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技巧书籍 说服力+聊天术2册套装书 演讲与口才训练不肤浅的说话的艺术人际沟通的艺术说话技巧口才训

口才技巧书籍 说服力+聊天术2册套装书 演讲与口才训练不肤浅的说话的艺术人际沟通的艺术说话技巧口才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口才技巧
  • 说服力
  • 聊天术
  • 演讲
  • 人际沟通
  • 沟通技巧
  • 说话的艺术
  • 口才训练
  • 职场技能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钰博(北京)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787115402684
商品编码:27397732959
丛书名: 口才技巧

具体描述

 

●《*级说服力》

作 者: 李劲 著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定 价:35.00元    

开 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页 码:218页    

包 装:平装    

ISBN:9787554606025

●《*级聊天学》    

作 者:陈建伟 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定 价:32元    

开 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页数:232    

包 装:平装    

ISBN:9787511346995

●《*级说服力》

      不论你是要说服你老板给你的项目拨款,还是让你家上幼儿园的儿子在上完厕所后把屁屁擦干净,说服力对你取得成功并心情舒畅都很重要。说服力的强弱,会导致同样的事情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有说服力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造就非凡的功业;

      本书将教会你如何通过说服他人达到你想要的结果,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有规则地去影响他人。让你在享受说服艺术、提升思维水平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快乐。

●《*级聊天学》

      通过实例分析了聊天*手的修养,传授您打破沉默的聊天方法,教您运用巧妙的聊天手法来展开与接续,进而培养出让场面热络起来的聊天能力。您只要依照本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修习,就**能够成为聊天*手。

●《*级说服力》

Part 01 为什么Ta拒绝被你说服 001

原因一:争一个“理”字,却输掉一个“情”字 002

原因二:你没有注意到对方的戒备心理 006

原因三:想消除别人的偏见,自己却抱有偏见 012

原因四:你说了一些伤害对方情感的话 016

原因五:你没有花心思寻找一些说服的理由 021

Part 02 拟订好说服工作前的五个计划 027

一、你的底气在哪里?——确立说服的信心 028

二、你怎么打动对方?——吸引对方的注意 033

三、你怎么让人相信?——赢得对方的信任 039

四、你怎么说服对方?——采取恰当的策略 044

五、你能坚持到底吗?——保持良好的耐心 049

Part 03 如何让自己的说服理由更有说服力 055

一、塑造形象,样子讨喜很重要 056

二、强调特色,让你脱颖而出 062

三、列举实例,事实胜于雄辩 066

四、利用数据,让小数点为你说话 071

五、说明好处,“吸引”比“恐吓”更具说服力 076

Part 04 瞬间打动人心的语言表达技巧 081

一、让你的语言表达得更通俗易懂 082

二、善用正面积极、令人充满热情的语言 087

三、让你的语言表达得更有感情一些 093

四、善用那些别人乐意听的话 099

五、站在他的立场,引导他的思维 104

Part 05 说服工作中的几个心理学效应 111

一、互惠原则:“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112

二、标签效应:“好人啊,你真是大好人!” 117

三、跟风心理:“这是潮流,你OUT了!” 123

四、影响:“专家都说了,就这个好!” 128

五、稀缺理论:“赶紧的,晚了就没货了!” 134

Part 06 说服高手们一般采用的说服策略 139

一、承诺或让人承诺,都能带来说服力 140

二、重复再重复,达成深层次说服 145

三、从小要求开始,渐进式说服 149

四、存异求同,善与人达成一致 154

五、抓住关键,聊聊对方关心的话题 159

Part 07 几个匪夷所思却非常好用的另类说服方法 165

一、泼冷水、唱反调,也有说服力 166

二、制造尴尬的无赖方法,也有说服力 171

三、瞬间沉默,不讲话也有说服力 175

四、随便乱说,说产品坏处也有说服力 180

五、吊胃口,故弄玄虚有说服力 184

Part 08 现实生活常见的实用说服术 191

一、这样安慰,对方的心情会更好 192

二、这样批评,人家才有可能接受 196

三、这样拒绝,可以避免尴尬的局面 201

四、这样道歉,对方更愿意原谅你 206

五、这样交涉,促使对方做出让步 211

结 语  你愿意改变自己吗 218

●《*级聊天学》

初阶:次聊天不冷场――轻松交友的攀谈方式

第1章巧妙攀谈,一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称呼对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

句开场白要说得闪亮亮

来一段华丽丽的自我介绍

90秒吸引对方,你能做到吗

迅速找到共同话题

主动些,人人都在渴望被关注

第2章 不着痕迹的赞美

多赞美,更要赞美得“有依据”

说一个对比式赞美,真实又有好效果

适时赞美,别过了赞美的保质期

赞美要别出心裁,好是他不常关注的地方

放低自己,增强他的优越感

赞美也要有尺度,千万别说过火

第3章 应对聊天冷场的救命6招

第1招:寻找话题和谐谈话氛围

第2招:模糊语言,精巧避开尴尬问题

第3招:自嘲――为自己救场,给他人台阶

第4招:机智回应“名字”引发的尴尬问题

第5招:随机应变打圆场

第6招:未雨绸缪早安排,各种话题充分准备

进阶:魅力绽放在倾听谈吐间――提问与接话的控场艺术 

第4章提问是掌控一场对话好的方法

想知道更多?请问一个充满同情心的问题

用寒暄拉近彼此的距离

想让交谈更互动、热烈?不妨采用提问式交谈

处于交谈劣势如何翻身?试一下连续发问法

想要获取更多信息?围绕主题多发问

第5章 玩转幽默,做个受欢迎的人

幽默:活跃交谈气氛的绝招

张冠李戴:一种别致的幽默技巧

夸大其词:渲染出来的幽默

巧设悬念:吊足听者的胃口

一语双关:机智的巧妙呈现

幽默式批评:避免尴尬又能增进感情 

第6章聊天有禁忌,小心祸从口出

不扬人恶,不揭人短

玩笑适当,不要过火

注意!不说有损形象的口头禅

工作场合,有些话一定不能说

当心!心直口快会得罪人

与人讨论,不要争论

静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

与女性聊天有“雷区”

高阶:各种场合轻松应对的闲聊技巧――超级聊天能力提升训练 

第7章 销售有绝招:打开顾客心扉的9招

先聊出感情:初见客户不谈销售

成功只在一瞬间:说好句话

主动出击:潜在客户是主动聊出来的

二选一法则:把主动握在自己手中

不拆穿客户:推托之词≠不购买

提问式营销:问对了就能成交

赞美客户:客户开心,交易就成了

引导式发问:让沉默型客户敞开心扉

示弱营销:博取客户同情促成买卖 

第8章 私交有“话道”:8招,让亲密关系更进一步

交情甚笃≠无话不谈

借东西的学问:关键在于消除顾虑

朋友伤心时,安慰的话要会说

相亲时,应聊些什么

说点甜言蜜语的小情话

夫妻感情的保鲜法:非暴力、多沟通

夫妻争吵要把握好“度”

夫妻冷战,巧言来化解

第9章“拒绝他”≠“得罪他”

酒宴之上不伤和气的推酒词

拒绝追求要把握分寸

面对别人的邀请巧妙说“不”

“逐客令”也可以说得委婉动听

拒绝“有理”:不得罪人的拒绝艺术

不便回答,就把话题扯远

“等等吧”:不便拒绝时的万金油 

后记

会聊天让人生永不冷场

● 存异求同,善与人达成一致

    在说服过程中,遭遇异议很正常。无论我们多么想说服别人,无论我们认为自己的理由有多么充分,但是那终归只是我们自己的想法。若是对方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完全一致,那还需要我们多费什么唇舌去说服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说服就是要化解异议。

    但是异议不是那么好化解的。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有的人一遇到他人的异议,就想驳斥对方,希望从言语论辩上战胜对方,让对方接受他的看法。可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对方不仅不能接受,还变得更加固执。

    所以,当我们听到了异议的时候,不要急着下定论,更不要急着去争辩。我们要明白,对方有利拒绝我们,但是对方的拒绝并不意味着说服失败,给异议一个商量的余地,或许会峰回路转。

    举个例子,当我们想要去一个地方玩,而朋友不赞同的时候,难道自已就此放弃吗?当然不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试着商量,极力争取。生活中特别顽固的人毕竟不多,很多事情都有转圜的余地,多做一些努力,或许对方就会改变主意。

    事实上,许多人在面对别人的要求发出拒绝的时候,他们的脑袋其实没有进行过充分的思考,只是自我保护的条件反射使得他们说出了“不”字。因此,如果我们听到对方有异议,就轻易地下了结论,那么异议将会变成事实。我们约朋友去一个地方玩,朋友说不,然后我们转身就走,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面对要求表达拒绝,是人们的一种惯性心理。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说服技巧,去扭转这种局面,达到成功说服对方的目的。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运用语言技巧,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一句话改变局面,终和对方达成一致。

   (1)寻找共同之处,放大共同之处。明确表示出与对方观点的相同处和不同处。不论对方持有什么样的看法或偏见,也不论他的主观认识与你的观点有多大的差异,多数情况下两者之间总会有一些相同之处。扩大你与对方的共同点,并加以利用。 

有个姑娘要结婚,却招到了母亲的反对。原来她的母亲嫌姑娘的结婚对象条件不够,在母亲的心目中,女婿在学历、家庭条件、年龄等各方面都得是相当好的青年。但是,姑娘却不在乎这些,结果与母亲的愿望出现了冲突。

母女两个闹得不可开交。媒人来了,说了一番话,但那位母亲还是不同意:“这件事太麻烦您了,不过考虑到小女将来的幸福,我们还是不同意这桩亲事”。

媒人说:“在考虑姑娘的幸福这一点上我们是相同的,而且,那个小伙子只是家庭条件不算太好,但人品很不错,相貌也可以,你家姑娘也了解他,很满意他,如果你们站在姑娘的立场上,考虑她的幸福的话,就请你们重新考虑这桩亲事吧。”

母亲沉默了好一会儿,点头说:“你让我再想想吧。”经过认真考虑之后,这位母亲认为很有道理。如果一定坚持自己的标准,追求理想中的女婿, 那么女儿恐怕会很不开心。

因此,那位母亲终改变了态度,收回了自己的意见, 终于答应了。两个年轻人成为眷属,实在应该感谢媒人的一句话,那位媒人可谓一语惊醒了梦中人,存异求同,放大“姑娘的幸福”这一相同之处,终让那位母亲认真思考,并且接受了这门亲事。

像这样,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处并加以扩大、利用,是说服对方时很有效的办法之一。

有的人听了对方说话后,发现其中有一点自己不大同意,立刻就提出异议,而对方一听,就会以为自己的意见全被否定了,而会很不高兴。在这种场合,我们一定要记得预先说明哪一点,或者哪几方面,自己是完全同意的,然后指出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同的只限于某一点。这样,对方很容易地就接受了你的批评或修正,因为他知道双方对于主要部分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

即使你所不同意的地方是对方意见的主要方面,你好仍能预先表达对方意见中你所同意的各点,即使它是不重要的一点。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意见的距离多么远.冲突得多么厉害,我们都要表现出一切都可以商量,并且相信,无论怎样艰难,大家都可以得到比较接近的看法。

   (2)“让我们为了共同目标,暂时搁置争议吧!”找到双方共同的目的,可以要求大家做出适当的让步。当然,这种说服策略可以促成合作。

世界上步成文宪法诞生于美国,当时正处于独立战争时期,由于许多政治学者的参与,制宪问题因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一再拖延。当时的富兰克林是一位政治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演讲家,经常能使敌对双方化敌为友,扭转不利局势。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时,场面非常混乱,几个党派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发展到互相进行人身攻击的糟糕局面。

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平息激烈的冲突,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番言论:“说心里话,我也不太赞同这部宪法,但是我却找不到适合的理由去反对。到今天为止,如果我得到了更好的资讯,也会慎重地考虑,有时候甚至会改变以前的想法。任何重要的问题都一样,原本以为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终会发现并不如此。虽然今天各位的想法都不一样,但请看在全体美国人共同利益的份上,暂时放下个人之间的争执,共同签署宪法案吧!”

听完富兰克林的话,反对派们也开始冷静下来,双方终达成了共识, 让宪法顺利通过。

当你需要促成合作关系的时候,可以采取这个策略:不断地提醒对方,大家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目的不是为了争吵而闹不愉快,而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所以不要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破坏了大局。这样可以消除彼此间的分歧,很快达成说服目的。

   (3)先对他人的观点表示赞同,然后在赞同的基础上,进行说服。有一个保险业务员滔滔不绝地向客户推销保险,讲了半天, 客户说话了:“我还是再等等吧,或许还有更好的险种出现。”这就是典型的异议。那么,出现这种情况时,业务员该怎么办?

人家明显不买你的账, 难道还要死乞白赖地要人家买吗?很多时候,业务员遇到这种情形,都会悻悻而归,但是这个保险业务员不是这样的,他用一句话改变了局面。

● 第*句搭讪开场白要说得闪亮亮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要想在很短的时间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重要的莫不过是说好句话。因为说好句话能给人一种友好、亲热且贴心的感觉,从而快速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

    不管在什么场合,印象对人都非常重要,而如何与陌生人说好句话,也关系到能否打破初次交往的心理障碍。如果开场白很精彩,能引起对方的共鸣,那么双方就会因此很快“打成一片”,就很容易接近了。

    可是,现实中,有些人的胆子非常小,不敢主动向对方问好,特别是向陌生人问好。其实,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需要抛弃自己胆怯的心理,大胆地跟对方说:“我一直想和你说话,可是我很怕接近你。”这种单刀直入的话语,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很难拒绝。这是一种有效率的沟通方式,能让我们快速打破沉闷的局面。因此,说好句话至关重要。

    那么,当与陌生人见面时,怎样做到说好句话呢?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通过攀亲带故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倘若仔细进行一番交流,总能找到一些或近或远、或明或暗的亲友关系。假如你能在与对方见面之前多花一些时间,与对方拉上某种关系,那么就能大大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对方感觉亲切。

美国的里根总统在访华的过程中就曾用过这种方式。在1984年夏天,美国里根总统受邀访问上海的复旦大学。在一间偌大的教室里,里根总统看着台下100多名初次见面的复旦学生,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其实,我和你们的学校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你们的谢希德校长和我的夫人南希都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校友。由此看来,我和各位自然也就算得上是朋友了!”

话音刚落,全场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短短的几句话,不但消除了两国之间的种种隔阂,还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在日常的交际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攀亲带故认友”的方式,有意识地拉近和对方的距离,从而使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地进行下去。

    2.采用问候式让人产生亲切感

“您好”是向对方问好致意的常用语。不过,如果能根据时间、对象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将会更好。

比如,当面对德高望重的长者时,你可以这样说“您老人家好”,以表示敬意;当面对跟自己年龄相仿者时,可以说“老××(姓氏),您好”,这样显得更亲切;当对方是教师或医生时,可以说“田医生,您好”、“李老师,您好”,这样能让人产生受尊重感;当过节期间,则说“过节好”、“新年快好”,对人致以节日的祝福;而早晨的时候说“早上好”、“您早”则比“您好”要显得更加具体些。

    3.用敬慕式话语给人一种贴心感

对初次见面的人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但是,用这种方式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胡乱吹捧,不要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的话。

表示敬慕的话一定要依据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

“今天是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能见到您这样颇有名望的教师,我感觉真是荣幸之至!”

“您的艺术品我曾经观摩过很多遍,受益匪浅。没想到今天竟然能在这里一睹艺术家的风采!”

总之,你一定要记住,与陌生人见面的句话是叩开对方心扉的敲门砖,也是让人产生对你一见如故的秘诀,因此,一定要重视并说好它。

适时赞美,别过了赞美的保质期

赞美也有保质期,你要适时地表达,而且要关注对方的变化,否则,赞美就变成了老套的陈词,让人听了跟没听一样,没有任何反响。  

赞美是对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才干及其他积极因素的肯定。通过赞美,人们了解了自己的行为活动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赞美是一种对自我行为的反馈。而反馈必须及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我们经常能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每当一个国家的元首当选时,其国家的电视台都会播放外国元首发来的贺电。确实,此刻需要及时发电表示祝贺。若过了十几天再发贺电,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可见,赞美一定要及时。比如,当单位里的一个同事被提拔当了处长,成为了你的上级时,你第二天上班,一见面就应当立马上打招呼说:“你好,处长!”一定要提到“处长”二字以表示祝贺,否则他会认为你看不起他。

如果你的职务和他对等,要想表示恭贺之意,你就可以这样说:“王处长,祝贺你高升!”他就会笑呵呵地说道:“谢谢,以后请多关照!”

如果你的职务比他高,也应当表达祝贺:“小王,祝贺你当上处长了!”对方当然会非常高兴地说:“谢谢局长的关心,请您以后多多指导我!”

总之,赞美别人要善于把握机会,在恰当的时机去表达赞美,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否则,就像过了时的时装一样,根本引不起人的兴趣。

此外,在和别人的聊天时,不能只顾着说自己想说的,要跟对方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如果对方谈到了自己的得意之事,那就是希望能够与你分享他的喜悦。这也可以看作是他准备接受你的赞美之辞的信号。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接过话题顺势赞美一番,这样就能满足对方的心愿。

比如,对方拿出照片对你说:“你看,这是我今年十一时去鲜花港玩时照的。”你可以边看边赞叹:“哎呀,这是你的照片啊,照得真好看!明年我也看看去……”假如你看完照片,随意地看了一眼就还给了对方,什么也没说,会显得不尊重对方,他就会不高兴的。

再如,初次见面,问对方是哪里人。当对方说出自己的家乡后,你就应该接上话题:“那个地方我去过,风景美,人更美……”或者说“我在电视上看到过那个地方,山美水美,是出人才的好地方……”

如果你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也没在电视上看过,那你小时候在地理上学过或者听别人说起过吧?所以,你还是有话可话的,你可认这样说:“我听说过那个地方……”

当你真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时,对方立刻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大大缩短了你和对方的心理距离。

除了赞美之词要及时以外,还应该细心发现对方的变化,这样会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关注他,会让他觉得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从而满足人内心渴望受重视的小“虚荣”感。觉察到别人的变化,就要大胆地表达出来。对于好的变化,一定不要吝惜赞美之辞。

比如,同事或朋友买了那么漂亮的衣裙,在你面前晃了三圈,如果你不说话,那作为同事或朋友就显得太不合格了。后逼得她自己说出来:“我的裙子似乎有点短……”这时,你才应付道:“哦,你买了新裙子啦?”

对别人的变化视而不见,别人就会认为你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在你眼里他就是个小人物,不值得关注。这样的话,那别心人以后也就不会再关注你了。你若换了新发型,就算在别人面前转一百圈,人家也不会搭话了。

因此,你要明白,一个人穿了新衣服,换了新发型,有了好的新变化,他心底是非常希望让别人看见并称赞一番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出现变化还不如从前的事例,那作为朋友或同事,应当怎么说才合适呢?这点一定要慎重。要知道,一个人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你面前,又没有征求你的建议,说明他对自己的新形象充满自信。此时,你就没有必要泼冷水,指出你认为的不足之处,况且,你提出的还不一定正确。

因此,若他的变化与你的审美观不相符,你可以从别的角度来做一番正面的评价。下面这个事例中的凯文就说得很好。

凯文的领导,五十来岁,平时习惯穿正装。突然有一天,他穿了一身运动服,并且颜色也不好看。凯文心想要夸他穿得好看吧,有点假,因为不是自己的真心话,可他又不能视而不见,他得表达出对领导的关注。领导这样穿一定有他的原因,或许他要参加一项体育活动,或者他想换个心情……人和人之间的审美观也不大相同,自己应当去发现其中的优点。于是,凯文说:“经理,您这身穿起来真显年轻。”这“真显年轻”说的是事实,领导听了很高兴,走路的步子也轻快了许多,还真显得更有活力了。

总之,赞美也有保质期,你要适时地表达,而且要关注对方的变化,否则,赞美就变成了老套的陈词,让人听了跟没听一样,没有任何反响。

 


《沟通的深度:洞察人心,妙语连珠的艺术》 在这信息爆炸、人际交织的时代,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已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关系到个人成长、事业发展乃至幸福生活的基石。我们常常感到,明明心中想法清晰,出口却词不达意;渴望建立深层连接,却总被表面的客套所困;面对重要场合,紧张到语无伦次,错失良机。究其根本,在于我们缺乏对沟通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背后心理机制的洞察。 《沟通的深度》并非一本泛泛而谈的“说话大全”,它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沟通探索之旅,旨在帮助读者建立一套立体的沟通思维体系。本书将引领你跨越“技巧至上”的浅层迷思,直击沟通的内核:理解他人、影响他人、连接他人。我们不教你背诵所谓的“万能句式”,而是带你探究那些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语言密码。 第一部分:洞察人心的语言之镜——理解你的听众,理解你自己 沟通的起点,是理解。而理解,始于对他人的细致洞察,也源于对自我的清晰认知。 超越表面,看见“未说之语”: 每个人都戴着面具,隐藏着真实的自我。本书将深入剖析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教你如何通过观察肢体语言、微表情、语调变化,甚至沉默,来捕捉对方的情绪、需求和真实意图。我们将学习倾听的艺术,不仅仅是用耳朵听,更是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对方话语背后的潜台词和未尽之意。例如,当一个人反复强调某个观点时,他可能是在寻求认同,也可能是在掩饰内心的不安全感;一个不自觉地触摸鼻子或眼睛的动作,可能泄露了他的犹豫或谎言。这些细微之处,都隐藏着通往真诚沟通的线索。 你的“沟通风格”密码: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沟通模式,或是直接坦率,或是委婉含蓄,或是逻辑严谨,或是情感充沛。本书将帮助你识别并分析自己的沟通风格,了解其优势与局限。同时,你还将学会辨识不同沟通风格的人,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沟通策略,从而实现更顺畅、更有效的交流。例如,面对一个注重事实和逻辑的人,过度煽情可能适得其反;而一个习惯于情感表达的人,生硬的理性分析可能会让他感到疏远。理解这些差异,是建立共鸣的第一步。 情商在沟通中的炼金术: 情商,即情绪智力,是影响沟通质量的关键因素。本书将为你揭示情商如何作用于沟通,从识别和管理自身情绪,到感知和回应他人情绪。你将学习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化解对方的负面情绪,如何用同理心建立信任,以及如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例如,在争论中,识别出对方的愤怒源于被误解,而不是针对你个人,是化解冲突的关键;用恰当的共情话语“我理解你现在一定很沮丧”,往往比争辩事实更有力量。 第二部分:触动灵魂的表达之舞——构建有影响力的语言桥梁 理解是基础,而有效的表达,则是将这份理解转化为影响力的关键。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全新的表达框架,让你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公开演讲,都能游刃有余,掷地有声。 从“我想说什么”到“他们想听什么”的转变: 许多人在沟通中,过于关注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忽略了听众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本书将引导你进行角色互换,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关心什么?他们能理解什么?什么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我们将学习如何提炼核心信息,用最简洁、最吸引人的方式呈现,确保你的观点能够被有效接收和理解。例如,在向非专业人士解释一个复杂的技术概念时,你需要用类比、生动的故事来代替晦涩的术语。 故事的力量:重塑叙事的艺术: 人类天生喜欢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能够穿越理性防线,直抵情感深处,让信息更易于记忆和传播。本书将深入探讨故事的构成要素,以及如何运用故事来阐述观点、激发情感、引导行动。从个人经历的分享,到虚构的寓言,我们将学习如何构建引人入胜的叙事,让你的话语充满魅力和说服力。比如,在讲述一个关于团队合作的道理时,分享一个真实团队克服困难、最终达成目标的感人故事,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力量。 逻辑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纯粹的逻辑可能枯燥乏味,纯粹的情感则可能失之偏颇。真正的影响力,来自于逻辑的严谨与情感的温度的有机结合。本书将教你如何构建清晰的论证结构,用事实、数据和推理支撑你的观点,同时,又如何通过恰当的情感注入,让你的话语充满感染力,引发听众的共鸣和认同。例如,在提出一个创新方案时,你需要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方案的可行性(逻辑),同时也要描绘出方案实现后的美好愿景,激发团队的热情(情感)。 化解冲突,化敌为友的沟通智慧: 冲突是沟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也是一次深化理解、建立信任的绝佳机会。本书将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冲突化解策略,从识别冲突的根源,到运用积极的语言技巧,再到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你将学会如何表达异议而不伤和气,如何面对批评而不失体面,以及如何将负面的对话转化为合作的契机。例如,当对方表达不满时,与其急于辩解,不如先说“我听到你的顾虑了”,然后尝试理解他的立场。 第三部分:连接心灵的无形纽带——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和维护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本书将带你超越信息的传递,探索如何通过沟通,真正触及心灵,建立牢固的连接。 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视角看世界: 同理心是建立深度连接的基石。本书将引导你如何培养和运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人的感受、需求和观点,即使你并不认同。学会同理心,意味着你能更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内心世界,从而做出更恰当的回应,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例如,当你的朋友经历失恋的痛苦时,一句“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难过”的同理心表达,比任何“你应该尽快走出来”的建议都更有温度。 提问的艺术:开启对话的钥匙: 好的问题,能够引导对话走向深入,激发思考,增进了解。本书将为你解锁提问的艺术,从开放式问题到封闭式问题,从澄清性问题到探究性问题,教你如何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来开启对话,引导对方分享更多,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例如,与其问“你喜欢这份工作吗?”,不如问“这份工作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后者更能引导出对方的深层思考。 真诚与信任:沟通的永恒主题: 任何技巧都无法取代真诚的重要性。本书将强调在沟通中保持真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言行一致、坦诚开放的态度,来建立和维系信任。我们将学习如何表达真实的感受,如何坦率地承认错误,以及如何在关系中建立安全感,让对方愿意向你敞开心扉。 积极反馈与建设性批评: 在人际交往中,给予和接受反馈,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关系发展的重要环节。本书将提供一套科学的反馈方法,教你如何以积极、具体、建设性的方式,给予他人有效的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同时,也将指导你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坦然接受他人的反馈,从中学习和成长。 《沟通的深度》是一本为你量身打造的沟通进化指南。它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巧舌如簧的演说家,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能理解他人、更能影响他人、更能建立真诚连接的沟通者。在这本书的陪伴下,你将发现,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每一次沟通,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深度沟通的奇妙旅程,用智慧和真诚,点亮人生的每一个连接。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以前对这类“技巧”书籍有点抵触,总觉得它们太功利,太刻意。但当我看到这套书的书名时,我被“不肤浅”这三个字吸引住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口才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华丽的辞藻,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本书的名字里提到了“说服力”,这让我想到在很多场合,我们都需要有能力让别人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这需要智慧和技巧。“聊天术”则更接地气,它关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人建立连接,如何让对话充满趣味和温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摆脱“尬聊”的困境,学会如何自然地开启话题,如何倾听,如何回应,如何让每一次对话都充满价值。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帮助我提升沟通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数量”。

评分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平时不太擅长表达自己,尤其是在需要“表现”的场合,更是会感到紧张和词穷。这套书的名字,特别是“演讲与口才训练”和“人际沟通的艺术”,让我觉得它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如何克服紧张心理,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运用肢体语言等等。“不肤浅的说话的艺术”这个概念让我觉得很吸引,我不想学那些空洞的理论,而是希望能获得真正能够落地、能够产生实际效果的方法。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如何通过有条理、有说服力的语言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提升我的情商,让我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微妙之处。

评分

拿到这套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实用”。书名里提到的“演讲与口才训练”和“人际沟通的艺术”,都是我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挑战。我常常会在会议上想说却说不好,或者在和朋友聊天时词不达意,感觉自己总是在“原地踏步”。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强调的是“不肤浅”,这一点非常打动我。很多时候,我们学习说话技巧,容易陷入死记硬背模式,用一些僵硬的套话,反而显得不自然。而这本书似乎想要传达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沟通理念,让你能够真正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逻辑,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而不是“言之无物”。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掌握一些能够引发共鸣、建立信任的说话方式,让我的每一次交流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无论是工作上的合作,还是生活中的情感交流,都能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非常精美,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我一直觉得口才很重要,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提升,市面上这类书很多,也很难取舍。这次偶然看到了这套书,被名字吸引了,感觉它不仅仅是教你说话的套路,更侧重于“术”的运用,比如“说服力”和“聊天术”,这正是我急需的。我特别喜欢的是它提到了“不肤浅的说话的艺术”,让我觉得这本书是有深度、有思想的,而不是流于表面。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里面到底有哪些宝藏,希望能学到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在日常沟通中更加自信和得体,也能在工作场合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能够通过恰当的言语来影响他人,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本书的装帧也让我觉得很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阅读体验应该会很不错。总的来说,我对这套书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给我带来质的飞跃。

评分

这套书的设计真的很有心。我注意到它用了“2册套装”,这说明内容会更全面。一本侧重于“说服力”和“聊天术”,另一本则可能更偏向于“演讲”和“口才训练”,这样的组合非常互补。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既能让我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发表观点,又能让我与他人进行轻松愉快交流的书籍。“不肤浅的说话的艺术”这个说法,让我觉得作者一定是对沟通有深入的理解,能够洞察到人们在交流中的一些困境,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如何在面对不同的人群时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地回应别人的提问和质疑。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学习口才的“秘密武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