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医生知道!1》告诉我们:
无论你是怎样的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
天下没有绝对安全的安全期
宫外孕就是绑在你身上的不定时炸弹
临床医生的修炼秘密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待自然流产
忽略孕前检查是造人的风险
珍惜你的“送子鸟”
产房:女人一生中最危险也最温暖的地方
分娩就像建座罗马城
孩子出生后的“黄金5分钟”是他一生的福祉
子宫:不生孩子就生肌瘤
客观的手术记录好比你的银行信用记录
包打听的热情可能会害了朋友
中国式医患关系:相互不信任
《只有医生知道!2》
杨澜、梅婷、冯唐、马伊琍、孔二狗、刘春、李小萌、不加v等各界名仕交口赞誉鼎力推荐的百万畅销书《只有医生知道!》
开创西医写作的新风格,寓知识于故事,使科普不再乏味。
@协和张羽医生应广大读者要求,诚意奉上该系列第二本,生动讲述只有医生才知道的医学科普知识、求医问药之道。
《只有医生知道!(1)》
一本有关女性的百科全书。抱着“大医治未病”的愿景,@协和张羽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幽默而不乏温情的叙述中,力图帮助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爱护并且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让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的方向,不再受到无谓的伤害。
《协和张羽只有医生知道!(2)》
精彩讲故事,明白说科普。教大家识别市面上几种妇产科最常见的过度医疗陷阱,告诉大家更多高效备孕、封山育林的妙方好招,用案例阐述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危险后果,最生动直观、效果的性教育知识……更多读者最想知道的、普通女性都需要知道的健康知识,尽在《协和张羽只有医生知道!(2)》。
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出版超级畅销书《只有医生知道!》,开创西医写作新风格,寓知识于故事,获得极大反响。
长期专注于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长期致力于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教育和优生优育的科普工作,为国内数家大型孕产杂志撰写专栏和科普文章,在好大夫在线开设个人网站,利用业余时间长期为患者提供疾病咨询,五年来,访问量达七百余万次。
《只有医生知道!2》
自序 我手写我心
第一章 我的朋友怀孕了
01.约一半以上的流产是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
02.剖宫产后再怀孕,小心疤痕妊娠
03.无论面临什么险境,都别轻易放弃子宫
04.恶心、头晕、嗜睡和尿频,这些都可能是早孕反应
05.哪怕是妇产科女医生,也会避孕失败
06.吃避孕药可能会得静脉血栓,但概率极低
07.医生开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
08.紧急避孕药的服用方法不当,作用等于零
09.戴安全套是一种现代文明
10.所有医生都不想碰上的杀手:羊水栓塞
11.初乳赛黄金
12.患者之间随便换病床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13.女性的生育数是2.3个
第二章 阿弥陀佛,我拿掉了她的孩子
01.注意:你怀的可能是“坑爹、坑娘、坑大夫”的“三坑胎”
02.人流不是刮完就了事,漂到绒毛才算功德圆满
03.人流并发症虽是小概率,落在你头上就是100%
04.宫颈癌是一种性传播疾病
05.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06.宫颈妊娠如何判定
07.霹雳手段与菩萨心肠
08.铁打的协和流水的小兵
09.打算药流的,要先确认是否宫内孕
10.阴道清洁度检查是无良医生的惯用伎俩
11.阴道也有高智商
12.万事预则立
13.险象环生的刮宫术
14.东窗事发,谁的青春没“二”过
第三章 天使之炼
01.我通常这样问候病人:“你拉了吗?”
02.还是要去好医院
03.做个剖宫产,鬼门关上走三回
04.一次剖宫产不代表永远要剖宫产
05.剖宫产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06.“叫床”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07.能顺利抢到住院床位的五条“潜规则”
08.医生最怕听到什么话
09.入院注意事项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10.当妇产科男大夫面对美女的隐私部位
11.什么叫原发不孕?什么叫继发不孕?
12.过夫妻生活时不要思考,不然上帝会发笑
13.子宫诚可贵,卵巢输卵管价更高
14.我曾经命令一对夫妻:你们今天要过一次性生活
15.男人的快感和痛苦为何如此类似
第四章 在中国,医生有医生的问题,病患有病患的问题
01.想找好医生,就看本院大夫都找谁看病
02.肌瘤、囊肿、积液,没准都是障眼法
03.“宫颈糜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04.错割了宫颈真要命
05.宫颈病变是“最容易变好的坏孩子”
06.急性腹痛,警惕黄体破裂
07.没点性常识,还滚什么床单
08.女童阴道出血,需要考虑阴道异物
09.绝经后出血是大病先兆
10.孕妇乘车一定要系安全带
11.孕期阴道出血,别闭着眼睛就知道保胎
12.女儿每月腹痛无月经,当妈的可得长点儿心
13.有一种自摸是必须的——定期自检乳房是女性的必修课
尾声 子欲养而亲不待,你要生而卵不再
01.上环是国际公认的避孕方式
02.上环能有效降低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03.琳琳说:我要给李天生个孩子
04.人生不能等的事就是生孩子
《只有医生知道!1》
自序:
大医治未病
一个妇产科医生的心里话
我不是职业作家,也没有与生俱来的写作天赋,高考时语文只得83分,差点儿毁了爸妈寄托在我身上的大学梦。在断断续续的两年时间里完成这部几十万字的写作,回过头来甚至自己都感到惊讶。
谈到创作初衷,我想主要源于自己内心那份实在憋不住的"不吐不快"。医生的职业注定每天和不同的病人打交道,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工作相当繁忙,我从实习医生开始一直做到现在的副主任医师,已经无法确切统计经治病人的数量。和大多数同事一样,我每天都是提前到医院,中午不休息,很少按时下班,周末加班查房更是家常便饭,经常是连续几年没有一次休假。出门诊的时候,我整个上午不喝一口水、不去一趟厕所,一刻不离开诊室,最多也就看几十个病人,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是在重复工作,说重复的话,重复的病情解释,做重复的手术,我很累,虽然很尽力,但病人仍然那么多,好像永远看不完,类似的伤害如噩梦轮回一般,不断发生在一波(拨)又一波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身上,医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女性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中承担孕育、养育、教育等诸多角色,女性的健康状况以及一位母亲对待健康问题的观念都直接影响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人类。从小女孩到青春期,再到成年、中年、跨越更年期最后到达人生的暮年,女性的一生都在发生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从幼稚青涩到懵懂不谙世事,从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慌张到中年的沉稳和沉重,从更年期的焦躁和困惑,到老年面临日益衰退的体能和精力以及生命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完全无法预料的种种变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经受考验。从医21年,在临床摸爬滚打15年,我深切的感到,很多妇科疾病本来是可以预防的,很多悲剧本来可以不必发生。如果有一本不枯燥、又带有温度,就像说故事一样道出这些积压在心底已久的东西,又能帮助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爱护并且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让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的方向,不再受到无谓的伤害,不是真正实现了"大医治未病"的硬道理吗?。
文字是有味道的,是内心真情的流淌,也是心灵走出自我时候的模样,在每一个夜凉如水的夜晚,那些故事就这样随着指间敲击键盘生发出来,集成此书。谈理想是的,但我还是希望通过本书的写作,能让整个社会更加真实的接近和了解这个有血有肉的医护群体。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社会对这个群体多持神秘感,再加上近年来医患关系恶化,大众一提到医生甚至不寒而栗。希望我展现给您的不再是穿白大衣,带着帽子口罩,手持冰冷听诊器,没有表情没有笑容甚至没有个人情感的大夫,而是真正鲜活的医生形象。
在了解现实生活中这些医生不再是被插上翅膀的天使,而是同为父母所生,也有七情六欲,也吃五谷杂粮,也面临生老病死之后,我相信大众会更加懂得如何跟医生交流。会更加自觉的参与营造一个更加宽容、能够相互理解的医患环境,更深刻的体会到医生和病人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生就像月黑风高之夜渡你过河的人,医学的复杂性和太多的不确定性就像脚下湍急的水流,医生同样手无寸铁,此时,你给医生"撑一把伞",说一句鼓励、信任、温暖人心的话语,他们一定会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把病魔造成的危害降到。
写作是对自己过去的一种梳理,包括情感、记忆和认知。从事写作这两年,我看了很多书,也思考了很多过去和将来,觉得自己比以前宽广豁达不少,不再过分纠结于女人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工作中也多了一份甚至自己都不曾觉察的小温暖和大悲悯。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涉足写作后,我有机会认识很多文学圈和出版界的朋友,在单调的医者生活中,这无异于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子。写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以后,虽然时常的"灵感迸发和下笔如有神"令我无不沉浸在一种莫名和出奇的快感之中,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这是一件苦差事和体力活,朋友是人生真正的财富,如果没有他们的鼓励和引导,凭借我个人将是很难完成的这本书的。在此我诚挚的感谢那些在一个个寂静的夜晚,用心灵陪伴我写作的亦师亦友的兄长们。
感谢我的先生,多少次我加班晚归,他风雨不误到路边接迎,多少次我执迷写作于家事不顾,他扎起围裙做饭洗碗,多少次我报怨博士清苦医生清苦,他总能用最简单也最坚毅的话语要我坚持,感谢多年来温柔的注视。
感谢父母的养育和教育。
《只有医生知道!2》
自序 我手写我心
《只有医生知道!》从有写作想法到正式出版,前后历时两年。正式提笔那天,一位叱咤出版界多年的大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本书的定价差不多 30多块,打完折也要20多块,这钱在小城市够普通一家人吃顿红烧肉或者烧鸡了,想想他们为什么要买你的书呢?”
新书下厂印刷的那天,我感觉心一下子被掏空了,心怀忐忑,坐立不安,一是太在乎看重并引导自己走上写作之路的兄长们,怕没有合格的作品作以交代;二是太在乎它是否对读者真的有帮助。
后来,书一不小心就火了,读者好评如潮,销售异常火爆,出版社不断加印,媒体和书评人给予的评价也是正能量爆棚,还拿了南中国地区最 具影响力的非虚构类图书大奖,这是我这个初次尝试写作、根本没什么文采可言的普通妇产科医生做梦都想不到的。
书封上有这样一句广告语:“哪怕你是一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这是一句非常优秀的文案,但是说实话,对此我一直抱有疑虑,总想着现代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医疗条件也比从前好很多,应该不至于吧?随后,从每天大量的读者反馈中,我发现很多女性真的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太少,或者说误区太多,由此带来的伤害更是巨大的,尤其是面对错综复杂的性、避孕、孕育、生育和养育问题。
例如很多女孩子不懂避孕,认为无痛人流就是无害人流,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吗?很多女孩子不懂得紧急避孕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而是先痛快一番,然后吃两片药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很多女孩子不懂性的健康和安全,不懂得保护自己,患上性传播疾病,年纪轻轻就破坏了自己整个生育系统,待到尘埃落定准备做母亲的时候,追悔莫及。
一本书的容量毕竟有限,还有太多的女性健康问题要和大家讲,还有太多含泪带血的故事要说给女性朋友们听,因为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按照科学的方法爱护自己,一旦出现问题懂得向谁求助,懂得预防和及时治疗,那么,很多悲剧本来就可以不必发生,很多幸福本来就可以伴随一生。
于是,无数个工作以外的细碎时段累加在一起,无数个点灯熬油的零散夜晚积攒在一起,又有了这本《只有医生知道! 2》。写完这一本,我正式步入人生的不惑之年,应该说写作情绪更加清醒和理智,抛却了诸多个人的小凌乱和大烦恼,尽量做到精彩讲故事、明白说科普。
实现“上医治未病”的古训,践行老协和人一直都在提倡的“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是我完成此书的心愿。如果功力还无法达到,我也将继续努力,起码用文字对这个时代的医学现状做一真实记录。
很多读者朋友问,张医生你会不会弃医从文?接着还列举了眼前的冯唐、现代的鲁迅,以及国外的毛姆和契诃夫。实际上,我自己知道,大家喜欢我的书,就是因为我是从真正临床工作的水深火热中摸爬滚打过来的,故事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切的,科普是动真格的,字里行间是掏心掏肺的,看完书,您的很多困惑是能够真相大白的。所以,我会坚持年轻时候的梦想,做好医生这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只要读者喜欢,我会一直坚持写下去。
能够在三年时间内完成这两部作品,我必须感谢一直培养我的北京协和医院,多年传承的宽广、博爱、做大事不拘小节的医院文化,让我有勇气以一个医生的身份,从一个相对保守的行业走进公众的视野。也正是因为它的宽厚仁爱和自由精神,使得很多协和医生有机会活跃在微博平台,他们讲故事、说科普、聊生活、论体制,还原医生的本来面目,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让彼此真诚相待,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更加心手相连、同仇敌忾。
感谢先生多年来的支持,幸福就是平心静气的相处,然后一起慢慢变老。感谢孩子,如果没有他们,出版社可能已经在印《只有医生知道! 3》了。不过老话说得对,女人过日子就是在过孩子,他们正是我们人生无比重要的课题。
最后,谨以此书献给全天下的女性和未来的孩子们。
张羽
2013年10月25日于澳门
《只有医生知道!1》
楔子 精子的圣战
1973年的9月,我呱呱坠地,我妈说从她肚子疼到我出生,总共折腾了三天三夜,说我不是个省油的灯。
那一年,爷爷去世,面对死亡,全家人悲痛欲绝。转眼间,我出生了,一个八斤多水嫩粉白的大胖丫头,面对生命,全家人又欢天喜地。人类总是这样,其实他们不知道,生命从最开始的一刻,便充满了争斗、攻击和伤痛。
男人每次高潮之后射出来的那几毫升乳白色黏稠液体中,多是前列腺分泌的营养水润成分,真正在“弄出人命”这场战役中冲锋陷阵的是在睾丸产生、在附睾中加工成熟,最后通过输精管到达“人间大炮”,只待主人身心愉悦达到极点再也无法掌控兴奋的阀门时轰然出动的精子。
精子数目繁多,岂止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次射出的几毫升精液中至少有几千万到上亿个精子。射出的大部分精子只是垫背的,射精后很快从阴道流出体外,废了。虽然理论上只要有一个精子和卵子结合就能够完成生育,看似根本没必要制造这么多精子,但在整个动物界,很多精子天生就是要被牺牲掉的,没有这个数量级根本无法让雌性受孕。
极少的一部分精锐部队在射精后的第一时间进入宫颈管,开始了从宫颈到子宫,最后抵达输卵管的漫漫长征路。精子从阴道到达子宫腔和输卵管的过程并不是闷着头只管朝前跑,除了比到底谁跑得快、跑得远,谁能最后跑到卵子身边并且钻入她体内,还有一个重要蜕变要在途中进行:精子头部的顶体表面糖蛋白必须经过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和β淀粉酶的处理,才能发生膜结构中胆固醇和磷脂比率和膜电位的变化,从而降低顶体膜的稳定性。完成“获能”是受精的基本条件,这个过程大概需要7个小时,这和很多“心灵鸡汤”中描述的场景何其相似--不能为了达到终点错过一路风景,精子必须在途中“获能”,否则即使一路狂奔第一个到达卵子的身边,照样是个“无能”的主儿。
输卵管是一根柔软狭长的管道,左右各一根,就像小姑娘头上的两只小辫子,一端连在子宫角部,另一端呈游离状态,辫梢部位像一把张开的小伞,末端又似无数细小柔软的手指,恍如大堡礁中各式顺水摆动的珊瑚虫触角,保证下方的卵巢一有卵子排出,就能在第一时间捡拾并且运送到输卵管内部。输卵管有814厘米长,像一条蚯蚓,中间一段略微膨大,叫作壶腹部,管径有68毫米,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并在短期内完成分裂分化的“洞房”。
洞房之中,精子的新娘、圆滚滚胖乎乎的卵子姑娘可能已经含羞带怯等待一段时间了。但是,和尘世间的女人不同,卵子姑娘的原则性极强,最多等24小时,谁要是放她鸽子,她绝对是二话不说扭头就走。卵子只有一个目的:等待与生命力最旺盛、携带基因最为优良的精子结合,顺利成长为生命力强悍的个体,将传宗接代和物种进化这件事进行到底。
精子一路拼杀,经过子宫腔进入输卵管的壶腹部,也就是洞房的时候,如果正好遇到从卵巢排出又被输卵管伞端准确拾取的卵子在此静静等候,就会发生生命伟大的结合。如果此刻卵子还在卵巢的孵化当中,预先赶来的精子会非常有耐心和风度,毕竟是主动方和追求者,隐忍的精子能够轻松等上三到五天,精子据说能等七天之久。
前往洞房的新郎不止一个,精子在前进过程中,沿途受到子宫颈黏液的阻挡和子宫腔内白细胞的吞噬,最后到达输卵管的仅有数十条至一二百条。这时,一群精子包绕围攻卵子,他们迅速而激烈地扭动和寻找着,每一个都试图攻入她的身体。最终,只有一个精子能够利用其头部分泌的足以让女性融化的顶体酶,溶解卵子周围铠甲样的放射冠和透明带,为自己最终进入卵子体内杀出一条血路。
一旦有精子穿过卵子周围的透明带,卵子细胞会自动释放溶酶体酶,引起自身透明带结构的改变,这使她由原来的等待和接纳状态摇身一变成为冷美人。如果这时候的卵子不能及时改变立场和心态,一旦两个或者更多精子钻入她的身体,就会结合成怪胎,在其后的分化发育过程中也会遭受淘汰,出现胚胎停育和自然流产。
人类的自然流产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80%以上发生在怀孕前三个月。而早孕期发生流产的胚胎中,50%60%都是因为胚胎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基因缺陷,也就是常说的“怪胎”或者“畸形胎”。这些怪胎、畸形胎的流产是生命孕育过程最初的自然选择,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即使少数经过保胎治疗达到足月妊娠,出生后也可能是弱智、畸形儿,或者是携带某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所以,在欧美一些国家,妇产科医生和孕妇对于早期流产都采取顺其自然的观望态度,并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治疗,他们相信,好的自然会被留下,有问题的即使保胎也是徒劳,甚至徒增后患以及无穷尽的伤悲。
实际上,大部分流产都是因为胚胎本身的缺陷,根本就是染色体数目不对,或者结构异常的怪胎。除遗传因素外,感染、药物都可能诱发染色体异常,这种胚胎多在三个月之前自然流产,毫无保胎的价值和必要。
小部分流产是因为母亲发生了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例如心率衰竭、严重的贫血、高血压、慢性肾炎或者严重的营养不良等全身缺血缺氧性疾病,此时医生和家属考虑的不应该是保胎,而是保命,孕妇的生命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
早孕期间还有一些少见的出血原因,包括免疫功能异常、创伤刺激、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这些都是很难获得直接证据证明和流产有关系的,即使确认,医生和孕妇也没有太多作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要“与天斗,其乐无穷”,而是要“尽人事,听天命”。
所有早孕期出血的原因中,黄体功能不足是有验血数据可以明确临床确诊的,很多医院都可以化验孕妇血清孕酮水平,正常值应该在20ng/ml以上。如果化验值偏低,多数医生会给予黄体酮补充治疗。实际上,只有胚胎正常,只是因为自身黄体分泌不足的孕妇可能会在补充天然黄体酮的治疗中真正受益。很多孕酮不足的孕妇病根就是胚胎本身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同样出血,结果却大不相同的原因。有人出血了没保胎也没事,有人出血了用了几天的黄体酮胎儿保住了,而有的孕妇一出血就开始绝对卧床,除了大小便根本不下地,花大价钱请人到家里一天两遍注射黄体酮,屁股都扎烂了还是没有保住孩子。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医生都对有习惯性流产病史的孕妇进行孕酮的补充治疗,有的可能只是对病人的安慰,或者证明医生是在努力帮助病人和有所作为的,其真正意义和价值还是有争议的。英国已经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对此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有望在2013年得出最终数据,给出分析报告,提出新的治疗指南。由此看出,即使是天然孕酮,科学家仍然采取非常慎重甚至保守的态度在使用。所以,对于黄体酮以外的、名目繁多的、中西各式的、成分不明的,或者故弄玄虚就是不标明药物成分的保胎药,甚至祖传偏方秘方等等,都应该采取谨慎态度。
胎儿就像树上的苹果,好果子根本不怕风吹草动或是鸟唱虫鸣,反而会在大自然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在风吹雨淋的考验下完成春华秋实的历练,烂果子却永远那样孱弱,即使日日晴朗亦无电闪雷鸣,也无小虫子偶来作梗,说不定哪天也会干枯在枝头或者落入泥土碾作尘。
所以,早孕期间不要过分迷信药物的保胎作用,有流产迹象后是否需要保胎以及怎么保胎都要在专业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放松心情,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是真正理性的选择。
人类利用高科技拍摄研究受精过程发现,精子在钻入卵子身体的一刻,卵子表面会出现裂痕,精子完全钻入其中后,裂痕得以修复,这看似一场胜利的会师,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攻击、入侵和占领。那条最强壮、最有战斗力、最有耐力、最隐忍、综合素质并且在最恰当的时机做了最适合的事的精子进入卵子,细胞的灵魂--两个细胞核真心相拥,融合成一个新的生命。
……
女人对自己的了解太不够啦!
——杨澜(主持人)
只有医生知道的,现在我们都能知道啦!
——梅婷(演员)
协和是个好医院,出了冯唐、张羽等很多杰出的妇产科“脑内科”专家。
——刘春(搜狐原副总裁)
我把本书献给王珞丹。
——孔二狗(畅销书作家)
内容纯干货,基本无注水。看来协和女大夫不只生猛痛快,而且靠谱实在!
——作业本
很多病人是拿着《只有医生知道!》来协和的。
——章蓉娅(医生)
女人看过此书,才算完整。
——张强(血管外科专家)
这本书不仅是我给自己的礼物,也会是我给女儿的礼物,是它让我们知道怎么爱自己更多、了解自己更多。
——曾焱冰(VOGUE中国版编辑)
人生有两件最无法挽回的憾事
子欲养而亲不待
君欲生而卵不再
作为一名医生
我深知
在每一声无奈的叹息背后
有那么多本可以逆转的时刻
只是人们并不自知
此时,我手写我心
愿这些真实的故事能让您体悟
一盎司的预防远胜过一磅的治疗
一辈子的幸福取决于知识的加持
——张羽
网友热评:
感谢作者张羽,感谢让此书出版的人。因为职业的关系,我接触过一些女性,十几岁、几十岁了都不清楚自身的构造,整个人稀里糊涂的,不出状况还好,出了问题就比较棘手。女性们都太需要了解自身、掌握更多跟自身相关的知识了。女性们都看看此书吧!张大夫写得真好,完全看不出是跨行写作。向敬业的医护人员致敬!
——爱读书的点点
作者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作者通过怀孕这个楔子,生动地讲述了宫外孕、子宫肌瘤等常见病的致病原因、预防和处理办法。生动阐述了协和先辈倡导的“一盎司预防胜过一磅治疗”的公共卫生理念。同时也告诫广大女性珍惜自己的身体、男同胞爱惜伴侣的身体。另外,像美剧《急诊医生》那样,揭示了学医者的酸甜苦辣,真的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才能换来日后的成就。
——cmd2000
强烈推荐。全篇拜读完了,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的一本书!看完之后我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生孩子的时候我不懂医生为什么要给我上产钳,那么危险!读完后我终于明白,对医生来说,那是对我和孩子最快的挽救生命的方式!张羽老师真的写得很好,我已经推荐给身边的准妈妈以及准备怀孕的妈妈以及生完孩子的妈妈以及我的妈妈看!赞!!!
——Yuhelena
家里有青春期女孩子的,必备一本。家中有女已长成,关于性的问题,正苦于如何开口教育呢。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值反叛期,家长越说不能做的事情,孩子越想去尝试。有了这本书实在太好了,把书放在她的床头,不用家长多说什么了,外人尤其是医生说的话,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能听进去的。
——宝宝贝贝
很好的一本书,我不仅得到了更多的女性知识,还知道了医患关系,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医生,如何去经营自己的人脉与生活!很好的一本书,是作者呕心沥血的作品。这个社会太需要热爱自己职业又守得住清贫的好医生了!
——lily_wang0
2013年度男人女人都必须看的书!这本书,感觉书名和封面都不足以体现内容的生动和充实。这本书绝对不是一个没有生活体验和工作汗水、泪水的人可以写出来的。书中包含大量的妇产知识和经验,作为一名男同胞,看完都会算预产期、知道宫外孕了,很神奇!一本富含知识,而且是专业疾病知识的书,她是如何书写的呢?是像小说一样充满故事性,又以知识贯穿全文。真心期待第二书!
——小Cwaiting
给老婆看
评分 评分看起来不错,应该是正品!货真价实!保证质量!服务优质!特别是价格超级实惠!谢谢!
评分,,,,,
评分這個買相機增送的. 應該值得信賴的
评分价格低质量好,还会买
评分书内容新颖,卖家服务质量也很高,谢谢了!
评分印刷不错,字体清晰
评分印刷质量好,值得购买,持续关注店铺动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