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产科病理学诊断纲要 | ||
| 定价 | 188.00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中国) | |
| 版次 | 1-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4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沈丹华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030537713 | |
本书特邀多位国内妇产科病理学专家及美国病理学专家参编。全书共分17章,分别讲述了外阴非肿瘤性和肿瘤疾病、阴道疾病、子宫颈上皮性肿瘤及相关疾病、子宫颈其他少见类型的肿瘤、子宫体上皮性疾病、子宫体间叶性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输卵管和阔韧带与其他子宫韧带疾病、盆腔腹膜疾病、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其他肿瘤、卵巢非肿瘤性病变及瘤样病变、胎盘病理和宫颈脱落细胞病理学等相关的病理学诊断知识。每一病种包含临床特征、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特殊染色、分子病理学、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等项。附录中还阐述了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标本取材规范、病理学报告模板和WHO*新版(2014年第4版)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
第1章 外阴非肿瘤性疾病 1
**节 外阴感染性疾病 1
一、梅毒 1
二、性病淋巴肉芽肿 1
三、腹股沟肉芽肿 2
四、软下疳 2
五、尖锐湿疣 3
六、单纯疱疹病毒性外阴炎 3
七、传染性软疣 3
八、真菌感染 4
九、其他感染 4
第*节 外阴非感染性炎性病变 4
一、浆细胞性外阴炎 4
二、大汗腺汗管病 4
三、贝赫切特综合征 5
四、外阴克罗恩病 5
五、外阴毛囊角化病 5
六、免疫大疱性疾病 5
七、银屑病 6
八、化脓性汗腺炎 6
九、接触性皮炎 7
第三节 非肿瘤性上皮病变 7
一、慢性单纯性苔藓 7
二、硬化性苔藓 7
三、扁平苔藓 8
第四节 外阴色素异常性病变 9
一、色素脱失或减退性病变 9
二、色素沉着过度病变 9
三、色素细胞痣 10
四、黑棘皮病 10
第2章 外阴肿瘤性疾病 11
**节 鳞状上皮肿瘤及前驱病变 11
一、鳞状上皮内病变 11
二、鳞状细胞癌 13
三、基底细胞癌 14
四、良性鳞状上皮病变 14
第*节 腺上皮肿瘤及相关病变 18
一、佩吉特病 18
二、前庭大腺相关病变 19
三、肛殖区特化腺体相关肿瘤 19
四、皮肤附属器肿瘤 20
五、一穴肛肿瘤 21
第三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 21
第四节 尤因肉瘤 21
第五节 软组织肿瘤 22
一、良性肿瘤 22
二、恶性肿瘤 25
第六节 外阴色素细胞病变 26
一、黑色素细胞痣 26
二、恶性黑色素瘤 26
第七节 外阴卵黄囊瘤 27
第八节 淋巴造血肿瘤 27
一、淋巴瘤 27
二、髓系肿瘤 27
第九节 继发性肿瘤 27
第3章 阴道疾病 28
**节 阴道发育异常 28
一、阴道横膈 28
二、阴道纵隔 28
第*节 阴道炎性疾病 28
一、细菌性阴道疾病 28
二、病毒性疾病 29
三、原虫引起的疾病 29
第三节 阴道的其他类型疾病 30
一、软斑症 30
二、阴道壁肉芽组织 30
三、放射性阴道炎 30
四、创伤性神经瘤 31
五、阴道间质硬化病 31
第四节 阴道囊肿和瘤样病变 31
一、阴道囊肿 31
二、阴道瘤样病变 32
第五节 良性鳞状上皮性病变 33
一、尖锐湿疣 33
二、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34
三、管状鳞状上皮息肉 34
四、移行细胞化生 35
五、Brenner瘤 35
第六节 鳞状细胞癌和前驱病变 35
一、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 35
二、鳞状细胞癌 36
第七节 腺上皮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37
一、绒毛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 37
二、苗勒管乳头状瘤 37
三、阴道腺病 37
四、子宫内膜异位 38
五、子宫颈管内膜异位 38
六、腺癌 38
第八节 其他上皮性肿瘤 39
一、混合瘤 39
二、腺样囊性癌 39
三、腺样基底细胞癌 39
四、腺鳞癌 39
五、高*别神经内分泌癌 39
六、未分化癌 39
第九节 间叶性肿瘤 40
一、平滑肌瘤 40
二、横纹肌瘤 40
三、肌纤维母细胞瘤 40
四、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41
五、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41
六、横纹肌肉瘤 41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显得非常易读,没有过多的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使是一些相对复杂的概念,作者也能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进行解释。我注意到,作者在叙述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常会穿插一些临床上的实际经验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这些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书中的内容涵盖了妇产科的各个方面,从常见的病变到一些疑难杂症,都有涉及,而且讲解得非常透彻,让人豁然开朗。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一些有争议的诊断问题时,能够呈现不同的观点,并进行客观的分析,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放的态度。
评分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完整,从基础的概念到复杂的病例分析,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在某个章节,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一种罕见疾病的发生机制,结合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观察,这对于我这种希望深入了解病理本质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书中的图文结合也做得非常出色,高清晰度的病理图像配合精炼的文字说明,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某些复杂概念时,会引用一些经典的案例,通过这些真实的病例,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学会如何去分析和判断,如何去从病理学的角度思考临床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我购买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提供了非常多的实践指导。比如,在关于标本取材规范的部分,作者详细列举了不同类型标本的最佳取材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区,并配有示意图,这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规范操作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病理诊断的鉴别诊断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区分相似的病变。我最受启发的是,作者在讲解某些病例时,会详细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最终的病理诊断过程,这种多学科的融合分析,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疾病。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随时随地为我们提供指导和答疑。
评分我非常赞赏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它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对于初学者,它循序渐进地引入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它则提供了更深入的探讨和更前沿的观点。书中的配图质量非常高,无论是组织结构图还是病理切片,都清晰逼真,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直观性。我尤其喜欢作者在章节末尾设置的“学习要点”或者“临床提示”栏目,这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回顾和巩固重要的知识点,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妇产科病理学难题的全面指南。它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和排版给我一种非常专业且严谨的感觉,书籍的装帧牢固,纸张的厚度适中,印刷清晰,即使是复杂的图谱和文字也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费力。我尤其欣赏它对细节的处理,比如在章节过渡时,会有简短的背景介绍,帮助读者理解前后的联系,而不是生硬地跳跃。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具体章节,但仅从整体的呈现方式来看,它就传递出一种“干货满满”的信号。作者的严谨态度在目录设计上也能窥见一斑,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人一眼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我相信,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医生,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妇产科病理学领域的一次重要补充,也期待它能为临床实践带来更直接的指导和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