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营造法式》解读(修订版) | 作者 | 潘谷西何建中 |
| 定价 | 128.00元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4161286 | 出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2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严谨系统的建造专书之一,翔实全面地记载着宋代建筑的制度、做法、用工、图样等珍贵资料,被历代匠师奉为圭臬,对研究中国建筑,理解其理念和精神意义深远。 《营造法式解读》是关于《营造法式》所录13个工种(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的系统研究。不同于梁思成先生《营造法式注释》(上卷)之注疏,亦有别于陈明达先生《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之专论,潘谷西先生和何建中先生历二十余年研究与实践,结合现存古建实例、考古发现、区域间文化与技术传播等方面的成果考量成文,见解独到。作者从工程、功能、艺术、技术等多维视角介绍、剖析了《营造法式》诸工程作法,并以现代语言及图示方法表述,帮助读者跨越古代文字和术语之障碍,进一步解读《营造法式》的丰富内涵,探究宋代建筑和《营造法式》的性质和本源。 书中文字平实晓畅,辅以多年积累之照片、精心绘制之大量线图及彩画复原图等;附录部分亦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含“《法式》版本、校勘及检索表” “宋代建筑术语解释” “对《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中十个问题的讨论”等, 是对《营造法式》相关问题的拓展研究。 其中校勘表是按照东南大学所藏陶本上的眉批编录而成,为刘敦桢先生当年根据故宫本及四库本等相互参校后转抄而成,弥足珍贵。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严谨系统的建造专书之一,翔实全面地记载着宋代建筑的制度、做法、用工、图样等珍贵资料,被历代匠师奉为圭臬,对研究中国建筑,理解其理念和精神意义深远。 |
| 作者简介 | |
| 潘谷西,1928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后改称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系),其后任教于该系,历时52年。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史、建筑设计等课程教学与相关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建筑史》《元明建筑》《曲阜孔庙建筑》《江南理景艺术》等专著;并有古建筑保护与复建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地方风格建筑设计等作品数十项。 何建中,1943年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2年于南京工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江苏省建筑园林设计院从事古建园林设计,为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曾参加安徽涡阳天静宫设计,主持安徽安庆迎江寺规划、江苏无锡泰伯庙复原、澳大利亚墨尔本牌楼及诚园等设计。发表《营造法式材份制新探》等十余篇论文。 |
| 目录 | |
| 自序说明修订说明章 总论 一、《营造法式》的性质与特点 (一)“营造法式”是一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二)李诫《营造法式》的编写体例 (三)编写工作紧密结合实际 二、《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的关系 三、《营造法式》的内容取舍 四、宋代官式建筑分类 五、研究方法的讨论 章 注释第二章 木构架 一、宋代官式建筑木构架的基本类型 (一)柱梁作 (二)殿阁式木构架 1.柱框层 2.铺作层 3.屋盖层 (三)厅堂式木构架 (四)楼阁木构架 1.层叠构架楼阁 2.混合整体构架楼阁 二、材、契、分模数 三、定“地盘”——木构架的平面设定 四、定“侧样”——木构架的剖面设定 (一)下份 (二)中份 1.柱高 2.铺作高 (三)上份 l.架深 2.檐出 3.举折 五、再谈定“侧样”中的架深 六、定“正样”——木构架的立面设定 (一)影响房屋立面的八种因素 (二)关于间广和柱高的讨论 (三)屋部处理 1.四阿毆脊轉增出 2.不厦两头(两下、两厦)造屋顶的出际 3.厦两头造与九脊殿 (四)屋顶转角做法 1.角梁后尾支撑结构 2.角椽布置 (五)制图学上的创新——“变角立面图” 七、大木构件 (一)柱 (二)梁 (三)额 (四)角梁 (五)摶及撩檐枋 (六)椽 (七)蜀柱、叉手、托脚 (八)串、襻间 (九)替木 第二章注释第三章 铺作 一、概说 (一)出跳承檐 (二)计心造、偷心造、影棋 (三)补间铺作的布置 1.朵数 2.间距 3.合理性 二、厅堂铺作 (一)单斗只替 (二)把头绞项作 (三)斗口跳 ……第四章 小木作第五章 瓦作第六章 彩画第七章 石作第八章 墙与砖作第九章 其余工程附录一 《营造法式》的版本、校勘与内容检索附录二 宋代建筑术语解释附录三 对《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中十个问题的讨论图片目录表格目录后记出版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营造法式〉解读》是一本原创力作。历多年深入研究,作者提出 “‘营造法式’是一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这一新颖且更贴近史实的观点,其研究方法多维,行文平实,图片精要,附录丰富,对研习《法式》助益良多。 此书*版2005年出版,2007年第3次重印,发行5000册,带动《法式》的相关研究,这些在专著出版中是不多见的。 2007年,此书入选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列于自然科技类第5位。 作者谦和严谨。每每编辑中遇不解处,先生总不厌其烦地讲解;文字、版式的修改与编者一一推敲;每一次重印前,作者都备好修订样书,将发现的问题逐一标明。此次新版,距初版3印已近十载,作者对文意表达作了补充与完善;纠正了图片、文义、文字方面的一些错误;增添了图片;完善了图片目录,增加了表格目录;并补充若干图文前后互见的注释,以利前后对照阅读。 制版印制方面:因软件更迭,修整造字等排版工作颇费周折;作者对1版1印的线图和1版3印的彩图效果较为满意,希望新版集二者所长,后潘先生赴悉尼,且眼力不济,故彩画部分请陈薇老师代为把握,线图部分请石宏超、李新建等老师指导研究生一一修改到位,版式等调整遥请潘先生逐幅过目。先生耄耋之年,仍修订不辍,其“止于至善”之精神感染着编、排、印各环节同仁,用心协作,力求理想。 内容上的修改之外,修订版从更加易于阅读理解的角度,对全书重新编校整理;装帧设计上亦作相应改善:内页选用色泽柔和的哑粉铜版纸,更具质感的环衬纸及灰色布面精装,以提升该书的品质,便于读者查阅收藏。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最近刚入手了《营造法式》解读(修订版),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建筑人士,但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我一直想深入了解这部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百科全书的经典。看到潘谷西和何建中两位大家联袂解读,并且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心里的期待值瞬间拉满。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初步翻阅了一下,发现译者在原文的翻译和注释上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于一些可能晦涩难懂的术语,都给出了清晰易懂的解释,这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福音。而且,书中穿插的一些古代建筑的插图和模型照片,更是直观地展示了书中理论的实践应用,让我能够更形象地理解那些复杂的建筑结构和构造。我深信,通过这本书,我将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成就,感受其蕴含的科学智慧和人文精神。
评分每次谈及中国古代的智慧结晶,我总会联想到那些巍峨耸立的宫殿、古朴典雅的园林,以及其中蕴含的精妙设计。《营造法式》这本书,就是理解这一切的钥匙。我有幸购得潘谷西与何建中联袂解读的修订版,由东南大学出版社精心呈现,让我倍感欣喜。尽管我尚未能逐字逐句地研读,但从其厚重的体量和一丝不苟的排版中,我已能预见到其内容的丰富与详实。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阐释古代工匠如何理解并运用力学原理,如何通过精密的计算和巧妙的构造,使得建筑能够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我希望通过此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它们在材料选择、空间布局、装饰艺术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独特美学追求。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读者,我始终认为,真正了解一个民族,需要从它的物质文化载体中去寻觅。而建筑,无疑是其中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营造法式》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就如同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漫漫长河。我手中的这本《营造法式》解读(修订版),是由潘谷西和何建中两位大家倾力打造,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身就足以引起我极大的关注。我至今还未对全书进行细致的品读,但仅从其标题“解读”二字,便已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这并非简单的照搬原文,而是经过学者们对原文的梳理、阐释和发掘,试图将这部古老而精深的巨著,以更易于现代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逐渐领悟到书中关于木构架、斗拱、砖石砌筑、园林设计等方面的精髓,更希望能够借此机会,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尤其对那些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智慧的经典著作。最近有幸接触到了《营造法式》的解读本,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研读,但仅从书的装帧、排版以及初步翻阅的章节来看,就足以让我感受到编者和译者们的用心。封面设计朴实而又不失庄重,透露出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很好,触感温润,字迹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目录结构清晰,导读部分更是为我这个初学者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如何更好地切入这部浩瀚的经典。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于图例的运用,虽然我还没看懂具体的图示,但那些细致入微的线图和比例标注,已经让我窥见了古人精妙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这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我通往古代建筑殿堂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跟随潘谷西和何建中的脚步,去领略《营造法式》中蕴含的东方智慧,感受那些跨越千年的建筑之美。
评分我对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一直抱有极大的好奇,尤其是那些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惊叹的建筑技艺。《营造法式》这本书,可以说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必读之作。我手里的这本《营造法式》解读(修订版),由潘谷西和何建中两位学者联袂推出,再加上东南大学出版社的严谨出版,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信心。虽然我还没能完全沉浸其中,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足以感受到两位学者的功底和对这部经典的深入理解。我尤其关心书中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的记载,以及那些令人称奇的结构设计,比如如何用木材搭建出如此高大精美的宫殿庙宇。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关于测量、制图、木工、石工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充满期待,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古人的智慧,理解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建筑奇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