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评论 | |
| 上篇概 论 / 一 毛泽东生平与诗词创作 / 二 毛泽东诗词创作分期 / (一)读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时期 / (二)革命战争时期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三 毛泽东的诗学理论与创作实践 / (一)毛泽东诗学理论综述 / (二)赋予旧体诗词以现当代生活内容 / (三)推动旧体诗词向现当代诗词转型 / 四 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修辞 / (一)锻字炼句,化一般为显豁 / (二)勤于修改,化常言为妙语 / (三)从善如流,化他言为己用 / (四)调配音节,化不合律为合律 / (五)精心制作、修改标题,准确署明写作时间 / 五 毛泽东诗词的出版与传播 / 中篇笺 译 / 一 正 编 / 贺新郎·别 友 / 沁园春·长 沙 / 菩萨蛮·黄鹤楼 / 西江月·井冈山 / 清平乐·蒋桂战争 / 采桑子·重 阳 / 如梦令·元 旦 /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 渔家傲·反一次大“围剿” /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 菩萨蛮·大柏地 / 清平乐·会 昌 / 十六字令三首 / 忆秦娥·娄山关 / 七 律·长 征 / 念奴娇·昆 仑 / 清平乐·六盘山 / 沁园春·雪 / 七 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七 律·和柳亚子先生 /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 浪淘沙·北戴河 / 水调歌头·游 泳 / 蝶恋花·答李淑一 / 七律二首·送瘟神 / 七 律·到韶山 / 七 律·登庐山 / 七 绝·为女民兵题照 / 七 律·答友人 / 七 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七 律·和郭沫若同志 / 卜算子·咏 梅 / 七 律·冬 云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 七 律·吊罗荣桓同志 / 贺新郎·读 史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念奴娇·鸟儿问答 / 二 副 编 / 五 古·挽易昌陶 / 七 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 虞美人·枕 上 / 西江月·秋收起义 /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 五 律·挽戴安澜将军 / 五 律·张冠道中 / 五 律·喜闻捷报 /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 七 律·和周世钊同志 / 五 律·看 山 / 七 绝·莫干山 / 七 绝·五云山 / 七 绝·观 潮 / 七 绝·刘 / 七 律·读 报 / 七 律·读 报 / 七 律·读 报 / 七 绝·屈 原 /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 杂言诗·八连颂 / 念奴娇·井冈山 / 七 律·洪 都 / 七 律·有所思 / 七 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 七 绝·贾 谊 / 七 律·咏贾谊 / 下篇附 录 / 一 原创(17首) / 杂言诗·迎 春 / 五言诗·井 赞 / 五言诗·咏指甲花 / 五言排律·湘江漫游联句 / 五 律·初登云麓宫联句 / 七 绝·呈刘翰林联句 / 五言诗·玉潭即景联句 / 七 律·游学即景 / 四言诗·题安化北宝塔壁 / 七 古·自信人生 / 四言诗·给罗章龙赠言 / 七 绝·过魏都联句 / 四言诗·祭母文 / 五言诗·大沽观海联句 / 赋体诗·赠杨虎城将军 / 四言诗·祭黄陵文 / 七 律·读 报 / 二 改诗、仿诗(5首) / 七 绝·改诗呈父亲 / 七 绝·改《咏蛙》 / 四言诗·戏改江淹《别赋》句 / 七 绝·仿陆放翁《示儿》诗 / 七 律·改鲁迅诗 / 三 韵语(11首) / 四言韵语·题《明耻篇》 / 杂言韵语·红军纪律歌 / 四言韵语·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 / 六言韵语·苏维埃政府布告 / 四言韵语·赠高桂滋 / 四言韵语·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 五言韵语·军队向前进 / 四言韵语·大权独揽 / 四言韵语·手里有粮 / 四言韵语·题农村公共食堂 / 五言韵语·读《十批判书》 / 四 毛泽东诗词书法大事年表 / 五 旧体诗词知识 / 主要参考文献 |
| 精彩文摘 | |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童年和少年时代,先后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习作有《杂言诗·迎春》、《五言诗·井赞》、《五言诗·咏指甲花》和《七绝·改诗呈父亲》、《七绝·改《咏蛙》》等。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过半年兵。1914至1918年,在湖南省立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这一时期诗歌创作有《四言韵语·题《明耻篇》》、《五言排律·湘江漫游联句》、《五古·挽易昌陶》、《五律·初登云麓宫联句》、《七绝·呈刘翰林联句》、《五言诗·玉潭即景联句》、《七律·游学即景》、《四言诗·题安化北宝塔壁》、《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五言诗·过魏都联句》、《四言诗·祭母文》、《五言诗·大沽观海联句》等。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这期间创作了《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等词作。 1925年秋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思想,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创作《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词作,抒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远大报国志向。 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毛泽东及时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毛泽东到湖南、江西两省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领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建中国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词作《西江月·秋收起义》反映了这一伟大的革命壮举。1928年,朱德等领导的湖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整编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工农革命军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阐述。《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等词作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这一时期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历程。 针对革命斗争中出现的问题,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09页。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红军一方面军成立,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当选临时政府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毛泽东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核心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把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错误的战略和政策,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这一时期毛泽东创作有《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三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等词作。 1934年10月,毛泽东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在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初步形成。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1936年10月,与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长征宣告结束。在长征路上和抵达陕北初期,毛泽东创作了《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等作品,为我们留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丽史诗。鉴于当时国内的严峻形势,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之间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1936年2月至1937年夏,毛泽东创作有《沁园春·雪》、《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四言诗·祭黄陵文》等诗词。 |
拿到这本《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之前,我对毛泽东诗词的认识,更多停留在“伟大”和“激昂”这两个词上。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让我看到了诗词背后更丰富的情感和更细腻的思绪。书中的“注解”部分,尤其让我眼前一亮。它并没有刻意去拔高或神化,而是以一种非常朴实、客观的态度,解释了诗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典故。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例如,在读到《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书中对“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的注解,就非常精彩。它解释了这句诗的典故出处,以及毛泽东同志借用此句所表达的,对于旧中国统治的深刻批判和对新中国诞生的无限感慨。这种细致入微的注解,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从而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当时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更增加了阅读的真实感和历史厚重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变革的年代。
评分阅读《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的感受,就像是在翻阅一部浓缩的中国革命史,而毛泽东的诗词,则是这条史诗中最动人心魄的篇章。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诗词的汇编,更是一部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的“百科全书”。我特别欣赏书中的“赏读”板块,它提供了非常多元化的解读视角。有时,它会从文学美学的角度,分析诗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让我惊叹于毛泽东同志在诗词创作上的高超造诣。比如,在解析《蝶恋花·答李淑一》时,书中详细剖析了“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这一联的意境营造,以及“寂寞嫦娥舒广袖”所蕴含的孤高与坚韧。有时,它又会从历史事件的角度,将诗词与具体的革命斗争相结合,让我深刻体会到诗词背后所承载的沉重责任和伟大理想。书中提及的许多细节,例如某次战役的背景,某个会议的讨论,都让诗词的创作动机和时代背景更加清晰可见,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能让你“读懂”毛泽东诗词的书。《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将“笺译”、“注解”和“赏读”这三个功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以往阅读毛泽东诗词,虽然能感受到其宏大的气势,但对于许多典故和深层含义,总是难以完全把握。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这一不足。书中详细的“注解”,就像一座桥梁,将我与古老的文化和复杂的历史紧密连接。例如,在阅读《卜算子·咏梅》时,书中对“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解读,让我明白了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革命曲折发展但最终必将胜利的寓意的深刻象征。而“赏读”部分,更是锦上添花,它通过对诗词情感、意境和艺术手法的分析,让我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位革命家、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诗人的多重魅力。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对毛泽东诗词有一定了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读”诗词的方式。以往阅读毛泽东诗词,更多的是被其磅礴的气势和革命情怀所感染,而《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则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着读者深入到诗词的肌理之中。书中的“赏读”部分,更是点睛之笔。它不是简单的品头论足,而是深入分析了诗词的艺术手法,比如意象的选择、对仗的精妙、用典的恰当等等,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阐释了这些艺术手法如何服务于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忆秦娥·娄山关》的赏析,书中详细分析了“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一句是如何营造出一种肃杀、悲壮的氛围,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革命战士的坚韧与不屈。作者还将这首词与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的经历紧密结合,让我们体会到,在那个生死关头,他写下这首词时,内心的激荡与对革命前途的深思。这种将文学分析与历史解读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趣味性,让我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也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评分读《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的惊喜,远不止于诗词本身。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仿佛捧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翻开扉页,便是一幅幅古朴典雅的插画,配合着舒展有力的书法,瞬间将人拉入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我尤其喜欢书中的笺注部分,它不像那些枯燥的学术考证,而是用一种近乎娓娓道来的方式,将每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当时的心境,乃至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都娓娓道来。比如,读到《沁园春·雪》,在读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时,书中详细描绘了当时毛泽东同志在寒风中独自站立于橘子洲头,眺望江水的场景,那种孤寂中蕴含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让我对这首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比如,对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作者不仅解释了“霜天”并非指寒冷的秋天,而是指当时中国革命所处的复杂严峻的环境,更引用了大量历史资料,说明毛泽东同志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并以此激励广大人民。这种详实而生动的解读,让诗词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呐喊和激昂的乐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