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册)兵书三绝全鉴 鬼谷子+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3册)兵书三绝全鉴 鬼谷子+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品名称:(3册)兵书三绝全鉴 鬼谷子+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商品编号:25777059434
店铺: 中国纺织出版社旗舰店
商品毛重:1.2kg
货号:TM180302110145513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的现代适用:
打开人生局面,一可用力,二可谋计。历朝历代,上至公卿,下至庶民,多少人习之学之,多少人受益无穷。它不只是政治家、军事家的必备,亦是当时今人开创人生局面,掌握为人之道,深谙处世哲学,遨游职场、商海及赢得感情生活的最佳“参照物”。

《三十六计》要这样看:
经过历史的验证,如今“三十六计”已不仅仅局限于战争中使用,无论是变幻莫测的商海还是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在这里,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对“三十六计”进行层层解析,为使读者朋友能够领悟“三十六计”的精髓,真正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在编写过程中穿插引用了大量的军事战例、商战案例,为大家全方位展示这一古老智慧的秘密。
《鬼谷子全鉴》鬼谷子,姓王名诩,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号鬼谷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鬼谷子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是先秦诸子之一,被后人称为“王禅老祖”;他是纵横家之鼻祖,又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被世人传说为命理师的祖师爷;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老师,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庞涓,外交家苏秦,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基础的张仪以及危难之际自荐出使楚国的毛遂等,都出自鬼谷子门下。
德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斯宾格勒,曾高度评价鬼谷子的智慧,并在其代表作《西方的没落》中写道:“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合纵连横的艺术)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曾坦言研读鬼谷子让自己在从政期间受益匪浅。 
日本著名企业家大桥武夫,在他的《鬼谷子与经营谋略》一书中,挖掘《鬼谷子》在经济活动、商业谈判中的经营谋略,给企业的领导者提供了中华国学智慧的营养。
这是一部政治、外交、军事、经商、管理、销售与口才等领域成功人士必备的案头书。一部成功人士运筹帷幄的智慧宝典,决胜千里的实用指南。
内文采用双色印刷,图文并茂、典雅古朴,适合国学爱好者珍藏。
令拿破仑拍案叫绝的中国第一兵书!
滑铁卢战役之后,拿破仑偶然间看到了一本书。等他如痴如狂地把书读完,这才拍案叫绝,继而扼腕叹息说:“假如我在二十年前看到此书,历史将会是另一个结局。”这本书就是《孙子兵法》。

内容简介:

《三十六计》集合了我国古代的重要军事思想和丰富战争经验,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堪称一部“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全书共分六套计谋,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及败战计,每套计谋又分为六个计策,共三十六计。��
本书对《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都进行了详细解析,并配以精彩的历史故事,以全新的视角、全面的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三十六计》所涵盖的谋略内涵。  《鬼谷子》一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王诩所著,通篇所言皆为权谋策略及口才技巧。“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用,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是《鬼谷子》思想的精髓。该书是中国古代作品中少有的成功学著作,是运筹帷幄的智慧宝典、决胜千里的实用指南。
《孙子兵法》是迄今可以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也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湛、逻辑缜密。历代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今天,《孙子兵法》已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是一本蕴含了处世哲学、商战谋略的典籍。本书将孙子兵法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孙子兵法》这一谋略宝库中所包含的智慧。

作者简介:

迟双明,笔名东篱子,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现任北京鸿图巨基公司总编。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诸葛亮日记》、《边读边悟<菜根谭>》、《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读史有学问全集》等。
鬼谷子,姓王名诩,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号鬼谷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鬼谷子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是先秦诸子之一,被后人称为“王禅老祖”;他是纵横家之鼻祖,又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被世人传说为命理师的祖师爷;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老师,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殡、庞涓,外交家苏秦,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基础的张仪以及危难之际自荐出使楚国的毛遂等,都出自鬼谷子门下,作为他们的老师,鬼谷子的学问、谋略实在高深莫测,令人神往,不愧世人称其是一位奇才、全才。

内容简介:

第一计瞒天过海 / 
◎ 李牧隐强示弱战匈奴 / 
◎ 盟军的“霸王行动” / 
◎ 古尔德制造“黑色星期五” / 
第二计围魏救赵 / 
◎ 计解天京之围 / 
◎ 避实击虚,开发石英表 / 
◎ 以迂为直,因势利导 / 
◎ 罗斯福“围魏救赵”入白宫 / 
第三计借刀杀人 / 
◎ 楚大夫宛之死 / 
◎ 胡雪岩借鸡生蛋 / 
◎ 巧借外力,坐享其利 / 
第四计以逸待劳 / 
◎ 以守为攻,耗敌斗志 / 
◎ 拖雷风雪困敌 / 
◎ 以静制动,不战而胜 / 
第五计趁火打劫 / 
◎ 乘敌之危,明助暗夺 / 
◎ 形退实进,趁火打劫 / 
第六计声东击西 / 
◎ 巧言迷惑,逃离虎口 / 
◎ 谋此击彼 / 
◎ 接下议题,旁敲侧击 / 

第七计无中生有 / 
◎ 凭空捏造,无事生非 / 
◎ 无中生有,妙而嫁祸 / 
◎ 虚则虚之,示敌以假 / 
第八计暗渡陈仓 / 
◎ 孙休以明掩暗灭敌手 / 
◎ 迂远曲折,以正隐奇 / 
◎ 迷惑对方,静而不露 / 
◎ 故作声势,实施计谋 / 
第九计隔岸观火 / 
◎ 坐山观虎斗 / 
◎ 妃子争宠,宦官得利 / 
◎ 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 
第十计笑里藏刀 / 
◎ 横刀夺爱,笑里藏刀 / 
◎ 假亲假和,惑上除敌 / 
◎ 把握顾客心理,出奇制胜 / 
◎ 伪装顺从,等待时机 /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 
◎ 高瞻远瞩,舍小成大 / 
◎ 忍痛割爱,代人受过 / 
◎ 改天换地获生机 / 
◎ 为何推新不如就旧 /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 
◎ 微利必得 / 
◎ 不抬扛,顺应人情 /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 
◎ 另辟蹊径,巧妙战斗 / 
◎ 观彼动静而后举 /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 
◎ 借人之力为己力 / 
◎ 化腐朽为神奇 / 
◎ 择主而仕 / 
◎ 借机扬名 /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 
◎ 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 
◎ 韩信调虎占其山 / 
◎ 抓住时机,阖闾夺位 /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 
◎ 将欲擒之,先予纵之 / 
◎ 吊起顾客的胃口 /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 
◎ 以小易大,纸围裙换大名利 / 
◎ 欲取故予,失小得多 / 
◎ 以小引大,诱其出洞 / 
◎ 福利赞助,增强企业后劲 /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 
◎ 攻敌之所必趋 / 
◎ 抓住“突破口” /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 
◎ 面对强敌,挖其墙脚 / 
◎ 六里土地绝齐楚 /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 
◎ 搅浑水伺机行事 / 
◎ 乱中拥立新君 / 
◎ 在混乱中发现并抓住时机 /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 
◎ 揭露阴谋,巧妙周旋 / 
◎ 示敌假象,佯留实移 / 
◎ 留其形,走其实 /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 
◎ 诱敌入围 / 
◎ 大军合围 / 
◎ 让“贼”皆成瓮中鳖 /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 
◎ 分化政治 / 
◎ 明治政府的两手外交 / 
◎ 远交近攻,各个歼灭 /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 
◎ 借机渗透,夺取胜利 / 
◎ 借机进言 /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 
◎ 体制转换,脱胎换骨 / 
◎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 
◎ 培训人才,巧挖墙脚 / 
◎ 以桃代李 /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 
◎ 最新鲜的食品 / 
◎ 含沙射影,以隐制隐 /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 
◎ 以聋制吼,游刃有余 / 
◎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 
◎ 丹尼尔装疯卖傻 /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 
◎ 没有选择的余地 / 
◎ 曹操妙斩文丑 /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 
◎ 求之于势,健力宝畅销美国 / 
◎ 虚张声势,慑服对手 /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 
◎ 应对威胁,主动出击 / 
◎ 抓住对方的弱点 / 
◎ 注重调查,后来居上 /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 
◎ 桃色陷阱,无形诱敌 / 
◎ 投其所好,灭其斗志 / 
◎ 危险的“爱神” /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 
◎ 虚虚实实,现场控制 / 
◎ 用假象毁敌舰 /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 
◎ 利用矛盾,巧用间策 / 
◎ 给对方一个反耳光 / 
◎ 将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 /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 
◎ 断其臂取其信 / 
◎ 自我伤害,迷惑敌军 / 
◎ 先予后取,赢得市场 /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 
◎ 多计扣用,连贯配套 / 
◎ 曹操施计破袁绍 / 
◎ 套中套,环环相扣 /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 以退为进,制造商机 / 
◎ 懂得及时退出 / 
捭阖第一

“捭阖”是《鬼谷子》的开篇。在本篇中,鬼谷子洋洋洒洒,反复铺陈,证明“捭阖之术”是世间万物的根本道理,也是解决一切矛盾的钥匙。“捭”意为开启,“阖”意为闭藏,两者是对门户施加的 一组相互对立的动作。在鬼谷子的思想体系中,“捭阖”是一对极为重要的哲学概念,既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是纵横家游说活动的根本方法。鬼谷子总结出的捭阖之道旨在告诉人们:何时应 敞开心扉,直言陈辞;何时应冷静观察,沉默不语。通过捭与阖的密切配合,把握事物发展的关键,从而达到知人、御人的目的。这正是本篇所赋予我们的智慧。

1�狈治鲂问疲�顺势而为 
2�闭莆帐挛锏墓媛桑�把握行动的关键 
3�辈煅怨凵�,因人而异 
4�笨悸切柚苋�,处事要缜密 
5�贝κ铝榛睿�善于变通 
6�比�思而言,说话谨慎 
7�弊⒅匦�调,把握分寸 
8�弊既范床焖�人的心理 
9�倍�阴阳之理,知进退之术 


反应第二
在本篇中,鬼谷子集中讲解了反应术,并讲到言辞在反应术中的重要地位。鬼谷子认为,在论辩或游说时,要“重之、袭之、反之、复之”,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说服对方。这种方法能使人更接近事物本身,更有效地把握整体局势的进展,从而以逸待劳,以静制动。此法的关键在于掌握“反”的诀窍。反观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反观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运用“反”的方法,前提是自己要“静”,要冷静地观察和分析对方。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所谓的“钓言之道”,让对方说出真话,从而在论辩中立于不败之地。


1�鼻笆虏煌�,后事之师 
2�倍�听心受,善用大脑 
3�鄙朴谩暗鲇铩保�以探真情 
4�庇�取先予,欲擒故纵 
5�币�起共鸣,以成其事 
6�奔�微知著,触类旁通 
7�敝�己知人,认识自我 
8�蹦诜酵庠玻�随机应变 



内楗第三
本篇是论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内楗术。所谓“内楗”,指人的内心清静自守,不为外物所困的一种状态。本篇旨在运用在内楗的前提下,上下级之间维持正常关系的目标与原则。该篇首先指出,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如表面上很亲近的,内心却很疏远;表面上很疏远的,内心却很亲近。“内楗”之法,要求人臣善于揣摩君主的心思,拥有一种进退自如的关系。在现代的人际关系中,亦可借鉴内楗之法,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


1�奔冉苍�则,又要灵活 
2�苯�谋献策,建议中肯 
3�贝β也痪�,变换自如 
4�钡鞑檠芯浚�有的放矢 
5�卑捕�内部,团结一致 
6�绷记菰窦涯荆�能臣投英主 
7�毙拿餮劭欤�急流勇退 



抵巇第四
在本篇中,鬼谷子讲到了发现、消除裂痕的重要性及方法。这里所说的“巇”,本意为缝隙,可引申为隐藏的矛盾、细微的漏洞,或者各种不易察觉而又深受其困扰的问题。鬼谷子认为,“物有自然,事有合离”,在事物“合离”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有“巇”的存在。在“巇”的萌芽时期,能预测到它的发展,及时铲除恶的种子,这就是“抵巇”。古代圣贤大都深得抵戏之道,他们能准确抓住 “抵巇”的时机实施谋略,以避免乱世所带来的大灾难。当天下太平时,他们就隐居以待时。可见,抵巇之道的核心就是能够审时度势、防微杜渐,并且抓住有利时机,使矛盾迎刃而解。


1�辈换�跬步,无以至千里 
2�毙《床徊梗�大洞吃苦 
3�贝β也痪�,因变而变 
4�蓖凭筛镄拢�重新修复 
5�苯üα⒁担�韬光养晦 



飞钳第五
本篇中,鬼谷子讲述了引人、服人的“飞钳术”。所谓“飞钳”,其意犹如“捭阖”,不过这里侧重于笼络人才之意。“飞”者,指使人敞开心扉,自由言论的方法;“钳”者,本意指夹住,引申为“ 控制”,指使人不能自由活动的方法。飞钳之术,即先用动听诱人的话套住对方,从其言谈中察知真实意图,最后使对方为我所用或制服对方。古往今来,任何人要成就大业,都必须有人才辅佐。选用人才的关键,就在于能准确权衡人的智能、才干和气质,并坚持正确的用人方法。

精彩书摘:

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原典】
古之大化者①,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②;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动静③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④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注释】
①古之大化者:化,教化指导。大化者是指圣人。②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和复都是返回、重复的意思。追溯过去的事情和经验,再察验未来。③动静:指移动与静止,“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④反而得复:调查过去,反复研究现在与将来的对策,以便掌握其中的道理。⑤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察,仔细观察研究。此句是说,对圣人的见解不可不悉心研究思考。
【译文】
古代以大道教化众生的圣人,总能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反观以往,可察验未来;反观古代,可洞察今天;反观他人,可了解自己。若对事物动静与虚实的判断,在现在与未来得不到实践,不应怀疑鉴古知今的方法,而应更深入地研究历史,求得符合规律的认识。有些事情要反复探索才能把握,这是圣人的见解,不可不悉心研究思考。

以史为鉴方知今,以人为鉴方知己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这里,鬼谷子以一个纵横家的视角,阐明了“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的方法论。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狮子、驴子和狐狸共同去打猎,它们收获很丰厚。狮子要求驴子分配猎物,驴子把猎物平均分成三份,请狮子自己挑选一份。狮子恼怒了,它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了。于是,它突然过去把驴子吃掉了。这回,狮子又让狐狸来分配猎物。狐狸把大部分的猎物分给狮子,自己仅留下很少的一点点。狮子问狐狸,是谁教它这样分配的。狐狸回答:“是驴子的不幸。”
他人的实践经验有时候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生命有涯而知无涯,有限的生命不可能体验所有的事物。直接经验是宝贵的,但却是有限的。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从间接经验中获得智慧。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自己获得智慧的路径之一。
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领兵攻破武关以后,长驱直入,歼灭了秦朝的主要兵力。秦王子婴迫不得已,只好捧着传国玉玺,开城投降。刘邦入咸阳城,进了秦宫,见宫室帷帐富丽堂皇,美女珍宝不计其数,顿起羡慕之意,想全部留下自己享受。武将樊哙极力劝阻,使刘邦很不高兴。谋臣张良对他说:“只因秦王残暴,不得人心,您才能得到今天的胜利。我们既然为天下除去了暴君,就该改变奢侈淫逸之风,提倡俭朴风气。现在您刚入秦宫,就想像秦王一样享乐,岂不等于‘助纣为虐’?樊哙将军的话虽然说得有一点激烈,但是他总是为了您着想,所以还是希望您能接受樊将军的建议。”刘邦认为张良的话有道理,于是撤出咸阳,把军队驻扎在灞上。张良劝说刘邦,巧妙地点出了秦朝奢侈淫逸导致灭亡的教训,使刘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般情况下,借用历史人物和事件去劝说别人,更能令对方肃然警醒,收到良好的说服效果。中外历史上不乏这样巧妙说服的例子,如美国最早决定研制原子弹,就是罗斯福总统“以史为鉴”的结果。
1937年,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委托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顾问萨克斯约见罗斯福,要求美国抢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不料,罗斯福听了萨克斯的建议,冷淡地说:“我听不懂什么核裂变的理论,现在政府无力投巨资研制这种新炸弹,你最好不要管这件事情了!”事后,罗斯福觉得自己的态度有点过火,为表歉意,他邀请萨克斯共进一次早餐。萨克斯冥思苦想,准备利用这个机会说服总统。第二天清晨,萨克斯与罗斯福一起来到餐厅。刚一落座,罗斯福便说:“那天我的态度不好,抱歉!科学家们老爱异想天开。今天可不许你再提原子弹的事了!”
“那我就谈一点历史,好吗?”萨克斯平心静气地讲了起来,“当年拿破仑横扫欧洲,不可一世。但是他虽然在陆地作战时总是旗开得胜,在海战中却不尽如人意。有一次,一个叫富尔顿的美国人来见他,建议他砍断法国战舰的桅杆,安装上蒸汽机,把船板换上钢板,并说这样就会所向无敌,很快占领英伦三岛。拿破仑心想:船没了帆就无法行驶,船板换上钢板肯定会沉没。他认为富尔顿是个疯子,竟然把他赶走了。今天的历史学家们说:如果拿破仑当时采用了富尔顿的建议,那么整个欧洲的历史就会被改写。”罗斯福听罢,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沉思片刻,然后对萨克斯说:“你赢了,我们马上着手研制原子弹!”
聪明的萨克斯不直接对罗斯福总统谈研制原子弹的问题,而是以拿破仑拒绝技术革新的重大失误为例,使自称听不懂核裂变理论的罗斯福总统很快接受了科学家们的建议,做出了研制原子弹的重大决定,从而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占据了先机,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现代史的进程。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借用自己或别人过往的经验,方能以更稳健的步子走过今天,迈向未来。“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春秋时代,齐桓公亲率大军进攻山戎,将其击溃。当齐军要返回时,却在深山中迷了路。当时已是冬天,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这时,管仲说:“不要紧,老马可以作我们的向导,它们认得路。”齐桓公立刻让人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在前面随意地走,军队跟在马的后边。没多久,在几匹老马的带领下,齐军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
管仲知道老马识途,得益于他早年的经历。年轻的时候,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两人乘骑的都是宝马。一次,两人住在一家客店,遭遇盗贼,两匹马都被偷了。两人报了官,然而等了两天,毫无音讯。到了第三天,管仲、鲍叔牙正闷坐店中,忽听附近有“咴、咴”的马叫声,两人出门一看,竟是被盗的马自己回来了。管仲、鲍叔牙回到家中,就把宝马失而复得的事告诉了鲍父,并问是何原因。老人见多识广,对他俩说:“这有什么奇怪的,俗话说,‘猫记千,狗记万,老母鸡还记二里半’,何况是宝马良驹。”
齐桓公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了管仲。管仲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曾有一段那样的人生经历。老马识途,短短四个字道出了经验的重要性。人们在实际的摸爬滚打中所学到的东西,有时要比单纯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赵括“纸上谈兵”就是很好的例子。人们经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并不一定是坏事,从失败中我们能积累经验和教训,这就是失败的好处。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多少总会有一些坎坷和波折。聪明人经历过波折、坎坷之后,“吃一堑长一智”,总能得到一些经验和启示,不会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被狗咬过的人又被狗咬,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被狗咬过,再次看到狗的时候,第一种人采取大呼小叫,拔腿逃跑的办法,结果适得其反,助长了狗的嚣张气焰,再次被狗咬就在所难免;第二种人看见狗来了,只是弯了弯腰,装出从地上拾块砖头的样子,狗马上夹着尾巴溜之大吉。第一种人曾经付出过代价,但他没有从付出的代价中得到什么启示和有益的东西。而第二种人则从第一次被狗咬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避免了再次被狗咬到。
曾经付出的代价,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珍惜它们,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