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程宜山编著的这本《中国文化精神》全面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思想、结构模式、历史成就、缺陷与不足,以及近500年来的文化论争、中西文化的差异等都进行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叙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创造论”的文化主张: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也无论是国粹主义还是“全盘西化”都走不通,只有辨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本书内容广泛,概括精细,清晰易懂,行文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张岱年、程宜山编著的这本《中国文化精神》以 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品格 、得失与论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通俗又极专业的 讲解,进而阐明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并提出“文化综 合创新论”的主张。它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简明系 统地对中国文化精神突破性的概括,蕴含着历史的智 慧与哲理的启迪,行文一气呵成,叙述引人入胜。本 书是学习中华文化传统、理解中华精神品格***的 **普及读物,它对中国人继承优良传统、创造未来 新文化有巨大的现实作用。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拥有的 国民常识书。
张岱年(1909—2004),哲学家、哲学史家。河北献县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分支主编。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等。
序
导论 我们的文化观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上)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下)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
第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良倾向
第九章 中国文化的论争(上)
第十章 中国文化的论争(中)
第十一章 中国文化的论争(下)
第十二章 我们的文化主张——综合创造论
不得不说,这本书是一次非常“烧脑”但又极其过瘾的阅读体验。作者的思想极其深刻,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常常让我掩卷沉思。我最受触动的是书中对“道”的阐释。我一直以为“道”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难以理解,但书中却将其与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紧密结合,让我看到了“道”的实在意义,以及它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判断。作者对于“无为而治”的解读,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但书中却将其解释为顺应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智慧,对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问题,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关于“阴阳”辩证法的讨论,作者能够将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应用于各种具体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分析,让我对世界的理解更加辩证和全面。总之,这是一本极具思想深度和启发性的著作。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到非常“接地气”的书。作者并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讲述了许多关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孝”的讨论。我一直觉得“孝”是一种很沉重的负担,但书中却将其解读为一种感恩、一种责任,一种对家族传承的尊重。它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双向的情感交流和责任承担,这让我对“孝”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许多关于“雅致”的文化追求,比如茶道、书法、园林艺术等等。作者能够将这些看似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我们感受到,原来艺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这种将高雅文化生活化的解读,让我觉得非常受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生活情趣,也激发了我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作者的文笔极其优美,读起来就像在品味一首悠扬的古典乐,字里行间都散发着一种东方特有的韵味。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中庸”的阐释。我一直认为“中庸”是一种消极的妥协,一种不求进取的态度,但书中却将其提升到了智慧的高度,解释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既不偏激,也不失原则,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智慧,对于我们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精彩的案例和故事,这些故事并非是为了凑字数,而是精妙地印证了作者的观点,让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例如,关于“君子”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一个理想人格的标准,不仅仅是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这种对人格的极致追求,让我深受启发。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珍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评分老实说,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充斥着各种我不懂的术语和晦涩的概念。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我才发现我完全错了。这本书的作者拥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他能够从极其细微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意义。例如,书中对“礼”的解读,就远超出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一直以为“礼”就是一些外在的规矩和仪式,但书中却将其提升到了人际交往、社会秩序乃至个人修养的高度,让我看到了“礼”的生命力和普适性。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一些历史事件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从文化精神的层面去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种视角非常新颖,也让人耳目一新。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进程,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仿佛我亲身经历了一般。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里面蕴藏着无数值得我去探索和学习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好几个月,每次翻开,都被它深深吸引。作者的文字功底极佳,行文流畅,但又并非一味地追求华丽辞藻,而是将深刻的思想融入到朴实无华的叙述中。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对谈,他娓娓道来,将那些深藏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一点点地展现在你面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和而不同”的论述,它没有空泛地赞美和谐,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文化、不同思想如何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存共荣,形成一种更为强大和多元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解读,更是对当下全球化时代下,人类如何处理彼此差异,寻求共识的深刻启示。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一点我一直觉得非常迷人。我们常常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书中从更宏观的视角,将人置于宇宙万物之中,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宏大的叙事,很容易让人陷入沉思,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与周遭世界的连接。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