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人信劄》是陳嘉映教授的旅行隨筆,是他1981年春遊曆時寫給親友的信。書中不但摹景狀物,開齣疏朗境界,又雜有作者於自然、人生的感悟,與草木山水相映成趣。不同於他學術文章的嚴謹,本書筆調清新明快,既描寫瞭旅行沿途的景緻,展示瞭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又有作者對於日常生活的一些思考和聯想。
##讀完想明白瞭,這本書的文字保留瞭沒被互聯網侵蝕的自由隨性,跟尚未拿社交網來把自己整無聊的孔慶東(《47樓207》)一樣,很有個人風格,他們北大的人真的是很有纔華。白先勇先生的文字也有極高的識彆度,可白先生的文字是雌性的,很有魅力,陰柔伶俐;這本書有點像海明威,就是那種短句齣節奏的雄壯男子氣概,很容易讀到作者古文閱讀積纍對詞法精確以及外語閱讀對其語氣柔和的雙重影響。對知識分子的親近跟對粗鄙之人的嫌棄,真實的讓人懷念,如今大傢都要政治正確,好懷念自由的習性呀。在這個高中生可以隨意diss教授的年代,我們被份“自由”培養的遇到看不懂的電影,第一反應是怪導演,何其諷刺,能管住嘴的人纔能享受平靜。
評分##01032018-01062018,2018第一彈,5小時。沒有看過其他遊記類的書。瑕不掩瑜,心曠神怡。若收入途中收到的傢書就更棒瞭。
評分##山長水長,終須情長。
評分##文字搖曳多姿,字裏行間透露的學識、修養與思考,讓我對彼時那個年輕人,既欽且佩。寫作姿態隨心所欲,文字於是乎灑脫自然,毫無媚眾、矯情之弊,簡直讓我嫉妒,並且沮喪。
評分##生命我們有的是,揮霍一點吧!曆時兩月餘,二十五封信劄,將到而立之年,遊遍半個中國,旅途艱苦卻手不釋書,讓人欽佩。驪山下賭棋,初到成都登青城,夜上峨眉追落日,到桂林七星岩頂身際環遊卻見岩縫間一具成人屍骨遊意全無,鼓浪嶼三被兵阻,雁蕩山身陷瀑布潭中,觀黃山江上清風山間明月,與之共適,旅途漫漫。昨日白日依山盡,今日江河落日圓,一樣落日,兩般情調……人有時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齣離他所處熟的環境,中止不斷重復的話語,在寂寞中與自己交流,從沉默的方麵把生活體會一遍。山長水長,終須情長。
評分##一本劍氣飛揚的遊記。一位哲人的年輕時代。前幾天和朋友說,這是我的2018最佳,隨即自嘲:2018纔過瞭四分之一。到年底再看這話對不對吧,計劃每年重讀。
評分##生命我們有的是,揮霍一點吧!曆時兩月餘,二十五封信劄,將到而立之年,遊遍半個中國,旅途艱苦卻手不釋書,讓人欽佩。驪山下賭棋,初到成都登青城,夜上峨眉追落日,到桂林七星岩頂身際環遊卻見岩縫間一具成人屍骨遊意全無,鼓浪嶼三被兵阻,雁蕩山身陷瀑布潭中,觀黃山江上清風山間明月,與之共適,旅途漫漫。昨日白日依山盡,今日江河落日圓,一樣落日,兩般情調……人有時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齣離他所處熟的環境,中止不斷重復的話語,在寂寞中與自己交流,從沉默的方麵把生活體會一遍。山長水長,終須情長。
評分##即使身處真情實意之中,人也應該有一個機會齣離他處熟的環境,中止不斷重復的話語,在寂寞中同自己交流,從沉默的方麵把生活再體會一遍。
評分##將至而立之年的舊箋,略瑣碎,但可見彼時基本文格已立,比後來的文章多幾分性情流露,感觸大於思辨。如其言:“文章之道,不過達意而已。事質平實,無須感慨萬端;熱情洋溢,不必弄巧含蓄。就我個人而言,隻望得建安盛唐之萬一,真率樸直,少弄花頭,自然就有剛健在其中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