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文版平装本
:80.00元
作者: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9111612
字数:
页码:569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中国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中国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目录
目 录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 3 (2014 年 8 月 20 日)
中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的特征 ……………………………… 18 (2014 年 9 月 5 日— 2017 年 2 月 13 日)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22 (2014 年 12 月 13 日— 2016 年 1 月 29 日)
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 29 (2015 年 9 月 22 日)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32 (2016 年 7 月 1 日)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 47 (2016 年 10 月 21 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59(2017 年 7 月 26 日)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65(2017 年 9 月 29 日)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 ………………………… 71(2015 年 10 月 29 日)
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 75(2015 年 10 月 29 日)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83(2015 年 11 月 27 日)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 87(2017 年 6 月 23 日)
三、将改革进行到底
真枪真刀推进改革 …………………………………………………… 97(2014 年 8 月 18 日)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99(2014 年 12 月 5 日)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102(2015 年 2 月 27 日— 2016 年 12 月 5 日)
勇于自我革命,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 104(2015 年 5 月 5 日— 2017 年 8 月 29 日)
使改革落地生根 …………………………………………………… 108(2016 年 1 月 4 日— 6 日)
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 109 (2017 年 6 月 26 日)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13(2014 年 10 月 23 日)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 126 (2015 年 2 月 2 日)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130 (2015 年 3 月 24 日)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133(2016 年 12 月 9 日)
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 139(2015 年 1 月 12 日)
守纪律,讲规矩 ……………………………………………… 151 (2015 年 1 月 13 日)
增强看齐意识 ………………………………………………… 157 (2015 年 12 月 11 日)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败斗争 ………………… 161(2016 年 1 月 12 日)
形成全面覆盖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 ……… 169(2016 年 1 月 12 日)
强化巡视监督,发挥从严治党利器作用 …………………… 170(2016 年 1 月 12 日)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 172(2016 年 2 月 4 日、2017 年 4 月 13 日)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 175(2016 年 10 月 10 日)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180(2016 年 10 月 27 日)
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 ……………………………………… 185(2016 年 10 月 27 日)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 ………………… 188(2016 年 12 月 26 日— 27 日)
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 192(2017 年 8 月 13 日)
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新的发展理念发展 …………………………………… 197(2015 年 10 月 29 日)
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 201(2016 年 1 月 18 日)
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 219(2016 年 1 月 18 日)
七、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229(2014 年 12 月 9 日)
实施三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236 (2014 年 12 月 9 日— 2017 年 2 月 23 日)
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怎么干 …………………………… 239(2015 年 12 月 18 日)
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 245(2016 年 1 月 18 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51(2016 年 1 月 18 日)
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 257(2016 年 3 月 4 日)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267(2016 年 5 月 30 日)
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 278(2017 年 7 月 14 日)
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 285 (2014 年 9 月 5 日)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291 (2014 年 9 月 21 日)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 299 (2014 年 9 月 28 日、2016 年 4 月 22 日)
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 ……………………………………… 303 (2015 年 5 月 18 日)
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 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 306(2015 年 7 月6 日)
九、坚定文化自信
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13 (2014 年 9 月 24 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314 (2014 年 10 月 15 日)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 323(2015 年 2 月 28 日)
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325 (2015 年 5 月 18 日— 2016 年 5 月 17 日)
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 331(2016 年 2 月 19 日)
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 …… 335(2016 年 4 月 19 日)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338(2016 年 5 月 17 日)
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 349 (2016 年 11 月 30 日)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 353(2016 年 12 月 12 日)
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 361(2015 年 3 月 9 日— 2016 年 5 月 25 日)
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 ……………… 364 (2015 年 4 月 28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369(2016 年 5 月 16 日)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370 (2016 年 8 月 19 日)
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 374 (2016 年 10 月 27 日)
加快建设世界大学和学科 ……………………………… 376 (2016 年 12 月 7 日)
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381 (2017 年 2 月 17 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 ……………………………… 384 (2017 年 9 月 19 日)
十一、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 ……………………… 389 (2015 年 10 月 26 日)
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 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 392 (2016 年 8 月 24 日)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 ……………………… 393 (2016 年 11 月 28 日)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394 (2017 年 5 月 26 日)
弘扬塞罕坝精神 ……………………………………………………… 397 (2017 年 8 月 14 日)
十二、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
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 ……………………… 401(2014 年 10 月 31 日)
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 406(2015 年 11 月 24 日)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 412(2017 年 6 月 20 日)
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415(2017 年 8 月 1 日)
十三、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推进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走稳走实走远 …………………… 423(2014 年 12 月 20 日)
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 ………………………………… 428(2015 年 11 月 7 日)
“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 ……………… 433(2017 年 7 月 1 日)
十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 441 (2014 年 11 月 28 日)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445 (2015 年 9 月 3 日)
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 448 (2016 年 9 月 27 日)
十五、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 453 (2014 年 11 月 11 日)
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 ……………………… 455 (2015 年 5 月 6 日)
共同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 456 (2015 年 12 月 4 日)
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 ……………………………… 461 (2016 年 1 月 21 日)
共创中俄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 466 (2016 年 6 月 25 日)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 470 (2016 年 9 月 4 日)
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 476 (2017 年 1 月 17 日)
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 ……………………………………… 488 (2017 年 4 月 6 日)
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490 (2017 年 9 月 4 日)
十六、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 …………………… 497 (2014 年 11 月 8 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 ……………… 500 (2016 年 4 月 29 日)
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 503 (2016 年 8 月 17 日)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506 (2017 年 5 月 14 日)
十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 人类命运共同体 …………… 521 (2015 年 9 月 28 日)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 气候变化治理机制 ……………… 527 (2015 年 11 月 30 日)
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 532 (2015 年 12 月 16 日)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537 (2017 年 1 月 18 日)
索 引………………………………………………………………… 55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感觉,是它有一种独特的“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并非来自于它的页数,而是来自于它所代表的主题。在我看来,“治国理政”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深远的课题,它承载着一个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提供一种深刻的洞察,而不是流于表面的陈述。 我一直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述非常感兴趣。因为很多时候,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则容易陷入盲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体现,能够将抽象的理念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和可行性。这本书的外观,就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这让我觉得它可能就具备这样的特质。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时常会思考,我们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未来的发展又会走向何方?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治国理政”息息相关。所以,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希望它能为我解答一些我心中的疑惑,或者至少,能引导我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本书的包装,虽然简单,却显得非常专业,也增加了我对它的信任感。 我一直认为,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尤其是在阅读像“治国理政”这样具有指导意义的书籍时,更是如此。我期待着,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能够汲取到一些智慧,一些经验,甚至是一种格局。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一个更清晰的未来。这本书的质感,让人觉得它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我平日里阅读的范围比较广泛,但对于国家层面的治理,我往往会更加关注。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这本书的书名,无疑点出了这个核心。我希望它能让我对“治国理政”有更系统、更全面的理解。我不是一个专家,但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这本书的外包装,就给人一种严谨、认真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想到了许多关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思考。我一直觉得,一个国家的治理,是千头万绪的,它涉及到方方面面。而“治国理政”,正是对这些复杂事务的高度概括。我拿到这本书时,它的外观设计给我一种简洁而有力的感觉,这让我觉得内容本身一定也非常精炼,不拖泥带水。 我平日里关注新闻,也会阅读一些历史类的书籍,我总是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国家的运作。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名称时,我立刻产生了一种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种不同于日常新闻报道的视角,一种更深入、更系统的分析。这本书的纸张触感很舒适,印刷也很清晰,这让我觉得阅读过程会是一种享受。 我对于任何关于“如何做好一件事”的探讨都充满兴趣,而“治国理政”无疑是其中最宏大、最艰难的一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一些宝贵的教训,以及一些面向未来的构想。我更希望它能让我理解,在复杂的局面下,如何才能做出最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选择。这本书的装帧,也显得非常用心,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更加充满期待。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一个比较轻松的周末。我喜欢在这样的时刻,沉下心来,阅读一本有深度、有分量的书。这本书的书名,就给我这样的感觉。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一些关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启发,一些关于社会治理的智慧。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中国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步伐,并不断前进的。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是一种力量的蕴含。 我平时是一个比较喜欢思考的人,总会琢磨一些大问题。比如,我们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未来又会如何?这些问题,似乎都与“治国理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对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或者至少,能找到一些新的问题去思考。这本书的封皮,给我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这让我觉得它是一本值得认真对待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确实有点长,初次看到的时候,脑子里闪过很多关于“治国理政”的念头。但我真正拿到手,翻开它的时候,感觉到的不是书名本身带来的沉重感,而是一种更为细腻的触感。这本书的装帧,平装本,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让我觉得很舒服。拿到手里的时候,甚至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好像这本书本身就带着一种温度。 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一直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和一些重大决策的背后逻辑充满好奇。这本书的名字,无疑指向了这样一个领域。但具体的内容,我是完全陌生的。我总是觉得,理解一个国家的走向,不仅仅是看新闻联播,或者听官方发布的公告。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解读,更系统性的梳理。所以,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有机会能够从一个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一些问题。 说实话,我之前对习近平著作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新闻报道和零散的片段。但这次,我决定从头开始,认真地阅读。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一些新的启发,让我对“治国理政”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我希望这本书不是简单堆砌理论,而是能够结合实际,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思路和方法。毕竟,理论脱离实际,就像空中楼阁,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正好。我坐在窗边,泡了一杯茶,然后缓缓地翻开了第一页。书页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让人感觉很放松。我并没有急于去理解书中的每一个字,而是先感受那种阅读的氛围。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与作者进行思想对话的过程。所以,我希望这次的阅读体验,能够是愉悦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 我平时喜欢阅读一些历史类的书籍,因为我觉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治国理政”又和历史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治理,往往受到历史经验的影响,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走向。所以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这本书的装帧也很朴素,没有过多的花哨,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这也是我喜欢的风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朴实无华,但又不失庄重。它没有使用那些浮夸的色彩或者复杂的图案,而是以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本身应该就足够有分量。我拿到书的那一天,正好是阴天,但我总觉得这本书的封面有一种莫名的温暖感,仿佛能够驱散阴霾,带来一些积极的力量。 我平时对于一些宏大的叙事总是带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很多时候,“宏大”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过于简化或者理想化的成分。但是,我也承认,一个国家的治理,离不开对宏观趋势的把握和对长远目标的设定。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既有好奇,也有一丝期待,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察者,我总是在努力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要想抓住核心,往往需要更加深入的洞察。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它有可能提供这样一种深入的视角。我希望它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能提供一种分析的框架,一种思考的工具,让我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国家发展的逻辑。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一个忙碌的工作日结束之后。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这本书,觉得它像是一个等待我去探索的宝藏。书的纸张触感很细腻,翻动起来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我喜欢这种有质感的书,它们总是能让我感觉到一种专注和投入。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值得我反复品味的思想。 我一直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而当文字聚焦于“治国理政”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时,它的力量就更加不可估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清晰、有力的方式,展现出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或者至少,能够让我对某些问题有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外观,就是一种沉静而有力的表达。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是一部关于国家发展方向的指南。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国家的运行机制,以及它未来的发展蓝图,对于我们每一个公民来说都非常重要。这本书的名称,无疑指向了这个核心。我拿到书的时候,它的外观设计非常朴素,但却散发出一种严谨的气息,这让我觉得内容一定也非常扎实。 我平时喜欢阅读一些与社会科学相关的书籍,因为我觉得它们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而“治国理政”无疑是社会科学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框架,一些实践性的方法,以及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一个国家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决策和行动,来应对挑战,实现发展的。这本书的纸张质感很棒,翻阅起来非常顺滑。 我总觉得,每一本严肃的著作,都应该有它独特的“灵魂”。而这本书的书名,就让我觉得它一定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思考。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种启发,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治国理政”的内涵,以及它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让我豁然开朗的智慧。这本书的印刷质量非常高,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赶上一个难得的闲暇时光。我喜欢在这种时候,捧着一本好书,静静地阅读。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它是一本能够带给我深刻思考的书。我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国家的发展,以及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是一种沉静的力量。 我平日里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都非常关注,也一直在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立刻被吸引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关于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一些关于发展道路的思考。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中国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坚持自己的道路,并不断前进。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人一种庄重而有力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