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談文藝 憶師友
定價:19.00元
作者:夏誌清
齣版社:上海書店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806787113
字數:190000
頁碼:19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夏誌清教授1969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係的中文教授, 1991年退休並任中文名譽教授,著述甚豐,中文著作有論文集《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學》、《新文學的傳統》、《夏誌清文學評論集》散文集《雞窗集》;英文著作有《中國古典小說》、《夏誌清論中國文學》等。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方麵的研究大師,在學界聲名遠播,年近耄耋,仍筆耕不輟,近年以來創作瞭一係列評論文藝電影、談論師生朋友的文章。本書由其弟子劉紹銘主編,選擇瞭一係列夏先生的典藏散文,按文章內容的不同分為四大章節,分彆是“談我自己”、“師友纔情”、“文學、戲劇 ”與“英美大師”。2006年由香港天地圖書公司齣版。現經作者授權,由上海書店齣版社齣版其大陸簡體字版本。全書中既含有對中國文學文藝的宏觀探討,也有針對個彆作傢藝人的品評,今至錢鍾書,遠到加利· 葛蘭特,古今中外,文學電影,甚至話劇平劇,涉獵廣泛,見識精到,非常具有個人特色。其弟子、亦即本書的編者劉紹銘在附錄《夏誌清傳奇》開首稱:夏誌清總也不老。一句話七個字,點齣瞭本書的風骨所在。
目錄
作者介紹
夏誌清,原籍江蘇吳縣,1921年生於上海浦東。1951年獲耶魯大學英文係博士學位。先後執教密歇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匹茲堡大學等校。1969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教授,1991年榮休後任該校中文名譽教授。夏誌清是西方漢學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英文專著有《中國現代
文摘
序言
我一直相信,那些能夠被長久傳頌的文藝作品,往往蘊含著作者對生命深刻的理解和對時代的獨特洞察。《談文藝 憶師友》這本書,僅僅是名字就足夠吸引人。上海書店齣版社,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品質的象徵,他們齣版的書籍,往往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閱讀價值。我猜測,這本書裏,一定充滿瞭作者對那些曾經深刻影響過他的人物的迴憶,這些迴憶,絕非是簡單的敘述,而是融入瞭作者對他們藝術成就的評價,以及對他們人格魅力的贊頌。同時,“談文藝”的部分,想必也是作者結閤自身經曆,對某些文藝現象、藝術思潮的深刻解讀。我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藝術的敬畏之心,以及他對過往時光的深情眷戀。或許,書中還會穿插一些鮮為人知的軼事,為那些曾經的大師增添幾分生動的人性色彩。這樣的書,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引發讀者內心的共鳴,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升華。
評分拿到這本《談文藝 憶師友》,心裏泛起一股久違的親切感。我常在書店裏流連,總能被那些散發著歲月沉澱的書籍所吸引,而“上海書店齣版社”這幾個字,更是品質的保證。雖然我尚未深入翻閱,但僅僅是封麵的設計,那種素雅而不失格調的風格,就足以勾起我對過往時光的無限遐思。我猜想,書中所收錄的,一定是對那些值得銘記的文藝界人士的迴憶,以及作者在藝術探索道路上的點滴感悟。或許,他會細緻地描摹齣一位位風度翩翩的先生、一位位纔華橫溢的女士,他們的音容笑貌,他們的思想火花,就像一幅幅褪色的老照片,在文字的暈染下重新鮮活起來。又或許,書中會穿插著作者對某些藝術流派、經典作品的獨到見解,那些經過時間洗禮的評論,定然比泛泛而談的空洞之詞來得更具分量。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與那些我未曾謀麵的大傢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也能在作者的筆觸下,找到一些關於藝術、人生,甚至是治學之道的啓示。尤其喜歡“師友”這個詞,它意味著一種傳承,一種關懷,一種在精神世界裏互相滋養的陪伴,這本身就充滿瞭溫暖和力量。
評分讀一本好書,就像交瞭一位知心的朋友。《談文藝 憶師友》這本書,從書名就可以感受到它傳遞齣的真摯情感和濃厚的人文氣息。上海書店齣版社,總能帶來令人驚喜的發現,這傢齣版社的書籍,往往帶著一種沉靜的力量,能夠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我設想著,書中所描繪的“師友”,或許是那些在藝術道路上默默耕耘、桃李滿天下的大傢,他們如同燈塔,照亮瞭作者前行的路;又或許是那些纔華橫溢、誌同道閤的同伴,他們如同一杯醇酒,在歲月的長河中,與作者一同品味藝術的甘醇。作者在“談文藝”的過程中,必然會融入他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那些思考,可能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身的睏惑與追求。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夠用他獨特的視角,為我們揭示那些隱藏在藝術作品背後的故事,或者,分享他在創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這樣的書籍,不是那種快餐式的娛樂讀物,而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它能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裏,找到片刻的寜靜,也能讓我們在紛繁的生活中,獲得一些精神上的滋養。
評分翻開《談文藝 憶師友》的扉頁,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麵而來,伴隨著紙張特有的陳舊氣息,仿佛瞬間將人拉迴瞭那個充滿文化底蘊的年代。書名本身就充滿瞭詩意與情懷,“談文藝”,意味著這場靈魂的對話,將圍繞著文學、藝術等一係列精神活動展開;“憶師友”,則飽含著作者對故人的深切懷念,以及對那些曾經給予他教誨、陪伴他成長的長輩和同仁的感恩之情。上海書店齣版社的選書眼光曆來精準,總能挖掘齣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佳作。我預感,這本書的內容絕非是流水賬式的個人經曆堆砌,而是作者憑藉其深厚的學養和敏銳的觀察力,對文藝界的人物進行細緻入微的刻畫,對藝術現象進行獨到深刻的剖析。讀這樣的書,需要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技巧,更需要一顆能夠感受、能夠體會、能夠共鳴的心。我期待著,在文字的海洋裏,能與作者一同走進那些曾經輝煌的藝術殿堂,聆聽大師們振聾發聵的教誨,感受他們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愛,甚至,能在字裏行間,瞥見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領略到那個時代獨有的風采。
評分拿起《談文藝 憶師友》,內心湧動著一種對知識、對過往的渴求。上海書店齣版社,總是能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傢齣版社的圖書,常常散發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溫度。我好奇,書中作者筆下的“師友”,是何等風采?是那些在藝術領域叱吒風雲的前輩,還是在學術道路上與他並肩前行的同仁?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他飽含深情的筆觸,為我們描繪齣這些人物生動的形象,讓他們從文字中躍然紙上,仿佛我們也能置身於那個時代,與他們進行麵對麵的交流。而“談文藝”的部分,我猜想,一定是作者結閤自己的經驗和學識,對藝術的本質、創作的規律,以及文藝的社會價值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我期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被作者的真知灼見所啓發,能夠從中汲取到一些關於藝術創作和人生哲理的寶貴經驗。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扇通往過去,連接心靈的窗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開它,去探索其中蘊藏的無限可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