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简介
《大家的经济学(全新修订版)》是为普通民众编写的一本经济学通俗读物,也适合做高中、中职、大专、电大的辅助教材。用身边的一些小故事来阐述经济学理论,语言亲切生动、平易近人,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明白经济学原理。《大家的经济学(全新修订版)》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多次再版,这里呈献给读者的是第三次修订版。
作者简介
茅于轼,1929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先后在铁道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职。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运输经济、数理经济。曾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60岁从社科院退休,创办蜚声中外的天则经济研究所并担任主要领导,至今仍为天则荣誉理事长;70岁,在山西创办农村小额贷款基金会;在北京创立“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帮助贫困地区妇女来京就业;83岁,创设人文经济学会,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经济学的普及。
主要著作有:《择优分配原理》《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谁妨碍了我们致富》《寻求社会致富之道》《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等。
岑科,布依族,出生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2003年写作出版《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评传:茅于轼》,后兼任茅于轼先生的学术助理。2012年与茅于轼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人文经济学会。2013年与茅于轼合著《人文经济学:不用数学的经济学》。现担任人文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关注中国经济改革及社会制度变迁。
精彩书评
★拜读您所著《大家的经济学》后赞叹不已。其实我一直苦于缺乏好的经济学教材推荐给学生,您所做的真是一件意义重大一天的基础性工作,感谢您!
——读者陈圳
★我从小就对经济学很感兴趣,读了一些书,但是都很难坚持下去,因为里面的说教太缺乏吸引力。我想您的书是我读过的系统、详细、例子易懂的书。
——读者林霖
★本以为经济学是晦涩难懂的,但书中幽默风趣的讲解、丰富生动的事例,颠覆了我对经济学的一贯成见。
——读者黄子由
★读了您的《大家的经济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非经济学专业的人阅读。真希望您的书能让更多的人阅读。
——读者雪柔
目录
章 人性根源
人类是一种自利的生物
利他行为的表现和原因
想象中的无私社会
延伸阅读:从“泰坦尼克”灾难看范美忠逃生
第二章 社会秩序发展
为什么会有法律和道德
国家产生之后人的自利行为
“囚犯难题”和社会进步
延伸阅读: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
第三章 市场经济的建立
市场经济改变世界
市场经济的法律特征
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延伸阅读:不平等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第四章 交易与合作
交换产生利益
分工造就的财富奇迹
交易成本的重要作用
延伸阅读:找出你的“交换优势”
第五章 个人经济行为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择优分配原理的应用
工作与闲暇的平衡
工资差异和教育投资
储蓄和保险
延伸阅读:幸亏我们生活在一个收益递减的世界
第六章 生产进行方式
生产要素及其报酬
企业家的特殊角色
生产者的自利行为
延伸阅读一:企业家是中国改革的功臣
延伸阅读二:国有企业普遍做不好
第七章 价格原理(一)
价格的重要性
价格如何决定
供求定理(一)
供求定理(二)
延伸阅读一:为什么商品要明码标价
延伸阅读二:计划经济必然失败
第八章 价格原理(二)
价格的变动(一)
价格的变动(二)
干预价格的危害
商业中介的作用
延伸阅读一:物价局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延伸阅读二:土地交易制度的改进:一石多鸟
第九章 资源优配置
一般均衡下的优状态
社会福利大化
竞争和垄断
一般均衡的变动
延伸阅读:“金钱万能”的经济学意义
第十章 市场中的特殊问题
外部性的影响
公共物品
贫富差距
税收如何决定
延伸阅读:我们每个人缴了多少税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意义
认识GDP(一)
认识GDP(二)
经济增长的动力
延伸阅读:从GDP到人类发展指数
第十二章 投资原理
资本的供求
资本的作用
投资进行的特点
延伸阅读一:钱的生产力
延伸阅读二:到底如何看待民间借贷
第十三章 货币与信用
货币基础知识
银行如何扩张货币
金融系统的风险
通货膨胀
延伸阅读:理解通胀,应对通胀
第十四章 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的表现
经济衰退的原因
信心影响经济
经济的长期趋势:波动上升
延伸阅读一: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
延伸阅读二:质疑“产能过剩”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政策的局限
延伸阅读一:凯恩斯主义的中国问题
延伸阅读二:稳增长要首先开放金融业
第十六章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好处
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如何决定
全球化和贸易保护
延伸阅读:世上没有损人利己的汇率
第十七章 人类制度前景
突破增长极限
市场制度的隐患
经济学
延伸阅读:全面考虑气候变暖问题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精彩书摘
《大家的经济学(全新修订版)》:
囚犯难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从这个模型出发,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道德、法律的发展过程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原理。
在前面我们说过,为了避免盲目自利带来的危害,社会产生了道德和法律。但建立道德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因为人都是自利的,在某种道德萌芽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好处,但如果有人破坏这种道德,他就能得到更大的好处,所以道德很容易遭到破坏。而一旦有人破坏约定,其他的人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使社会回到没有道德的状态。
拿囚犯难题来说,上面提到的情况是老马和阿飞各被判刑10年,这是一个不利的结果。如果下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多半会吸取教训,都不认罪,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各被判刑2年。但如果再有下一次,老马可能会耍心眼,他利用阿飞的不承认自己的承认来使自己被无罪释放,而阿飞被判20年。如果再有下一次,阿飞也学乖了,他也主动承认,这样他们又各被判刑10年,回到了次的状况。这样的过程也许要重复许多次,终使他们意识到,无论如何,不承认比承认要好,这个行为模式才会作为规则固定下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把偷盗、抢劫、欺诈等看作不道德和不合法的行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以人类的动物状态为起点,这些观念的确立也许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因为人们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远利益并不容易,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就是建立道德和法律的艰难之处,也是道德和法律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行为规则都比古代要先进和文明得多。但这些东西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不断摸索、反复试错的结果,是人们通过知识积累,抛弃了道德和法律中对每个人都不利的因素、保留对每个人都有利的因素而得来的。
拿奴隶制来说,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野蛮残酷的制度。但奴隶制是如何产生和消灭的呢?初,奴隶主要来自战争中的俘虏,也就是战胜方把俘虏作为劳动力卖掉。如果不是这样,战胜方就要把俘虏杀死。可见奴隶制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是它能得到社会允许的原因。但是,从奴隶的处境来看,他就像一台干活的机器或一头牲口,处境相当悲惨。奴隶的悲惨遭遇,激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同情。这种同情包含着一种利益的考虑,那就是:如果自己或自己的亲人、朋友卷入战争,成为俘虏,就会面临奴隶的悲惨命运,所以奴隶制对每个人都不利。于是,反对奴隶制成为一种道德要求。当这种道德逐渐上升为法律,禁止买卖和使用奴隶的时候,奴隶制就走向了终结。
进一步看,人类社会在确立了某些道德和法律之后,并没有立即走出盲目自利的怪圈。正如前面所说,在出现了法律和国家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权展开了无穷无尽的斗争,这实际上还是一种掠夺行为。
根据囚犯难题的模型,我们可以推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国家政权展开的掠夺行为会逐渐减少。因为这是一种短视的自利行为,其结果对大家都不利。一旦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把自利的方式由掠夺改为合作。
事实上,今天的社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点。在很多国家,制定法律的权力已经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掌握在由民众选举的议会手中。决定国家事务的人不再是皇帝,而是由民众选举的总统或政府。经民众选举的总统或政府不能随意征税,更不能利用警察和军队伤害守法的公民。换句话说,国家政权不再通过暴力斗争产生,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也不能利用合法的暴力牟取私利。
在国与国之间,贸易代替了战争。如今,很少有哪个国家会通过侵略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利益。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往往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甚至会有联合国部队出面制止大逆不道的侵略行为。总之,现在的世界上,使用武力来掠夺财富的行为已经不得人心,而且越来越少。
当然,人类社会能取得今天的文明成就并不容易。在很多情况下,一种先进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制度只是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开始萌芽。但由于国家和地区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具有先进制度的国家往往会被落后的国家吞并,这就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例如,现代社会所采用的民主选举和议会制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曾经出现过,但因为它们的国家政权被其他国家消灭,这样的制度也就随之消亡了。
……
【正版】大家的经济学(全新修订版)经济学书籍 经济学理论课程教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