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版 次:1
页 数:全五册
字 数:
印刷时间:2014-12-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盒装
丛书名:世界儿童文学图文典藏系列:套餐二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8200714
定价:200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青少年读者群
心灵深处*唯美的记忆,一部部跨文化藩篱、年龄界限的永恒经典!
19世纪英法插画“黄金时代”代表画家珍贵彩插,文学与艺术的双重餮宴!
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历经一百多年,至今在世界各地的影响仍旧十分广泛。
目录
《格林童话全集(上中下全三册)》
忠实的约翰
好交易
令人叫绝的乐师
十二兄弟
一群二流子
小弟弟和小姐姐
三片蛇叶
白蛇
麦草、煤块和豆子
渔夫和他的妻子
勇敢的小裁缝
灰姑娘
谜语
老鼠、小鸟和香肠
内容推荐
《格林童话》首卷诞生于1812年,后经格林兄弟多次修订补充,于1857年出版了现在世界广为流传的第七版。作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如今已被译成各国文字多次出版,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格林童话》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该书奠定了民间童话中引人入胜的“格林体”叙述方式,它对19世纪以来的世界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玫瑰公主》等故事,以丰富的想像、美丽的幢憬、单纯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启迪了孩子的心扉。 《伊索寓言》是全世界拥有读者多的一本书,相传它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一名黑人奴隶伊索创作的,实际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加工而成的。14世纪初,拜占廷僧侣学者普拉努德斯搜集和整理了当时听到和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抄本,编成《伊索寓言》。此后数百年的各种版本都由这个版本发展而来。
《伊索寓言》完全摒弃了空洞说教的模式,,通过简短而精炼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不为人察觉的真理。其中大多数是动物故事,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其中家喻户晓的小故事有《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狼来了》《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
《小飞侠彼得·潘》是詹姆斯。巴里著名的一部童话剧。讲述了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彼得?潘的故事。彼得·潘是一个小男孩,他像每一个童年的孩子心目中的自己一样,淘气、勇敢、有些傲气,而且还会飞翔。他住在一个叫做“永无岛”的可爱小岛上。一天晚上,彼得带着善良的温迪,还有她的两个弟弟飞向永无岛,开始了新奇刺激的冒险之旅。他们遇见了美丽的美人鱼小姐、英勇的印第安战士、阴险毒辣的海盗船长霍克……后彼得和朋友们一起勇敢地与霍克展开了殊死决斗。
虽然童年一去不返,但新奇、刺激、美丽、忧伤――所有童年的情感与追求被封存在这个美丽的童话中完美地保留下来……
《彼得·潘》在伦敦公演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轰动。后来,又把它改为童话故事,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以彼得·潘故事为内容的连环画、纪念册、版画、邮票等风行欧美各国。自从《彼得·潘》被搬上银幕,每年圣诞节,西方各国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作者简介
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是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他们出生在黑森州法兰克福附近的哈瑙,就读于卡塞尔的弗里德里希文科中学,后来同在马尔堡大学学习法律。20多岁时,他们开始了语言学与文字学方面的研究。格林定律和童话与民间故事集便是这些研究的成果。他们在语言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是日耳曼语言学的奠基人。1812年,《格林童话》的第一卷,于圣诞节前夕在柏林问世,此后格林兄弟不断补充故事,并一再修订,1857《格林童话》推出第七个版次并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伊索(公元前620-公元前560)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的一个寓言家,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加上他长的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母亲去世后,伊索跟随曾照料过他的老人到各地漫游,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成为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幸运之神向他微笑,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可以说话了。伊索曾经凭借自己的机智救朋友和主人于危难,后据传因得罪德尔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的寓言完全凭口述。现在广为流传的《伊索寓言》是根据拜占廷僧侣学者普拉努德斯搜集和整理的古希腊寓言抄本编订的版本发展而来的。
......
........这次购入的《极简主义的艺术与实践》完全颠覆了我对“少即是多”的刻板印象。我原以为它会是一本充斥着断舍离口号的“鸡汤书”,但事实证明,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高效、有目的性人生的操作手册。作者没有强迫你扔掉所有东西,而是引导你去审视每一样物品、每项活动在你生命中的真正价值。书中关于“注意力资源分配”的那一章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它阐述得极其清晰:现代社会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匮乏,而是精神上的过度饱和。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极简实验”,比如“一周只使用三种颜色穿搭”或者“数字设备宵禁”,这些小小的尝试,真的在潜移默化中降低了我日常的决策疲劳。文字风格冷静、清晰,没有多余的煽情,全是干货,非常适合那些被生活琐事压得喘不过气,渴望找回生活主导权的都市人。这本书更像是给心灵做了一次深度清洁和系统优化。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本《十九世纪欧洲贵族生活图鉴》的期待值本来不高,总觉得这类历史普及读物难免枯燥乏味,充斥着冷冰冰的年代和人名。没想到,这本书的作者竟然用一种近乎“八卦”和“情景再现”的方式,把那个时代的面纱轻轻揭开了一角。它没有长篇大论地分析宏大的历史背景,而是聚焦于那些细微末节:下午茶的规矩、沙龙里的暗流涌动、定制礼服的昂贵面料、甚至是贵妇们用来掩盖心事的蕾丝手套。读起来就像是偷偷潜入了一场奢华的舞会,耳边充斥着小提琴声和窃窃私语。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服饰变迁时,如何巧妙地将社会阶级的流动性也一并展现出来。这本书的配图质量也是一流的,那些精美的黑白照片和手绘插图,让文字的画面感瞬间饱满起来,仿佛能闻到香水和皮革混合的味道。对于想了解那个时代“生活质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远超预期的细腻视角。
评分天哪,刚看完这套《世界经典科幻巨著珍藏版》,简直是思维的过山车!特别是那本关于时间悖论的小说,作者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将其融入情节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那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叙事手法,让人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些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位主人公,他的道德困境和社会责任感的挣扎,写得极其深刻,让我不禁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科技发展方向。它不是那种只有炫酷特效的爆米花科幻,而是真正能引发读者对人类命运、宇宙本质进行哲学思辨的作品。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和排版布局都透露着一股沉稳的大气,即便是随便放在书架上,也显得品位不凡。如果你期待的科幻是那种能让你在读完后合上书本,久久凝视窗外,思考“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的类型,那么这套书绝对不容错过。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开始下一本了,希望它能带来同样震撼的阅读体验。
评分近期翻阅的这套《全球濒危野生动物摄影集》带给我一种近乎震撼的复杂情感。这不仅仅是一本精美的画册,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世界警报”。摄影师们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他们深入人迹罕至的荒野,捕捉到的每一个瞬间都带着强烈的生命张力。我被苏格兰高地那只眼神忧郁的猞猁深深触动,那双琥珀色的眼睛里似乎包含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一丝不屈的骄傲。书中的文字部分虽然简短,但数据翔实且充满人文关怀,它没有用指责的语气,而是平静地陈述着栖息地的消失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可逆转的伤害。当我翻到最后那几页,看到那些已经“永远消失”的物种的剪影时,心中涌起的是巨大的失落和无力感。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极高,色彩还原度非常逼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生命体的独特与脆弱。它催促着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因为这些美丽的生灵,可能在我们下一本书翻开之前,就已经永远地从地球上退场了。
评分我必须为这本《中原古建筑的榫卯结构解析》点赞!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原本对古代木工技艺是敬畏大于理解的。然而,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简直是天才之作。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力学公式,而是通过大量清晰到令人发指的分解图和透视图,一步步拆解那些看似天衣无缝的连接点——“燕尾榫”、“十字榫”……读者的目光会随着作者的笔触,如同X光一般穿透厚重的木材,清晰地看到每一块构件如何咬合、如何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没有钉子的宏伟体系。特别是在讲解斗栱(Dǒugǒng)时,作者甚至用到了类比,将复杂的结构比喻成一种精巧的“乐高积木”,这一下子就拉近了读者与传统工艺的距离。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图纸的记录,它承载的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工匠精神,值得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珍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