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时间停止的那一天+一个人的朝圣1+2全3册
作者:(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定价:118.60元
ISBN:TZD13645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装帧: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9-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09-01
目录
《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2》
《时间停止的那一天》
内容简介
《时间停止的那一天》
这里有两个故事。
1972年,男孩拜伦。十一岁,读温斯顿私立男校,他的未来已经规划好,用正确的口音说话,学到正确的知识,与上等人打交道。之后,进入牛津或剑桥;又美又寂寞的母亲黛安娜,做着普通家庭主妇该做的事情,却有着不一样的自我。拜伦那么爱自己的母亲,她是他*想守护的美好。一次对时间的误解,让生命的轨迹发生了转移。
2014年,吉姆。患有严重强迫症,刚从精神疗养院出院,背负着过去的创伤,*恐惧的是,自己的错误和不*会对爱的人造成伤害。他怯生生地盼望人生或许还能重新开始。
一个催泪不舍的故事。跨越两个时空,善良、焦虑、不*却又真实迷人的灵魂,努力在爱中弥补伤害,也终将获得力量,像个英雄一样从黑暗走入光明,从而提醒我们:别害怕失去生活的勇气,因为它一刻也未曾离开过我们。
《一个人的朝圣》
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后,他从英国*西南一路走到了*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一个人的朝圣2》
在《一个人的朝圣》里,65岁的哈罗德,87天行走627英里,只为了一个信念:只要他在走,奎妮就会活下来。 这是故事的另一面,这是奎妮,这里有一个埋藏了20年的秘密,有生命中无数的微小瞬间,有温暖的大手,坐在车里的对话,海上的花园。如何处理痛苦,如何爱,如何休息和放松,如何相处,“因为同一样东西发笑也可以是另一种在一起的方式”。当哈罗德开始旅程的同时,奎妮的旅程也开始了。他们因此各自变得完整。 “跟哈罗德一样,奎妮有其阳光和黑暗的一面,但当故事结束,合上书本,作者巧妙地让黑暗消失了,挥之不去的是奎妮坚定的爱的光芒。” 没错,奎妮的情歌是来帮助我们的。
作者介绍
乔伊斯·蕾秋,英国资深剧作家。写了二十年的广播剧本,也曾活跃于舞台剧界,拿过无数剧本奖。《一个人的朝圣》是她的处女作,目前已畅销三四十个国家,入围2012年“布克奖”。
........
我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能让我产生如此强烈阅读冲动的书单了。这套书的气质很特别,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心灵鸡汤”,而是自带一种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成熟感。我能想象,故事里一定充满了鲜明的对比:停滞与前行、绝望与希望、独处与陪伴。这种强烈的张力是吸引读者的关键。在阅读外国长篇小说时,我尤其欣赏那种宏大叙事下对个体命运的精准刻画。我希望看到主角在“朝圣”的路上,遇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是如何成为主角生命中转瞬即逝却又至关重要的“驿站”。这些相遇,哪怕只是匆匆一瞥,也必须承载着推动角色转变的重量。总而言之,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一部小说,而是一次深度的精神洗礼,读完后,能让我感觉自己也完成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内在旅程,哪怕眼角湿润,内心也是温暖而坚韧的。
评分这套书刚到手,还没来得及翻开,光看名字和封面设计,就已经能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情感力量。书的装帧设计得非常用心,那种略带复古和沉静的色调,仿佛在预示着故事的厚重感。我特别喜欢那种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书籍,它们不像快餐式的消遣,而是像一场漫长的旅行,需要你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心绪。我期待着,能在这几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生命、关于告别、关于重生的深刻思考。毕竟,标题里提到的“时间停止”、“朝圣”这些关键词,都指向了人生中那些关键的转折点,那些我们不得不独自面对的时刻。我希望作者的笔触能足够细腻,能描摹出角色内心最隐秘的挣扎与光芒,让人读完后,能带着一种被洗礼过后的平静,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这种治愈系的力量,往往不是直接的安慰,而是通过讲述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故事,让读者自己找到走出困境的勇气。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那个“时间停止”的瞬间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那场“一个人的朝圣”最终会通往何方。
评分最近总在琢磨,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是不是总在追逐一些外界定义的成功,而忽略了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套书的名字正好戳中了我的这个思考点。“时间停止”——意味着停止了外界的喧嚣和评判,终于有机会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个人的朝圣”——则暗示着一场与自我、与命运的私密对话。我希望看到书中角色如何在这种极致的孤独中,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体系。我特别好奇,这种“治愈”是如何达成的?是找到了失而复得的东西,还是学会了与遗憾和解?如果仅仅是老套的失而复得,那未免太过轻巧。我更期待的是一种更深刻的、关于接纳和成长的叙事。比如,主角最终发现,时间并没有真正停止,只是他/她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去理解“时间流逝”的真正含义。这种复杂的人性展现,才是我最欣赏的文学作品的特质。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状态不太好,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劲来,总感觉被困在一个原地打转的怪圈里出不来。我需要一些真正能触动灵魂深处的东西来拉我一把,所以朋友极力推荐了这套书,尤其强调了它的“催泪”和“治愈”标签。我总觉得,最好的治愈并非是粉饰太平,而是直面那些最痛彻心扉的经历,然后从中汲取到继续前行的韧性。我猜想,故事里一定有主角经历了巨大的失落或创伤,他们不得不中断原有的生活轨迹,开始一段艰难的自我修复之旅。这种“一个人的朝圣”听起来就充满了孤寂与坚持,那种明知路途艰险却义无反顾的劲头,正是我现在最需要的精神养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在与书中人物的共情中,把那些淤积在心里的负面情绪,通过阅读的仪式感彻底释放出来,最终达到一种释然。我已经准备好了纸巾,期待着一次酣畅淋漓的情感宣泄。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外国长篇小说爱好者,我对作品的叙事结构和文字的韵律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套书既然能被归类为“长篇”,想必内容会相当饱满,不会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浅尝辄止。我更看重的是作者如何巧妙地编织多条时间线或者情感支线,让“时间停止”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现象,而是一种深刻的心理状态。也许主角在那个时间点被困住了,是出于悔恨、是出于不舍,还是因为某些真相尚未揭晓?而“朝圣”的过程,理应是对内心执念的不断拷问和解答。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充满哲学思辨的文字,能够引发读者对存在意义的探讨。我可不只是想被感动,我更希望被启发,能从这些异域的故事中,看到人类情感共通的本质,那种跨越文化鸿沟,直击人心的力量。如果文字不够精炼有力,再催泪的故事也只会显得矫情,我期待的是大师级的笔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