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本是来自第三帝国内部的一份反纳粹的文件,最初由斯图加特的一家不知名的小出版社于1947年在德国出版发行的。不久之后,这家出版社便停止了商业运作。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到了1964年,有一家报社,刊登了一系列名为“被遗忘的书籍”的文章,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1966年出版了纸皮书,还出现了几种不同语言版本。该书的英语版本在1970年出版。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日记;作者没有按时间次序写事件,而是包括了作者的思想、反省、故事、回忆。记录开始于1936年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死亡,终止于莱克死前一个月。
##这本书能让人了解二战德国的一部分人的真实看法,作者的愤怒是很容易感受到的。只是受困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没有感受到他对普通民众的除了愤怒之外的感情,对于女性更是贱货,母牛,母狗的谩骂。总之,看这本日记我能感受到的共鸣不多
评分##这样让人绝望的时代有很多,类似的日记可能也有很多,像温斯顿在bigbro注视下偷偷写一样,只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太少了。
评分##所以 我们继续过着羞耻的、不光彩的、充满谎言的生活。我们这些软弱的资产阶级的抗议,除了能重复说着有关这个政体的老笑话之外,在剩下的时间里只能用来吞食政治宣传的果实。
评分##从纳粹崛起到覆灭时期,来自德国内部的一位保守知识分子的所见所思,包含了许多有关纳粹德国日常生活的珍贵细节,以及对不同时期公众心理变化和不同阶层观点的记录,是一份极有研究价值的历史文件,也是一份体现黑暗时代知识分子良心的珍贵记录。
评分 评分##等到这个疯狂国度毁灭之后,对比当年的绝望者,看看“太阳底下无新事”是怎么被重新演绎的
评分##妓女戏前高潮要大喊Hilter万岁,父母亲手杀死儿子只因他带回“来路不明”的钱财,说笑话要坐牢,抱怨要砍头,从纳粹德国,苏联大清洗到离我们还很近的地方,极权主义的形式几乎没变。让我不太满意的是推荐语称作者为“良知”……莱克的日记毕竟是充满个人视角的产物,他的保守主义、与中上层人士交往甚密的家庭背景使得他的观察带着一种颇带隔阂的偏见(特别是对工业化的态度)。不过真要说的话,莱克冒着生命危险记下眼见之事,还能保持这样清晰的思路倾注自己的怒火和仇恨,在那种可怕的高压环境下,已经是非常厉害了。适合作为补充资料阅读。3.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