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药茶养生 中医茶方 五脏调理 养颜 女性茶饮健康茶谱 中医养生书籍

本草纲目药茶养生 中医茶方 五脏调理 养颜 女性茶饮健康茶谱 中医养生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本草纲目
  • 药茶
  • 中医养生
  • 茶方
  • 五脏调理
  • 养颜
  • 女性健康
  • 健康茶谱
  • 中医书籍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柏树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34811
商品编码:13572169480
丛书名: 本草纲目药茶养生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本草纲目药茶养生速查全书

:45.00元

作者:孙树侠,邵曙光,健康养生堂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34811

页码:25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传统药茶、降压茶、减肥茶,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历代医家推荐,适合百姓家庭的养生保健茶饮
结合本草药典,全面了解不同药材性味、功效
1.内容丰富。本书精选传统中医古籍中的200多个药茶方,涉及茶疗祛疾、茶养五脏、四季茶饮、美颜四大方面,更特别收录了26种中国名茶图鉴,让你眼界更开阔。
2.简明实用。全书采用不同药茶的高清实图,逐一详细讲解其功效、适用范围、宜忌、配方、做法,并结合本草药典,精解所用药材的资料,更简明,更实用。
3. 版式精美。图文编排清新靓丽、形式多变,色彩逼真,让阅读更清晰、更舒适。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传统中医古籍中的200多个药茶方,涉及茶疗祛疾、茶养五脏、四季茶饮、美颜四大方面,配合高清实图,分别介绍不同药茶的功效、适用范围、宜忌、详细配方及做法。同时结合本草药典,让读者了解药茶中所用药材的性味、功效,从另一个角度更直观、更专业地审视每种药茶的配制,也便于读者对照研究,更有针对性地甄选适合自己的药茶方。书中更特别收录了26种中国名茶的品鉴、挑选、储藏、采制、茶道知识、茶疗养生、妙用保健、茶点茶膳等相关资料,以飨读者。

目录

目录
3 前言
4 阅读导航
6 女性美颜药茶饮
8 上班族保健药茶饮
10 中老年保健药茶饮
一章 茶疗祛疾,健康永驻
清热解毒
22 千金栝楼根茶清热生津 润燥止渴
23 泻心茶 清热降火 止呕止血
24 橘皮竹茹茶清热和胃 益气降逆
25 生地石膏茶清热泻火 凉血滋阴
25 四妙勇安茶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
26 枸杞茶 清热凉血 养阴补虚
27 石膏茶 清胃泻火 祛风止痛
28 忍冬茶 清胃解毒 疏风散热
29 四神茶 益气补虚 清热解毒
30 五神茶 清热祛湿 解毒消肿
31 连翘茶 清热解毒 生津止渴
32 五味消毒饮芳香化浊 清肺和胃
33 清热止嗽茶疏风清热 止咳化痰
34 清热理气茶清热明目 理气和中
35 串雅三妙茶清热解毒 消肿散淤
解表祛暑
36 桑叶茶 祛风解表 清热明目
37 香苏茶 理气解表 温胃和中
37 清暑金香茶清热解毒 润肺止咳
38 蜜芷茶 祛风解表 解痉止痛
39 薄荷茶 辛凉解表 祛除热风
40 荆防败毒茶发汗解表 祛风止痛
41 姜杏茶 发散风寒 止咳祛痰
41 五叶芦根茶芳香化浊 清肺和胃
42 银翘散茶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
43 桑菊饮 祛风清热 宣肺止咳
44 兰草茶 化湿和中 解暑清热
45 紫苏叶茶发汗解表 止咳祛痰
46 鸡苏散茶祛暑利湿 疏风解表
47 青蒿茶 清暑益气 退热解毒
48 姜糖苏叶茶发汗解表 温中和胃
49 新加香藿茶祛暑解表 清热化湿
祛风除湿
50 续断散茶祛寒止痛 强筋壮骨
51 地骨茶 祛风止痛 疏通筋骨
52 淫羊藿茶壮阳止痛 祛风除湿
53 防风羌活茶祛风除湿 散热止痛
54 薏仁寄生茶祛风止痛 舒筋活络
55 荆芥石膏茶祛风止痛 清利头目
56 侧柏茶 祛风润燥 活血镇痛
57 黄芩白芷茶祛风止痛 清热化湿
58 茶调散茶疏风散寒 醒脑止痛
59 胡麻茶 祛风化湿 养血舒筋
泻下消食
60 调胃茶 理气消滞 健脾和胃
61 消食茶 消食化积 理气和胃
62 黄梅茶 健脾理气 和胃消食
63 姜汁牛乳茶润肤通肠 补益气血
63 木耳芝麻茶润燥通便 润肠止血
64 四陈茶 化痰和胃 理气消滞
65 豆蔻藿香茶开胃和中 行气消滞
66 山楂茶 消食化积 活血散淤
67 润肠茶 益精润燥 滑肠通便
68 增液茶 增液润燥 润肠通便
69 芝麻茶 生津润燥 补虚益胃
止咳化痰
70 千金苇茎茶清肺化痰 消食宽膈
71 六安煎茶健脾化痰 降气止咳
71 杏仁蜜茶宣降肺气 止咳平喘
72 百部生姜茶散寒宣肺 降逆止咳
73 三分茶 润肺止咳 降气宽肠
74 参味苏梗茶益气敛肺 止咳平喘
75 百药煎茶散寒宣肺 降逆止咳
75 冬瓜蜜茶利水消痰 止咳润燥
76 玄麦甘桔茶润肺化痰 利咽止咳
77 桔梗茶 清热利咽 化痰止咳
77 款冬花茶宣肺下气 止咳化痰
78 竹沥茶 清热化痰 宁心除烦
79 丝瓜花蜜茶清肺化痰 降气止咳
理血理气
80 补中益气茶补中益气 升阳止泻
81 人参大枣茶补虚益气 养血和胃
82 五福饮茶补血益气 滋养五脏
83 开郁香附茶理气开郁 调经止痛
83 香附川芎茶理气止痛 疏肝解郁
84 玉灵膏茶滋补气血 安神益智
85 人参固本茶益气养阴 扶正固本
86 红蓝花茶活血化淤 调血和血
87 玫瑰花茶疏肝和胃 活血止痛
88 生化茶 活血祛淤 温经止疼
89 补血茶 补血和血 滋阴调经
90 当归四逆茶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91 丹参饮 活血祛淤 行气止痛
利水消肿
92 灯心草茶清热降火 利尿通淋
93 小麦茶 清热生津 润燥止渴
93 桑白皮茶利水消肿 泻肺平喘
94 苓桂浮萍茶疏风解表 利水消肿
95 车前子叶茶清热降压 利水利尿
收敛固涩
96 杞子五味茶敛汗止汗 养阴生精
97 柏叶茶 凉血止血 涩肠止痢
97 金樱子茶固精缩尿 涩肠止泻
98 陈艾叶茶温胃理气 除湿止痢
99 生脉饮 益气生津 固表止汗
100 石榴皮茶固涩止带 止泻止痢
100 香菇茶补胃健脾 增进食欲
101 蜂蜜茶润燥通便 益气生津
102 清热理气药茶药材推荐

第二章 茶养五脏,益寿延年
润肺止咳
106 人参胡桃茶温补肺肾 纳气定喘
107 百合花茶润肺止咳 清心安神
107 玉竹蜜茶润肺生津 宁心安神
108 麦门冬茶养阴润肺 清热生津
109 款冬百合茶止咳止嗽 润肺养阴
109 甘草茶 润肺解毒 镇痛镇咳
110 橘红茶 理气和中 化痰止嗽
111 沃雪茶 补脾润肺 清热化痰
112 胖大海茶清热润肺 利咽解毒
113 银耳茶 滋阴润肺 养胃生津
疏肝解郁
114 一贯煎茶疏肝解郁 滋阴理气
115 平肝清热茶平肝解郁 清热泻火
115 菊花乌龙茶清肝泻火 抗菌消炎
116 柴甘茅根茶护肝利胆 清热凉血
117 茵陈郁金茶清利湿热 疏肝活血
117 柴胡茶 清热生津 润燥止渴
118 夏枯草茶清热生津 润燥止渴
119 金银菊花茶清肝解毒 健脑明目
119 清肝茶 清肝解郁 明目散热
120 杞菊饮 滋补肝肾 养阴明目
121 木瓜青茶舒筋活络 调肝明目
121 柴胡赤芍茶疏肝理气 祛淤止痛
滋阴补肾
122 巴戟牛膝茶温补肾阳 强腰健膝
123 丁香花茶温中暖身 缓解牙痛
123 山药茶 固肾益精 健脾补肺
124 地黄茶 滋阴补肾 养肝健脾
125 健腰青娥茶补肾益气 健腰强身
126 左归茶 滋阴补肾 益精强身
127 肉苁蓉茶补肾益精 润燥滑肠
127 骨碎补茶温通经脉 活血定痛
128 王母桃茶健脾运中 温补肝肾
129 八仙茶 益精悦颜 保元固肾
养心安神
130 甘麦大枣茶养心安神 补肝除烦
131 酸枣仁茶养血安神 清热除烦
132 茉莉花茶清热生津 润燥止渴
133 莲子茶 养心安神 益肾固精
133 三七沉香茶强心止痛 降气活血
134 补血安神茶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135 安神代茶饮养心安神 宁心定惊
136 连花茶 祛风清热 主泻心火
137 薰衣草茶净化心绪 舒解压力
137 龙眼茶 补益气血 益心安神
健脾养胃
138 四君子茶益气强身 健脾养胃
139 茉莉菖蒲茶健脾安神 和胃止痛
139 藿香茶 化湿消滞 理气醒胃
140 五香奶茶补脾益肾 延年益寿
141 乞力伽茶健脾养胃 补益气血
141 须问茶 补脾和胃 养血疏肝
142 大枣葱白茶健脾益气 养血安神
143 健脾止泻茶益气健脾 渗湿止泻
144 柿钱茶 温中补脾 和胃降逆
145 五苓茶 化气利水 健脾祛湿
145 苍术茶 燥湿辟秽 降低血糖
146 健脾益胃药茶药材推荐
第三章 四季茶饮,滋补养生
春季养生茶方
150 蒲公英茶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151 甘蔗红茶清热生津 醒酒和胃
151 升麻茶 发表升阳 解毒透疹
152 葱豉茶 祛风散寒 发汗解表
153 羌活茶 发散表寒 祛风除湿
153 升麻葛根茶清热升阳 疏表清热
154 核桃葱姜茶补肾温肺 发汗解表
155 桑菊香豉茶发汗止渴 利咽润燥
156 葛根茶 升阳解肌 除烦止渴
夏季养生茶方
157 黄芪升麻茶益气升阳 透疹解毒
157 生姜茶 发表升阳 解毒透疹
158 乌梅茶 养胃益气 生津止渴
159 菠菜根茶清热润燥 养血止血
159 竹叶薄荷茶利咽润喉 消暑清热
160 双荷饮 消暑降脂 止血化淤
161 西瓜荷斛茶清热解暑 除烦止渴
161 淡竹叶茶消暑清肺 止渴祛火
162 绿豆茶 清热解毒 消暑解渴
163 天花粉茶生津止渴 降火润燥
163 苹果陈皮茶解暑开胃 降火润燥
164 柠檬茶 生津止渴 健脾解暑
165 菊花茶 明目提神 消暑祛火
165 三鲜解暑茶芳香化浊 清凉解暑
秋季养生茶方
166 百合阿胶茶补肺润燥 促进代谢
167 梨冬茶 清除肺热 止咳化痰
167 川贝茶 清肺润肺 化痰止咳
168 三子养茶降气化痰 消食宽膈
168 沙参麦冬茶润肺清燥 退热止渴
169 梨膏茶 润肺止渴 利咽生津
169 苹果皮茶生津止渴 健脾补气
170 荷叶翘苓茶清除秋暑 健脾除湿
170 生津茶 生津润燥 清热解毒
171 天冬红糖茶清热生津 润燥止渴
171 二冬二母茶润肺止咳 清热化痰
冬季养生茶方
172 杜仲茶 补肾降压 增强免疫
173 香朴茶 调和脾胃 散寒运湿
173 白术菟茶健脾补肾 益养阳气
174 刺五加茉莉花茶清热生津 润燥止渴
175 锁阳桑葚茶温补肾阳 润肠通便
176 滋胃和中茶滋肺清热 化痰助运
177 虾仁茶 提神镇静 增加营养
178 体质调理药茶药材推荐
第四章 美颜,茶魅无限
美容养颜
182 双花除痘茶清热解毒 祛青春痘
183 润肌养颜茶清热凉血 荣养肌肤
183 净面美颜茶养血调肝 散郁祛淤
184 慈禧珍珠茶润泽肌肤
185 养血养颜茶养血滋阴 红润肤色
185 玉竹洋参茶美白肌肤 除皱祛斑
186 防风银花茶除痘杀菌 消肿排毒
187 百合莲藕茶美白焕采 润肤美颜
187 首乌益发茶补益气血 乌发美容
188 桂花润肤茶活血润喉 强肌润肤
189 容颜不老方消除皱纹 抗衰驻颜
189 红枣菊花茶红润肤色 驻颜美容
190 西红柿玫瑰饮减退色素 美白肌肤
191 二香养颜茶减少皱纹 美白肌肤
191 美肤蔬果茶丰肌泽肤 减轻皱纹
192 胡桃牛乳茶养血润肤 祛斑生发
193 薏仁茶 淡化黑斑 美白肌肤
减肥塑身
194 苦丁茶 清热平肝 降脂减肥
195 大黄绿豆饮消积祛脂
195 山楂荷叶茶消脂化滞 降压减肥
196 牛蒡茶 降脂通便 排补平衡
197 清宫减脂茶降脂通脉 治肥胖症
197 减肥茶 降脂减肥 防冠心病
198 降脂减肥茶利湿活血 降脂减肥
199 双花山楂茶消脂化滞 降压减肥
200 三花减肥茶芳香化浊 行气活血
201 桂枝收腹茶去除赘肉 缩小腰围
201 玫瑰蜂蜜茶促进代谢 减肥消脂
202 首乌降脂茶降脂通脉 活血祛淤
203 山楂益母茶清热化痰 活血降脂
203 将军肚茶益气消脂 轻身健步
204 乌龙消脂益寿茶消脂减肥 降压益寿
205 柠檬苦瓜茶清热解毒 利湿降脂
206 美容养颜药茶药材推荐
附录
210 洞庭碧螺春抗菌防癌 养颜降脂
212 西湖龙井清热除烦 降暑解毒
214 黄山毛峰减肥 利尿抗癌
216 六安瓜片减脂 抗老
218 太平猴魁利尿减肥 抗癌
220 信阳毛尖清心明目 提神醒脑
222 庐山云雾杀菌解毒 防癌
224 敬亭绿雪防癌养颜 利尿提神
226 遵义毛峰降脂 抗菌防癌
228 祁门红茶利尿养胃 抗菌解毒
230 正山小种消炎杀菌 消暑利尿
232 滇红 提神开胃 利尿杀菌
234 川红 养胃抗癌 提神杀菌
236 宜红 消炎抗菌 利尿暖胃
238 普洱散茶护齿养胃 抗老美容
240 湖南黑茶抗菌降压 解毒降脂
242 君山银针防癌杀菌 健胃消炎
244 蒙顶黄芽清热止泻 消炎利尿
246 安溪铁观音杀菌固齿 醒酒提神
248 武夷大红袍护胃抗老 养目减肥
250 铁罗汉 提神解乏 护齿解腻
251 武夷肉桂抗老防癌 护齿利尿
252 冻顶乌龙预防蛀牙 避瘴祛暑
253 凤凰单枞提神利尿 解腻
254 茉莉花茶清肝明目 生津止渴
255 桂花茶 通便排毒 抗老清热


《中华本草养生茶事》 一、 引言:茶,古老智慧的流淌 自古以来,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与智慧的传承。从宫廷贵族的雅集,到文人墨客的闲谈,再到寻常百姓家的日常,茶香袅袅,沁人心脾。而当茶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本草相结合,便衍生出了另一番更为深邃的养生之道——本草养生茶。 本书《中华本草养生茶事》并非简单地罗列药材与饮用方法,而是致力于探寻本草茶饮背后的哲学思想与科学原理。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更加广阔的本草养生茶世界,理解不同本草的特性,掌握科学的配伍之道,从而将这份古老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实现身心健康的和谐统一。 二、 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石:阴阳五行与脏腑辨证 要深入理解本草养生茶的功效,首先需要建立在对中国传统医学基本理论的认知之上。 1.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医认识世界和人体的重要 Mianxiu。万事万物皆可归纳为阴阳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维持着事物的平衡。在人体上,阴阳的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阳气过盛则表现为热象,阴液不足则表现为虚象。本草中同样存在阴阳属性的区分,例如,性寒的药材多属阴,性温的药材多属阳。合理运用阴阳属性不同的本草,可以达到平衡人体阴阳的目的。 2. 五行学说: 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而中医则将五行理论应用于人体脏腑、情志、季节等多个方面。 木: 对应肝、胆,主疏泄、升发,与春季、怒气相关。 火: 对应心、小肠,主温热、升散,与夏季、喜悦相关。 土: 对应脾、胃,主运化、承载,与长夏、思虑相关。 金: 对应肺、大肠,主肃降、纳气,与秋季、悲伤相关。 水: 对应肾、膀胱,主藏精、纳气,与冬季、恐惧相关。 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人体的五脏六腑也遵循着这样的相生相克规律。当某一脏腑功能失调时,可以通过调节其相生或相克的脏腑来达到平衡。本草养生茶的配伍,常常需要兼顾五行的生克制化,以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 3. 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分析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病情的轻重。不同的脏腑失调,其症状表现各不相同,需要针对性地选择本草进行调理。例如,肝气郁结者,需要疏肝理气;脾胃虚弱者,需要健脾益气。 《中华本草养生茶事》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基础理论,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中医养生茶的科学认知框架,理解“药食同源”、“辨证施治”的精髓。 三、 本草的瑰宝:药性解析与经典选材 本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历代医家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与总结,留下了丰富的本草知识。本书将精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获取且功效显著的本草,进行系统性的解析。 1. 常见本草的药性归经与功效: 根茎类: 如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生姜(散寒发汗,止呕,止咳)等。我们将详细介绍它们的性味、归经、主要功效,以及其在茶饮中的应用价值。 叶类: 如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解毒消肿)、绿茶(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消食化痰)、枸杞叶(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等。 花类: 如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调经,美容养颜)、洋甘菊(舒缓神经,助眠,缓解胃肠不适)、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 果实种子类: 如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健脾胃)、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降血脂)、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压)等。 其他: 如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 2. 经典本草茶方解读: 我们将深入解析一些流传千古的经典本草茶方,例如: 枸杞菊花茶: 侧重于明目养肝,适用于长时间用眼者。 红枣桂圆茶: 侧重于补血益气,适用于女性经期前后及体虚乏力者。 薄荷绿茶: 侧重于清热提神,适用于夏季暑热或工作疲劳者。 生姜红糖茶: 侧重于温中驱寒,适用于体寒或受凉者。 在对这些经典茶方进行介绍时,我们将着重讲解其配伍的依据,每味本草在方剂中的作用,以及其针对的身体状况。 四、 科学的配伍:茶饮的艺术与智慧 本草养生茶的魅力,在于其精妙的配伍。将不同的本草合理搭配,能够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规避单一本草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出更具针对性的养生茶饮。 1. 单一草药茶的优势与局限: 简单易行,针对性强,但功效相对单一,可能无法满足复杂的养生需求。 2. 经典复方茶的协同作用: 通过君臣佐使的原则,将不同药性的本草组合,达到更全面、更持久的调理效果。例如,将补气药与养血药搭配,可以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将疏肝药与健脾药搭配,可以改善因情志不畅导致的消化问题。 3. 现代养生茶的创新与发展: 在传统本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营养学和健康理念,开发出更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和健康需求的茶饮。例如,针对现代人亚健康状态,如压力大、睡眠差、肠道不适等,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 辨证施茶:量身定制的健康方案 “是药三分毒”,即使是天然的本草,也并非人人皆宜,更非多多益善。科学的辨证施茶,是实现本草养生茶安全有效的关键。 1. 认识自身体质: 中医讲究“辨体施治”,人体体质千差万别,有寒、热、虚、实、湿、燥等不同类型。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本草茶饮。本书将提供简易的体质自测方法,帮助读者初步了解自身体质。 2. 常见亚健康状态的茶饮调理: 肝郁气滞型: 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怒、胸闷、食欲不振等。可选择疏肝理气的本草,如玫瑰花、佛手、薄荷等。 脾胃虚弱型: 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等。可选择健脾益气的本草,如茯苓、山药、党参、陈皮等。 肾精亏虚型: 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脱发、性欲减退等。可选择滋补肾精的本草,如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 阴虚内热型: 表现为口干舌燥、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可选择滋阴清热的本草,如麦冬、玄参、生地黄等。 痰湿体质: 表现为身体肥胖、易疲劳、痰多、口黏等。可选择化痰湿的本草,如薏苡仁、陈皮、白术等。 3. 季节与地域的考量: 不同季节和地域,人体需求和环境因素有所差异,茶饮的选用也应有所调整。例如,夏季宜清热解暑,冬季宜温补驱寒。 4. 禁忌与注意事项: 强调在特定身体状况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慢性病患者、儿童)饮用本草茶的禁忌,以及长期饮用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六、 制作与品饮的仪式感:细节之处见真章 本草养生茶不仅仅是饮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从选材、清洗、配伍到冲泡、品饮,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对健康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1. 优质本草的选购技巧: 如何辨别本草的质量,如何选择新鲜、道地的药材。 2. 科学的冲泡方法: 不同本草适宜的冲泡水温、时间、器具,以及多次冲泡的技巧。 3. 品饮的五感体验: 如何通过观察茶汤的色泽,闻茶香,品茶味,体会茶饮带来的身心愉悦。 4. 茶饮的储存与保存: 保证本草茶的有效性和新鲜度。 七、 结语:茶语人生,本草相伴 《中华本草养生茶事》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本草茶饮的书籍,更是我们对中国传统养生智慧的探索与传承。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您: 深刻理解中医养生文化的精髓。 掌握辨别和运用常见本草的知识。 学会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配伍茶饮。 将本草茶饮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愿这份来自古老中国的茶香,能为您带来一份宁静、一份健康、一份属于您自己的茶语人生。让本草的温润与茶的清雅,共同陪伴您踏上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最近入了本关于茶的养生书,光是书名就让人觉得充满了古朴和智慧的气息,光是翻开目录,那份对传统中医理论的敬畏感就油然而生。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手感都非常棒,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握着一份沉淀了数百年的养生秘笈。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种药材时的那种细致入微,不仅仅是告诉你这味药能治什么病,更是深入到药材的性味归经,仿佛能触摸到大自然赋予草木的灵气。它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网红”养生法,而是脚踏实地地教你如何通过日常的饮茶,潜移默化地调整身体的平衡。比如,对于我这种常年伏案工作的人来说,书中针对“肝气郁结”设计的几款茶方,简直是及时雨,那种温和而持久的调理效果,比我之前盲目追求的那些快速见效的“偏方”要实在太多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沉稳,没有太多夸张的形容词,一切都基于经典的理论推演,读起来让人心安,也更愿意去实践和坚持。它真正做到了将深奥的中医理论“日常化”,让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品味健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对待“喝”这件事的态度,可以提升到“养生”的哲学层面。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它不是冷冰冰的药理学教材,而是充满了生活的美学。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将生活中的“闲情逸致”与“健康需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比如,书中提到品茶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让茶汤在口中停留片刻,细细体会那份草木的芬芳和药材的温热,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饮用”,变成了一种冥想和自我关照。我特别喜欢它对“气血”流动的描述,将饮茶后的身体感受比喻成涓涓细流缓缓滋润,让人对身体内部的运作产生了奇妙的联想和敬畏。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泡出一杯好茶,更是如何通过一杯茶,慢下来,与自己的生命节奏重新对齐。这份由内而外的平和与宁静,是任何昂贵护肤品都无法替代的“养生馈赠”。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养生书籍,但很多都让人看了心里发毛,总觉得是在贩卖焦虑。而这本关于茶饮的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充满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温和的引导。它的文字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耳边轻语,告诉你身体的每一个信号都是宝贵的,而茶,就是你与身体对话的最佳媒介。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女性养生部分的处理方式,不像有些书那样把“衰老”和“不适”描绘得过于可怕,而是用一种积极、赋能的口吻,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日常的茶饮来“蓄养元气”,“调和阴阳”。我最近尝试了书里推荐的几款“驻颜茶饮”,材料都是非常容易获取的,比如玫瑰配上几片西洋参,味道是那种清雅的花香混合着一丝微微的回甘,喝下去感觉整个气色都提亮了。更重要的是,它强调的是“长期主义”,告诉我们养颜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日复一日的温柔滋养,这种理念非常正向,让人心悦诚服地愿意坚持下去。

评分

拿到这本关于茶饮的书,我首先被它严谨的逻辑结构所吸引。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东拼西凑的“养生食谱大全”,而是像一部精心编排的乐章,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它从最基础的“茶性”讲起,比如绿茶的清冷、红茶的温和,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个人的体质来选择基底茶,这部分内容详尽得令人惊叹。接着,它深入到如何搭配那些药食同源的材料,比如红枣的补气、枸杞的明目,配比的精准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丝毫没有因为追求口感而牺牲药效。我试着按照书里针对“脾胃虚弱”设计的那个“茯苓薏米茶”,连喝了一周,最大的感受就是早上起床时那种腹胀感明显减轻了,整个人都轻盈了许多。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把养生写成一个复杂的任务,而是融入到了我们日常的“喝水”这个动作中,让人觉得养生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而不是额外的负担。这种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的编排方式,是许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高度。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也值得一提,它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纯文字堆砌,而是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导图和精美的、意境悠远的配图。我感觉每一页都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在阅读知识的同时,眼睛也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享受。它将复杂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茶饮的对应关系,用图示的方式展现得一目了然,即便是中医小白也能迅速抓住重点。我记得有一页专门讲了如何根据“当季气候”来调整饮茶策略,比如夏季要侧重“清热利湿”,而冬季则要侧重“温中散寒”,这种结合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让我对季节更替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多少个方子,更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养生思维框架,让你学会“举一反三”,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即时感受来微调饮方。阅读它,就像拥有了一个随时可以咨询的私人养生顾问,让人感觉非常踏实和专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