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
中国式饭局人脉学+中国是饭局读心术
作者: 郑德明 编著
市场价: 59.6元
促销价:
ISBN号: 9787801418548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10-1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10-1 印次:1
作者简介
郑德明,祖籍黑龙江,经济管理学硕士。于饭桌应酬之中。渐渐发现“席间觥筹交错有乾坤,桌上言转心动舞太极”。现为经济师、金融家、投资顾问,对 管理思维与沟通、全球化企业管理实践及改革、经济管理社会责任等课题有深入研究,并为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培养出115位经理,先后涉足广告传媒、信息 产业、销售产内容简介/目录
中国式饭局人脉学
每一个人都是饭局里的一颗棋子,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以某种方式与“请客吃饭”发生联系。然而,不是所有的饭,都可以“ 乱吃”,也不是所有的“局”,都可以“乱闯”! 对于中国人而言,所谓人脉。所谓圈子。所谓社会关系,所谓资源。
所谓一个人的能量。所谓友谊,所谓生意和交易,后通通绕不开饭局!因此,如何设局、如何入局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经营的过程。
《中国式饭局人脉学》作者郑德明以宏观的视角诠释了“饭局社交” 中的组织和派系,分析了阴谋和利益,同时,又从微观的层面入手,详细地阐释了怎样在不同的饭局中采取不同的交际方法——与陌生人,与老板,与同事,与下属,与客户,与哥们儿……无不涵盖其中。
只要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去做,触类旁通。就可以真正成为同事圈、朋友圈、客户圈乃至整个交际圈中的饭局达人!成功,就是先用《中国式饭局人脉学》知晓人情世故!
一章 饭局经济论——天生饭局必有用
饭局社交——通过饭局形成“圈”
1.是谁将吃饭变成了工作?
2.饭局,也分三六九等
饭局众生相——你是哪种“吃请”族?
1.饭局必不可少的几种人
2.饭局,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饭局价值——这几种人,你一定要和他们吃一次饭
1.能吃几顿饭,能干多少事?
2.如何才能不被饭局“淹没”?
3.圈内圈外都是客——“圈外人”你请了吗?
第二章 饭局潜规则——吃饭事小,出局事大
请人,请到人,请对人
1.请客的永远是主动
2.请客时,注意强调人情的珍贵性
3.请好平台,你才能上台阶
饭局可以“赶”,买卖不能“急”
1.胃口感觉到饿,欲望便会被勾起来
2.不但要捧月亮,也要捧星星
饭局话题四步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1.应约初到,客气寒暄无关痛痒
2.餐前闲谈,以“半正式的话题”引入目的
3.吃饭开始,天南海北打开“话匣子”
4.饭饱酒足,蜻蜒点水搭好桥
饭不能乱吃,话更不能乱说
1.别几杯酒下肚就“交底”
2.学会适当地“沉默”一下
3.嘴上留道门,做人莫揭短
4.面对任何诱惑,都要坚守底线
满饭可以吃,满话不能说
1.办不到,也要给出有名无实的“口惠”
2.掌握“模糊表态”,避免与对方短兵相接的交锋
3.可偶尔使用的“反悔计”
细节决定成败,饭局也不例外
1.敬酒时,不能忽略任何一个人
2.这些动作不仅多余,而且有损形象
3.赠品不要随便拿,当心贪小便宜吃大亏
第三章 “看人下菜碟”——让每一个饭局部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把大人物当成人——不要只顾闷声吃喝
1.理性认识“怯场”,敬畏还是敌视?
2.先发制人,淡定从容“等”吃饭
3.带着“阿Q精神”上饭桌
别让鱼刺噎着——防备饭局上的“小人”和骗子
1.如何识别“骗子”和“装家”?
2.遇到小人,多劝他吃菜少和他说话
遇到“看不惯”的食客——和气生财,开心吃饭
1.理解与宽容,让自己客客气气吃饭
2.我吃我的,你说你的,但我在听
3.不要瞧不起那些“看起来很俗”的人
面对外宾——千万不要“想当然”
1.过分热情可能“吓到”外国朋友
2.涉外赴宴时,不妨带些小礼物
和朋友吃饭——饭局有价,关系无价
1.坦然对待不同的“口味”
2.关系再铁,也不能变成酒肉朋友糊涂账
3.亲密并非无间,千万不要“八卦”
遇到陌生人——如何才能不“冷场”
1.和陌生人用餐,就像是打羽毛球
2.学会“没话找话”,灵活自然就桌取材
3.当心!饭后突然升高热度的陌生人
第四章 人在职场漂——不吃算你狠,吃了“逗你玩”
调查篇:吃还是不吃,都蕴含着智慧
1.“职场饭局”到底具备哪些功能?
2.不参加饭局,会给自己带来哪些潜在的危机?
3.如果不能全面退出,又该如何选择?
公关篇:这样的同事,我们都曾经历过
1.难以启齿,那些尴尬的“突发情况”
2.哭笑不得,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修炼篇:你利用饭局,还是被饭局利用?
1.关键点一:注意听出弦外之音
2.关键点二:过度的谦虚并不是一种可取的美德
3.关键点三:被老板邀请吃饭与邀请老板吃饭
4.关键点四:饭桌上的“画饼充饥”
午饭团——你的午饭“吃”好了吗?
1.不入“午饭团”会落单
2.你患有“午饭恐惧症”吗?
3.“午饭团”团长也悲哀?
下午茶——沟通无限的好时机
1.下午茶里的哲学——生活中的人更加真实可信
2.巧用下午茶时光——掌握手真实材料
商务宴——每一个环节都有必须注意的地方
1.自助餐,选择一口能吃下去的食物
2.充分准备,沟通好才能正式宴请
3.从工作出发,以商务结束
第五章 饭桌有谈资—一吃的文化是交朋友的好武器
历史饭局:从老故事里翻新谈资
1.鱼肠剑——“”人
2.鸿门宴——当不速之客遇见毫无准备的主人
3.青梅煮酒——竞争对手的场面交锋
4.杯酒释兵权——老板和老员工的沟通
城市饭局:当饭局遇上城市特色
1.北京:率性而为的饭局
2.上海:没有无缘无故的饭局
3.广州:饭局是放松的方式
知食分子:趣味横生的饮食文化
1.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道家与药膳:长生不老的传说
3.“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第六章 饭局心理学——“吃”透人心好办事
不值得定律——这顿饭,到底值不值得?
1.有动机和目的吗?
2.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吗?
3.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吗?
晕轮效应——讲究一下档次也在情理之中
1.“门面”做得好,饭才吃得好
2.有了“面子”,还要“撑得起”
3.给自己打造好的“餐桌光环”
因效应:用印象抢占“局势”
1.宴会现场的完美绅士
2.优雅风范是这样练成的
3.“握”住属于你的天地
名片效应——恰到好处地展示你自己
1.发名片?没那么简单!
2.如何同时递上你的“心理名片”?
二八法则——宴请点菜分个主次
1.菜名是次要的,千万不要“望文生义”
2.中庸是稳妥的“菜局”
3.别奢望每一张嘴都给你打满分
踢猫效应——酒桌上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1.千杯百盏尽看开头
2.引经据典,做“好气氛”的增添者
3.不喝没关系,但要做“好情绪”的传递者
自己人效应:成为受人喜欢的“自己人”
1.餐桌快速求同术一态度与价值观的类似
2.注意存异——情感上未必都会相悦
第七章 饭局生产力——一个都不能少
前期的铺垫:工欲善其“饭”,必先利其“局”
1.多积累“一饭之恩”
2.多充实你的“吃饭资本”
成事的技巧:规避“抹桌子”的风险
1.有效地用点道德压力
2.读懂宾客心,避免判断失误
局中的博弈:会吃,更要会装
1.装疯:借酒装疯,假痴不颠
2.装牛:给对方信赖感
3.装熊:以退为进,避免争执
后期的追踪:饭局不是“一锤子买卖”
1.当你要离开时,请不要虎头蛇尾
2.无功也要“受禄”,白吃的人毕不多
3.记得那些请我们吃饭的人,并感恩
局外的哲学:激活“饭局情商”
1.当众向你的对手举杯
2.好吃的东西不能独吞
3.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
4.误会就像过夜的饭,越久越难闻
---------------------------------------------------------------------------------------------------------------------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能力再强的上司,要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也离不开下属的合作与支持。
很多中层,手中掌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经常给员工加薪和升职,手是他们便利用手中现有的一点权力给予吃饭的“小恩小惠”。这样来博得下属的好感,融洽人际关系,为工作增添“润滑剂”。
但是,在实施前你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由头,否则,反倒会得到下属的抱怨,如果反映到老板那里,自己是吃力不讨好。
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财务部陈经理结算了一下上个月部门的招待费,发现有一千多块没有用完。按照惯例他会用这笔钱请手下员工吃一顿,于是他走到休息室叫员工小马,通知其他人晚上吃饭。
快到休息室时,陈经理听到休息室里有人在交谈,他从门缝看过去,原来是小马和销售部员工小李两人在里面。小李对小马说,“你们部陈经理对你们很关心嘛,我 看见他经常用招待费请你们吃饭。” 小马不屑地说:“他就这么点本事来笼络人心,遇到我们真正需要他关心、帮助的事情,他没一件办成的。拿上次公司办培训班的事来说吧,谁都知道如果能上这个 培训班,从工作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升职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我们部几个人都很想去,但陈经理却一点都没察觉到,也没积极为我们争取,结果让别的部门抢了 先。我真地怀疑他有没有真正关心过我们。” 陈经理只好满腹委屈地躲进自己的办公室。
这个故事对很多中层来说并不陌生,中层的“小恩小惠”反倒得了下属的抱怨,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陈经理使用的方式不对,员工重要和基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培训的机会没有争取到,所以对员工来说,“ 小恩小惠”就变了滋味,没有了效果。
公司的招待费用省下来,按道理是要上缴回公司的,陈经理没有权力用来请员工吃饭,如果消息传出去,部门的威信就会降低。
那这个事就不可以做吗?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在做,而且做得很好,老板也是默许的。一般来说,开明的老板会认为,在预算内的钱,只要你能节省下来,就是你的本 事。再说招待费的数目也不是很大,你没有装到自己的口袋中,没用发票来冲账,而是用来招待同事,主观上是为了工作,可见你的心里还是有公司的。所以一般来 说老板不会管,而会默许。
但这个事是可以做,不可以说。其实其他经理也都这么做,大家心照不宣也就可以了,没有人会把这当回事儿。
中国式饭局读心术
饭局是一个社交的舞台,你不可能在这个舞台上吸引每个人,只需要去吸引适合你的人,能帮助你的人,也就是你的“贵人”,而不是浪费时间在一些局托、骗子、小人身上!因为我们都是的,只有引入那些特别适合自己的人,才有之后这些人带给你的工作和环境。
那么如何在短暂的饭局里找到你的 “贵人”呢?郑德明编著的《中国式饭局读心术》从饭前设局开始,到饭后跟踪,以实例传授你一套饭局的读心阅人术,让所有阅读《中国式饭局读心术》的读者都能在饭局里游刃有余。
学会在饭桌上读懂人心,快速找到你想要的人脉,这样每一场饭局下来,你的社交信用卡才能增值!
一章 论 局——你在细品食物,别人在细品你 请客吃饭,职场生存的技能 餐桌如战场,宴请无小事——没人会平白无故地请客 饭桌上的聪明糊涂学——吃的就是人情世故 和上司吃饭——要像上班一样机警 一次聚餐——亲切的相处,如何赢得好感 与客户吃饭——吃中谈,谈中吃,一切为了达成目的
第二章 开局——察言观色,调对众口 开局打好牌,让你的力量成倍增加 滴水不漏,从点菜看对方性格 细致入微,让每一张嘴都给你打满分 以貌取人——从客人的外表窥视他的心灵 肢体语言——读懂人心好成“局”
第三章 酒 局——会喝酒与会“做人”的紧密结合 酒没喝倒,先让“酒礼”扳倒 劝酒有道,把你的层次亮出来看看 拒酒的高境界——既拒了酒还不得罪人 多嘴不要紧,只怕人灌酒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酒场上的隐患 酒桌上喝得好不好,决定了酒桌下干得好不好? 稳住可能搅局的人,能规避风险就是大的好处 第四章 进餐——“食面”埋伏,碗里乾坤 八大菜系......
小李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刚上班,和同事的关系还不错,但是也不会特别亲近。周六、周日的时候有的同事会互相约着去逛街,她却愿意宅在家里听听歌,看看电影。
上周末的时候,领导说这周会找个时间聚餐,小李其实不太想参加,聚餐的人毕都是同事,又不是朋友。结果吃饭的时候,领导说点个鱼吧,小李那天特别想吃松 鼠桂鱼,但是她的快嘴同事小丁立即就说“水煮鱼”,小李心想,凭什么听小丁的,于是就当场反对,提议吃松鼠桂鱼。
结果,同事们也分成了两拨,闹得挺僵,直到领导的脸色不好看了,小李后认同了水煮鱼的提议。但是一直对小丁心存芥蒂,两个人的关系从这次聚餐开始就不那么愉快了。
作为新人,次聚餐也是同事们从私人的角度观察你的绝好机会。
他们都期望从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了解在“职业外套”下的你的真实样子,弄不好会让他们大跌眼镜,而利用好了则会让他们喜出望外。后一种情况不但会让他们加深对你之前的认识,而且还会在个人层面上更愿意接纳你。
位置的选择 即使在这样放松的场合,依然有一些默认的规矩。一般的规律是左侧为上座。即便西方人也会认为坐在右边的人用左手袭击他的可能性较低,所以这个座位是留给你需要保护的上司的。
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考虑守住靠门口的座位,因为这个位置通常还是上菜的通道。当然不要先一屁股坐下,但可以把包或外衣放到椅子上,然后先请大家到里面就座。让同事们背后朝向墙壁不仅会让人更放松,也会让你显得更谦逊和周到。
用头致意 头部的微小动作也可以展露我们的内心,在运动空间狭小的餐桌上善用则大有裨益。如果你不希望新同事认为你的眼睛长在额头上,那么请略略收起你的下巴,但也 不要埋头在盘子上,因为那是不满或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你希望让对方感觉你对他们所说的感兴趣或者让自己显得更亲切,请略略侧着头倾听。在非正式场合这个姿 势还可以凸显女性的美丽。
在餐桌上,你的新同事们难免会聊一些公司或部门的八卦或掌故,甚至在宽松的气氛中会抱怨或讽刺公司的制度或领导,此时的反应就是轻轻点头(必要时也可以带上中性的微笑)。放心,这样的点头不一定意味着赞同。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