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草原上的小木屋
定价:24.00元
作者:[美] 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 著;郑澈 译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19006341
字数:104000
页码:14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目录
向西部迁徙
穿越大河谷
宿营大草原
快乐的
草原建木屋
欢喜搬新家
与狼群为伍
坚固的木门
生火的灶台
屋顶与地板
印第安客人
新鲜的井水
德克萨斯牛
印第安营地
疟疾大肆虐
着火的烟囱
爸爸进城了
高个子野人
圣诞节礼物
午夜的尖叫
印第安庆典
草原燃大火
印第安狂嗥
全员大迁徙
居民遭驱逐
开始新征程
内容提要
《草原上的小木屋》中,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以她细腻、诚恳的笔法,将一个女孩的成长写得生动感人,将父母手足间的情,她和阿曼乐含蓄隽永的夫妻之情,以及拓荒时代人们的勤奋,勇敢,对大自然的虔敬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草原上的小木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但记录了美国拓荒时代的历史,记录了个人的成长。
文摘
《草原上的小木屋》:
一向西部迁徙很久以前,当如今的爷爷、奶奶们还是小男孩和小女孩,或者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又或许还没有出生时,爸爸、妈妈、玛丽、劳拉,还有小儿卡莉就已经离开了位于威斯康星州④大森林中的小木屋。他们驾着马车离开,只留下了空荡荡的小木屋孤零零地伫立在静谧的丛林中,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它。
他们离开那里,去了印第安人聚集区。因为爸爸认为小木屋已不适合居住,如今来大森林里生活的人太多了。以前,大森林里只能听到爸爸挥动斧子的咔嚓声,如今嘈杂恼人的伐木声不绝于耳,捕猎的枪声此起彼伏,小木屋门前的小径也被踩成了宽敞平坦的大马路。每天,劳拉和玛丽在门前嬉戏玩耍时总会惊奇地发现驮着木材的马车吱吱嘎嘎地从马路上经过。
大森林里的动物也因为人类的迁入而销声匿迹。
爸爸可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他更希望能与动物们和谐相处,能够每天看到小鹿和鹿妈妈躲藏在幽静的丛林里警觉地注视着他,或者发现一两只慵懒、肥胖的野熊在灌木丛中寻找浆果。冬季的漫漫长夜里,爸爸经常会跟妈妈说到西部的乡村风景,那里平坦肥沃的土地上长满青草,却很少有高大的树木。野生的动物在一望无际的肥美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徜徉。除了印第安原生部落外,很少有外来的迁徙定居者。
终于,在冬季快要结束的,爸爸跟妈妈商量:“如果你不反对,我很想搬到西部定居。有人愿意购买这里的小木屋,而且价格可以由我来定,想要多少都行。这笔钱足够我们在西部的大草原上开始新的生活!”“哦,查尔斯,我们必须现在搬到那里去吗?”妈妈问道,虽然冬天快要结束了,但外边依旧是冰天雪地,小木屋里的温暖舒适让人舍不得离开。
“如果想在今年搬过去,那现在就得动身了,”爸爸说道,“等到密西西比河的冰都融化了,我们是没法过河的。”于是,爸爸卖掉了小木屋以及家里的母牛和小牛犊。他用胡桃木树枝编成了支架搭在马车上,妈妈则帮着他在支架上铺上灰色的帆布当车篷。
清晨,天还没亮,妈妈便轻轻地唤醒熟睡中的劳拉和玛丽,借着炉火和烛光帮她们梳洗打扮。然后,妈妈给两位姑娘穿上了暖和的衣服,在红色的法兰绒衬衣外又套上了羊毛衬裙,然后才穿上厚羊毛裙,腿上穿了一双羊毛线织成的长筒袜子,戴上兔皮兜帽和红色的棉手套,总算是将她们捂得严严实实了。家里除了床、桌子和椅子之外,凡是能搬得动的,都被抬上了马车。爸爸觉得这些木制家具就不必长途跋涉地搬到西部去了,因为他总能做出更像样的家具来。
路面上还有未化的积雪,空气中弥漫着阴冷和潮湿。木屋周围仍沉浸在清晨的寂静与黑暗中,从光秃秃的树枝问仍能看到天空中的星光点点,东侧的天空中泛起黎明前的灰白。
这时,森林中影影绰绰地闪现出马车和马上拴着的灯笼,那是前来送行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堂兄弟姐妹们。玛丽和劳拉紧紧抱着怀里的布娃娃,一言不发地站在小木屋前.堂兄弟姐妹们则围在她们身旁,静静地注视着两位姑娘。奶奶和婶婶们不停地吻、拥抱她们,向她们道别,一遍遍唠叨着临行前的嘱托。
爸爸将那杆挂在车篷内的胡桃木支架上,方便他遇到危险时能轻而易举地伸手摸到。夹和火袋也跟挂在一起。他将心爱的小提琴放在琴盒里,小心翼翼地摆在枕头中间,免得马车的颠簸和摇晃磕碰到琴柄。
叔叔和伯父们帮着爸爸将准备停当的马车架上马背,堂兄弟姐妹们也像奶奶和婶婶们一样轻轻地吻了吻玛丽和劳拉的面颊,向她们道别。爸爸走了过来,伸手抱起玛丽和劳拉,将她俩放在马车车篷内铺好的棉被上。接着,爸爸又扶着妈妈登上马车座椅,奶奶靠上前,将怀里的小卡莉递给了妈妈。爸爸纵身一跃,跳上马车,坐在妈妈旁边的座位上,那只浑身长满斑点的牛头犬——老杰克,也悄无声息地溜到马车下边。
就这样,他们一家人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小木屋。
小木屋门窗紧闭,厚实的窗板遮挡着窗户。它孤零零地伫立在篱笆墙里,躲在那两棵老橡树身后,仿佛不愿面对这令人悲伤的离别场景。夏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玛丽和劳拉曾在那两棵橡树茂密的枝叶遮起的树阴下度过了多少陕乐的日子啊……这是玛丽和劳拉后一次看到大森林里心爱的小木屋了。
爸爸许诺说,等到了西部,一定会让劳拉看到“破普斯”。
“什么是‘破普斯’?”劳拉疑惑地问道。
“‘破普斯’是印第安人家新出生的婴儿,他们肤色暗黄,身体娇小,看起来很奇怪!”爸爸回答道。
他们长途跋涉,穿过很长一段被大雪覆盖的森林才到达丕平郡④,玛丽和劳拉小时候曾经来过这里,但现在这里完全变了模样。郡里的店铺和住户家的门窗紧闭,马路两侧被伐的树桩和旁边的木头堆上盖满了积雪,街道上几乎没人,一个玩耍的孩子也看不到,只有两三个戴着皮帽,穿着皮靴,捂着厚棉袄的男人在街边闲聊。妈妈、玛丽和劳拉趁着休息时,匆匆忙忙地在马车车篷里蘸着蜜糖吃了些面,马匹则从拴在鼻子底下的草料袋里吃着玉。爸爸将家里多出的兽皮拿进店铺,换了些旅途上必需的日用品回来。时间很紧,他们必须在横穿密西西比河,再拖延下去,结冰的河面就要融化了,所以他们不能在郡里待得太久。
……
作者介绍
郑澈,北京师范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英美文学研究,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钱锺书对严羽<沧浪诗话>的误解与原因》,在《中文丈论与文化》上发表了《英语世界的胡适研究——以北美博士论文为例》等文章。参与编撰了《中国比较文学年答2008》。
说实话,我对于《草原上的小木屋》这类题材的书籍,向来有着自己的偏好,而这次选择这个精装全译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标注的“原著原版翰墨文学馆”字样。我一直认为,阅读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与作者进行一次灵魂的对话,而“原著原版”恰恰是实现这一可能性的重要前提。当我翻开书,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感和生活气息,瞬间就抓住了我。译者的功力同样让我赞叹不已,他/她用一种极其贴近原文又不失汉语本身韵味的方式,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人物情感娓娓道来。这种翻译,就像是一层薄纱,恰到好处地遮掩了语言的隔阂,却又让原文的神韵得以完美地展露。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我对故事的下一步发展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也让我对作者的智慧和才华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这本《草原上的小木屋》精装全译本,着实让我惊艳。当书本沉甸甸地拿到手里,那厚实的纸张和精致的装帧就已经传递出一种庄重感,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一直对名家名译的版本情有独钟,因为我知道,好的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意境的再现。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扉页,翰墨文学馆的标识和“原著原版”的承诺,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信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遥远时空的窗户,让我能够以最纯粹、最真切的方式,去感受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和人物情感。精装本的触感和翻页的沙沙声,都为阅读增添了一种仪式感,让我更加投入,也更加珍惜与这本书相遇的每一个瞬间。我期待着,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与那些鲜活的人物一同呼吸,一同经历。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学作品的“全译本”和“名家名译”有着执念的读者,因为深知,文字的细微之处往往蕴藏着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想。当我看到《草原上的小木屋》这个精装全译本,并且是“世界经典文学小说名家名译”的版本时,内心就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拥有它。拿到手里,这本书的质感和厚重感,完全符合我对一本经典之作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尤其看重“翰墨文学馆”这个出版社的出品,它总能给我带来惊喜,无论是内容的严谨性,还是翻译的艺术性,都堪称一流。翻开书,我就被那流淌的文字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感受着那里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生活。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传递着一种深沉的情感和生活的智慧,让我不禁为之动容,也为这趟阅读之旅,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评分拿到《草原上的小木屋》这个精装全译本,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装帧设计。整体风格低调而又不失格调,书脊处的烫金字体清晰可见,封面采用的材质也很有质感,捧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打开书页,纸张的白皙程度和厚度都恰到好处,印刷清晰,字迹工整,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我一直相信,一本好书的价值,除了内容本身,也体现在它的呈现方式上。这个版本显然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是对经典作品的尊重,也是对读者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我尤其喜欢“原著原版翰墨文学馆”这个标签,它承诺的是一种最接近作者初衷的体验,没有删减,没有改编,只是纯粹地呈现。这种坚持,对于热爱文学、追求原味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购入《草原上的小木屋》(精装全译本)这个版本,纯粹是被它“世界经典文学小说名家名译”的宣传所吸引。我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深信一本优秀的译著能够让原作的光芒穿越语言的障碍,直接触及读者的心灵。翻开书,那细腻的笔触,仿佛能将我置身于广袤的草原之中,感受微风拂过脸颊,听见远处牛羊的低语。名家之译,果然非同凡响,文字流畅自然,既保留了原著的韵味,又充满了汉语的生命力,使得故事情节的推进和人物情感的刻画都显得格外生动。我尤其欣赏译者对那些细微之处的捕捉,无论是景物的描写,还是人物内心的独白,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生硬或牵强之感。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