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大爱无言(生活给我的正能量)/新悦读之旅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赵小龙 | 页数: | 182 |
| 定价: | 10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 ISBN号: | 9787505991316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 出版社: | 文联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目录: 生命的春光
逝去的美味
童年鱼趣
快乐墓地
给生命配乐
河对岸人家
生命的滋味
小鸟,你飞向何方
希望的翅膀
红包里只有元钱
你还拥有希望
我的信念
活着,其实有很多方式
坚守信念
再加两个苹果
病魔带来的特别礼物
成长的道路
黼黼韵警淤滋
珍惜人生桶金
在时运不济时永不绝望
我的早年生活
走过泥泞
挺住困难
幸福的禅机
幸福的开关
享受快乐
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简单即福
还是快乐地生活吧
我曾那么接近幸福
享受真正的幸福
感动的瞬间
句话辈子
个包子的意义
感激
生死之间
感动是种养分
晶莹的泪滴
卖白菜
流淌的青春
长发不再,爱情依然
驿动的心
油菜花开的季节
夸妻(节选)
我的另半
来点话梅,再加些巧克力
后的爱情蝶
心灵的原野
美丽的谎言
心灵的杂草
常怀感恩的心
皇帝与少校
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水流低处有颗珊瑚心
思想的芦苇
把生活当成种艺术
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
无法原谅
生活还是毁灭由你选择
向儿童学习
做次明朗的航行
学会享受生活 精 彩 页: 逝去的美味 我是1966年生的。70年代初,1972年,我上小学年级。那时的理想是天天有馒头蘸白糖、蘸芝麻酱就好了,要是有油炸馒头片蘸白糖,就神仙了!白糖和芝麻酱都是按月定量供应,要是没有副食本,有钱你也买不来。为了阻止哥哥、姐姐和我对白糖和芝麻酱的贪吃无厌,父亲通常要把这些好吃的锁在柜子里。有回我发现了父亲藏的钥匙,就偷着吃,次只敢吃小勺儿白糖或芝麻酱,怕被父亲发现挨揍。受命去买芝麻酱时也定要“贪污”些:回家时路走路舔,回到家往往免不了父母通“审讯”。
家里吃肉,平时买2毛的炒菜。猪肉也是定量供应,买2毛的就不用写本儿了,有时家里人轮流去买,都买2毛的,这样,可以多买点儿。周末买3毛的肉馅包饺子、蒸混合面(玉米面和白面)菜团子,很好了!再点儿,买5毛的肉,那是家里来客人的饭食,平常,甭想!记得深的是父亲工厂食堂的美味:猪油炸的大大的油饼(比现在的油饼大倍),那叫个香啊!夹在馒头里吃不用就菜,早晨要是能蘸着甜豆浆吃,就更是没的比了。还有猪油烧的长条茄子,茄子炸得很透,然后上锅烧,后勾上稀芡,那茄子块儿软得都快没魂儿了,入口即化,虽然是芡汁多茄子少,可是真好吃啊! 那时几乎所有食品都是定量供应,花生油人每月半斤,不够吃,家家炼大油(在北京也叫荤油)。炼大油用的猪网油(板儿油)也是凭本供应,炼大油剩下的油渣儿是好东西,撒上椒盐,是不错的下酒菜,还可以烙脂油饼、做馅儿,香! 那时带鱼卖2毛5斤,好点儿的卖3毛5或3毛8,过年吃的。压岁钱是崭新的1毛或2毛的毛票,连号儿的,要是有张5毛的就是大份儿了!过年时的大念想儿是凭本的每人半斤花生,2两还是3两瓜子。等年才能吃到这些东西啊!我口比较刁,专拣着瓜子吃,就知道瓜子比花生还香!过年时,家里还要买二斤杂拌儿(什锦果脯),杂拌儿糖(什锦糖块),还有棍状的关东糖(麦芽糖)。母亲要蒸出好多馒头、枣卷儿,还要炸胡萝卜素丸子,炸排叉儿,炸带鱼,用花椒大料(八角)桂皮煮出二三寸见方的膘儿很厚的白肉方子,这白肉切了做回锅肉,香极了!所有这些吃食都要放在小缸里、锅里,再搁到屋外挂上(那时没冰箱),直可以吃到正月十五。
平时,般穷人家流行吃熘肥肉片儿解馋,放葱蒜酱油勾上厚芡,肉片吃完了,浸满油脂的厚芡就米饭也很香,也可以当肉吃!那时的人们肚子空,缺油水儿啊!鸡蛋?稀罕物,很少吃,不过那时的鸡蛋应该是土鸡下的。1983年考大学时,我才有每天个的特殊待遇。
那时冬天吃自己存的大白菜,家家腌雪里蕻、芥菜疙瘩。记得母亲用大盐和花椒腌,腌冬,要不断倒缸,到来年清明把芥菜疙瘩用腌汤熬熟,晾干,能搁好长时间不坏,熟芥菜疙瘩口感很好,父母至今还很爱吃。虽不是东北人,母亲也要泡小缸酸菜。秋天母亲还要晾些茄子干、豆角干、小白菜干。
这些咸菜、干菜正好在春天蔬菜青黄不接时接短儿。
可别小看这些贫贱货色,在母亲手里照样可以做出好吃的东西。春节时用茄子干炖肉,能炖出蘑菇味儿来。小白菜干泡了做馅包饺子,别有股清香的味道。雪里蕻熬豆腐更是道平民易得的美味。
无论什么季节,副食店或菜站来了稍微好点儿的细菜,都要排大队,去晚了就没了。可那时的西红柿、茄子、黄瓜、蒜苗,有味儿啊!再往后,冬天开始有大棚菜了,很贵!只有过年才买些,不过买回来的多是冻的,记得即使是冻烂的柿子椒,炒肉的味儿都特香!那时候少啊。记得还有种紫根儿的特别细的韭菜,比现在市面上的短半,俗称“野鸡脖儿”,滋味鲜极浓极,那才叫真正的韭菜呢!那时过年才到大的菜市场置办年货,有名的是: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东风市场(新东安)、朝内菜市场这几家,只有那里货全啊。
水果儿少,连汽车尾气都能闻出水果味儿来,要不是父母事先再警告,肯定也把牙膏当水果吃了,心里还老嘀咕:那东西又凉又甜还有香味儿,不是水果是什么!奇怪!春天揪榆钱儿、槐花,秋天偷别人院子里的枣、桑葚儿,实在馋得没辙,就到药铺花3分钱买个酸甜的大山楂丸——越吃越饿!这山楂丸舍不得大口嚼着吃,那样就未免太、太浪费了,要用门牙点点、点点铲下来,在舌头上含化了,再慢慢儿咽下去,这样才能解馋,才算物尽其用,心里才觉着熨帖。往往是吃半,另半用纸包起来留着二天再吃,个山楂丸恨不得能吃3天!还有果丹皮,那时的果丹皮山楂味儿极浓,也不能嚼着吃,也要在舌面上含化了再咽下去,方可得其真味。印象比较深的水果还有:沙果、细软多汁的京白梨、咬嘎嘣脆的纯种小国光苹果、冻柿子、荸荠和菱角。夏天的红糖、小豆冰棍,3分还是2分吧!奶油的5分。吃冰棍时照例也不能嚼着吃,要点点吮化了才解馋。东直门外三轧钢厂、摩托车厂用保温瓶打的企业自制防暑汽水(估计就是香料、色素、糖精、苏打配的),汽儿倍儿足,扎凉,猛喝口脑瓜子生疼! 点心和营养品只有生病时才能吃到些,点心也就是蛋糕、桃酥、萨其马、江米条儿这些大路货,还有硬邦邦的自来红、自来自(北京的两种月饼),偶尔也能吃到炸糕、糖耳朵、驴打滚、麻花什么的,那时流行的营养品似乎就是麦乳精和奶粉。
P2-4 内容提要: 感恩的心出自真诚,来源于生活,感人肺腑。因为有了这颗至诚的心,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好。我们希望通过《大爱无言(生活给我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找到心灵家园,专心耕种,从而获得自己的心灵果实。
本书由赵小龙主编。
《岁月微光:那些闪耀在平凡里的生命絮语》 内容概述 《岁月微光》是一本集结了数十位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故事的书籍。它并非讲述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片段——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棂的温暖,街角小店老板亲切的问候,孩子睡前轻柔的呢喃,或是陌生人一次善意的援手。书中描绘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深刻情感和生命力量的瞬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在平凡日子里,人们如何以坚韧、乐观、善良和爱,点亮自己的人生,也温暖他人。 本书共分为四个篇章:《晨曦中的守望》、《午后暖阳下的耕耘》、《黄昏里回响的心声》以及《静夜中的安宁与星光》。每一个篇章都选取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生活场景,但共同的主题都围绕着“微光”——那是生命中那些不显眼却至关重要的、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慰藉的部分。 篇章一:《晨曦中的守望》 这个篇章主要收录了关于家庭、童年以及个人成长初期的一些故事。在这里,你将看到一位单亲母亲如何在清晨的微光中,为孩子准备早餐,并用眼神传递着无声的鼓励;你将读到一位老人,在日出前就已在公园里默默打扫落叶,他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那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区的责任;你还会遇见一群孩子,在夏日清晨的露珠中奔跑嬉戏,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能穿透薄雾,唤醒沉睡的世界,那是纯真年代里最动听的旋律。 故事里有关于失去的伤痛,但更多的是在伤痛中寻找到坚强。比如,一位失去亲人的作者,在清晨的寂静中,回忆起往昔的点滴,最终将悲伤化为对生命更深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盼。又比如,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但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如同黎明前的星光,给予他勇气去探索。这些故事并非戏剧化的冲突,而是日常生活中细致入微的情感流淌,它们告诉你,即使在最平凡的清晨,生命的力量也已悄然萌芽,等待着被感知。 篇章二:《午后暖阳下的耕耘》 这个篇章聚焦于成年的辛勤付出、人际交往中的温暖以及对梦想的坚持。你将在这里看到一位基层劳动者,在烈日炎炎的午后,挥洒汗水,用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价值,他的汗水在阳光下折射出闪耀的光芒;你将读到两位多年好友,在午后的咖啡馆里,分享彼此的生活,言语间充满了理解与支持,这份友情如同午后暖阳,驱散了生活中的阴霾;你还会遇见一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午后短暂的休息时间里,笔耕不辍,追逐着心中的那片星空,他的坚持在午后的时光里显得尤为坚定。 故事中充满了挑战与汗水,但同时也洋溢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一位创业者,在事业的低谷期,仍然在午后阳光下思考对策,他的眼中没有放弃,只有对未来的渴望。一位普通教师,在午后的课间,耐心解答学生的困惑,他的耐心和关怀,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们求知的道路。这些故事并非宏大叙事,而是普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勤劳和智慧,耕耘着生活,播撒着希望,他们的付出,汇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滋养着社会。 篇章三:《黄昏里回响的心声》 这个篇章深入探讨了人到中年的思考、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过往的释怀。你将在这里听到一位父亲,在一天工作结束后,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却在看到孩子熟睡的脸庞时,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柔软;你将读到一位母亲,在黄昏的余晖中,回想起年轻时的梦想,但她从未后悔为家庭付出的时光,因为这份付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你还会遇见一对老夫妻,在黄昏的散步中,回忆着一路走来的点滴,那些曾经的争吵与误会,如今都化作了相濡以沫的深情。 这个篇章的故事,充满了生活的况味,有对青春的怀念,有对责任的担当,更有对情感的沉淀。一位中年女性,在黄昏的灯光下,审视自己的内心,最终接受并热爱上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一位中年男性,在黄昏的静谧中,与儿子进行了一次坦诚的对话,打破了父子之间的隔阂,让亲情在夕阳下得以升华。这些故事,展现了人在经历风雨后的成熟与豁达,他们学会了在有限的时间里,珍惜眼前人,感恩过往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黄昏里每一丝温暖的光芒。 篇章四:《静夜中的安宁与星光》 这个篇章将目光投向了老年生活、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以及对下一代的传承。你将在这里看到一位老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坐在窗前,仰望星空,他的眼中闪烁着对生命奥秘的探求,也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你将读到一位奶奶,在孙子入睡后,轻轻为他盖上被子,并在床边低语,讲述那些关于爱与勇气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孩子的成长;你还会遇见一群老年朋友,在夜晚的社区活动中,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人生智慧,他们的笑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慈祥。 这个篇章的故事,虽然描绘的是生命的晚霞,但却充满了平和与智慧。一位老人,在静夜中,写下自己的回忆录,将一生的经历化为文字,传递给后人。一位老人,在临终前,依然不忘帮助他人,他的善举如同夜空中的流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永恒的光辉。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生命的静夜,依然有安宁的力量,有智慧的光芒,有对生命延续的希望。 书籍特色与价值 《岁月微光》并非一本提供“速成”生活技巧或“励志”口号的书籍,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你分享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与“共鸣”。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虚假渲染,而是呈现了人在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生命韧性。 1. 真实的力量: 书中人物的经历,或许平凡,但却饱含着生活的重量和温度。他们面对的挑战,可能是失业、疾病、家庭变故,也可能是内心的迷茫和困惑。然而,在这些艰难时刻,他们没有选择抱怨和沉沦,而是选择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去寻找解决之道,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这种真实的力量,能够轻易触动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引发强烈的共鸣。 2. 情感的细腻描绘: 作者们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喜悦、悲伤、感动、还是释然,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感同身受,体验到主人公的情绪起伏,与他们一同笑,一同哭,一同感受生命的温度。 3. 发现生活中的“微光”: 书籍的核心在于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微光”。这些微光可能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次默默的付出,或者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它们如同黑暗中的点点星火,虽然微弱,却能给予我们前进的勇气和力量。通过阅读《岁月微光》,读者将被唤醒,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去发现并珍视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闪光点。 4. 传递积极的生命态度: 《岁月微光》传递的核心价值是一种积极、乐观、感恩的生命态度。它告诉我们,生活并非总是充满阳光,但即使在阴霾中,也总能找到希望。重要的不是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就,而是我们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何去爱,如何去给予。这种态度,并非盲目的乐观,而是在深刻理解生活本质后的理性选择,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5. 治愈与启迪: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岁月微光》能为读者提供一片宁静的精神空间。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治愈。书中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从容。它不是为你指明方向,而是为你点亮沿途的风景,让你有勇气继续前行。 《岁月微光:那些闪耀在平凡里的生命絮语》 是一本适合所有人的书。无论你是正经历人生低谷,还是对生活感到迷茫,亦或是仅仅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大门。它会让你相信,即使在最平凡的日子里,生命也同样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命中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