 58
四一 輯佚及辨僞 / 61
四二 類書及叢書 / 62
四三 考證學與讀書法 / 64
第五章 經學
四四 五經、十三經、四書 / 67
四五 《易經》 / 68
四六 《書經》 / 69
四七 《詩經》 / 70
四八 三禮 / 72
四九 《春鞦》 / 73
五〇 《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 74
五一 經之傳授 / 75
五二 今文經學與讖緯 / 77
五三 古今文學派的鬥爭 / 78
五四 漢以後的經學 / 79
五五 清代的經學 / 80
五六 經學的揚棄 / 82
第六章 史地
五七 所謂正史 / 85
五八 正史的內容 / 87
五九 編年史 / 88
六〇 紀事本末 / 88
六一 彆史 / 89
六二 政書 / 90
六三 雜史傳記及其他 / 91
六四 學術史 / 92
六五 史評 / 92
六六 地理 / 94
六七 曆史哲學 / 95
六八 新史學的産生 / 96
六九 新史學的業績 / 97
第七章 諸子
七〇 諸子的學術派彆 / 103
七一 儒傢 / 105
七二 道傢 / 107
七三 墨傢 / 108
七四 彆墨及名傢 / 109
七五 法傢 / 110
七六 兵傢及其他 / 112
七七 王充之學 / 113
七八 魏晉時代的玄學 / 114
七九 子學之興起與消沉 / 115
第八章 佛學
八〇 初期的佛教 / 121
八一 佛教的中國化 / 122
八二 流傳中國諸宗派 / 124
八三 小乘諸宗 / 126
八四 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 / 127
八五 中國獨創的大乘諸宗 / 128
八六 佛學與儒學 / 129
八七 因明學 / 131
八八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 133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