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Fiftieth Anniversary Edition》
作者: 安·兰德(Ayn Rand)
合著者: Nathaniel Branden
出版社: Signet; 50th (1964年11月1日)
丛书名: Signet
简装: 176页
语种: 英语
ISBN: 0451163931
条形码: 9780451163936
商品尺寸: 10.8 x 1.3 x 17.4 cm
商品重量: 95 g
内容简介
Ayn Rand here sets forth the moral principles of Objectivism, the philosophy that holds human life—the life proper to a rational being—as the standard of moral values and regards altruism as incompatible with man's nature, with the creative requirements of his survival, and with a free society.
More than 1.3 million copies sold!
作者简介
Born February 2, 1905, Ayn Rand published her first novel, We the Living, in 1936. Anthem followed in 1938. It wa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Fountainhead (1943) and Atlas Shrugged (1957) that she achieved her spectacular success. Ms. Rand’s unique philosophy, Objectivism, has gained a worldwide audience. The fundamentals of her philosophy are put forth in three nonfiction books, Introduction to Objectivist Epistemology, 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and Capitalism: The Unknown Ideal. They are all available in Signet editions, as is the magnificent statement of her artistic credo, The Romantic Manifesto.
这本纪念版的装帧细节处理上,我尤其欣赏它在内文排版上所做出的克制选择。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许多书籍恨不得把每一个角落都塞满花哨的插图或者不必要的装饰元素,但它保持了一种纯粹的学术美感。清晰的页边距、恰当的行距,以及字体大小的细微调整,都显示出出版方对“阅读体验”这一核心诉求的尊重。它没有用任何视觉上的噪音去分散读者对文字本身的注意力,营造了一种近乎于冥想的阅读环境。每一次翻页都带着一种稳重而流畅的机械感,让人可以心无旁骛地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这种对阅读本质的回归,本身就是对读者时间的一种郑重承诺。我非常欣赏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它让这本书的厚重感完全来自于内容本身,而不是外表的堆砌。
评分初次翻阅时,那种阅读的节奏感让我非常着迷。作者的行文风格极其清晰、逻辑链条严密得像是精密的机械装置,每一个论断都像被放在放大镜下反复检验过,不留一丝一毫的模糊地带。我发现自己很难用那种“随便翻翻”的心态去对待它,每一个句子都要求你全神贯注地去理解其背后的推理过程。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跟随一位技艺高超的建筑师,看着他如何用最基本的几何原理,搭建起一座宏伟而又无可指摘的知识殿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于绝对的自信和不妥协的态度,这在当代很多文学作品中已经非常罕见了。它迫使我的思维也跟着紧张起来,去挑战我以往习以为常的那些“常识”,整个阅读过程与其说是休闲,不如说是一场精神上的高强度搏击训练。
评分说实话,阅读这本书带来的内心冲击是持续且深刻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一边的消遣品。在合上书本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决策和人际互动的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很多模糊不清的自我认知,突然间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去容纳和审视。我开始更认真地思考“价值”和“索取”之间的真实关系,以及个体存在的意义究竟应该建立在何种基础上。这股力量不是那种煽动性的口号,而是一种更内化的、关于如何构建个人生活哲学的引导。它像一把锋利的尺子,让你不得不重新丈量自己人生的坐标轴,那些曾经让你感到困惑或犹豫的十字路口,似乎都因为这本书的某种理论支撑而变得清晰可见,让人对前方的道路充满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自我认同的笃定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一绝,那种简洁却有力的设计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重量。装帧精美,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五十周年纪念版的质感果然不同凡响,纸张的触感和油墨的细腻度都无可挑剔,完全配得上这位思想巨匠的作品。我通常对这种纪念版持保留态度,总觉得是过度包装,但这次例外,它真正做到了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提供了一种仪式感,仿佛在告诉你,你即将接触的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块思想的基石。书脊上的字体选择也颇有深意,既保留了古典的严肃性,又不失现代的锐利感,这种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内页,去探寻那些经久不衰的文字到底拥有怎样的魔力,让它能够跨越半个世纪依然散发着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并被如此隆重地纪念。每一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都会被这种设计细节所触动,它不仅仅是一个容器,更像是一种对理念的致敬。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这才是真正的“信达雅”的体现。我知道很多英文原著被翻译得晦涩难懂,或者为了追求流畅而牺牲了原著中特有的那种精确的语感,但这个译本完全避免了这些陷阱。译者明显花费了巨大的心力去捕捉原作者在特定概念上的微妙差异,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具有哲学深度的词汇时,处理得既忠实又易于本土读者理解。有时候,我会对照着看几段英文原文,惊讶地发现,译者不仅传达了意思,甚至连那种略带挑衅性的语气和坚定的断言感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这种高水平的翻译工作,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能够以如此清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无疑是这本书能够广为流传的重要推手之一,功德无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