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档案(共3册) :近代卷(上+下卷)+古代卷 广西师范本社

大学精神档案(共3册) :近代卷(上+下卷)+古代卷 广西师范本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任不寐,袁伟时,秦晖,何光沪 等 编
图书标签:
  • 大学精神
  • 档案
  • 近代史
  • 古代史
  • 广西师范
  • 文化史
  • 思想史
  • 教育史
  • 史料
  • 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346950
商品编码:1263192048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学精神档案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4-07-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中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346882

具体描述




  • 出版社: 
  • ISBN:9787563346882
  • 版次:1
  • 定价:25.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04-07-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90
  • 字数:394000

编辑推荐  当下,中国的大学日益壮大。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及至我们的知识阶层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并没有保持应有的清醒与个人的尊严。这种精神状况恐怕是基于对人类文明的知识匮乏或者误解……
  有鉴于此,这套书对人类有史以来的经典的思想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的汇集,以期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为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知识,以达致中国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
  16~18世纪, 有人将这段时期称为“现代的早期”。在这期间,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政治及经济领域的变革、新航线的开辟带来的东西方的接触……这一切成果都源自当时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对理性和宽容等精神的追求。
内容简介  当下,中国的大学日益壮大。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及至我们的知识阶层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并没有保持应有的清醒与个人的尊严。这种精神状况恐怕是基于对人类文明的知识匮乏或者误解……
  有鉴于此,这套书对人类有史以来的经典的思想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的汇集,以期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为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知识,以达致中国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
  16~18世纪, 有人将这段时期称为“现代的早期”。在这期间,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政治及经济领域的变革、新航线的开辟带来的东西方的接触……这一切成果都源自当时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对理性和宽容等精神的追求。
精彩书评  序言
  在一定意义上,这套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也是中国知识阶层的一些朋友的大学理想。历史刚刚进入一个新的世纪,这套书包含着曾经是大学生的我们对旧世纪大学生活各种深刻的记忆,也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我们的大学理想不仅来自对当下处境的焦虑,也来自对历史上各种伟大精神的继承与反思。由于中国大学不仅存在精神贫困,也存在着物质贫困——更多的中国人无法进入大学读书,因此我们的大学理想也包含这样一项内容:这是一所无围墙的大学,它向所有求知的心灵开放。  
  “现代的早期”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欧洲12到13世纪,并在近代获得了自己的规定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精神就是一种“近代精神”。当然,近代精神并不完全等于大学精神,它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近代”的另外一种说法是“现代的早期”,一般来说指16世纪到18世纪末这一历史时期。在这三百年中,人类文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这段时间中所创造的文化对人类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现代社会不过是“近代的晚期”而已。
  这一历史时期在精神文化史上发端于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结束于启蒙运动。在社会文化史上始于意大利商业革命、经17世纪40年代英国革命(1629-1649)和光荣革命(1688-1689),结束于18世纪美国独立革命和法国政治革命。而肇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将上述文化成果推向了19世纪。工业革命的出现也得益于这段时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大发现、农业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改进等因素。—当然,有研究者认为诸如意大利成为地中海贸易中心等“资本主义兴起”事件,与宗教理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特别是由于地理大发现,人类进入了di一次“全球化”时代。在文化方面,关于世界和平、关于国际法等思想已经提出来了。当然,这一全球进程中的重要文化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和西方的相遇。传教士为早期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接触作出了zui杰出的贡献,而英国使团1793年出使中国则是两个世界政治接触的象征性事件。这一事件基本上形成了农耕社会面对工业革命挑战的反应模式,这种模式至少延续了200年。
  理性与信仰
  近代精神在经济学意义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精神”的胜利,在政治学上表现为市民对国王的胜利、天赋人权原则对君权神授原则的胜利,在哲学上表现为”理性的胜利”。关于“现代世界早期”专制君主政体的兴起及衰落,这个问题不难理解,但关于“理性的胜利”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解释方式。
  “理性的胜利”一般被理解为理性对信仰的胜利,也部分包含着王权对神权的胜利。不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理性社会的诞生得益于市民权利、教会权力和国王权力三者之间的互相制衡。更引人瞩目的发现是,理性对信仰的批评事实上是对教会绝对权力的批判,而不是对宗教信仰的毁灭。因此,全面的观点是,近代精神一方面表现为:理性获得了胜利;而另一方面表现为;宗教走向宽容。正是在宗教理性的支援下,近代政治理念先后确立了以下两个现代观念:由于只有上帝是上帝,因此,君主不是上帝,人民也不是。君主不是上帝宣告了世俗王权专制政治的不合法性,而人民不是上帝宣告了“警惕多数暴政”这一自由主义原则。
  ……
目录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论有学问的无知 [德]库萨的尼古拉
真科学 [意]达·芬奇
伟大的复兴 [英]弗兰西斯·增根
新工具(节录) [英]弗兰西斯·增根
我思故我在 [法]笛卡儿
经验论vs唯理论
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 [英]约翰·洛克
人心不是“白板” [德]莱布尼茨
人类知识的范围 [英]约翰·洛克
神学理性
思想录(节录) [法]帕斯卡尔
真理的探求(节录) [法]马勒伯朗士
二、近代科学的诞生
地球在转动 [意]伽略
附录: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意]伽略
定义和公理 [英]牛顿
自然哲学的方法 [英]牛顿
哲学中的推理法则
论假说
实验的方法
上帝与自然哲学(节录) [英]牛顿
三、近代政治理念
政治思想在近代的早斯转向
君主论(节录) [意]马基雅维利
论国家 [英]霍布斯
论出版自由 [英] 约翰·密尔顿
论国际法 [荷]格劳秀斯
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 [荷]斯宾诺莎
国家和政府的起源 [英]约翰·洛克
权利的时代
《权利请愿书》(1628年)
《人身保护律》(1676年)
《权利法案》(1689年)
四、经济学的青春
赋税论(节录) [英]威廉·配第
法定利息和自由贸易 [英]约翰·洛克
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 [法]魁奈
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 [英]休谟
论国民经济 [英]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节录) [英]亚当·斯密
人口的公理 [英]马尔萨斯
论政府的干涉 [法]萨伊
五、启蒙时代
哲学世纪 [法]达朗贝尔
论政治自由(节录) [法]孟德斯鸠
……
六、美国革命和美国精神(一)
七、两个世界的撞击


  • 出版社: 
  • ISBN:9787563347476
  • 版次:1
  • 定价:25.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04-07-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94
  • 字数:381000

编辑推荐  《大学精神档案(近代卷·下)》有鉴于此,这套书对人类有史以来的经典的思想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的汇集,以期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为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知识,以达致中国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内容简介  19世纪是一个风云激荡、思想多元化的世纪。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工具理性,人的发展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种种思潮风起云涌、异彩纷呈。它们推动的社会变革大大地加速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古老的中国也在这个世纪在被动的状态下走向开放……这些思潮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今天。在新的世纪,我们又应当如何去继承和反思这些思潮呢?
  当下,中国的大学日益壮大。然而,我们的大学生乃至我们的知识阶层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并没有保持应有的清醒与个人的尊严。这种精神状况恐怕是基于对人类文明的知识匮乏或者误解……
  有鉴于此,这套书对人类有史以来的经典的思想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的汇集,以期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为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知识,以达致中国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
精彩书评  序言
  世界历史上的19世纪是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上个世纪启蒙运动在精神领域的突进经过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革命在本世纪引起了全球性的社会变革。经历多次革命、内战与80多年的政治动荡后,法国终于解决了宪政与民主、自由与平等的协调问题,建立起稳定的民主共和国。英国经过多次宪政改革,完善了政党政治,实现了普选权,完咸了代议制下由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的过渡。德国经过1848年革命与俾斯麦时代的渐进改良,也在本世纪内废除“反社会党人法”而实现了议会民主。这样,英国起源的近代自由宪政与美国起源的近代民主共和终于融会成为世界潮流,并通过俄国、土耳其的改革乃至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而影响到东方。同时,英国禁止奴隶贸易、美国废除黑奴制、俄国的农奴解放与日本的“四民平等”则结束了传统的身份制而建立了人权与契约自由的社会规则。上个世纪起源于英国的产业革命此时也借电力与通讯等惊世成就而登上一个新台阶,它一方面与近代科学互相推进,把人类对理性的自信进一步强化,同时导致“理性的异化”这种“现代病”,并引起浪漫主义等反理性思潮的反弹,另一方面它也以强大的力量推动市场经济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价值体系向世界各地延伸,今天称之为“全球化”的这一过程实际上在那时已经开始。而19世纪40年代的两件事——英国军舰轰开虎门,古老的中国在被动状态下走向开放;马克思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呼声,社会主义成为国际运动——则成为这一过程的两大标志。
  正如这两大标志所象征的,现代文明的这一全球性挺进具有多元的性质,在19世纪它主要地表现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世界性思潮的兴起。它们上承上个世纪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理性法庭”与卢梭“情感法庭”的二元紧张,以及更早时代天主教文艺复兴中世俗化理性化潮流与新教改革中救赎伦理因信称义的二元悖反。它们体现了现代化进程对传统世界进行改造的巨大成功,以及这一现代化内部发展起来的深刻矛盾: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人的发展在个性化与社会化两个层面上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深刻性乃至终极性至今影响着当代世界,即使在其中一方严重受挫乃至引起“历史终结”之说的情况下仍然如此。
  然而,这些矛盾的存在并不能遮蔽它们作为现代文明思潮所共同具有的一些基本价值。尤其在19世纪这个世界史上zui终走出中世纪桎梏奠定现代化格局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都发展到了十分典型或日(在今人看来)十分“古典”的形态,其双方:对立的程度是后来盛行“趋同论”、“修正主义”与“中间道路”的时代不可比拟的,但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它们作为“现代性”的两翼面对专制、奴役的传统世界,在争取自由、民主与基本人权的进程中有着近似的立场,即后来罗尔斯所说的“di一正义原则”。现代西方的民主制度,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与古典社会主义一社会民主主义者共同推动的结果。19世纪英国社会主义者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六项主张,其中五项成了后来宪政改革的成果。19世纪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响亮地宣称“自由主义者忙于争取的‘抽象权利’”是人民解放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并痛斥了那种所谓“公道的沙皇”优于西方“虚伪的富人民主”的警察民粹主义理论。同样是19世纪的美国南北战争中,“社会主义将军”魏德迈在马克思的赞许下为北方而战,为自由主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
  ……
目录一、教育:人类的自卫
儿童是上帝的产业[捷克]夸美纽斯
回到自然[法]卢梭
教育书简[瑞士]裴斯泰洛齐
附录:自由和顺从[瑞士]裴斯泰洛齐
我的教育信条[美]杜威
儿童在重建世界中的作用[意]蒙台梭利
二、法学:人类的自治
所有权不受侵犯
功利原理[英]边沁
为权利而斗争[德]鲁道夫·冯·耶林
从身份到契约[英]梅因
立法者的罪[英]斯宾塞
法律的道路[美]霍姆斯
三、理性的裂变
哲学和哲学史的起始(节录)[德]黑格尔
人类的由来[英]达尔文
论人与动物[法]霍尔巴赫
伦理和科学[法]彭加勒
理性的颠覆
生存空虚论[德]叔本华
为什么我是命运[德]尼采
“那个个人”[丹]齐克果
四、革命幻象及其反省
我控诉[法]左拉
论“爱祖国”[德]海涅
秩序党的疯狂[法]普·利沙加勒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节录)[德]马克思
论“抽象权利”之必需[俄]普列汉诺夫
社会民主党人要求的是什么?[俄]列宁
五、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
六、美国革命和美国精神(二)
七、另外一个中国
八、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 店铺: 
  • 出版社: 
  • ISBN:9787563346950
  • 定价:27.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
  • 出版时间:2004-07-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18
  • 字数:430000
  •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当下,中国的大学日益壮大。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及至我们的知识阶层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并没有保持应有的清醒与个人的尊严。这种精神状况恐怕是基于对人类文明的知识匮乏或者误解……
  有鉴于此,这套书对人类有史以来的经典的思想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的汇集,以期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为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知识,以达致中国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
  本卷选录的是古代各大文明的经典文献,展示了与浮华的当代相距zui远的那些时代的文明精神。与那些时代已经隔膜得太久太久的我们,今天暂且坐下,左手捧茶右手展卷,聆听智者的声音,跟随先哲的足迹,追溯文明的起源,探索人类的精神,或许,可以医好我们的当代之“病”……
精彩书评  序言
  一
  按儒家经典《大学》的说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所谓“大学”,当然不是这套书标题中所说的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大学”。
  但是,有万千青年在其中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确实应有一种作为主旨的“道”。而这种道,我想,用“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来定义,也是相当精辟的。
  这套书的主旨,也就是这样来定义大学的主旨的。
  这种主旨乃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精神。没有了它,大学不过就是制造小机器的大机器,在其中奔走的教师和学生,不过就是一群为谋生而营营不已的“腐儒”,而不配称为古人所说的“儒者”。
  假如我们用更加侧重于德行的“君子”一词来代替“儒者”,我们会发现,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的理念》,竟然同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抱有同样的理念:大学的任务是培养“君子”,在现代环境中说,即培养具有美德的公民。
  二
  然而,如何能够培养“美德”,如何能够“明明德”呢?《大学》引《书经》说:”顾諟天之明命”,意为要经常顾念或思考上天的“明命”。而《大学的理念》也主张,要全面地学
  习人文知识(其中包括神学知识),要注重自古流传下来的信仰。这两本《大学》都提醒我们,仰望在人之上的chaoyue者,是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必须的。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中,“至善”乃是“圣”的境界;而在西方传统中(以至在印度和
  伊斯兰的传统中),“至善”也是神的境界,甚至就是“神圣者”本身。
  三
  人的精神是相通的;大学生的精神是与同学、与老师、与大学的精神相通的。
  人类的精神是相通的;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是同别的民族、别的时代的精神相通的;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精神,是同别的文化、别的文明的精神相通的。
  所以,大学的精神,要汲取各种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精神;所以,这本书的形式,是尽力采用代表各大文明精神的文本,向当代大学生和一般读者展示当代人类文明的源流。现在各大文明之流正在汇聚为所谓“全球化”的大潮,究其zui深刻的原因,也许正在于其“源”之共同、其“神”之相通罢?
  四
  就这套书的第一卷即“上古与中古卷”而言,它展示的是人类各大文明相距zui远的那些时代的文明精神。在那些被称为神权政治和政教合一的时代,宗教作为各文明内在精神的地位是尤其明显的。所谓轴心时代,实即各大文明以世界各大宗教为核心而成形的时代。所以,我们要了解世界各大文明的来源及其精神,就不能不了解它们的宗教。这是这一卷会包含大量宗教经典的基本缘由。
目录一、希伯来文明精神
起初
上帝与世界
上帝与人
人与人
你的兄弟亚伯在哪里?
摩西十戒
立王之罪
大自然的祝福词
二、希腊文明精神
金言 [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
德行可教 [古希腊] 普罗泰戈拉
论自然 [古希腊] 巴门尼德
对生命的拯救 [古希腊] 德漠克里特
雅典民主的精神 [古希腊] 伯里克利
人之无知 [古希腊] 苏格拉底
附录:苏格拉底的品格 [古希腊] 色诺芬
洞穴内外的人 [古希腊] 柏拉图
理想的国家 [古希腊] 柏拉图
德性与幸福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节录)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附录:第一推动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节录)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人是政治的动物
论公有财产
中等阶级统治的国家zui好
雅典政制(节录)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关于幸福 [古希腊] 希罗多德
一种政治秩序的诞生和败坏[古希腊] 希罗多德
君主、贵族和民主制度的优劣[古希腊] 希罗多德
三、罗马文明精神
四、中华文明精神
五、基督教文明精神
六、伊斯兰文明精神
七、印度文明精神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