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中国20世纪全史(共10卷)(精)
作者: 胡绳武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1-05-01
版次: 1
ISBN: 9787500642640
市场价: 598.0
目录
1卷 辛刻风雷(1900-1919)
一章 危难中的祖国
二章 新思想的萌动
三章 革命派的集结
四章 前仆后继的斗争
五章 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
六章 民众的抗争
七章 雷霆震神州
八章 共和制度的诞生
九章 革命政权的挫折
十章 新的斗争格局
十一章 旧势力的反扑
十二章 逆境中的奋斗
主要参考论著索引
后记
2卷 曙光初照(1919-1923)
3卷 国民革命(1924-1927)
4卷 峥嵘岁月(1927-1937)
5卷 全民抗战(1937-1945)
6卷 战略决战(1945-1949)
7卷 奠基创业(1949-1956)
8卷 曲折探索(1956-1966)
9卷 动乱年代(1966-1976)
10卷 改革大潮(1976-2000)
内容介绍
该丛书是目前国内一部全景式详述二十世纪中国百年风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历程的多卷本大型史书。该书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内容丰富,许多材料是一次公开与读者见面。丛书共分十卷,全面记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的历史,书中不仅吸收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而且许多珍贵的史料是一次同读者见面。
我是一个对社会文化史特别感兴趣的人,这套书在这方面的挖掘深度,远超我此前的预期。很多历史著作往往把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视为政治经济的附庸,但在这里,它们被提升到了与重大历史事件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审视。比如,对某一时期大众娱乐方式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小幅调整,甚至是流行语的演变,都有相当篇幅的探讨。这些“软性”的历史侧面,恰恰是理解一个时代精神气质的关键所在。通过这些描述,我才真正体会到,一个世纪的翻天覆地,不仅仅是报纸头条上的那些大事,更是无数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微观断裂与重塑。唯一的遗憾是,在涉及一些少数族群或边缘群体的文化表达时,由于史料的稀缺性,其展现的侧面相对较少,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遗憾,但这或许是所有宏大叙事者都难以完全克服的结构性难题吧。
评分购买这套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完成度”的执念,毕竟“全史”二字的分量摆在那里。在阅读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是其扎实的研究基础和旁征博引的史料功底。能将如此庞大、跨度极长、信息密度惊人的历史进程梳理得井井有条,实在不易。我尤其注意到作者在细节考证上的严谨,对于一些历史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议点,他们通常会清晰地列出不同的主要观点和支持证据,这对于追求真相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然而,也正因为这种面面俱到的求全,有时会感觉叙事的节奏稍显拖沓。比如,在处理某几个相对平缓的过渡时期时,其对具体行政法令的引用略显冗长,偶尔会打断那种历史洪流奔腾向前的气势。当然,这也许是“全”与“精”之间难以避免的取舍,对于非专业研究者而言,可能需要选择性地跳读或做笔记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
评分从装帧和印刷质量来看,这套精装本绝对称得上是物有所值,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扉页和插图的质量也令人满意,特别是那些罕见的历史照片和地图的重制,清晰度和还原度都很高。我个人习惯于在阅读历史时,对照着时间轴和地理背景进行理解,这套书在版式设计上对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人名和地名通常都有清晰的标注或注释链接,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认知负荷。不过,这套书的索引系统,我认为还有提升空间。虽然主体内容逻辑清晰,但在查找特定的小概念或人名时,需要翻阅多处才能确认信息点,特别是涉及到不同卷册交叉引用时,如果能有一个贯穿全十卷的中心索引或“人名地名对照表”会更加方便查阅。总的来说,它像是一部精雕细琢的文物,值得放在书架上,更值得在漫长的岁月里反复翻阅和品味,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不可多得的严肃参考资料。
评分我原本以为,要全面梳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必然是堆砌材料的浩瀚工程,但翻开这本大部头,立刻被其精妙的结构和流畅的叙事所吸引。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没有陷入单一视角的窠臼。作者群似乎非常注意从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声音中去构建历史的立体感。比如,在描述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社会冲击时,它会并置记录城市工人罢工的档案和乡村农民的生产笔记,使得那种“全景式”的历史图景跃然纸上,而不是仅仅聚焦于庙堂之上的决策者。我个人特别欣赏它在处理敏感或复杂事件时的克制与审慎,没有急于给出简单的“好”与“坏”的价值判断,而是呈现出事件发生时的多重逻辑和路径依赖。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因为它迫使读者不再是被动接受结论,而是主动去分析、去权衡。当然,篇幅巨大,对于初涉此领域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个可靠的索引或地图辅助,否则在人名、地名和事件交叉引用时,偶尔会有一丝迷失感。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为历史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宝藏!我花了整整一个夏天才把前几卷大致翻完,那种沉浸感真是无与伦比。它不像那些教科书那样干巴巴地罗列史实,而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把宏大的历史叙事巧妙地融入到普通人的命运和时代的脉搏之中。比如,讲到特定年代的社会思潮变迁时,作者不是简单地引用几个理论家的观点,而是会穿插大量的口述史料和私人信函的片段,读起来仿佛自己就身处那个风云变幻的客厅里,亲耳听着人们的争论与彷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知识分子群体命运的描绘,那种知识理想与残酷现实的剧烈碰撞,那种几代人心灵上的挣扎与坚守,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坦率地说,要完整消化这十卷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投入,但每一次深入阅读,都能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迷雾中,清晰地把握住时代的走向和人性深处的纹理。它不仅仅是记录历史,更像是在和你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刻对话,让你重新审视我们从何处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