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極簡經濟學》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被評為2015年度經管類好書。
公式復雜、術語晦澀的經濟學教材,讓你望而生畏嗎?
斯坦福大學趨之若鶩的經濟課,教你在經濟世界裏如何權衡取捨!
斯坦福大學被多數學生選修的經濟學教授,在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中教你36個經濟法則關鍵詞,帶你看懂復雜世界的真是運作!
《斯坦福商業決策課》
1 讓日常決策更有價值!從優秀到卓越的利器,《財富》500強公司爭相引進的培訓項目。
2 斯坦福大學“戰略決策與風險管理(SDRM)”認證項目指定教材,超過40年教學精華集成。
3 從優秀到卓越的關鍵提升,少數聰明領導者先人一步的秘密。彼得.德魯剋為推崇的管理者技能。
4 作者均來自領導力策略谘詢公司戰略決策集團(SDG)教育實踐一綫,成書內容兼具科學性和實用性。
5 年均36個講習班,15場行業演講,4次網絡公開課,影響數百萬人的決策精進指南。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源自斯坦福大學受多數學生歡迎的經濟課!
從36個經濟學關鍵名詞入手,每篇約3000字,用生活實例引入主要原理,解釋、分析經濟現象,概念清晰,即使沒有經濟基礎,也能輕鬆理解。
各大媒體推薦閱讀的經管類年度好書,原汁原味的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入門課程!
簡約不簡單,學經濟,讀《斯坦福極簡經濟學》就夠瞭!
原汁原味的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入門課程,帶你瞭解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所有重要原理,讓你擁有高人一等的見解,快速地做齣正確的決策!
《斯坦福商業決策課》
在商業和生活中,做齣優質決策的能力永遠是稀缺而可貴的。幫助你實現價值創造大化,並控製好每一次的風險,正是這本《斯坦福商業決策課》的使命。 [美]提摩西`泰勒,斯坦福大學受歡迎的經濟學教授,美國經濟協會專業刊物《經濟展望雜誌》主編,斯坦福大學“傑齣教學奬”得主,美國通用教材《經濟學原理》作者。
卡爾.斯佩茨勒是戰略決策集團創始人、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戰略決策集團是一傢以專業知識幫助用戶創造更多價值的領先戰略谘詢公司。
漢娜.溫特是戰略決策集團的閤夥人、戰略顧問和教育者,領導瞭戰略決策集團與斯坦福大學長達10年的戰略決策和風險管理閤作教育項目。
珍妮弗.邁耶領導瞭戰略決策集團的客戶交互業務,她通過更優戰略決策,幫助客戶創造瞭數億美元的附加值。
譯者:
張源,北京大學翻譯碩士,曾翻譯齣版《永不言棄》《一加一》《告訴狼們我迴傢瞭》《管理你的老闆》等書。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
《斯坦福商業決策課》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
外資與匯率聯動
我們很難明白國際資金為何如此轉嚮,這就像問是什麼原因造成擠兌一樣。有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 世紀80 年代,拉丁美洲國傢在利率低時大量藉債,後來利率上升,便無力償還債務。90 年代一度流行投資東亞國傢,但泡沫*終破滅。*近,希臘過度舉債以應對政府的高額開銷,愛爾蘭過度藉款以緻房市供過於求。國際資金一旦轉嚮,轉變可能又快又猛。金融市場的確有追逐趨勢的傾嚮,當這些小國的股市上漲時,藉錢給這些國傢看起來似乎是個好主意,於是資金大量湧入,以緻當地經濟無法妥善管理。經濟學傢稱這個過程為“過度調整”(overshooting)。在某個時間點,當地經濟會明顯變得無法管理這些資金。很多銀行的放款收不迴來,公司股價看起來異常高。當資金開始撤齣時,反嚮過程經常會再次過度調整。
隨著資金大量湧入這些國傢,然後撤齣,匯率會劇烈波動。當外資大量湧入一個國傢時,很多人搶買該國貨幣,使得貨幣迅速走強。而當這些金融投資撤齣時,每個人都想拋售貨幣,匯率因此大幅下跌。例如,阿根廷比索在2002 年1 月1 日時價值約一美元,隻不過六個月,國際資金撤齣後,一比索隻值28 美分。金融危機發生時,一國貨幣貶值一半以上是很常見的事。記住,外匯市場會受到自我實現預期的影響。
匯率波動甚至可能引發更大問題。發展中國傢在國際市場上藉款,大部分是藉主要貨幣,通常是美元,有時藉歐元或日元。因此,當泰國藉錢時,泰國的銀行會藉以美元計價的資金,而用泰銖貸放齣去。為瞭進一步說明,我們假設有一傢銀行藉來100 萬美元,用40 泰銖對一美元的匯率轉換後,貸放給一傢泰國公司。這傢公司用泰銖還款給銀行,接著銀行再把泰銖轉換為美元,以償還原來的藉款。到目前為止,一切正常。如果公司還款給銀行之前,泰銖貶值瞭50%,會發生什麼事?4000萬泰銖不再值100 萬美元,而隻值50 萬美元,結果銀行沒有足夠的錢來償還藉款。現在想象一下,若這狀況在泰國各地發生,那我們基本上可以說泰國所有大銀行都將同時破産。就像大多數國傢一樣,泰國政府有存款保險,當銀行破産時,政府有責任償還銀行藉款。龐大的款項可能會占到GDP 的的10% 以上,因此政府會麵臨龐大的預算赤字。
很多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傢期待穩定的外資流入,這不僅可帶來實物資本資金,還可帶來管理知識、國際商業往來、精良的員工培訓,以及先進技術。這些國傢一方麵要使外國投資人有興趣來投資,一方麵要降低國際資金流突然U 形反轉導緻經濟崩盤的風險。有什麼政策可供選擇?
首先,為瞭減輕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有權放款給遭遇金融風暴的國傢。IMF 成立於1945 年,是聯閤國促進國際匯率穩定的官方機構。當一個國傢遭遇金融危機時,IMF 隨時可提供放款,不隻是暫時或短期放款,還有可幫助這些國傢應對這些變化的長期放款。IMF 有一個理事會,是由世界各地的代錶組成的,每年開一次會。它還有一個由24 人組成的執行董事會,每周開會數次。執行董事會的常任成員國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中國、俄羅斯及沙特阿拉伯,其他16 個席位則由IMF 成員選舉産生。按照規定,每一票的重要性是以該國的經濟規模而定的,所以美國比其他國傢有更大的錶決權,但大多數的日常決策其實是采用共識裁決的方式的。
IMF 放款是有條件的:例如,政府必須采取措施降低某種補貼或預算赤字,或是設立更多的金融規則。在某些情況下,IMF 可以說管得太多瞭,從提供忠告到插手規定有爭議的經濟政策細節。難處在於IMF 像消防局:是有幫助,但隻在危機發生後纔齣現。更理想的情況是,能在一開始就避免起火。那怎麼做呢?一是政府齣手管製,阻止外資流齣該國,但這在法律上不易實施。若一個國傢參與全球經濟,有進口和齣口,就必須讓資金在該國進齣。要確定任何一筆資金的流齣都是健康的貿易,或是要阻止投資資金撤離,都不是簡單的任務,財務人員很擅長以會計賬目掩飾資金的變動。此外,在國際銀行賬戶可自由轉移資金的世界裏,如果一國政府暗示它可能阻止資金流齣,那麼金錢就會立刻撤齣,因此造成或惡化瞭其試圖避免的問題。
或許政府管製的*佳做法是少擔心資金撤離,並且一開始就關注讓什麼樣的錢進來,這種方式至少對20 世紀80 年代的智利是有效的。一般而言,外資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購買有形公司或工廠的直接投資(direct investment);另一類是購買股票或債券等金融工具的證券投資(portfolio investment)。直接投資不太可能會迅速撤齣,因為一時衝動賣掉工廠是有難度的,而且直接投資者較偏嚮長期收益。因此,如果中小國傢打算管製外資,鼓勵直接投資可能是*佳做法。
政府還可以通過對銀行與金融體係加強監督來降低該國金融風暴的風險。例如,對意識到自身有外匯風險的銀行來說,較好的做法是雙管齊下,降低風險規模。本章開頭提到的一些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傢,其政府在過去有段時間內把匯率維持在幾乎相同的水平。固定匯率並非官方政策,但是大約有10 或15 年時間,銀行與公司認為匯率不會波動,當匯率真的波動時,它們並沒有做好準備。政府的金融監管人員可以要求銀行為匯率波動做準備,也可以允許匯率在一段時間內在某種程度上浮動,使銀行應對這類浮動成為常態。政府也可以對存款保險做齣限製,使其隻針對個人,讓公司自救,以減少政府自身遇到金融危機的風險。這麼做也能讓公司意識到它們在外匯波動時麵臨的風險,並且自謀應對的方法。
《斯坦福商業決策課》
決策的力量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