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之美》根據中國古代樂器按照不同製作材料製定的八音分類法:“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將全書分為八捲,甄選六十種古樂器,從樂器形製、曆史背景、製造工藝、文學藝術四個角度為讀者講述中國古樂器的源流發展及美學意義,從音樂與文學、藝術與曆史中解讀涵蓋在樂器中的天地人倫、五行節氣,以及中國人獨有的情感脈絡和哲學思考。
##捧捲數月,是此生讀過最美的書之一。"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在追溯古樂器源頭的旅途中,一瞥幾韆年的民族融閤和朝代更替,很多樂器早已灰飛煙滅,所幸一些已經絕跡的美好幸存於詩句和傳說中。以下摘抄一些一見鍾情的詩與名字: 1.敦煌壁畫中繪有古代樂伎形象,其中有"擊星俑" , 星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 2. 曾有一位方響高手,名叫馬仙期 3. 佛經裏的琉璃琴,即箜篌 4.詠鍾: 花間午時焚,春山雲鍾外 5: 濛古彈撥樂器: 火不思 6. 詠笛,宋人楊億"少年遊" :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嚮,笛中聞。 7. 節選自鬍笳十八拍: 是知絲竹每秒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 8. 詠篳篥: 聲如天際自然來,情思寬閑; 虛心縴質雁銜餘,鳳吹龍吟定不如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捧捲數月,是此生讀過最美的書之一。"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在追溯古樂器源頭的旅途中,一瞥幾韆年的民族融閤和朝代更替,很多樂器早已灰飛煙滅,所幸一些已經絕跡的美好幸存於詩句和傳說中。以下摘抄一些一見鍾情的詩與名字: 1.敦煌壁畫中繪有古代樂伎形象,其中有"擊星俑" , 星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 2. 曾有一位方響高手,名叫馬仙期 3. 佛經裏的琉璃琴,即箜篌 4.詠鍾: 花間午時焚,春山雲鍾外 5: 濛古彈撥樂器: 火不思 6. 詠笛,宋人楊億"少年遊" :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嚮,笛中聞。 7. 節選自鬍笳十八拍: 是知絲竹每秒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 8. 詠篳篥: 聲如天際自然來,情思寬閑; 虛心縴質雁銜餘,鳳吹龍吟定不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