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作理論綱要:麥田人文(76)(全新翻譯修訂)

實作理論綱要:麥田人文(76)(全新翻譯修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著,王德威 编,宋偉航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麥田出版社
ISBN:9789861734828
版次:2
商品编码:16019313
包装:平裝
丛书名: 麥田人文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7
正文语种:中文
商品尺寸:14.8cm×21cm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布赫迪厄社會學作品的奠基之作,也是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經典之一。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Bourdieu)堪稱法國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橫跨社會學與人類學,其著作所發揮的影響則遍及整個社會科學,包括政治學、教育學、經濟學、史學等。他有紮實的田野研究經驗,也提出許多具有原創性、洞察力的理論概念。
  布赫迪厄思想的焦點則指向社會學的基本問題,亦即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結構與行動的對立,並試圖超越這些對立。在學術的場域裡,他除了著作等身以外,也發起創立知名的歐洲社會學中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客觀倫於客觀面之限度
第二章
結構和習性
第三章
孕生型圖式和實作邏輯—限度里的創發
第四章
結構、習性、權力—建立象微性權力理論的基礎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節是最精爭的一節。客觀化機制使得權力與支配的關係不再直接存在於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當中,而是被建立在制度與制度之間的純粹客觀性當中。(358)權力與支配,之所以能被正當化,乃是透過教育讓既有秩度合理化。為了分析客觀機制,可以分作兩端,一端是不能再製自身,而必須不斷持續創造的社會關係,另一端則是包含著自身延續原則的社會世界。 當再生產支配關係的任務,越來越朝後者發展,那麼個人為維持支配關係的策略也就越朝向客觀的方向,譬如為兒女選擇最好的學校,而不需再花費時間對鄰居友好。

评分

   《所述之言》出版於1987年,是繼他的重要作品《繼承人》、《再生產》、或《秀異》之後,又一獨特的代表作;此時布赫迪厄關注的議題愈發多元、對話也更廣闊,除了學術與菁英的討論議題,他更關注媒體、社會弱勢、性別、經濟現象,甚至科學與技術等面向。

评分

美并不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狂喜。她不是干渴的嘴唇,也不是伸出的空手,而是一颗滚烫的心,一个愉悦的灵魂;她不是你们想看到的样子,也不是你们想听到的乐曲,而是你们虽闭上眼睛也能看到的样子,虽掩住耳朵也能听。

评分

帮老师买的~应该很不错~找了很多地方~就这儿有

评分

   《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所述之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歷程」,勾勒了學術階段養成時期的思想繼承與經驗脈絡。第二部分「對抗」,涵蓋七篇布赫迪厄與人類學、法學、宗教、經濟學等不同領域對話的文章。第三部分「開放」,各篇文章精要地歸納了他在藝術方面的研究重點、分析「人民」一詞在政治語彙當中民粹的使用傾向,以及對於運動社會學領域的研究提議等。

评分

帮老师买的~应该很不错~找了很多地方~就这儿有

评分

   《所述之言》出版於1987年,是繼他的重要作品《繼承人》、《再生產》、或《秀異》之後,又一獨特的代表作;此時布赫迪厄關注的議題愈發多元、對話也更廣闊,除了學術與菁英的討論議題,他更關注媒體、社會弱勢、性別、經濟現象,甚至科學與技術等面向。

评分

實作儀式具有加諸在自然上的文化武斷性。時間遞嬗與空間結構結構了團體及其於世界的再現。透過社會曆,與結構同源的不同實作(如犂田和紡織)的步調協調(orchestration)結合起來,以確保整合。(323/163::10-13)這種實作的分類學其實是社會秩序實際區分已經過轉變的,且可被誤認的形式,但因為可以這些區分為準,得出經客觀協調的實作,而有助於該社會秩序的再生產。(323-4/163:::1-3)每一建制了的秩序都會將它的武斷性自然化(只是程度和方法也都有很大的差異)。所有會促成這類結果的機制,最重要的也隱藏的最好的,無疑就屬客觀的機會和行事者的渴望二者間的辯證了;界限感(sense of limit)就是從這辯證裡產生,一般也叫作現實感(sense of reality),也就是客觀類屬(objective class)和內化類屬(internalized class)對應得起來,即社會結構和心理結構的對應,人之所以奉行建制了的秩序,牢不可破,其基礎就在此。(324/164::1-8)

评分

   《所述之言》出版於1987年,是繼他的重要作品《繼承人》、《再生產》、或《秀異》之後,又一獨特的代表作;此時布赫迪厄關注的議題愈發多元、對話也更廣闊,除了學術與菁英的討論議題,他更關注媒體、社會弱勢、性別、經濟現象,甚至科學與技術等面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