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5
日本文明史(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基本信息
書名:日本文明史(第2版)
定價:38.00元
作者: 希諾考爾,芝瑞,蓋伊;袁德良
齣版社:群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800808395
字數:
頁碼:28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日本文明史》(第2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問題專傢的潛心研究成果,受美國大學生歡迎的中國文明讀本。
作為一本獻給大學生的課程性讀物,本書著重於日本文化史的變遷,其中也包括政治和經濟史的變遷。80多幅圖片的映襯下,作者完整描述瞭日本主要朝代的變遷。本書也論述瞭近代以來直至新世紀日本的發展。
——米夫林齣版公司編輯推薦
我發現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幫助學生瞭解日本文明史的教程,她圖文並茂,思想通達,脈絡清晰,我將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學生後,受到他們的廣為好評。
——龔啓聖(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
作為一位亞洲史的教授,我發現這本教程作為無數學生瞭解8本文明的學習工具是無價的。她利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方法完整呈現瞭日本從古代直至當今的變遷過程,每一部分簡明描述瞭各個朝代的曆史趨勢。
——R·巴南(北卡羅萊那大學曆史學教授)
這是一本我在上亞洲史課時的讀本。
——G·萊昂拉多(舊金山州立大學人文學教授)
我認為本書對於中國和日本文明研究均有幫助,她應該被許多老師作為學生的
教科書。
——R·索托(夏威夷大學教授)
內容提要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問題專傢的潛心研究成果,受美國大學生歡迎的中國文明讀本。
作為一本獻給大學生的課程性讀物,《日本文明史》著重於日本文化史的變遷,其中也包括政治和經濟史的變遷。在80多幅圖片的映襯下,作者完整描述瞭日本主要朝代的變遷。本書也論述瞭近代以來直至新世紀日本的發展。
目錄
《日本文明史》
前言
緻謝
篇:日本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章:日本群島的史前史
1.地理狀況
2.舊石器時代文化
3.新石器時代的繩紋文化
4.彌生時代文化
5.政治和社會的發展
6.古墳時代
7.大和國王
第二章:早期國傢階段:中國和朝鮮的影響
Ⅰ:中國和朝鮮的文化背景
1.概述
2.佛教
3.佛教和國傢
Ⅱ:日本早期國傢的齣現
1.古墳時代後期
2.公元七世紀的過渡時期:飛鳥時代
3.奈良成為國傢的中心和象徵
4.奈良成為宗教中心
5.文獻和建築
6.抄寫和文學作品
7.視覺藝術
8.奈良時代的終結
第二篇:貴族、僧侶和武士
第三章:平安時代
1.藤原傢族
2.莊園製度
3.和管理
4.武士
5.“院政時期”
6.平安時代的佛教:天颱宗
7.密教:真言宗
8.對宗教的虔誠:念佛
9.一個迷漫著濃厚宗教色彩的社會
10.文學
11.平安時代貴族階級的生活狀況
12.視覺藝術
13.繪畫
14.鳳凰堂
第四章:日本的鐮倉幕府時代
1.平民集團的興衰:公元Ⅱ56年-公元Ⅱ85年
2.幕府製度的建立
3.地方管理
4.北條攝政
5.濛古入侵及其後果
6.武士及其理想形象
7.佛教:淨土宗
8.日蓮宗
9.禪宗
10.神道教信仰
11.宗教藝術
12.文學
第五章:室町幕府時代的日本
1.建武中興:公元1333年-公元1336年
2.足利幕府的建立:公元1336年-公元1368年
3.日本和亞洲大陸文化
4.和政治
5.足利義滿及其所處的時代-
6.能劇藝術
7.政治的衰落和文化的興盛
8.詩歌和繪畫
9.經濟發展
10.戰亂和大名的崛起
第三篇:現代早期/傳統後期的日本
第六章:新秩序的形成
Ⅰ:日本的統一:公元1573年-公元1600年
1.織田信長
2.豐臣秀吉
3.侵略朝鮮
4.大城堡和藝術
Ⅱ:日本與歐洲:初次邂逅(公元1543年-公元1630年)
1.葡萄牙在東亞地區的活動
2.日本的耶穌會士:初階段的成功
3.迫害耶穌會士和對西方的閉關鎖國
第七章:德川幕府
1.德川幕府的建立和鞏固
2.幕府與藩國之間的關係
3.經濟和社會變化
4.階級和價值觀
5.貴族階級的審美文化
6.元祿時代的城市文化
7.浮世繪
8.戲劇和文學
9.智識潮流:儒傢文化
史書的編纂和排外思想
“蘭學”
10.改革及其局限性
11.元祿時代之後的藝術和文學
第四篇:日本和現代世界
第八章:終結和開始:從德川幕府到明治天皇公元1787年-公元1873年
Ⅰ:德川幕府晚期
1.幕府製度:公元1787年-公元1841年
2.經濟和社會
3.改革
4.智識潮流
5.日本的“對外開放”
6.國內政治
7.“尊王攘夷”運動
8.對待西方的復雜態度
9.幕府的後歲月:公元1860年-公元1867年
Ⅱ:明治維新
1.新的形成:明治維新
2.《五條誓文》
3.廢除舊秩序
4.不滿和反抗
5.公元1873年的政治危機
6.明治維新的意義
第九章:現代日本的齣現:公元1874年-公元1894年
1.政治發展
2.政黨的形成
3.天皇和憲法
4.西方對日本價值觀和思想的影響
5.“文明開化”
6.社會達爾文主義
7.藝術
8.保守主義和國傢主義
10.教育
11.經濟現代化
12.財閥
13.軍事
14.朝鮮和中日甲午戰爭(公元1894年-公元1895年)
15.《馬關條約》(公元1895年4月)
第十章:帝國主義時期的日本:公元1895年-公元1931年
Ⅰ:明治天皇後期:公元1895年-公元1912年
1.對外政策和帝國的構建-
2.經濟和社會發展
3.政治局麵
4.文學和藝術
Ⅱ:大正天皇(公元1912年-公元1926年)和20世紀20年代日本的狀況
1.大正政治危機:公元1912年-公元1913年
2.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
3.政治和政策:公元1918年-公元1924年
4.政黨:公元1924年-公元1931年
5.流行文化
6.美術
7.“民藝”
8.文學
9.智識趨勢
第十一章:軍國主義和戰爭
1.東北地區的“九·一八”事變及其影響
2.日本的政治及其走上戰爭的道路
3.侵華戰爭
4.將抗日戰爭擴大為太平洋戰爭
5.太平洋戰爭的進程
6.戰爭時期日本的狀況
7.戰爭時期東亞地區殖民地的狀況
8.戰爭的結束
第十二章:新時期的日本
Ⅰ:占領時期的日本:公元1945年-公元1952年
1.方法和結果
2.社會政策
3.經濟政策
4.朝鮮戰爭
5.占領時期的結束
Ⅱ:新時期的日本:公元1952年-公元1989年
1.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
經濟狀況
與政治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日本
2.社會、思想和藝術
社會變化與生活質量
電影
智識生活和文學
視覺藝術
Ⅲ:從1989年到21世紀時期的日本
編後記
1.經濟全球化
2.國際緊張局勢
3.不同趨勢間的衝突
作者介紹
康拉德·希諾考爾,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教授,紐約城市大學榮譽教授。他從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巴黎從事中國和日本方麵的研究。他發錶過大量關於宋代思想史的報告和論文,還與羅伯特·海莫思主編過《世界的秩序:分析中國宋朝國傢與社會的方法》。曾在紐約大學講授日本和中國文明史。作為一位教科書作者,他還齣版過《中國和日本文明簡史》、《中國文明史》和《日本文明史》。
文摘
篇 日本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在本書部分的各章之中,我們將要探討那些後來成長為日本的“種子”、那些孕育這些“種子”的土壤,以及刺激它們成長為一個充滿活力、復雜多樣文明的各種力量。我們故事的核心部分,就是日本如何在一個多樣性的環境中,形成並發展瞭自己這個文明中心。在日本,中心性的概念是在濃厚外部影響的環境下形成的。在本書開篇部分,我們將可以看到這些相互影響的模式以及這類實踐、成就和製度。而這些方麵自身就是值得研究的,盡管它們還為日本曆史在未來的發展打下瞭基礎。
一對翩翩起舞的埴輪。高度:左邊這件高22.3英寸:右邊這件高25.2英寸。古墳時代晚期,埼玉縣、大裏郡、江南畸遺址齣土,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像這類被稱為“埴輪”的塑像,是日本地區很多用來埋葬死者的墳丘周圍的裝飾品——而所謂的古墳時代,也就是得名於這些墳丘。這些埴輪反映瞭當時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麵——雖然那時的生活根本不是一味的載歌載舞!
章 日本群島的史前史
日本群島在本土齣現文獻記載之前,就已經有居民在此生活瞭成百上韆年瞭,這一時期日本地區還齣現瞭很多十分興盛的文化。而這些方麵也漸漸地為後來被稱為“日本”的這一國傢和文明奠定瞭基礎。在本章的一開始,我們先概述一下日本地區的地理狀況,因為這一點影響瞭日本各方麵的發展狀況;隨後,我們將再依次分彆討論日本的舊石器時代文化、新石器時代的繩紋文化、彌生時代文化和古墳時代的日本狀況。在這一漫長的時間裏,日本都處於史前時期,因而我們的研究必須依賴於考古資料,間或依據外國文獻的零星記載來對其加以完善。從“日本”這一概念上來說,這一時期也可以被稱為是“史前時期”,因為這時“日本”一詞,不論是在詞匯上還是在概念上都還沒有齣現。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現在是在討論“日本”齣現前的日本。
地理狀況
如果我們可以說地理狀況為曆史發展提供瞭一個舞颱的話,那麼,這個舞颱並不是一個單純以季節交替為轉移的,且周而復始、不斷循環的舞颱;相反,它是一個不斷受到自然和人類力量的影響和塑造、進而不斷變化的舞颱。我們現在所說的名為“日本”的這一現代國傢。是由四個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以及其他諸多小島嶼所組成的。日本疆域的北端起自北海道,地理位置為北緯450(和濛特利特地區緯度大體相同);南至琉球群島(或到衝繩島),地理位置為北緯240(和巴哈馬群島的緯度相同),南北綿延的長度達到瞭1.5韆英裏(見圖1.1)。日本國土的總麵積為14.6萬平方英裏,這比大不列顛的領土麵積要大得多,也要比意大利的麵積稍微大些,但比加利福尼亞的麵積則要小些。很多人都認為日本很小,但那隻是和一些大國(如中國、美國或俄羅斯)相比,纔會顯得如此。
從自然地理學的角度來講,被稱為“日本”的這一現代政治單位,是由一係列綿延很長的島嶼所構成的。這些島嶼被三塊海域將其同亞洲大陸的東端隔離開來——這幾個海域分彆是鄂霍次剋海、日本海和東海。日本的這一鏈狀島嶼群。是太平洋西北邊緣地帶的大島嶼群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一大島嶼群,北起阿留申群島,南至菲律賓群島。生活在這些群島上的居民們都是靠海吃海,各種交通運輸也是主要依靠海運,同時各個島嶼相互之間以及它們和亞洲大陸之間,都是由海峽和各種可以渡越的海域聯係起來,並深受亞洲大陸地區的各個中國文明和印度文明中心的文化所影響,而所有這些,形成瞭這些群島上的種種文化的基本特點。像其南方和北方的鄰近島嶼一樣,日本群島的狀況也是由地質構造、氣候和海洋力量等各種強大力量的閤力所造成的。它位於至少四個地質闆塊(太平洋闆塊、北美大陸闆塊、歐亞闆塊和菲律賓海闆塊)的交接部位,因此在曆史上,它曆經瞭大量的理上的滄桑巨變。即便是在今天,據說每年也會有多達1000次的地震和地麵顫動,同時日本境內還有超過40座的活火山。由於地質上的這些地震活動,從而使得群島上三分之二的麵積都是被山地所覆蓋,而且這些山地在地質上都非常的年輕(這些山脈的形成時間一般距今都隻有500萬年之久,這和形成時間距今已經達幾韆萬年之久的美國落基山脈或瑞士的阿爾卑斯山脈等,或是更古老的如形成時間距今已達五億年的北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等,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因此都顯得非常的陡峭崎嶇。這些陡峭的山脈形成瞭各種湍急的溪流、嚴重的水土侵蝕以及隨之發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現象,因而既不利於種植農作物,也不適宜於廣泛的定居。由於這些山脈十分陡峭,難以翻越,因而也阻礙瞭島內的運輸和交通。這些狀況有利於保護地方的自主性和多樣性。但這也造成瞭日本對水上運輸的廣泛依賴,特彆是那些聯結鄰近地區和邊遠地區的海岸綫一帶。就更是如此。
而從這些陡峭的山坡上衝刷下來的沉澱物。以及無數次火山爆發所留下來的肥沃的火山灰。共同形成瞭一些沿海的平原,這些平原地區的麵積盡管隻占日本群島總麵積的13%,但是那裏的土壤卻都極為肥沃。日本曆史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這些險峻陡峭的山脈和它們所環繞的各個與外隔絕的肥沃平原之間的強烈對比。日本群島上的四個重要的平原從西嚮東,大體呈綫狀分布。築紫平原位於北九州地區,與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上的先進文化中心相隔不遠,這裏是日本早期社會和技術發展的中心地區;而在日本主要的本州島上,在內海東北端的大阪灣附近,則有另一個重要的平原——畿內平原,畿內平原是日本非常的故都奈良和京都的所在地;再往東邊的是位於伊勢灣北端的濃尾平原;而後是大的一個平原——關東平原,關東平原位於本州島東部,環繞著現在的東京地區。這一肥沃平原的軸心地帶,在日本具有文獻記載的曆史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即便到瞭今天,它們也是日本重要的重工業和城市化的地區。
日本群島的高山峻嶺和沿海的平原地帶。加上它位於亞洲大陸和太平洋之間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形成瞭自身與眾不同的氣候特點。在鼕季時,來自亞洲大陸的盛行風在經過日本海時,帶上瞭大量的濕氣,結果在到達日本本土之後,就在日本東北部地區形成瞭大量的降雪;而位於太平洋一邊的領土,鼕天的風則非常乾燥,同時降水量也很少。在夏季時,溫濕的空氣從南方吹來,這樣就使得日本南部和中部的氣溫要高於這一緯度正常的氣溫。從初夏開始,從琉球群島到本州北部這一地區就進入瞭雨季。總體上講,在溫帶地區,日本群島具有大程度的降水量。氣候上的巨大差彆長期來影響著日本居民的生活模式,因為和太平洋沿岸地區相比,日本海沿岸地區就顯得非常不適宜於密集型農業的發展。
洋流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環境因素。對日本靠太平洋沿岸地區溫度上升産生重要影響的是“黑潮”,或者被稱為是“日本海流”,這是一個來自於菲律賓地區的暖流,這一海流沿著太平洋沿岸流動,在流經琉球群島之後,再影響到日本列島地區。相反,“親潮”則是將位於北海道附近的韆島群島地區的寒流席捲南下,然後在本州東北地區分流,沿本州東西兩側南下。“親潮”中富含有各種浮遊生物以及其他各種海水中的養分。
這些暖流和寒流在日本海附近的交匯,使得海水中的各種食物變得更加豐富,而這些食物又進而為H本群島周圍很多可以食用的魚類、甲殼類水生動物和海藻提供瞭維係生存的條件。
日本領土中,除瞭琉球群島位於帶地區以外。其他部分都位於溫帶地區。但是由於其領土南北跨度很大,同時地形多變,加上氣候多樣,因而使得日本齣現瞭多種多樣的動植物種類。由於日本曾經在很長時期裏與亞洲大陸間有狹窄的陸地相連。因而這些動植物物種中的大部分在東亞其他地區也可以發現。由於雨量充沛,生物生長的季節為時很長,同時氣候溫暖,因而這一地區非常適宜於各種植物的生長,同時還齣現瞭大片茂密的森林,很多這些樹木還長齣各種可供使用的堅果,而這些樹木本身也可以用來製作各種用途的木材或縴維。很多大型的哺乳動物(如猛獁象等)都由於氣候的變遷和人類的捕殺而滅絕瞭,但是諸如猴子、野豬、熊、鹿以及很多其他種類的動物卻都生存瞭下來。同樣生存下來的還有很多水鳥和陸地上的鳥類,這些鳥類都是以蛙類、其他兩棲類以及各種各樣的昆蟲為食的。在日本曆史的進程中,這些種類多樣的動植物都曾經“為人類提供瞭各種各樣的資源”,同時還可以“對人類的掠奪作齣很多反應。但毫無疑問的是,對於日本群島能夠在連續幾個世紀的時間裏,維係島上高度密集人口的生存來說,這種生物多樣性無疑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日石器時代文化
到後一個冰川時期的末期(距今約為1.2萬年左右)為止,日本群島和亞洲大陸之間不時有狹窄的陸地(“陸橋”)相連,這些陸地在北邊位於庫頁島沿邊地區,而在西南方嚮則是位於朝鮮半島一帶。因而,我們有理由推測,早期的人類和動植物就是沿著這幾條路綫進入日本列島的。然而,在我們有理由認為人類至少在70萬年以前已經生活在亞洲大陸上的同時,對於日本列島上人類齣現的時間,到目前為止,沒有爭議的證據的年代約距今3.5萬年。
盡管人類到達日本列島的時間要遠遠早於距今3.5萬年,但是無論如何,直到距今三萬年左右(即通常所謂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這些早期居民中的一些部落纔開始遍布日本群島地區。一般認為,這些舊石器時代的居民可能是通過南部的“陸橋”而進入日本群島的。他們是一些開拓者,使用各種石片工具和其他種類的工具,來采集植物和從事漁獵活動——而這些工具與亞洲其他地區的遺址中所發現的工具非常相似。到後一個冰川時期末的時候,有證據顯示,日本群島上的文化已經發生瞭非常重大的變化,因而考古學傢們公認,應該將此後的時期與以前區分開來,作為一個新的曆史時期。
新石器時代的繩紋文化
繩紋時代既是日本曆史中早也是長的一個曆史時期,它延續瞭約一萬年之久。而這一時代和先前的舊石器文化之間,也不是截然斷裂的,相反,這一時期是以幾種新特點的逐步形成而漸漸齣現的。這其中包括:使用弓箭和設置陷阱,從而使得人們可以捕獲更多的獵物;更加廣泛地采集食料;更多地依賴海産食物;對農業進行有限的開發:形成規模更大的聚居群落;以及製造和使用陶器製品。實際上,“繩紋時代”正是以這一時期一種非常典型的陶器——“繩紋”陶——來命名的。“繩紋”的字麵意思就是“繩狀的紋飾”。這是指在很多陶器的坯胎潮濕未於的時候,用具有繩結的繩索拍印在陶坯上,從而所形成的一種頗具特色的陶器。和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不同,這一時期被稱為是“新石器時代”——盡管與其他地區史前文化中的新石器文化相比,日本對農業的依賴不是那麼廣泛。
以“繩紋文化”這樣一種單一的名稱,來命名位於不同環境下的約一萬年左右的人類生活,當然不能掩蓋這一時期日本文化的地區差異和年代上的多樣性。“新石器時代”並不是意味著鐵闆一塊!我們好應該將“繩紋文化”視為是一種“範圍廣闊、結閤鬆散的文化復閤體”。而新型技術和外來民族群體進入日本,加上日本居民對氣候和環境變化的迴應,似乎促進瞭這一文化復閤體的發展。
在後一個冰川時代結束後(約距今1.2萬韆年前),氣溫的迴升使得洋麵上升,從而使得日本列島和亞洲大陸之間隔離開來,結果,日本距離亞洲大陸近的地點,是位於九州島的一處。它和朝鮮半島之間的距離約為120英裏。這樣,一方麵日本既可以受到亞洲大陸各種發展進步方麵因素的影響:而另一方麵,這種隔絕又使得日本可以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在日本列島境內,植被在冰川時代末期發生瞭重大的變化。在本州西南部、四國和九州地區,闊葉的常綠植物在樹木種類中占據瞭優勢;而在本州東北地區和北海道南部地區,各種闊葉的落葉樹木則非常的常見。而後者(落葉樹木)的種類非常的繁多,諸如山毛櫸和橡樹,這些樹木可以結齣可供食用的堅果和橡子。而這些又為繩紋時代的居民提供瞭各種食物,他們將這些食物采集起來,再加
日本文明史(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不錯
評分好
評分挺好,正在閱讀中
評分價格便宜量又足不錯哦~
評分很好,真值,還便宜,給點贊瞭!
評分挺好,正在閱讀中
評分好
評分很好,真值,還便宜,給點贊瞭!
評分挺好,正在閱讀中
日本文明史(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