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班组长现场管理培训教程 | ||
| 作者: | 杨剑 | 开本: | |
| YJ: | 3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7-01 |
| 书号: | 9787122281111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本书主要作者杨剑,1991年毕业于经济管理专业,做过国家公务员,曾在国企任过厂长;在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出版策划中心,担任副经理,GJ职业经理人;曾经J职于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CDI策划中心,任总编助理、策划总监;还J职于金融联集团华盈恒信咨询公司,任出版部经理;现J职于深圳普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任出版部经理兼总编辑。杨剑领衔的创作团队著有《班组长工作手册》、《班组长现场管理》、《班组长人员管理》等图书,曾经评为中国书刊行业协会“全行业畅销品种”、中国制造业企业班组长培训特别推荐用书,三次再版,印刷二十多次。
精彩导读怎样进行仪器设备管理
1.班组仪器仪表管理的任务
班组仪器仪表管理是指对生产所需要的仪器仪表进行申领,合理使用,精心维护,保持性能和精度,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班组仪器仪表管理有以下几项任务:
(1)执行仪器、仪表管理方面的制度;
(2)合理使用仪器仪表,保证仪器仪表正常工作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3)做好维护、存放、检验、鉴定报废、记账、立卡、统计等工作;
(4)保管好技术资料(包括合格证);
(5)处理好仪器、仪表事故。
2.班组仪器仪表管理的具体工作
(1)仪器仪表的领用与建账
班组根据生产工艺文件的规定制定新产品工艺方案、设备和仪器改造方案,确定尚不齐全或应该添置的项目。然后通过车间仪表员报请主管部门批准或领用仪器仪表计划。到货后,办理领用手续,建立账卡,验收仪器仪表。班组验收仪器仪表通常是配合仪表员进行,内容有:外观检查,即检查外壳包装是否损坏;成套性检查,即根据装箱单、说明书清点主机、辅机、附件和专用工具、随机图纸、技术资料、说明书和外设接线等;性能检验,即按说明书上规定的技术指标进行逐项检查。大型、精密、稀有仪器还应填写验收报告,同时将图纸、技术资料交上级主管部门存档,班组通常只保存说明书(或其复印件)。
(2)正确使用仪器仪表
①注意仪器仪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一般的仪器仪表都有工作条件的规定,如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等,必须对其严格遵守。使用前先检查合格证,无合格证的仪器仪表应停止使用。正常情况下,仪器工作处要通风,没有强磁场,无腐蚀物和强烈震动,注意防尘。
②在技术规范允许尺度内使用仪器仪表
SJ上没有WN的仪器,所有仪器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局部的领域而实施观察、检测、调节和控制作用的,因此,一定要按规定范围使用。要保证仪器仪表都正常工作,不以粗代精,不超负载使用。一般的仪器仪表都经过调整校正,部分结构还进行了密封,未经许可不能拆卸分解仪器仪表。使用时对操纵和控制手柄、形状、按纽要适D用力。
③注意仪器仪表的操作规程
使用前应检查电源和其他动力源是否匹配、接触或密封良好,各外设附件是否配置得D,准备J绪才可开机。凡无线电仪器都有预热稳定过程,使用中应予以等待。其他操作顺序、方法、连续使用时间、使用精度、使用J限等,应按规程进行。
(3)遵守周期检查制度
为了保证仪器仪表功能的准确性、一致性、可靠性,班组必须按照主管部门有关周期检定制度的规定,按时、按量把仪器仪表送交检验、检定,搞好计量仪器的传递工作,并保存好检定卡片或表格、记录。
(4)搞好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工作
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是防尘、防潮、防腐、防老化工作。要每天用干布擦拭外壳,停用时应用布罩遮盖仪器。部分仪器还有避光的要求,对于仪器仪表中的灰尘要请有关人员定期清除。
(5)做好精密仪器仪表的管理工作
精密、贵重、稀有仪器仪表应该从使用、保管、维护、检查等几个方面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对这类设备要严格实行“四定”、“五不”的管理维护制度。
“四定”是指:定使用地点,定使用人员,定检修人员,定专用管理制度。
“五不”是指:开机不离人,精机不粗用,不带病工作,不违及操作规程,不在仪器上堆放其他仪器及物品。
(5)做好其他管理工作
①搞好仪器附件的管理
附件的遗失是仪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事故,而附件的遗失或损坏,往往使精密、贵重的仪器不能继续使用,严重影响生产或科研。因此要切实加强其管理。管理的方法是附件随仪器一起建账,规定固定存放地点,建立借用制度,规定仪器和附件换人使用时的交接手续。
②做好仪器技术资料保管工作
仪器的说明书、操作规程和其他交班组保存的技术资料应和班组工艺文件一起统一保管,班组长换人,应清理移交。这些资料只能借阅,不能交私人保管。
③仪器仪表的遗失处理
对于个人保管的仪器仪表,不管主客观原因发生的遗失情况都应认真进行处理,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针对不同情节,采取行政处分加经济赔偿的方法。各单位都应建立仪器遗失赔偿制度。
④仪器仪表的报废和利用
仪器仪表确因使用年限长久,性能低劣、事故造成严重损坏等而无法修复,或因科技发展而失其原有价值,班组可通过车间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主管部门经有关机构技术鉴定、审查同意后,填写报废申请单,报领导审批,正式报废。报废后的仪器由主管部门统一处理。
目录目录
CONTENTS
D一章 现场管理基础 1
D一节 班组长现场管理的职责 1
一、班组长现场管理的6大任务 1
二、现场管理的目标——QCDS 2
三、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3
四、现场管理的工作原则 4
五、现场工作有效推进的步骤 6
D二节 班组长现场管控的基本方法 7
一、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7
二、什么是三现法 8
三、什么是巡视法 10
四、什么是5Why法 12
D三节 班组长现场管理的技巧 14
一、如何进行现场工作指导 14
二、如何进行交接班管理 16
三、工位需要1;CY=CY替怎么办 17
四、如何做到让现场井然有序 18
D二章 现场作业管理 19
D一节 班组长现场作业前的工作 19
一、如何准确接收生产指示 19
二、生产前要进行哪些准备 20
三、如何确定作业速度与作业时间 22
四、如何制订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25
五、如何进行生产线安排 27
D二节 班组长现场作业中的工作 29
一、如何进行生产进度控制 29
二、如何进行日常作业检查与巡查 33
三、如何进行作业切换管理 35
四、如何进行生产异常处理 37
D三节 班组长现场作业后的工作 40
一、如何推行日常工作的QCDS 40
二、如何进行作业日报管理 43
三、如何填写工作日志 46
D三章 现场5S管理 49
D一节 5S管理的步骤和方法 49
一、5S活动的3大原则 49
二、推行5S活动的11个步骤 50
三、5S推进的7大方法 59
D二节 班组5S管理实务 68
一、SEIRI(整理)在班组的具体实施 68
二、SEITON(整顿)在班组的具体实施 70
三、SEISO(清扫)在班组的具体实施 73
四、SEIKETSU(清洁)在班组的具体实施 74
五、SHITSUKE(素养)在班组中的具体实施 75
六、5S活动中的定置管理 77
D四章 现场目视管理 79
D一节 目视管理技术 79
一、目视管理的应用范围 79
二、实施目视管理的三大原则 80
三、目视管理的常用工具 81
四、目视管理的实施方式 84
五、目视管理的实施手段 85
D二节 目视管理实施技巧 86
一、简单实用的目视管理方法 86
二、物料目视管理的实施方法 86
三、设备目视管理的实施方法 87
四、质量目视管理的实施方法 88
五、安全目视管理的实施方法 89
D五章 现场看板管理 91
D一节 看板的种类与编制 91
一、看板的种类 91
二、班组现场布局看板的编制方法 92
三、班组工作计划看板的编制方法 93
四、班组生产线看板的编制方法 94
五、班组品质现状看板的编制方法 94
六、班组工作看板的编制方法 95
七、班组人员动态看板的编制方法 96
D二节 准时制与看板管理 96
一、JIT生产方式与看板管理 96
二、JIT看板的功能 97
三、JIT看板的使用原则 99
四、JIT看板在班组实施的8个步骤 99
五、JIT生产专用看板的编制方法 100
D六章 现场标准化维持与改善 101
D一节 维持生产标准化 101
一、标准的维持与改进 101
二、班组现场作业标准的应用 102
三、标准作业的三要素与推进方式 103
D二节 现场改善基础知识 105
一、现场改善的三大ZJ任务 105
二、现场改善的3项基本原则 106
三、现场改善的3大内容 107
四、现场改善的3大BB意识 110
D三节 现场改善实务性技巧 111
一、现场作业人为失误如何改善 111
二、如何运用3U MEMO现场改善手法 113
三、班组现场改善的实施技巧 116
D七章 现场物料管理 117
D一节 物料分类与成本管理 117
一、如何进行ABC分类管理 117
二、如何进行物料成本控制 118
三、如何减少现场物料浪费 120
四、怎样充分利用边角余料 121
D二节 物料作业管理 121
一、如何充分了解物料状况 121
二、如何进行发料作业 123
三、如何杜绝物料领用错误 124
四、如何办理退料补货 125
五、如何进行物料搬运作业 125
六、如何处理不良物料 127
七、如何进行辅助材料管理 128
D八章 现场设备管理 130
D一节 班组设备管理 130
一、班组设备管理的内容 130
二、设备操作规程 131
三、设备使用规程 131
四、设备维护规程 132
五、如何建立设备台账 133
六、如何进行设备日常保养 134
七、怎样杜绝设备的异常操作 135
八、怎么进行设备点检作业 136
九、什么是设备点检制的“八定” 137
十、班组设备点检制的六大要求 138
十一、怎样进行设备点检的分类作业 139
十二、如何进行设备内部点检 140
十三、如何进行设备日常巡检 143
十四、如何进行设备三级保养 143
D二节 生产工具仪器管理 147
一、班组工具管理的内容 147
二、班组日常工具管理的实施 148
三、怎样进行仪器设备管理 149
D三节 全面生产维护(TPM) 151
一、TPM的特点与目标 151
二、TPM活动的内容 151
三、TPM推行的3个阶段和10个步骤 153
四、怎么开展自主保养 155
D九章 全面质量管理 158
D一节 如何推进班组质量管理 158
一、影响产品质量的主因有哪些 158
二、如何进行产品质量日常检查 159
三、怎样提高生产直通率 160
四、班组如何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160
D二节 如何进行现场质量控制 161
一、如何在班组推行“三检制” 161
二、如何进行制程质量异常处理 163
三、如何处理现场不良品 164
四、防止不良品有何要诀 164
D三节 积J参与全面质量管理(TQM) 165
一、什么是TQM(全面质量管理) 165
二、TQM现场质量管理有何要求 166
三、TPM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 167
四、美的电器公司的PDCA特点 169
参考文献 170
《班组长现场管理培训教程》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心里是带着点小期待的。毕竟,作为一名在生产线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深知现场管理对于一个班组的效率和安全是多么重要。这本书的名字直截了当,一看就知道是冲着解决实际问题去的,而不是那些空洞的理论。我翻开目录,看到里面涉及了团队建设、目标设定、质量控制、安全生产、人员激励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班组长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的挑战。特别是关于沟通技巧和冲突解决的部分,我非常感兴趣,因为有时候一点点误会就能让班组的气氛变得很紧张,影响工作进度。还有关于如何识别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这更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效率提升的关键点。书中提到的案例分析,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工作中的影子,并学习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它接地气,不像有些管理书籍那样高高在上,而是站在一线管理者的角度,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进一步提升自己带领班组的能力,让我们的工作更顺畅,也让团队成员们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评分《班组长现场管理培训教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没有华而不实的包装,而是实实在在的在教导方法。我翻到“安全生产管理”这一章,觉得非常重要。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书中关于如何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以及如何开展有效的安全培训,都写得非常详细。我一直认为,班组长不仅是生产的组织者,更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本书提供的系统性的安全管理思路,我希望能帮助我更好地落实安全责任,预防事故的发生。另外,关于“现场5S管理”的内容,我也很期待。虽然“5S”的概念我们经常听到,但真正做到位,并且持续保持,却不容易。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我认为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让我的班组在安全和秩序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整个公司的生产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关注的是班组长工作中那些最基础、最关键、也最能体现管理水平的地方。
评分说实话,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拿到《班组长现场管理培训教程》的。一开始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因为市面上管理类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雷同,很难找到真正有用的。但是翻开这本书,我发现它的内容确实很有深度,也很全面。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班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提升”的内容。我们班组虽然大家平时都挺努力的,但有时候感觉大家各自为政,缺乏一种共同的目标感和归属感。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如何通过共同的活动、明确的班组目标、以及领导者以身作则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组氛围,我觉得非常受用。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班组,不光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让每个成员都觉得在这个集体里是受到重视的,是能够一起成长的。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思路和建议。我还会关注书里关于“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的部分,因为如何合理地评价和激励员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回报,这对保持班组的活力至关重要。总体而言,这本书给我一种“全面武装”的感觉,希望能帮助我更好地应对班组管理中的各种复杂情况。
评分我拿到这本《班组长现场管理培训教程》之后,最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种扎实的感觉。它没有花哨的封面,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标题,就是一副“干货满满”的样子。我翻到关于“员工技能提升与培养”那一章节,觉得特别有共鸣。我们班组里,新来的员工很多,老员工也有技能瓶颈,怎么才能有效地让他们进步,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的生产节奏,这一直是个难题。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的建议,比如“一帮一”的指导模式,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培训,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靠口号解决,更需要的是一套系统的方法论。这本书似乎就提供了这样的方法。另外,关于“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篇章,里面提到的“PDCA循环”以及一些简单易懂的工具,比如“鱼骨图”,我平时也会用,但总觉得不够深入。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我一些新的启发,让我能更系统、更科学地去分析和解决那些反复出现的老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教科书”的感觉,但是是那种很实用、很贴近实际生产的教科书,而不是那种只有理论的学习材料。
评分拿到《班组长现场管理培训教程》,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书中的内容,从最基础的岗位职责到更高层面的战略协同,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生产计划与执行”的部分,这在我们车间是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核心环节。书中对如何分解生产任务、如何进行进度跟踪、以及如何应对计划变更时采取的措施,都有非常详细的阐述。我一直觉得,一个班组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划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到位程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更系统地掌握这些技能,避免因为计划不周或执行偏差而造成的返工或延误。此外,书中关于“成本控制与节约”的章节,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如何从班组层面去挖潜降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来帮助我的班组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专业”和“实用”的双重感受,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