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Ⅱ》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出现在本书中的企业家,都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不世豪杰。跟《大败局》中的众多草莽人物相比,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区别是,他们中的不少人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他们中有教授(宋如华)、发明家(顾雏军)、博士(仰融)、军医(赵新先)、作家(吕梁)以及哈佛商学院总裁班学员(孙宏斌)等等。他们也并非对风险毫不在意,如托普的宋如华在创业之初就曾经专门拜访落难中的牟其中和史玉柱,向他们当面讨教失败教训。甚至在公司规范化经营及战略设计上,这些公司也与当年《大败局》中的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华晨、德隆、三九及健力宝等公司都曾经重金聘请全球最优秀的咨询公司为其服务,德隆的唐万新甚至还有一个拥有150名研究员的战略研究部门。
在《大败局Ⅱ》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
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规则不健全,利欲熏心,金融监管不严,产权不明,政商勾结,乱世中的一位位英豪与枭雄。如果能尽量采访到当事人就更好了,比如顾雏军自己讲科龙的版本就完全不一样。
评分##读完真是唏嘘不已。科龙、华晨、健力宝,这些项目如果当时不是政府力量为了自身产权利益而百般阻挠,今天相关产业的面目可能就会完全改写。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是经济飞速发展与制度设计缓慢的路上不得不交的学费。只是,这学费要交到何时,才能毕业进入下一阶段呢…
评分##大败局一主要靠投机、营销发家,然后死在产品,管理上。大败局二主要靠国有资产私有化,借壳上市发家,死在体制,资金上。
评分##非常好看,文笔极好,立场比较客观冷静,从案例本身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李经纬、吕梁、孙宏斌的几个案例,尤其漂亮。另外,里面谈到的产业变革大都发生在90-2005年,却陈旧得像100年前的事情,变得太快了。
评分产权不清晰+资本玩手+快速扩张=大败局II
评分##读完真是唏嘘不已。科龙、华晨、健力宝,这些项目如果当时不是政府力量为了自身产权利益而百般阻挠,今天相关产业的面目可能就会完全改写。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是经济飞速发展与制度设计缓慢的路上不得不交的学费。只是,这学费要交到何时,才能毕业进入下一阶段呢…
评分##读完真是唏嘘不已。科龙、华晨、健力宝,这些项目如果当时不是政府力量为了自身产权利益而百般阻挠,今天相关产业的面目可能就会完全改写。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是经济飞速发展与制度设计缓慢的路上不得不交的学费。只是,这学费要交到何时,才能毕业进入下一阶段呢…
评分##大败局一主要靠投机、营销发家,然后死在产品,管理上。大败局二主要靠国有资产私有化,借壳上市发家,死在体制,资金上。
评分##这本要比一触目惊心太多,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