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简明心电图手册》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8月1日)
外文书名: Cardiology
精装: 30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22168863
条形码: 9787122168863
商品尺寸: 17.2 x 12.2 x 3.6 cm
商品重量: 358 g
《明明白白心电图(第4版)》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第4版 (2013年9月1日)
平装: 22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35963005, 9787535963000
条形码: 9787535963000
商品尺寸: 25.8 x 18.4 x 1 cm
商品重量: 422 g
《彩色简明心电图手册》
本书系统阐述了心电图基础知识及房室肥厚心电图、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后天性心脏病心电图、缺血性心脏病心电图、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药物作用心电图、电解质紊乱心电图、起搏器心电图、小儿心电图、心电综合征心电图的特征、诊断、分型、鉴别及临床应用等知识,并采用大量临床实例,配有300多幅彩色心电图及图解图。内容简洁实用、全面系统。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心电图知识,快速识别和掌握临床常见心电图图形。该书可作为临床医师、医学生等医学专业人员的学习及参考用书。
《明明白白心电图(第4版)》
将复杂的心电理论,采用卡通与对白设计形式予以描述,内容包含“心脏解剖与生理功能,P波、Ta波、QRS波和T波的产生,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房室肥大,心肌梗死”等。与第三版相比,第四版更新了抗快速心律失常用药的最新指引,部分章节增加了少许内容,在实战练习中增加了一些新的病例。
《彩色简明心电图手册》
第1章 心电图基础知识
1.1心电图测量?/1
1.2心率的测量?/1
1.3 波形的测量?/2
1.4 正常心电图波形?/2
1.4.1 P波?/2
1.4.2 PR间期?/3
1.4.3 QRS波群?/4
1.4.4 ST段?/4
1.4.5 T波?/4
1.4.6 QT间期?/4
1.4.7 U波?/5
1.5 心电图导联?/5
1.6 心电轴?/7
1.7 心脏钟向转位?/9
1.8 心电图阅读方法?/10
第2章 房室肥厚
2.1 右心房异常?/11
2.1.1 心电图特征?/11
2.1.2 临床应用?/12
2.2 左心房异常?/12
2.2.1 心电图特征?/12
2.2.2 临床应用?/13
2.3 双心房异常?/13
2.3.1 心电图特征?/13
2.3.2 临床应用?/14
2.4 左心室肥厚?/14
2.4.1 心电图特征?/14
2.4.2 临床应用?/17
2.5 右心室肥厚?/17
2.5.1 心电图特征?/17
2.5.2 临床应用?/20
2.6 双心室肥厚?/21
2.6.1 心电图特征?/21
2.6.2 心电图特征?/21
第3章 后天性心脏病与心电图
3.1 心肌炎?/24
3.1.1 心电图特征?/24
3.1.2 临床应用?/27
3.2 急性心包炎?/27
3.2.1 心电图改变的机制?/27
3.2.2 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演变?/30
3.2.3 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诊断?/30
3.2.4 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鉴别?/30
3.3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32
3.3.1 心电图改变?/32
3.3.2 临床应用?/33
3.4 肥厚型心肌病?/33
3.4.1 心电图改变?/33
3.4.2 鉴别诊断?/34
3.5 扩张型心肌病?/35
3.5.1 心电图改变?/35
3.5.2 临床应用?/37
3.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7
3.6.1 心电图改变?/37
3.6.2 临床应用?/39
3.7 急性肺栓塞?/39
3.7.1 心电图改变?/39
3.7.2 临床应用?/41
3.8 二尖瓣狭窄?/41
3.8.1 心电图改变?/41
3.8.2 临床应用?/42
3.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2
3.9.1 心电图改变?/42
3.9.2 临床应用?/42
3.10 脑血管意外?/42
3.10.1 心电图改变?/42
3.10.2 临床应用?/43
3.11 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发育不良?/45
3.11.1 发病机制?/45
3.11.2 心电图特点?/45
第4章 先天性心脏病与心电图
4.1 右位心?/46
4.1.1 心电图特征?/46
4.1.2 临床应用?/48
4.2 房间隔缺损?/48
4.2.1 心电图改变?/48
4.2.2 临床应用?/49
4.3 房室间隔缺损?/50
4.3.1 心电图改变?/50
4.3.2 临床应用?/51
4.4 室间隔缺损?/51
4.4.1 心电图改变?/51
4.4.2 临床应用?/51
4.5 动脉导管未闭?/51
4.5.1 心电图改变?/51
4.5.2 临床应用?/56
4.6 肺动脉瓣狭窄?/56
4.6.1 心电图改变?/56
4.6.2 鉴别诊断?/58
4.7 法洛四联症?/58
4.7.1 心电图改变?/58
4.7.2 临床应用?/59
4.8 三尖瓣下移畸形?/59
4.8.1 心电图改变?/59
4.8.2 临床应用?/61
第5章 缺血性心脏病与心电图
5.1 心肌缺血心电图?/62
5.1.1 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62
5.1.2 慢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67
5.2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图形/69
5.2.1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发生机制/69
5.2.2 心肌梗死的分期?/72
5.2.3 心肌梗死的定位?/73
5.2.4 陈旧性心肌梗死?/83
5.2.5 室壁瘤?/84
5.3 心肌梗死的一些特殊图形?/84
5.3.1 等位性Q波?/84
5.3.2 心房梗死?/86
5.3.3 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87
5.3.4 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88
第6章 电解质、药物与心电图
6.1 高钾血症?/89
6.1.1 心电图特征?/89
6.1.2 窦室传导?/91
6.1.3 高钾血症的临床与心电图联系?/93
6.2 低钾血症?/93
6.2.1 心电图特征?/93
6.2.2 临床表现?/96
6.3 低钙血症?/96
6.4 洋地黄效应?/98
6.4.1 心电图特征?/98
6.4.2 临床应用?/99
6.5 洋地黄中毒?/99
6.5.1 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99
6.5.2 心律失常?/99
第7章 心律失常概要
7.1 心脏的传导系统?/101
7.2 心肌的动作电位?/102
7.2.1 动作电位分期?/102
7.2.2 动作电位的不应期?/102
7.3 心律失常的分类?/103
7.3.1 激动起源异常?/103
7.3.2 激动传导异常?/104
7.3.3 激动起源合并传导异常?/104
7.3.4 起搏器诱发的心律失常?/104
7.4 心律失常临床?/104
7.4.1 室性和室上性心搏?/104
7.4.2 宽QRS波和窄QRS波?/105
7.4.3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策略?/105
7.4.4 临床心律失常的诊断技术?/107
第8章 窦性心律失常
8.1 正常窦性心律?/109
8.1.1 心电图特征?/109
8.1.2 临床应用?/109
8.2 窦性心动过速?/110
8.2.1 心电图特征?/110
8.2.2 临床应用?/110
8.3 窦性心动过缓?/112
8.3.1 心电图特征?/112
8.3.2 如何发现逸搏??/112
8.3.3 鉴别诊断?/112
8.3.4 临床应用?/114
8.3.5 梯形图?/114
8.4 窦性心律不齐?/115
8.4.1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115
8.4.2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115
8.4.3 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117
8.4.4 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117
8.4.5 鉴别诊断?/117
8.4.6 临床应用?/119
8.5 窦性停搏?/119
8.5.1 心电图特征?/119
8.5.2 鉴别诊断?/119
8.6 窦房传导阻滞?/120
8.6.1 一度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120
8.6.2 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120
8.6.3 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120
8.6.4 三度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120
8.6.5 鉴别诊断?/122
8.6.6 临床意义?/122
8.7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3
8.7.1 心电图诊断?/123
8.7.2 临床应用?/123
8.7.3 阿托品试验?/123
第9章 早搏
9.1 早搏心电图的基础术语?/126
9.1.1 配对间期?/126
9.1.2 代偿间期?/127
9.1.3 代偿间歇?/128
9.1.4 根据早搏起源部位进行分类?/128
9.2 房性早搏?/129
9.2.1 心电图诊断?/129
9.2.2 房性早搏未下传?/129
9.2.3 房性早搏伴P′R间期延长?/129
9.2.4 房性早搏伴差异性传导?/130
9.2.5 房性早搏二联律?/130
9.2.6 房性早搏三联律?/130
9.2.7 房性早搏伴超完全代偿间歇?/131
9.2.8 房性早搏的鉴别诊断?/131
9.3 交界性早搏?/132
9.3.1 心电图诊断?/132
9.3.2 逆行P波?/133
9.3.3 交界性早搏的其他行为?/133
9.4 室性早搏?/136
9.4.1 心电图诊断?/136
9.4.2 室性早搏的描述?/136
9.4.3 室性早搏二联律?/136
9.4.4 室性早搏三联律?/137
9.4.5 插入性室早?/139
9.4.6 R—on—T型室早?/139
9.4.7 频发和偶发性早搏?/141
9.4.8 多源和多形性早搏?/141
9.4.9 室性早搏的类代偿间歇?/141
9.4.10 室性早搏的定位?/142
9.4.11 室性早搏的Lown分级?/145
9.4.12 室性心律失常Bigger分类?/146
9.4.13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预后分类?/146
第10章 逸搏和逸搏心律
10.1 逸搏概述?/147
10.1.1 逸搏发生机制?/147
10.1.2 逸搏和逸搏心律?/148
10.1.3 逸搏周期?/148
10.1.4 逸搏心律的特点?/149
10.2 房性逸搏心电图诊断?/149
10.3 房性逸搏心律?/150
10.3.1 心电图诊断?/150
10.4 交界性逸搏?/150
10.4.1 心电图诊断?/150
10.4.2 鉴别诊断?/150
10.5 交界性逸搏心律?/150
10.5.1 心电图诊断?/150
10.5.2 临床应用?/153
10.6 室性逸搏?/153
10.6.1 心电图诊断?/153
10.6.2 临床应用?/154
10.7 室性逸搏心律?/154
10.7.1 心电图诊断?/154
10.7.2 临床应用?/154
10.8 逸搏—窦性夺获二联律?/156
10.8.1 心电图诊断?/156
10.8.2 临床应用?/156
第11章 心房传导紊乱
11.1 心脏传导阻滞的分类?/157
11.1.1 心房传导紊乱?/157
11.2 不完全性右心房内传导阻滞?/158
11.2.1 心电图诊断?/158
11.2.2 临床应用?/158
11.3 不完全性房间传导阻滞?/159
11.3.1 心电图诊断?/159
11.3.2 临床应用?/159
11.4 完全性房间传导阻滞?/161
11.4.1 心电图诊断?/161
11.4.2 临床应用?/162
11.5 心房静止?/162
11.5.1 完全性心房静止的诊断标准/162
11.5.2 临床应用?/162
11.6 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164
11.6.1 心电图诊断标准?/164
11.6.2 临床应用?/164
第12章 房室传导阻滞
12.1 房室传导阻滞的基本概念?/165
12.2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66
12.2.1 心电图诊断?/166
12.2.2 临床应用?/166
12.3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66
12.3.1 心电图诊断?/166
12.3.2 临床应用?/167
12.4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67
12.4.1 心电图诊断?/167
12.4.2 临床应用?/169
12.5 2∶1房室传导阻滞?/169
12.5.1 心电图诊断?/169
12.5.2 临床应用?/169
12.6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71
12.6.1 心电图诊断?/171
12.6.2 临床应用?/171
12.7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71
12.7.1 心电图诊断?/171
12.7.2 临床应用?/172
第13章 室内传导阻滞
13.1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75
13.1.1 心电图诊断?/175
13.1.2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急性心肌梗死?/177
13.1.3 临床应用?/178
13.2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78
13.2.1 心电图诊断?/178
13.2.2 临床应用?/178
13.3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81
13.3.1 心电图诊断?/181
13.3.2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急性心肌梗死?/183
13.3.3 临床应用?/183
13.4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84
13.4.1 心电图诊断?/184
13.4.2 临床应用?/184
13.5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85
13.5.1 心电图诊断?/185
13.5.2 临床应用?/186
13.6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187
13.6.1 心电图诊断?/187
13.6.2 临床应用?/188
13.7 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异常?/188
13.7.1 心电图诊断?/188
13.7.2 临床应用?/189
13.8 双束支传导阻滞?/189
13.8.1 左右束支同时发生一度阻滞/189
13.8.2 左右束支同时发生三度传导阻滞?/191
13.8.3 单侧束支三度+另侧束支传导阻滞?/191
13.8.4 双侧束支同时发生二度传导阻滞?/192
13.9 双分支传导阻滞?/192
13.9.1 完全性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92
13.10 三分支传导阻滞?/195
13.10.1 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195
13.10.2 不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195
第14章 心室预激
14.1 心室预激?/196
14.1.1 预激综合征的分类?/196
14.2 A型预激?/197
14.2.1 心电图诊断?/197
14.2.2 预激波的识别?/199
14.3 B型预激?/200
14.3.1 心电图诊断?/200
14.3.2 预激波的定位?/203
14.3.3 旁道的传导功能?/203
14.3.4 间歇性预激?/204
14.4 LGL综合征?/204
14.4.1 心电图诊断?/204
14.4.2 临床应用?/205
第15章 室上性心动过速
15.1 窦性心动过速?/207
15.1.1心电图特征?/207
15.1.2 临床应用?/207
15.2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207
15.2.1 心电图特征?/207
15.2.2 临床应用?/208
15.3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210
15.3.1 心电图特征?/210
15.3.2 临床应用?/210
15.4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213
15.4.1 心电图特征?/213
15.4.2 临床应用?/213
15.5 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13
15.5.1 心电图特征?/213
15.5.2 临床应用?/214
15.6 交界性心动过速?/215
15.6.1 心电图特征?/215
15.6.2 临床应用?/215
15.7 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15
15.7.1 心电图特征?/215
15.7.2 发生机制?/218
15.7.3 临床应用?/219
15.8 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20
15.8.1 心电图特征?/220
15.8.2 发生机制?/220
15.9 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21
15.9.1 心电图特征?/221
15.9.2 发生机制?/221
15.10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21
15.10.1 发生机制?/221
15.10.2 心电图特征?/222
15.10.3 临床应用?/222
15.11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24
15.11.1 发生机制?/224
15.11.2 心电图特征?/224
15.11.3 临床应用?/224
第16章 扑动和颤动
16.1 心房扑动?/226
16.1.1发生机制?/226
16.1.2 典型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征/226
16.1.3 临床应用?/226
16.1.4 2:1下传的心房扑动?/227
16.1.5 不典型房扑?/229
16.1.6 临床应用?/229
16.2 心房颤动?/230
16.2.1 发生机制?/230
16.2.2 心电图特征?/230
16.2.3 2010年ESC心房颤动的分类/230
16.2.4 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32
16.2.5 细小的房颤波?/234
16.2.6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235
16.2.7 差异性传导?/236
16.2.8 阵发性心房颤动?/237
16.2.9 心房颤动合并预激综合征/237
16.2.10 局部较为规整的房颤波?/241
16.3 心室扑动?/241
16.3.1 发生机制?/241
16.3.2 心电图特征?/241
16.3.3 临床应用?/241
16.4 心室颤动?/243
16.4.1 发生机制?/243
16.4.2 心电图特征?/243
16.4.3 临床应用?/243
16.5 临终心电图?/243
16.5.1 电-机械分离?/243
16.5.2 全心停搏?/244
第17章 室性心动过速
17.1 定义?/245
17.1.1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定义/245
17.1.2 室性心动过速的定义?/245
17.2 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流程/245
17.2.1 Wellens方案(1978年)?/245
17.2.2 Brugada方案(1991年)?/248
17.2.3 Vereckel方案(2009年)?/248
17.3 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250
17.4 尖端扭转型室速?/253
17.4.1 心电图特征?/253
17.4.2 临床应用?/253
17.5 分支型室速?/254
17.5.1 心电图特征?/254
17.5.2 临床应用?/255
17.6 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室速?/256
17.6.1 心电图特征?/256
17.6.2 临床应用?/257
17.7 特发性左心室流出道室速?/258
17.7.1 心电图特征?/258
17.7.2 临床应用?/258
17.8 胸前导联QRS波群的同向性/260
17.9 病理性室性心动过速?/261
17.10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263
17.11 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263
17.11.1 心电图特征?/263
17.11.2 发生机制?/263
17.11.3 临床应用?/263
第18章 起搏器心电图
18.1 人工心脏起搏器?/265
18.1.1 起搏器的代码?/265
18.1.2 起搏器的分类?/266
18.2 起搏心电图基础?/266
18.2.1 起搏器脉冲信号?/266
18.2.2 起搏图形?/268
18.3 单腔起搏心电图?/270
18.3.1 正常心室起搏?/270
18.3.2 起搏间期和逸搏间期?/270
18.3.3 正常心室感知?/271
18.3.4 心房起搏节律?/272
18.4 双腔起搏心电图?/273
18.4.1 房室顺序起搏工作模式?/273
18.4.2 双腔起搏器的计时周期?/275
18.5 磁铁试验?/275
......
第19章 心电综合征
第20章 小儿心电图
第21章 心电图伪差
附录
《明明白白心电图(第4版)》
引子
第一章心脏解剖与生理功能
第一节心脏概述
一、心脏的大体解剖
二、心脏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心肌细胞的分工
一、特殊心肌
二、普通心肌
第三节心肌细胞的合作
一、窦房结
二、心房
三、房室结
四、希斯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
五、心室
第四节正常心脏心电活动与机械活动因果关系大比拼
一、必须明确的几个概念
二、心电图是特殊心肌与普通心肌的电活动(直线与波形)叠加而成
第二章P波、Ta波、QRS波和T波的产生
第一节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一、心电图的标准12导联
二、肢体导联
三、胸壁导联
四、其他导联系统
五、标准12导联的记录方法
第二节心电向量和心电向量环的概念
一、向量的概念
二、心电向量的概念
三、心电向量环的概念
第三节心电波P波、Ta波、QRS波、T波的产生
一、实体心脏、心脏剖面、导联系统及心电向量环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临床心电图产生的机制——立体QRS心电向量环的两次投影
三、P波、Ta波和T波的形成
第三章正常心电图
......
第四章心律失常总论
第五章快速型心律失常
第六章缓慢型心律失常
第七章心率失常大总结
第八章室上性激动产生宽QRS波
第九章房室肥大
第十章心肌梗死
第十一章实战练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