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 本書為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理查德·塞勒的經典之作
2.丹尼爾·卡尼曼推薦,著名經濟學傢梁小民傾情作序推薦
3.本書是全麵深入瞭解行為經濟學的必備讀物
4.這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經濟學經典讀物
附目錄:
《“錯誤”的行為:行為經濟學的形成》 ISBN:9787508684512 定價:69.00 《助推:如何做齣有關健康、財富與幸福的*佳決策》ISBN:9787508684918 定價:52.00 《贏傢的詛咒:經濟生活中的悖論和異常現象》ISBN:9787508684826 定價:52.00 內容簡介 《“錯誤”的行為:行為經濟學的形成》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理查德?泰勒的整個職業生涯,始終圍繞著一個“激進”的觀點開展: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人,即擁有可預測行為且容易犯錯的個體。人們的行為並不總是理性的,甚至在傳統經濟學傢看來常常是“錯誤”的。更重要的是,這種“錯誤”的行為會導緻嚴重的後果。 在《“錯誤”的行為》一書中,泰勒講述瞭他將經濟學從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帶迴現實的艱難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勝,並且不乏詼諧幽默,徹底改變瞭我們對自己、對經濟學、以及對整個世界的看法。 《助推:如何做齣有關健康、財富與幸福的*佳決策》 什麼是我們一生中耗時最多、*費心力的事?是做齣大大小小的決策。但是,我們往往深陷難以計數的偏見和非理性中,做齣荒謬的判斷。該書闡述瞭如何通過助推在不需要強迫的情況下巧妙地引導人們做齣更理性的選擇。通過這本書,你將瞭解什麼是助推,以及助推如何幫助我們提升智慧,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事實上,不需要強製性手段,也不需要硬性的規定,助推便能保證你同時收獲“*大利益”和“自由選擇權”。這股輕輕推動你做齣*優選擇的力量,就是助推。例如,政府頒布法令禁止人們食用垃圾食品不算助推,把低價的新鮮水果便捷地呈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主動地選擇健康食品,這纔是真正的助推。 政府需要用行為經濟學方麵的知識對政策進行優化設計,製作更便民的公共政策的工具,引導人們在教育、投資、衛生保健、抵押貸款及環境保護等領域做齣讓人們更健康、更富有、更快樂的決策,對社會乃至全球*有助益的選擇。同時,該書關於助推的理論對全球的養老製度起到瞭深遠且積極的影響。 這本書凝聚瞭塞勒和桑斯坦卓越的研究成果,塞勒也不愧諾貝爾奬頒奬詞的肯定——“通過探究有限理性、社會偏好以及自我控製的缺失,他演示齣這些人類特性如何係統性地影響瞭個人決定以及市場結果”。 《贏傢的詛咒:經濟生活中的悖論和異常現象》 《贏傢的詛咒》是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理查德?塞勒的經典著作,也是一部關於經濟學悖論和反常現象的傑作。 本書深入探討瞭經濟生活中廣泛存在的各種反常現象,用簡明易懂、極具挑戰性且很有趣的實驗與案例,來闡述生活中的一些反常現象,例如: ○ 拍賣競標的贏傢往往不能實現預期的收益,甚至會遭受損失,這就是“贏傢的詛咒”現象; ○ 放棄一項物品損失的效用,會大於獲得它帶來的效用,這就是“損失趨避”現象; ○ 一個賭徒在輸瞭一整天後,會孤注一擲,將賭資押在勝算最小(賠率最大)的目標上; ○ 當一個人突然獲得一筆小錢時,他通常會馬上花掉它;當他獲得瞭一大筆意外之財時,卻往往會存起來; ○ 一個足球迷*多會支付200美元買一張球賽門票,但當他準備齣售這張票時,他卻想賣到400美元以上。 據此,行為經濟學大師理查德?塞勒剖析瞭這些不理性決策及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同時對*後通牒博弈、稟賦效應、偏好反轉、損失趨避、現狀偏誤等諸多領域中的行為經濟學現象進行瞭全麵係統的分析和研究,將行為經濟學與金融學的相關研究深入地結閤在一起,從而啓發讀者的思考,在個人消費、企業營銷與投資理財等方麵獲得更多的收益。 作者簡介 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 生於1945年,1974年畢業於羅切斯特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目前在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執教,任金融和行為科學教授及行為決策研究中心主任;此外,他還在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主持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工作。 塞勒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社會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交叉學科。他被公認為行為經濟學和金融學領域的先驅。 2015年,理查德?塞勒當選美國經濟學學會主席。 2017年,因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理查德?塞勒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奬。 其主要著作還包括《贏傢的詛咒》,以及與卡斯?桑斯坦閤著的暢銷書《助推》。 圖書目錄 《“錯誤”的行為:行為經濟學的形成》 引 言 / V 第一部分 行為經濟學的發軔:1970—1978 年 第1 章 經濟人與非理性的人 / 003 第2 章 機會成本和稟賦效應 / 012 第3 章 非理性行為清單 / 021 第4 章 前景理論和價值函數 / 027 第5 章 加州圓夢之旅 / 039 第6 章 行為經濟學麵臨的挑戰 / 048 第二部分 心理賬戶:1979—1985 年 第7 章 這筆交易到底值不值? / 065 第8 章 沉沒成本 / 073 第9 章 漏水的桶與財務預算 / 084 第10 章 撲剋牌桌邊的怪誕行為 / 091 第三部分 自我控製:1975—1988 年 第11 章 意誌力和延遲消費 / 099 第12 章 計劃者與行動者 / 113 第13 章 現實生活中的人類行為 / 127 第四部分 我與卡尼曼閤作的時光:1984—1985 年 第14 章 怎樣纔算公平? / 141 第15 章 關於公平的博弈實驗 / 156 第16 章 從代幣實驗到馬剋杯實驗 / 165 第五部分 埋首於經濟學研究的日子:1986—1994 年 第17 章 理性主義者與行為主義者的辯論 / 177 第18 章 股市、賽馬與反常現象 / 188 第19 章 打造一個行為經濟學傢的明星團隊 / 196 第20 章 狹窄框架與齣租車司機的工作時間 / 206 第六部分 金融市場:1983—2003 年 第21 章 選美競賽和股票投資 / 227 第22 章 股市反應過度瞭嗎? / 239 第23 章 價值股比成長股的風險更大? / 249 第24 章 價格並不都是閤理的 / 254 第25 章 動物精神和封閉式基金摺價之謎 / 263 第26 章 果蠅、冰山和負股價 / 271 第七部分 助推計劃:1995 年至今 第27 章 當法律遇上行為經濟學 / 285 第28 章 挑選辦公室的風波 /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