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小说课套装2册(小说课I+小说课II)
定价:76.00元
作者:许荣哲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02-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08656663T
套装包含:
| 9787508656663 | 小说课I:折磨读者的秘密 | 38 |
| 9787508656618 | 小说课II:偷故事的人 | 38 |
《小说课I》
《小说课II》
◆这是一个讲好故事比写说明书更重要的年代:哈佛大学把写作课作为全校必修课;关于写作,也许我们更愿意相信它需要天赋,不可复制。其实不然,写出好故事,是有方法的。未来的广告、营销、游戏甚至更广泛的商业领域,要求人人都必须擅长讲故事;能不能3分钟内打动面试官、投资人或者消费者,讲好一个故事,很重要。
◆3分钟讲好一个故事,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小说课》直接传授故事心法,从小说创作的65个关键词入手,教你看懂故事吸引人的秘密。讲故事不必靠天赋,通过训练,即便是中人之资,也大有可能讲好一个及格线以上的故事。
◆ 罗振宇盛赞本书作者许荣哲是 “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练”。在台湾,许荣哲被誉为70后CJ会说故事的人,每年做300多场关于写作的培训和讲座。本书台湾版上市J进入金石堂人文社会类销售排行榜前十。
◆《小说课》抛弃西方图书中大量编剧理论和陌生素材,采用了中国读者熟悉的经典故事、好莱坞电影、以及许多华语文学素材。本书不仅是一套有趣好用的创意写作教程,还是一个好看到爆的书单。书中列举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值得一读再读。
《小说课I》
《小说课II》
《小说课》是一套关于小说的武功秘籍。它要教给你的,不是怎么写小说,而是怎么讲故事。从招式解密到内功心法,引用古今中外65部经典作品,解读其中的关键点,以浅显的方式带你深入故事的SJ:
关于“人物”,它说:描写性格比描写长相重要!
关于“场景”,它说:每间星巴克都长得不一样!
关于“对话”,它说:看得到的对话是水面上的1/8,看不到的对话是水面下的7/8!
关于“故事”,它说:只要回答7个简单的问题,按照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的公式,三分钟J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
《小说课[壹]:折磨读者的秘密》是一本CJ实用的创意写作教材!更是一个好看到爆的书单! 从“全SJ好的小说开头”到“一切都是罗生门”,许荣哲带你深入故事的SJ──读过,看懂,学到!
《小说课I》
《小说课II》
自序 折磨读者的秘密
三国演义
1. 人物/无边无际的那个人
命若琴弦
2. 场景/每一间星巴克都长得不一样
白象似的群山
3. 对话/除了水面上还有水面下的对话
百年孤D
4. 开场/全SJ小说开头
哈姆雷特
5. 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YT
6. 形式/小说的人类进化图
赛鸽
7. 故事/偷矛盾与两难的贼
儿子的大玩偶
8. 故事/双重的两难
Z后一片叶子
9. 叙事者/谁来说故事Z好
母亲
10. 叙事观点/我的三棱镜母亲
鹰溪桥上
11. 有问题的叙事者/真诚可信的谎言
苦恼
12. 聆听者/谁来听他说说话
十八岁出门远行
13. 时间/倒着走的人生
赖索
14. 时间/小说时间的花式跳水
将军碑
15. 时间/无视时间存在的将军
黑洞频率
16. 穿梭时空/挣脱时间的三种方法
你们这些回魂尸
17. 穿越时空/可怕的咎由自取
变形记
18. 自订规则/老子J是想变成虫
七信使
19. 迟滞效应/悲剧发生的速度
小事情
20. 蝴蝶效应/谁是真正的罪人
为什么都没有人相信
21. 想象力/轻功和鬼来电
红玫瑰与白玫瑰
22. 内心景观/万事万物都是活的
倾城之恋
23. 寂寞/墙上的绿手印
东方快车谋杀案
24. 反常/吃错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三国演义
25. 障眼法/华丽的想象舞台
金色的别针
26. 装神弄鬼/神鬼不是拿来凑数的
青番公的故事
27. 人情世故/比桥和盐更重要的东西
流动的邮局
28. 绕远路/小说的信息传递
我
29. 冲突/三个安安静静的眼神
神雕侠侣
30. 凌迟/折磨读者的秘密
那山那人那狗
31. 三的妙用/两片吐司中间的牛肉
漂泊的湖
32. 留白/消失的时间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33. 附会杀人/用恐怖的传说来装饰尸体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34. 因果/有各种可能性的小说
竹林中
35. 黑暗之心/一切都是罗生门
D三个河岸
36. 黑暗之心/看不见的D三个河岸
孔雀
37. 黑暗之心/WQ不可能的孔雀
附录 一种注目
《小说课I》
《小说课II》
人物
无边无际的那个人
大作家C :“现在的年轻人啊,都不会写作,他们写的小说千篇一律都是‘两个面貌模糊的人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对话’。”
D时还是个小说新手的我冷汗直冒,心想那不是我吗?
后来我J根据这句话里的三个关键字:面貌、场景、对话,回家把以前写的烂小说统统拿出来修改。从此,我的小说开始离地起飞了。
正因如此,小说的入门课,我都会从这三个基本元素开始谈起。
D一节课J让我们先来聊一聊小说人物的面貌吧!
每次我问学生,一提到“面貌”你们会想到什么时,几乎没有一次例外,大家的答案都是“长相”,但D我再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答案时,同样也没有一次例外,大家都会补上“性格”。
但问题是……如果我没有追问呢?性格是不是J被忽略了?
事实上,小说创作时,性格比长相更重要,但绝大多数人只看到外在面貌,而看不见内在面貌。
现在我们J把面貌分成内外两种,一是外在面貌(长相),一是内在面貌(性格),并举《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和曹操为例说明。
外在面貌(长相),以关羽为例:
一提到关公,大家绝不可能把他跟其他人搞混,因为罗贯中是这样描写他的:“身长九尺,髯长两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胯骑赤兔胭脂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经罗贯中这么一刻画,从此关羽的外在面貌明确而单一,因此你绝不可能叫曾志伟来扮演关羽。
内在面貌(性格),以曹操为例:
那曹操呢?一提起他,你会想到什么?
《三国演义》里,曹操出场不久,J因为刺杀董卓失败,和谋士陈宫逃到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里。吕伯奢为了款待曹操特地到隔壁村子买酒,这时,天性多疑的曹操听到后院有磨刀的声音,而且还有人说“先把他绑起来,然后再杀”。曹操一听,决定先下手为强,冲出去见人J杀,直到杀光吕伯奢家人之后,才看到厨房里绑着一头活猪。
陈宫埋怨曹操没搞清楚状况J乱杀人,曹操回道,人都杀了,说什么都没用了,我们快走吧。然而半路上,曹操遇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了。
吕伯奢不知内情,还热情挽留曹操,曹操D然只能J力婉拒。
正D曹操和吕伯奢分手,各自前行不久之后,曹操突然转头朝吕伯奢而去,并且大叫一声:“看!那边来的人是谁?”然后一刀把吕伯奢杀了。
一旁的陈宫见了,惊骇不已:“刚才杀人是误会,现在你为什么又杀人?”
曹操解释,吕伯奢回去见到家人被杀,一定会带人追上来,到时候我们J逃不了了。Z后曹操还补上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正是这一句话,把曹操的内心面貌刻画出来了。
注意!这句话指涉的不只是此刻杀害吕伯奢一家人这件事而已,而是从今以后,曹操所有可能犯下的“恶”。从此,在读者心目中,曹操不只多疑,不只自私, 不只奸诈……还多了那么一点微微的恐怖感—他随时都有可能干出让读者吓破胆的坏事—这一点是外在面貌无论如何都刻画不出来的。
折磨读者的秘密
我喜欢玩解谜的游戏。
举个例子:十二袋金币之中,只有一袋是伪币,真币每一枚重十克,伪币重九克。请问Z少必须秤几次,才能找出哪一袋是伪币?(出自漫画书《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
答案是“一次”。
不给读者答案是一种折磨。
给读者答案,却不告诉他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是另一种折磨。
不过说真的,上面的解答真的不重要,因为它是数学,这是一本关于小说创作的专书,所以我想跟你分享
的是有关“文学的谜”(我想你已经开始遭受折磨了)。
文学的谜有很多种不同的样貌,其中一个长成这样:
丈夫和妻子到湖畔露营,在宁静美好的氛围下,丈夫向妻子坦白,他爱上了另一个女人,但问题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少爱妻子一些,他还是像以前那样深爱着妻子。D时,妻子没有多说什么,那一晚他们依然同床而眠,一切似乎跟以前一样,他们还是人人称羡的爱侣。隔天清晨,丈夫起床,发现妻子不见了,他里里外外找了好几遍,Z后在湖里发现了妻子的尸体。故事Z后, 包括丈夫在内,没有人知道妻子究竟是死于意外,还是投湖自杀。(出自电影《幸福》)
马尔克斯说得J好,每篇好小说都是这个SJ的一个谜。
有了谜,J带来了折磨。
然而J像一开始的那道数学谜题一样,折磨通常不止一种。
聪慧的读者选择好的折磨,平庸的读者选择坏的折磨。
平庸的读者像检察官,他把所有的心力,都集中在找出正确答案上。对他而言,“真相”Z重要。然而聪慧的读者在意的不是正确答案,他在意的是哪一项选择,才能呈现出人性的复杂度。
死于意外?还是投湖自杀?哪一种选择更具有深度?(折磨持续中。)
选定之后,下一步J是解谜了。文学的谜千奇百怪,所以解法也五花八门,现在我来示范其中一种,姑且称之为“比例式”的解法。
文学里,Z常被拿来设谜的基本元素叫譬喻,下面先帮大家复习一下:何谓譬喻。
譬喻:利用两件事物的相似点,用彼方来说明此方。例如用莲花譬喻君子,因为两者同样出淤泥而不染。
数学里,有一样东西FC神似譬喻,那J是“比例式”。别看到数学J慌,比例式很简单,我们中学J学过了(我知道你对数学有阴影)。举个例子,1∶2=3∶6 J是比例式,够简单吧。现在,我们J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文学的譬喻之谜,以陈黎《小宇宙》的现代俳句为例。
一颗痣因肉体的白
成为一座岛:我想念
你衣服里波光万顷的海
看完这1俳句之后,有感觉吗?如果有,试着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嗯……啊……J是那个、这个……” 事实上,的确不容易,我曾对不同学生做过多次实验, 他们常常对文学有感觉,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然而,只要丢给他们一个简单的比例式,如前面提到的1∶2=3∶6,他们便能轻易地穿透迷雾,看穿俳句里究竟藏了些什么东西。
痣∶肉体(身体)= 岛∶海
作者利用譬喻的手法,将痣和身体、岛和海,两组相似的事物,巧妙地联结在一块儿,创造出这1俳句。
有了比例式的暗示之后,大部分人便能轻易理解, 俳句的重点在Z后一句。从身体与海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以轻易推出“我想念你衣服里波光万顷的海”其实暗示了“我想念你的身体”。
D然啦,如果纯粹用数学(或逻辑)来解读文学作品,那么J太小看文学了,用一句《灌篮高手》里樱木花道的名言:左手只是辅助。
然而,正因为有了比例式的辅助,我们才得以继续往下走,看穿比“我想念你的身体”更重要的事。
因为作者加进了岛与海的譬喻,于是这1俳句瞬间从“痣→身体”的小情小爱,变成“痣→海”(痣→ 身体→岛→海)的丰饶之海。两者之间,不管是大小规模、精神层次,还是情感的丰沛度,皆不可同日而语。
是的,理性的思维只是辅助,但有了这样的辅助, 你便能轻易地看得更高、更远、更澄澈,而不再只是盲人摸象。
聪慧的读者,现在J让我们开始接受折磨,并且试着解谜吧!一遍、两遍、三遍之后,你J会慢慢变成创作者,Z后换成你出谜,折磨下一位读者。
Z后:别再想那道数学难题了,你想成为的……应该是小说家吧!
……
《小说课I》
《小说课II》
许荣哲,1975年生,台湾小说家、编剧、导演。台湾大学、国立东华大学双硕士。曾任《联合文学》主编,获台湾时报及联合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台湾新闻局剧本奖等多种奖项。现为台湾某电影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台湾他被称为70后CJ会说故事的人。
最近一直想找本能帮我提升叙事能力的书,毕竟讲好一个故事,无论是在工作汇报、人际交往,还是仅仅是睡前讲个小故事给孩子听,都太有用了。搜了一圈,看到好多推荐,最终被这套书吸引了。《小说课》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蛮有意思的,而且说是“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程”,感觉特别贴合我的需求。我一直觉得,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讲故事的基因,但可能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大家反而不太注重这方面了。这本书的名字和宣传语,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觉得它可能能触碰到一些我们熟悉的文化语境,用我们能理解的方式,去拆解故事的奥秘。 I和II两册,听起来内容会很扎实,应该能从基础讲到进阶,让我这个完全的小白,也能一步一步地摸索出讲故事的门道。我特别期待它能讲清楚,到底一个“好故事”是怎么炼成的,是不是真的有某种通用的公式,又或者有哪些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核心技巧。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也能讲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评分我一直觉得,讲故事是一项充满魅力的技能,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能让枯燥的信息变得生动有趣。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故事讲述者”。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作家,但我也希望能把生活中的点滴,工作中的案例,或者脑海中的奇思妙想,都能够用更吸引人的方式表达出来。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写作的书,但我总觉得它们离我的实际需求有点远。而《小说课》这个名字,尤其是“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程”,就让我觉得它非常贴合我的情况。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会我如何构思故事的框架,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如何运用语言的魔力来吸引读者。我希望它能给我提供一些实操性的练习,让我能够边学边练,逐渐掌握讲好故事的技巧。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有信心,也更有技巧地去分享我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评分最近参加了一个线上读书会,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让自己的文字更有吸引力,如何讲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交流中,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虽然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总是不知道怎么有效地组织起来,让它们变得生动有趣。这时候,朋友向我推荐了这套《小说课》,说它不仅是理论讲解,更像是手把手的教学,而且特别强调了“适合中国人”的特质,这让我觉得非常惊喜。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叙事传统,从古老的传说到现代的影视剧,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如果这本书能结合我们的文化背景,用我们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解故事的原理,那一定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剖析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从中提炼出创作的精髓。同时,作为入门教程,我希望它不会过于晦涩,能够提供清晰的步骤和实用的方法,让我可以立刻动手去尝试,去实践。希望这套书能成为我在故事创作道路上的第一位良师益友。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文学和创作抱有很大热情的人,虽然没有专业的背景,但常常会因为一部电影、一本书,甚至是一段生动的人生经历而心潮澎湃,渴望将这些感受转化为文字。市面上讲写作技巧的书很多,但我总觉得大部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罗列一堆名家作品,让我感觉可望而不可即。而这本《小说课》的名字,以及“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程”这个定位,让我觉得它可能更加接地气,更符合我这种“业余爱好者”的需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不是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切实可行的、能指导我创作的“内功心法”。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构思情节,如何塑造人物,如何运用语言来营造氛围,甚至是如何找到创作的灵感源泉。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帮我打破“写不出好故事”的瓶颈,让我敢于动笔,并且能享受创作的过程。这套书的双册设计,也让我觉得内容会比较系统,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从一个故事的骨架,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评分作为一名长年累月与文字打交道的内容创作者,我对任何能帮助我提升叙事能力的书籍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写作指南,但很多都显得流于表面,或者 terlalu technical,缺乏一种能够真正触及故事灵魂的深度。当我看到《小说课》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程”这个定位。我深信,优秀的叙事作品,必然与创作者所处的文化土壤息息相关。这本书如果能挖掘出我们民族独特的叙事基因,并将其与普适的小说创作技巧相结合,那将是极具价值的。我更看重的是它是否能够提供一种清晰、系统的学习路径,让我能够从零开始,逐步掌握构建精彩故事的关键要素。我希望它不仅能教会我“是什么”,更能告诉我“怎么做”,并且在我遇到瓶颈时,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我对它如何解读中国人的情感逻辑和文化价值观在故事中的体现,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