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超声医学丛书: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

正版现货-超声医学丛书: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超声医学
  • 超声诊断
  • 浅表器官
  • 皮下组织
  • 歌诀
  • 图谱
  • 医学教材
  • 临床医学
  • 正版图书
  • 现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年鉴报告专卖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84266
商品编码:26585491929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超声医学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具体描述

容简介

  《超声医学丛书: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是在《腹部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一书问世后的又一本采用七字歌诀编写的超声医学著作,《超声医学丛书: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涵盖12章、348种疾病、1938幅黑白、彩色、病理及实体标本图像。此书用七字歌诀的编写形式将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的多发常见病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归纳了其特征性的超声图像表现。写作方式和方法新颖、独特,又采用了病理与超声图像相互对照、相互借鉴,从而确定疾病归属的办法来认识、掌握乳腺、甲状腺及皮下组织等疾病在超声医学诊断中的基本规律和变化规律,即:病变组织的形态、轮廓、包膜、界限、内部及侧壁、后方回声,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的变化规律。本书对从事临床工作者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适用于各级超声人员阅读,并可供医学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朱建国,1953年出生,为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主治医师。在超声医疗工作中具有卓见、求实、求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于2011年12月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腹部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书,获得了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获得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现今《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的问世,已成为以歌诀形式表述超声医学的第二册书,相信在不久,将有《血管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心脏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的问世。
  
  刘守君,1953年出生。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瘤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肿瘤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辽宁省围产保健技术评审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沈阳市医师协会理事,超声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委,《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辽宁医学杂志》编委。
  
  姜洪茹,主任医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超声专业委员,北京市超声专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86年以来从事超声影像诊断工作,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超声诊断工作经验,尤其病变的穿刺引导治疗、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介入性超声。2004年参与完成教育部课题《健脾消痰化瘀法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眼部
第一节 正常眼球声像图(图1-1-1~图1-1-3)特征
第二节 眼部疾病
1 玻璃体疾病
(1)玻璃体积血声像图(图1-2-1-图1-2-7)特征
(2)玻璃体后脱离(PVD)声像图(图1-2-8~图1-2-12)特征
(3)玻璃体星状变性声像图(图1-2-13~图1-2-is)特征
(4)永存玻璃体动脉声像图(图1-2-16)特征
(5)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永存增生性原始玻璃体)声像图(图1-2-17、图1-2-18)特征
(6)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声像图(图1-2-19~图1-2-25)特征
(7)玻璃体内机化膜声像图(图1-2-26-al-2-31)特征
(8)猪囊尾蚴病声像图特征
(9)先天性玻璃体囊肿声像图(图1-2-32)特征
(10)眼内炎声像图(图1-2-33~图1-2-37)特征
(11)玻璃体异物声像图(图1-2-38)特征
(12)玻璃体浑浊声像图(图1-2-39~图1-2-60)特征

2 视网膜疾病
(1)视网膜脱离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声像图(图1-2-79~图1-2-83)特征
(3)视网膜母细胞瘤声像图(图1-2-84、图1-2-85)特征
(4)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声像图(图1-2-86~图1-2-89)特征
(5)Coats病(又称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或外层出血性视网膜病变)声像图(图1-2-90-图1-2-92)特征
(6)视网膜血管瘤声像图(图1-2-93~图1-2-95)特征
(7)老年黄斑变性声像图(图1-2-96、图1-2-97)特征
(8)视网膜劈裂症
(9)视网膜囊肿声像图特征

3 色素膜疾病
(1)脉络膜脱离声像图(图1-2-101~图1-2-104)特征
(2)脉络膜黑色素瘤声像图(图1-2-105)特征
(3)脉络膜血管瘤声像图(图1-2-106、图1-2-107)特征
(4)脉络膜转移癌声像图(图1-2-108~图-1-2-109)特征
(5)脉络膜骨瘤声像图特征
(6)爆发性脉络膜出血声像图(图1-2-110)特征
(7)驱逐性脉络膜出血声像图特征
(8)脉络膜缺损声像图特征

4 眼球前部、后部疾病
(1)三硝基甲苯白内障(TNT)声像图(图1-2-111~图1-2-117)特征
(2)晶状体脱位声像图(图1-2-118~图1-2-120)特征
(3)视神经盘黑色素瘤声像图特征
(4)视神经盘炎声像图特征
(5)视神经盘水肿声像图特征
(6)视神经盘玻璃体疣声像图特征
(7)青光眼视神经盘凹陷声像图特征
(8)巩膜葡萄肿声像图特征
(9)牵牛花综合征声像图特征

5 眶内实质性肿物
(1)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声像图特征
(2)眶内静脉血管瘤声像图特征
(3)眶内毛细血管瘤,血管内皮瘤和血管外皮瘤声像图(图1-2-121,图1-2-122)特征
(4)眶内蔓状血管瘤声像图特征
(5)眶内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瘤或脉管瘤)声像图(图1-2-123、图1-2-124)特征
(6)眶内横纹肌肉瘤声像图(图1-2-125)特征
(7)眶内淋巴肉瘤声像图特征
(8)眶内脂肪肉瘤声像图特征
(9)眶内视神经胶质瘤声像图特征
(10)眶内视神经鞘脑膜瘤声像图特征
(II)眶内神经鞘瘤声像图特征
(12)眶内神经纤维瘤声像图特征
(13)泪腺多形性腺瘤声像图特征
(14)泪腺恶性肿瘤声像图(图1-2-126)特征
(15)眶内炎性假瘤声像图(图1-2-127~图1-2-132)特征
(16)眶内肉芽肿性炎声像图特征
(17)眼眶嗜伊红肉芽肿声像图特征
(18)眶蜂窝织炎和眼眶脓肿声像图特征
(19)眶内上颌窦癌声像图特征
(20)眶内骨瘤声像图特征
(21)眶内蝶骨嵴脑膜瘤声像图特征
(22)眶内神经母细胞瘤声像图特征
……
第二章 甲状腺
第三章 甲状旁腺
第四章 腮腺
第五章 颌面一颈部
第六章 舌,舌下腺与喉部
第七章 乳腺
第八章 阴嘉与睾丸
第九章 阳茎
第十章 皮肤与皮下组织
第十一章 胃骼与肌肉
第十二章 浅表淋巴结
浅表器官与皮下组织超声影像解译指南 本书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份全面、实用且易于理解的浅表器官与皮下组织超声影像解译参考。我们深知,在快速发展的医学影像领域,掌握精确的诊断技能至关重要。因此,本书将结合丰富的图谱与精炼的歌诀,系统性地梳理和讲解相关解剖结构、常见病变的超声特征,以及诊断思维的建立过程。 第一部分:超声基础理论与技术要点 在深入探讨具体器官之前,理解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本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超声波的物理学基础: 简要介绍超声波的产生、传播、衰减、反射和折射等基本物理学特性,解释其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原理。重点阐述不同频率探头对成像分辨率和穿透深度的影响,以及选择合适探头的临床意义。 超声成像模式: 详细讲解A型、B型、M型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脉冲多普勒等成像模式的工作原理和临床应用。特别是B型超声的灰阶图像构成,以及不同声学伪影(如混响、镜像、折射、衰减)的产生机制和识别方法,这对于准确判断病变至关重要。 超声检查的标准化流程: 针对浅表器官与皮下组织的检查,详细列举标准的体位、扫查路径和参数设置。强调规范化操作是获得高质量图像、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基础。例如,对于甲状腺检查,将涵盖从颈部中线到两侧叶的系统扫查方法;对于乳腺检查,则需要涵盖乳腺的各个象限和导管的扫查。 图像优化与伪影处理: 提供一系列图像优化技巧,包括增益、时间增益补偿(TGC)、聚焦、动态范围等的调节方法。同时,深入分析常见的声学伪影,并提供有效的规避和鉴别策略,帮助读者正确解读图像。 彩色多普勒的应用: 详细介绍彩色多普勒在评估血流动力学、区分囊实性病变、判断肿块的血管化程度及性质方面的作用。讲解血流信号的解读,如动脉、静脉血流频谱的特征,以及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比值(S/D)等参数的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学 本部分将系统性地介绍与浅表器官相关的超声解剖、生理以及常见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2.1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正常甲状腺解剖与声像图: 详细描绘甲状腺的正常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呈现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典型超声表现,包括其均匀的弥漫性中等回声,以及其内部的血管分布。 甲状腺常见病变: 结节性甲状腺肿: 描述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内部结构(囊变、钙化)以及血流信号的特征。提供多发结节、巨型结节的诊断要点。 甲状腺腺瘤: 区分囊性腺瘤、实性腺瘤及其亚型,分析其边界清晰度、形态规则性、内部回声和血流分布。 甲状腺癌: 重点讲解甲状腺癌的超声“五大”征象(微小钙化、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垂直生长、内部血流紊乱),以及不同类型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的特殊超声表现。 甲状腺炎: 区分急性、亚急性、慢性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包括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回声减低、内部纹理紊乱,以及Graves病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特征性改变。 甲状旁腺疾病: 介绍正常甲状旁腺的超声成像困难性,以及甲状旁腺腺瘤、增生的超声表现,重点关注其位置和血流信号。 歌诀提示: 针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提供精炼的歌诀,帮助记忆和快速判断。例如,关于“钙化”的提示,“微小点状似沙砾,恶性信号当留意;粗大钙化或环状,良性可能莫迟疑。” 2.2 乳腺 正常乳腺解剖与声像图: 详细介绍乳腺的正常层次结构(皮肤、皮下脂肪、乳腺实质、胸大肌)、腺体分布和乳腺导管的正常走行。描绘正常乳腺组织的均匀回声特征。 乳腺常见病变: 乳腺增生: 描述其弥漫性或局限性的回声改变,与正常腺体的回声差异。 乳腺纤维腺瘤: 重点描述其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可活动、内部回声均匀、血流信号相对较少的特征。 乳腺囊肿: 识别其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后方回声增强、内部无血流信号的典型表现。 乳腺癌: 详细讲解乳腺癌的超声“四大”征象(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垂直生长、内部血流紊乱),以及钙化、微小钙化、导管内钙化等特征。分析不同类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癌)的超声表现。 乳腺炎: 描述急性乳腺炎的局部红肿热痛、边界不清的脓肿形成;慢性乳腺炎的纤维化改变。 乳头溢液的超声检查: 评估导管扩张、乳头下方病变等与乳头溢液相关的超声征象。 歌诀提示: 针对乳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提供易于记忆的歌诀。例如,关于“边界”的提示,“边界清晰如刀切,良性倾向莫纠结;边界模糊显侵蚀,恶性可能需警惕。” 2.3 颈部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解剖与声像图: 描述浅表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的正常形态、大小、皮髓质结构和血流分布。 淋巴结常见病变: 淋巴结炎: 描述淋巴结肿大、皮髓质界限不清、血流信号增多的急性炎性表现,以及慢性淋巴结炎的纤维化改变。 淋巴结结核: 强调其“干酪样”坏死、液化、融合成团的特征。 淋巴瘤: 介绍淋巴瘤累及淋巴结的典型表现,如淋巴结进行性增大、皮髓质界限消失、血流信号丰富等。 淋巴结转移癌: 识别淋巴结形态异常、皮髓质结构紊乱、内部血流分布改变等转移癌的表现。 歌诀提示: 歌诀形式帮助记忆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要点。例如,“皮质增厚显肿大,髓质结构已改变,深部血流呈环状,恶性可能需多看。” 2.4 腮腺与颌下腺 正常腮腺与颌下腺解剖与声像图: 介绍腮腺和颌下腺的正常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其内部的腺体组织回声。 腺体常见病变: 涎石病: 识别导管内或腺体内的强回声结节伴声影。 涎腺炎: 描述急性与慢性涎腺炎的超声表现,如腺体增大、回声不均、内部液体积聚等。 涎腺肿瘤: 介绍腮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Wharton管囊肿等常见涎腺肿瘤的超声特征。 歌诀提示: 歌诀形式提示涎腺结节的鉴别要点。 2.5 皮肤及皮下组织 正常皮肤与皮下组织结构: 描述皮肤的层次(表皮、真皮、皮下脂肪)以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正常回声特征。 皮肤及皮下组织常见病变: 皮脂腺囊肿: 识别其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或呈低回声的特征。 脂肪瘤: 描述其边界清晰、可压缩、内部回声与周围脂肪组织相似的良性肿瘤。 表皮样囊肿/粉瘤: 识别其与皮脂腺囊肿的相似性,有时可观察到内部的“小米粒”样回声。 血管瘤: 强调其内部的丰富血流信号,以及与周围组织的边界。 蜂窝织炎/脓肿: 描述其广泛的低回声区域,以及可能的液体积聚和气体形成。 皮下异物: 识别其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或模糊、后方可伴声影的异物。 歌诀提示: 歌诀帮助记忆皮下病变的超声鉴别。 第三部分:诊断思维与实践要点 系统性扫查的重要性: 再次强调每一次检查都应遵循规范的扫查流程,不应仅限于怀疑的病灶。 “三定”原则在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定位(Location)、定性(Nature)、定量(Quantity),指导诊断思维。 综合分析的原则: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超声指标。 动态观察的价值: 对于某些病变,例如囊肿的动态变化、血流的搏动性,动态观察可以提供重要信息。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介绍超声在引导下穿刺活检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超声评估穿刺路径的安全性。 常见误诊原因分析与规避: 总结临床中常见的超声误诊原因,如伪影干扰、技术不熟练、对典型征象认识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规避策略。 现代超声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 简要介绍弹性成像、造影超声等技术在浅表器官与皮下组织诊断中的潜在应用。 第四部分:歌诀汇总与图谱精选 本部分将前面各章节提到的歌诀进行系统汇总,并配以精心挑选的典型病例图谱。图谱的选择将覆盖正常解剖、各种常见良恶性病变,力求直观、清晰、典型。图文并茂,便于读者对照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致力于成为临床医生案头必备的实用工具书,帮助大家在面对浅表器官与皮下组织的超声影像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诊断。我们期望通过本书,能够提升广大临床医师的超声诊断水平,最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真是把我从超声诊断的迷宫中解救了出来!作为一名刚入门的超声医生,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超声图像和复杂的术语,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自从有了这本“歌诀与图谱”,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书中的歌诀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那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把晦涩的超声征象和诊断要点提炼得淋漓尽致,我只需要跟着节奏念几遍,那些关键信息就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以前觉得难以记忆的各种病变的超声特点,现在都能通过歌诀串联起来,学习效率提升了不止一点点。而且,书中精选的图谱更是锦上添花,每一张图片都标注得清晰明了,与歌诀内容相呼应,让我能够直观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图像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于浅表器官,比如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书里的图谱覆盖得非常全面,各种常见和不常见的病变都有涉及,而且图片质量非常高,细节捕捉得很到位。这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解读超声图像,如何做出准确的诊断。我现在看片子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在脑海里哼唱起歌诀,然后对照着图谱来思考,感觉自己的诊断水平在飞速进步。

评分

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超声科医生,我一直对学习新的超声诊断知识保持着高度的热情。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可以说是一次惊喜的发现。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将传统的诊断学知识用一种全新的、更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的“歌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朗朗上口,更是对繁杂诊断要点的精炼和升华,将一些需要反复记忆的细微差别,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韵律感强的语言,转化为一种轻松的学习体验。这对于我们这些忙于临床的医生来说,无疑是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图谱”部分,更是专业且实用。作者 selection of images seems very deliberate,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common and less common pathologies within the scope of superficial organs and subcutaneous tissues. Each image is accompanied by clear, concise descriptions that highlight the key sonographic features. What sets this apart 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lyrical mnemonics. You can literally read a verse, then look at a corresponding image, and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just click into place. It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rote memoriz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beautifully. I’ve found myself referring back to specific diagrams and verses when encountering challenging cases, and it often provides that crucial insight needed for accurate diagnosis.

评分

我是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超声技师,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浅表器官和皮下组织的检查。坦白说,以前在学习超声的时候,遇到那些描述病变形态、回声特点的文字,总是觉得枯燥乏味,记起来也费劲。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我的学习过程注入了一股清流。那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歌诀,把那些复杂的超声征象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我只需要跟着念,那些描述“低回声”、“强回声”、“边界清晰”、“边界模糊”、“后方回声增强/衰减”等等,就变得无比形象。比如,书中关于甲状腺结节的歌诀,把不同的结节类型用不同的比喻来形容,一下子就让我记住了它们的声像图特点。而且,书里的图谱简直就是我的“随身字典”。每一个歌诀后面都有对应的典型超声图像,而且图片的选择非常有代表性,无论是从清晰度还是病灶的典型性上,都做得非常出色。我经常会在操作前翻看相关的章节,对今天要扫查的器官的常见病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在检查过程中,我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寻找那些关键征象,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诊断的准确性。这本书对我这样基层医务人员来说,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医学书籍,不应该仅仅是信息的堆砌,更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而《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歌诀”与“图谱”相结合,这种创新性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书中的歌诀,不仅仅是简单的押韵,更是对超声诊断知识的精髓提炼。它们将那些抽象、难以记忆的声像图特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而富有成效。我经常在阅读歌诀时,会不自觉地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超声图像,这种联想能力,是传统教科书难以给予的。而图谱部分,更是质量上乘。作者精心挑选的图像,清晰地展示了各种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病变的典型超声表现,并配以详尽的文字说明,与歌诀内容形成完美的互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细微鉴别要点的强调,这些细节在歌诀和图谱的双重解读下,变得格外清晰。对于我这样的进修医生来说,这本书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帮助我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临床技能,从而在诊断工作中更加自信和精准。

评分

坦白讲,我在学习超声诊断的过程中,曾一度陷入了知识的海洋,却难以找到航行的方向。大量的文字描述和复杂的技术术语,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于浅表器官和皮下组织的超声诊断,其细微之处的鉴别更是考验功力。然而,《浅表器官及皮下组织超声诊断学歌诀与图谱》这本书的出现,如同一盏指路明灯,为我拨开了迷雾。《歌诀》部分,简直是学习上的“神器”。作者用精炼且富有韵律的文字,将繁杂的超声征象总结成朗朗上口的歌谣,让记忆变得轻而易举。那些曾经令我头疼的“边缘”、“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等描述,通过歌诀的串联,变得生动形象,仿佛一个个故事在脑海中上演。而《图谱》部分,更是匠心独具。书中精选的每一张超声图像,都如同教科书般的范例,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病变的典型声像图特征。更重要的是,图谱与歌诀内容紧密结合,当你读到一句歌诀时,眼前立刻浮现出对应的图像,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加深了理解和记忆。我常常在临床操作结束后,翻阅书中相应的图谱,对照我所见的图像,从中汲取经验,反思不足,这对我诊断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