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讲书系【共10册】康震讲王安石+诗圣杜甫+诗仙李白+欧阳修 曾巩+李清照+三苏+苏东坡

康震讲书系【共10册】康震讲王安石+诗圣杜甫+诗仙李白+欧阳修 曾巩+李清照+三苏+苏东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康震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文化
  • 传记
  • 文学
  • 诗歌
  • 宋词
  • 王安石
  • 杜甫
  • 李白
  • 苏轼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恒盛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30515
商品编码:24449438724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康震书系(十种)  总定价:406.00

 

《康震讲王安石》

书号:978-7-101-13051-5

定价:48元

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应该说是*独特、*不寻常的一个。他的官职*高,争议也*大——他曾两度担任宰相,又两度被罢,他不管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围绕着无数的话题。梁启超先生说他胸怀如千里湖泊,气节如万仞高山;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并赞同他的土地国有政策;司马光对他的政治生涯全盘否定,说他是喜欢播弄是非、破坏朝纲之人;而朱熹虽赞赏王安石的品格却认为他的变法是不识病症而给人下猛药,*后置人于死地……王安石的千秋功罪也许永不会有确切的答案,然而本书作者康震教授却不以政治、阶级、情感的立场为出发点,只为读者讲述一个真实的王安石,相信读者看完,自会有内心的判断。


《康震讲诗圣杜甫》

书号:978-7-101-12720-1

定价:38元

中国诗坛群星璀璨,特别是在唐代,更是诗人辈出,其中有很多人的诗才完全可以与杜甫比肩,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奉为了“诗圣”?这“诗圣”的名号又是由谁*先封给杜甫的呢?更为重要的是,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经历塑造了杜甫高尚的人格,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终成为了“诗圣”?康震教授捡拾有关杜甫及其生活时代的历史碎片,结合诗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呈现了杜甫的成“圣”之路!


 

《康震讲诗仙李白》

书号:978-7-101-12866-6

定价:39元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绝对是一座无法*越的高峰,他的一篇篇旷世之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虽跨越千年却光彩依旧。说到李白,就不能不说到盛唐,人们喜欢用盛唐气象来形容那个恢弘浪漫的时代,而李白与他的诗,正是盛唐气象*典型的人格与艺术象征。李白不仅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民间知名度*高的古代诗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千百年来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培育着我们对祖国、亲人、朋友,对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李白不仅是唐朝、唐诗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同时李白又是一个矛盾体,他经历过盛唐的太平盛世,也饱受过“安史之乱”的战争苦痛,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仕途经历构成了他人生中的两个冷热极端,命运总是让他在成功与失败间游走。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该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客观的分析,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李白,一个伟大的李白,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李白。


 

《康震讲欧阳修 曾巩》

书号:978-7-101-07626-4

定价:52元

说到唐宋散文,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唐宋八大家”。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富于生机。而在“八大家”中,欧阳修与曾巩这对师徒却显示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与面貌。欧阳修是一座大山,山间林泉磊落,万木竞秀,生机勃发,郁郁苍苍;曾巩是一方青砚,纯正坚实,温润如玉,尺寸虽小,墨韵悠长。他们的品格与风骨映照后世。康震教授通过丰富的史料、对诗文的别具一格的解读,精彩揭示了北宋一代文豪欧阳修和曾巩的成才之路。


《康震讲李清照》

书号:978-7-101-12975-5

定价:39元

李清照的词,清新秀丽,感伤多情。生活于传统社会中的李清照,只能被局限在闺阁庭院之中,从无可能参加科举,步入仕途,更不可能像男性作家那样周游四海,广交朋友。然而她的诗词文章却总是透露出一种健朗、开阔的气质,总能表现出较为成熟的政治眼光与知难而上的政治勇气。书中讲述了“一代词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分析了:仅仅存世的几十篇作品,怎样成就“一代词宗”的美誉?在传统礼教日盛的南宋时代,她为何再婚又毅然迅速离婚?“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哪一个是真实的李清照?李清照为什么能够具有这样开阔的眼界与见识?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是何种环境陶养出李清照压倒须眉的才情?在本书中,康震教授为您一一解答。


 

《康震讲三苏》

书号:978-7-101-12728-7

定价:46元

在中国历史中,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兄弟三人可谓是一家人同登文坛*高峰的典型代表。苏洵是一株老树,根深叶茂,繁密成荫,在他的近旁,新松茁壮,材堪栋梁;苏辙是一座火山,表面沉静,内心炽热,为人谦和敦厚,为政刚柔并济,处置有方;而苏轼更是文坛领袖,从古至今令无数中国人为之敬仰崇拜,成为融入民族血液的人格样板。康震教授在本书不仅讲述了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代表性经历以及对三人诗词、散文的品读,更延展了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作者借古喻今,对今天的很多问题都有借鉴意义。

 

《康震讲苏东坡》

书号:978-7-101-12969-4

定价:46元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以他的天才灵动、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一笔笔精神财富。他的诗词成为我们滋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为我们提升寻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然而,这些令我们着迷的诗句究竟是如何写出来的?其中又蕴含着苏轼怎样具体的人生况味?千百年来,苏轼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人格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书中对苏轼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的传奇人生进行了精彩品读。


《康震讲韩愈》

书号:978-7-101-12958-8

定价:30元

康震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和极富魅力的语言,深刻解读了韩愈这位散文大家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政坛的荣辱得失、成败进退。书中写出了韩愈前半生逆境奋斗的精神;也写出了在理想和谋生两难之中、在真理和权威对立之间,韩愈的选择;还有八仙与韩愈的故事;更有文弱书生勇冠三军的壮举。康震教授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的韩愈,与此同时,也带着当下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诸多问题去解读韩愈。此书中韩愈的风骨、才情让我们欣赏不已,他在现实中的选择、在困惑中的坚定也启发我们当下的生活。


 

《康震讲柳宗元》

书号:978-7-101-07228-0

定价:29元

在丰富的史料的基础上,对诗文的别具一格的解读,细致地展现了柳宗元的一生。如:精细地讲解了柳宗元前半生的少年得志、仕途顺畅,后半生的被贬往荒远的小郡,穷困潦倒,蹉跎余生,但没有丢掉自己的气节与志向;也介绍了,柳宗元由于远贬永州、柳州,一个形单影只的流放者,在边荒之地面对自然吐露内心的苦闷,却也形成了独特的诗文风格,成就了不朽的文学成就。康震笔下的柳宗元,精彩且鲜明,前后人生的对比,照见了人生的百态。有些凄冷,却也温暖。

 

《康震讲诗词经典》

书号:978-7-101-12867-3

定价:39元

本书为康震教授长期浸淫古典诗词的心得之作,全书共收录自先秦至清代的古代诗、词作品一百余首。每一首作品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作者介绍,简要介绍诗词作者的生平行迹;“导读”部分主要介绍诗的出处、诗题含义、诗歌大旨和诗词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注释部分主要对诗词中的重点、难点字词进行必要的注疏和解释,个别难解的诗句则对整句进行串讲;“延伸阅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诗题相关的文化史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二是简要介绍古今学者对本诗词的点评,三是古代文人学者与诗词作者的唱和酬答及怀念之作。



文脉千年,诗魂永驻:一窥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群星 中国古典文学,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学巨匠,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传世佳作。从唐诗的盛世风韵,到宋词的婉约豪放,再到散文的雅致深邃,每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都以其独特的才情和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世界,传递着千古不变的人文精神。本套丛书,旨在精选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几位至关重要的作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领略他们作品的独特魅力,感受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一、诗仙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位被誉为“诗仙”的传奇人物,其诗歌以磅礴的气势、瑰丽的想象、奔放的情感和豪迈的风格,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他的诗,是盛唐气象的极致写照,是自由灵魂的极致挥洒。他既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不羁,又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寥;既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又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悠远情思。 本部分内容将从李白的生平经历出发,梳理其坎坷而又壮丽的人生轨迹。我们探究他年少时的游历,求仙访道的传说,以及他参与政治的抱负与失意。通过解读他的代表性诗篇,如《将进酒》、《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我们将深入剖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他的浪漫主义精神,体现在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对自然的热烈赞美,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张扬。他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常常将现实与神话、天上与人间融为一体,创造出惊心动魄的艺术画面。他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又充满了奇思妙想,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了中国诗歌的天空。我们将追溯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他在中国文化中的不朽地位。 二、诗圣杜甫:沉郁顿挫,关切民生疾苦 与李白的飘逸浪漫不同,杜甫的诗歌更显沉郁顿挫,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他被尊为“诗圣”,其作品被称为“诗史”,因为它们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以及底层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杜甫的一生,几乎都与战乱、贫困和漂泊相伴,这种经历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悲悯情怀和现实主义的力量。 本部分内容将聚焦杜甫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他早年的抱负与求仕,到遭遇战乱后的颠沛流离,再到晚年困顿中的坚守,我们将详细呈现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心路历程。通过对《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石壕吏》、《丽人行》等名篇的解读,读者将感受到杜甫诗歌的“诗眼”,即那种深邃的洞察力、宏大的叙事能力和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他的语言,质朴凝练,感情真挚,每一句都仿佛饱含着血泪。他的艺术手法,如细节的刻画、对比的运用、情感的抒发,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们将探讨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质,以及他如何将个人遭遇升华为对整个时代的深刻反思。他的诗歌,不仅仅是个人的抒情,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中华民族精神深处忧患意识的体现。 三、欧阳修与曾巩:宋代文坛的双璧,散文的典范 欧阳修和曾巩,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他们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欧阳修,不仅是散文大家,更是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倡古文,反对浮靡的文风,力主文章要“明道致用”。曾巩,则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朴实厚重的文风著称,与欧阳修并称“欧曾”。 本部分内容将分别介绍这两位大家。对于欧阳修,我们将梳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从他早期“苦吟”到后期“快意恩仇”,再到晚年的从容淡泊。我们将重点解读他的散文代表作,如《醉翁亭记》中对自然之乐的描绘,《朋党论》中对政治的洞见,《秋声赋》中对生命的感悟。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叙事的生动,也有议论的深刻,更有抒情的韵味。同时,我们也将简要提及他在诗歌、词、史学等方面的贡献。 对于曾巩,我们将介绍他“事功”与“文章”并重的治学理念,以及他踏实刻苦的创作风格。通过解读《墨池记》中对王羲之勤奋练字的赞颂,《寄欧阳舍人书》中对欧阳修的敬仰与请教,以及《元丰类稿》中的部分篇章,读者将领略到曾巩散文的朴实无华、理性清晰和富有说服力。我们将探讨欧阳修与曾巩在散文创作上的异同,以及他们如何共同塑造了宋代散文的新格局。他们提倡的“古文运动”精神,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长久的影响,使散文回归到质朴、实用、有思想的轨道上来。 四、李清照:一代词宗,千古愁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用她独特的才情和敏感的心灵,写下了感人至深的篇章。她的词,如泣如诉,如梦似幻,将女性的细腻情感和时代变迁的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生命,经历了从少女的娇憨到中年后的孤寂,再到晚年的凄苦,这种命运的跌宕起伏,也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词作之中。 本部分内容将深入探讨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我们将从她早年的“易安体”风格入手,解读《如梦令》、《醉花阴》等作品中表现出的少女情怀、闺阁情趣。随后,我们将重点分析她南渡之后的作品,如《声声慢》、《武陵春》、《钗头凤》等,感受她家国破碎、夫婿离世后的巨大悲痛和孤独。我们将剖析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包括她对白描手法的运用,对意象的选择(如花、月、雨、风),以及她创造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的最高境界。她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更是一位坚强而又充满韧性的女性,她的词,超越了个人情爱,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生命体验。我们将追溯她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以及她对后世女性文学创作的启示。 五、三苏与苏东坡:文学世家的辉煌,千古不朽的“坡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苏东坡),是北宋文学的巨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是中国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他的才情横溢,不仅体现在诗、词、文之上,更融于其豁达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中。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样是杰出的文学家,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家族。 本部分内容将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我们将介绍“三苏”的文学成就。苏洵以其议论性散文著称,如《六国论》,深刻剖析了历史教训。苏辙的散文,则以稳健平实的风格见长,同时在诗歌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我们将介绍他们父子三人如何在文学上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随后,我们将重点聚焦苏东坡。我们将梳理他仕途的坎坷,从初登科场时的意气风发,到屡遭贬谪的艰辛,再到他最终以旷达的胸怀笑对人生。我们将深入解读苏东坡的诗、词、文,如《赤壁赋》中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哲思,《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深情,《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豁达。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更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我们将探究苏东坡的“坡仙”精神,即那种积极乐观、随遇而安、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仅在于其精湛的技艺,更在于其高尚的人格和深刻的思想,使他成为千古传诵的文化偶像。 这套丛书,通过对李白、杜甫、欧阳修、曾巩、李清照、三苏与苏东坡等文学巨匠的解读,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浓缩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文字,领略到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能深入理解这些伟大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的人生遭际、他们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独特而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是一次文学的旅行,更是一次对中华民族精神脉络的溯源,一次对人类智慧与情感的深度体悟。

用户评价

评分

手头这本关于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群体兴衰史的专著,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作者显然是下了苦功夫的,她没有停留在“才子佳人”的表面叙事上,而是深入挖掘了当时商业经济的繁荣如何反哺甚至异化了文人的创作生态。书中对昆山腔的兴起、园林艺术的盛行,以及士大夫阶层在政治权力真空下的精神寄托,都有着细致入微的考证。特别是描述他们如何将对官场的失望,巧妙地转嫁到对审美趣味的极致追求上时,那种微妙的张力读来令人拍案叫绝。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学术的严谨性与文学的感染力完美结合,让你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也能真切体会到那个时代精英阶层内心的微妙变化和无可奈何的妥协。它让我们看到,文化现象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植于当时的经济和权力土壤之中的。

评分

我最近接触了一本比较冷门的著作,是关于清初小说流派中“谴责小说”的起源和初期形态的深度挖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挑战了传统上将“谴责小说”简单视为晚清才成熟的观点,而是细致地梳理了从吴敬梓到惜阴老人等早期作家的作品中,那种对社会不公的隐性批判是如何逐步积蓄力量的。作者通过对大量早期白话文本的文本细读,展现了这些作家在没有成熟的批判文学范式时,是如何运用讽刺、夸张甚至荒诞的手法,来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的。其论证过程层层递进,引经据典,但又避免了纯粹的文献堆砌,而是着力于挖掘那些“被忽略的声音”。对于我这种对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有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前人未曾深入探索的角落的大门,让人看到了批判精神在中国文学中萌芽的艰辛与不易。

评分

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研究报告,其视角之独特,令人耳目一新。不同于以往专注于某一尊造像或某一片石窟的传统做法,这本书着重探讨了印度传入的佛教教义和审美,是如何被中原本土的玄学思潮和士人精神气质所“消化”并最终本土化的过程。书中对“秀骨清像”风格的形成,其社会心理根源的分析,尤其精彩。作者论证了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士人们对超脱现世的追求,与佛家思想的契合点,是如何在艺术形式上找到了最直观的表达。书中配有大量高清的考古图片和对比图表,但最打动我的是其文字的穿透力,它让我们理解到,艺术的变迁背后,是整个民族精神世界在寻求平衡与寄托的艰难历程,读罢,心中肃穆,对那个“名士风流”的时代有了更复杂的理解。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一本研究宋代哲学思潮的著作,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巧,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编年体或流派划分,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具启发性的主题式探讨。它将宋代理学的发展脉络,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变迁、士人对宇宙本体的追问紧密地联系起来。读到关于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论述时,作者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他不仅解释了概念本身,更描绘了这一思想如何在当时儒学复兴的大潮中,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安顿内心的秩序感。书中穿插了许多当时的私人信札和未刊刻的讲义片段,这使得理论的阐述不再是冰冷的教条,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思辨过程。对于那些对中国思想史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更深层的解读视角,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哲学体系,转化为了可以被理解和感知的智慧结晶,文笔典雅而不晦涩,实在难得。

评分

最近读到一本关于唐代文学大家白居易的传记,真是让人茅塞顿开。作者对于白居易的生平、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作品中蕴含的社会关怀,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剖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详细描述了白居易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变化如何体现在他的诗作中,比如他在担任地方官时,那些反映民生疾苦的“新乐府”诗篇,读来让人深思。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作品和生平史料,更像是一次深入的灵魂对话,让你理解一个伟大诗人在动荡时代里的挣扎与坚守。语言朴实却又充满力量,读完后,我对唐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再是孤立地欣赏格律之美,而是能感受到字里行间跳动的历史脉搏和人性光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一个历史人物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让今天的读者也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位“诗魔”的魅力所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