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生产率问题进行了总体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全要素生产率低和劳均资本少,劳动生产率较低,改革开放之后,劳动生产率在低起点上快速增长;分析了从单要素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路径,并对三个生产率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具体分析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一是对劳动生产率的、总量特征、产业特征、地区特征及所有制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劳动生产率及其来源——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资本进行了国别比较。二是分析了资本生产率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的比较中发现,中国资本生产率总体偏低。三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增长机制进行跨国比较。通过从劳动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再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的层层深入,从比较中找差距、找问题、找原因、找规律,进而提出对策。最后通过两个具体案例、两份调研报告分别就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苏州劳动生产率研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基础好困难多新动力正在形成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作者简介
张长春,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世界银行项目专家,国家开发银行特聘专家。长期从事投融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长期参与国家投融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文件起草、政策咨询和政策解读工作。著有《稳定与增长》《政府投资的管理体制》《投资调控的若干问题研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研究》等多部专著。
徐文舸,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杜月,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目录
第一章 总论:提高生产率对策/001
一 以劳动生产率展开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逻辑/001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生产率在低起点上持续快速增长/004
三 我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低和劳均资本少/012
四 未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将更加依赖全要素生产率/024
五 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和增长机制会有明显变化/026
六 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033
第二章 生产率理论进展及生产率的内在关联性/042
一 从单要素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042
二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出与研究进展/045
三 三个生产率的内在关系/053
第三章 我国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结构特征/059
一 劳动生产率的总量特征/060
二 劳动生产率的产业特征/064
三 劳动生产率的地区特征/070
四 劳动生产率的所有制特征/091
五 结论与建议/104
第四章 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特征及影响因素/108
一 资本生产率概念解析/108
二 资本生产率的国际比较/113
三 全国资本生产率估算及分解/117
四 有关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化的几点认识/123
五 结论和建议/133
第五章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影响因素/142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142
二 资本和劳动力增长/143
三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146
四 可变要素弹性法计算TFP/148
五 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154
第六章 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国别比较/164
一 引言/164
二 劳动生产率的跨国比较/167
三 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176
四 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181
五 结论与建议/192
第七章 案例研究一: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202
一 引言/202
二 文献综述/204
三 实证研究/209
四 案例分析/214
第八章 案例研究二:苏州劳动生产率研究/222
一 苏州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基本特征/222
二 苏州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位置/229
三 苏州劳动生产率的未来变化路径/233
四 苏州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对策措施/254
附录 文献综述:生产率的提出与研究进展/262
调研报告一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鲁鄂陕三地调研报告/284
调研报告二 基础好困难多,新动力正在形成
——对苏州市劳动生产率的调研报告/297
前言/序言
前 言
对资本生产率的处理。资本生产率一般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总体下行趋势,下行速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和具体国情有关。资本生产率下降幅度和节奏是否合理必须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来判断,资本生产率只能间接反映资本的生产效率,这也是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生产率研究极少的重要原因。
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都决定于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资本这两个因素,而劳动生产率恒等于劳均收入,决定人均收入水平,是一个与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国民收入水平最密切相关的生产率指标。相对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更具综合性,更直接地决定国民福利水平。本书将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展开研究,对资本生产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遍规律、我国的变动特征、国际比较等方面。
框架与结构。分别分析三个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和变化特征,对劳动生产率及其来源——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资本进行国别比较,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增长机制进行跨国比较,通过从劳动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再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的层层深入,从比较中找差距、找问题、找原因、找规律,进而提出对策。
研究结论。一是与世界样本经济体和与我们正在追赶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劳均资本更低,我国与G7国家劳均资本的差距是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1.6倍。二是依据世界样本经济体的经验数据估算,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相对劳均资本对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趋于提高。据估计,2016~2030年,我国与技术前沿国家(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水平的差距每缩小0.01,劳动生产率能够比较稳定地提高0.3%左右,而劳均资本每增加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从0.25%左右下降至0.10%左右。三是对应到2020年、2030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预期目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自始至终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而制度体系、治理能力在2020年前对......
中国生产率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