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想成为茶专家,先从破译茶叶密码开始。
★ 简单易读,图文并茂,版式精美。
书里没有一个分子式,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变成了老百姓的大白话。文字简单,而且图文并茂。
★ 内容详实可靠,生动有趣。
书中大量图表,使专业理论变得简单易学,尤其是插入了大量漫画,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茶友点赞:看《茶叶密码》就像看一个好学生的笔记,总结与重点,一目了然,方便记忆。还有茶友说:看《茶叶密码》,就像小时候看小人书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了。
★ 一本书为你打下了解茶叶品质的理论基础。
对于从事茶叶加工者来说,明白了茶叶内含物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茶叶品质提升打下理论基础;对茶叶经营者来说,明白了科学评茶、科学泡茶,对于挑选审评茶叶,以及如何泡好一壶茶,很有帮助;对于茶友来说,喝茶应四时而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饮茶。
内容简介
“决定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学茶23年了。我一直有一个梦想,能够用通俗的语言,说明白茶叶里的物质,以及对人体的好处,然后把它整理成一本册子,来指导人们如何科学泡茶、科学饮茶。这个念头充盈着我学茶的点滴时光,也成为了我多年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
——郝连奇
本书并不是茶叶学术性的研究类书籍,只是一本茶叶科普类图书。目的并不是在茶叶生物化学、审评与实验上进行深度探索,而是定位为一本有关茶的普及型小册子。这本书告诉我们,茶叶主要含有哪些神奇的物质,影响我们口味的是哪些物质,对我们有保健功能的又是哪些物质。本书的价值在于将复杂难懂的茶叶生物化学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神秘的化合物能够看得见、喝得到,变成可观、可感、可触碰的东西。在富有趣味的表述中,不仅知道了怎样泡好一壶茶,而且明白了茶对健康的意义。
作者简介
郝连奇
硕士、国家一级评茶员,现任天津市茶叶学会理事长,津门茶文化中心董事长。199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曾就职天津市茶叶公司,创建天津市胜利路茶城,津门紫砂会馆,茶语器文化中心,非常茗品牌连锁店,草木人职业培训学校。多年来一直从事茶叶的研究和经营工作,被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天津电视台录播21集《茶与健康》节目。
精彩书评
本书并不是茶叶学术性的研究类书籍,只是一本茶叶科普类图书。目的并不是在茶叶生物化学、审评与实验上进行深度探索,而是定位为一本有关茶的普及型小册子。这本书告诉我们,茶叶主要含有哪些神奇的物质,影响我们口味的是哪些物质,对我们有保健功能的又是哪些物质。本书的价值在于将复杂难懂的茶叶生物化学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神秘的化合物能够看得见、喝得到,变成可观、可感、可触碰的东西。在富有趣味的表述中,不仅知道了怎样泡好一壶茶,而且明白了茶对健康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古人对茶健康的认识
第二章 决定茶叶品质的七大物质
第三章 决定茶叶保健功能的五大物质
第四章 六大茶类风味因子的形成
第五章 科学饮茶
第六章 科学泡茶
第七章 科学评茶
附录 实验部分
精彩书摘
序
密码本来是一种用来混淆的技术,力图将正常的可识别的信息转变为无法识别的信息。连奇先生的著作《茶叶密码》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博大精深的茶叶科学和饮茶文化尽可能大众化,用通俗的语言和更容易被接受的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广大的茶叶爱好者准备了一把打开科学饮茶知识殿堂大门的钥匙;是在深刻理解茶叶科学和饮茶文化基础上的科学普及和经验交流;是探究和破译饮茶科学密码的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众所周知,茶树源于我国,我国人工栽培茶树有 3000 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我国也是世界大的产茶国和消费国,茶树种植面积占全球茶园总面积近 60%,茶叶产量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 40% 以上,茶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传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世界有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0 多亿人饮茶,茶是世界上传承悠久、饮用普遍的软饮料。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过,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茶叶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主要源自于其独特的风味和健康价值,而成就茶叶风味和健康功能的物质基础则应归功于茶叶中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茶树次级代谢由茶树初级代谢派生而来,在次级代谢上与其他高等植物相比具有独特性,具体表现在茶叶中含量极其丰富的儿茶素、咖啡碱和茶氨酸等次级代谢产物上;同时,茶鲜叶中还含有丰富的茶皂素、茶多糖、香气物质、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代谢产物。这些物质终赋予了茶叶独特的色、香、味等品质特征和健康功能,成为风靡世界的绿色健康饮品。
连奇先生事茶爱茶,他从茶叶爱好者的视角,把艰深难懂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再用大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解读,娓娓道来、通俗易懂。文字不多,但内容丰富,从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到科学饮茶,内容涵盖了茶叶中的内含成分及其健康功能、茶的品饮方法和审评知识;书中绘制了大量的插图、表格甚至卡通漫画,图文并茂,彩色印刷,装帧精美,让人不忍释手,实在是普及饮茶知识的有益尝试。如果说当下纷繁庞杂的各类茶学著作是齐放的百花,这部《茶叶密码》则是带着茶香的奇葩,清新而不失雅致。
研究和宣传茶文化和茶叶科技的著作不胜枚举,通常都是按照知识的逻辑,采用学术的语言来撰写,茶叶爱好者通常抱怨这些专著过于专业、艰涩难懂,且读来无趣。《茶叶密码》这类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书写的科普读物实在难得。从这个意义上说,连奇先生的《茶叶密码》在茶叶爱好者和茶叶科技工作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新桥梁。
这些年,茶叶产业的繁荣和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批茶叶行业的精英群体,他们不光事茶、爱茶,而且懂茶、学茶,在成就自身事业的同时,不忘宣传普及茶文化和茶科技,正是有这个精英群体的存在,助推了茶叶产业和茶叶文化的勃勃生机。我深信,随着茶文化和茶叶科技的广泛传播,绵延数千年的传统茶叶产业将焕发出更加强盛的生机和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茶叶爱好者。
前言/序言
序
密码本来是一种用来混淆的技术,力图将正常的可识别的信息转变为无法识别的信息。连奇先生的著作《茶叶密码》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博大精深的茶叶科学和饮茶文化尽可能大众化,用通俗的语言和更容易被接受的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广大的茶叶爱好者准备了一把打开科学饮茶知识殿堂大门的钥匙;是在深刻理解茶叶科学和饮茶文化基础上的科学普及和经验交流;是探究和破译饮茶科学密码的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众所周知,茶树源于我国,我国人工栽培茶树有 3000 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我国也是世界大的产茶国和消费国,茶树种植面积占全球茶园总面积近 60%,茶叶产量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 40% 以上,茶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传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世界有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0 多亿人饮茶,茶是世界上传承悠久、饮用普遍的软饮料。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过,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茶叶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主要源自于其独特的风味和健康价值,而成就茶叶风味和健康功能的物质基础则应归功于茶叶中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茶树次级代谢由茶树初级代谢派生而来,在次级代谢上与其他高等植物相比具有独特性,具体表现在茶叶中含量极其丰富的儿茶素、咖啡碱和茶氨酸等次级代谢产物上;同时,茶鲜叶中还含有丰富的茶皂素、茶多糖、香气物质、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代谢产物。这些物质终赋予了茶叶独特的色、香、味等品质特征和健康功能,成为风靡世界的绿色健康饮品。
连奇先生事茶爱茶,他从茶叶爱好者的视角,把艰深难懂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再用大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解读,娓娓道来、通俗易懂。文字不多,但内容丰富,从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到科学饮茶,内容涵盖了茶叶中的内含成分及其健康功能、茶的品饮方法和审评知识;书中绘制了大量的插图、表格甚至卡通漫画,图文并茂,彩色印刷,装帧精美,让人不忍释手,实在是普及饮茶知识的有益尝试。如果说当下纷繁庞杂的各类茶学著作是齐放的百花,这部《茶叶密码》则是带着茶香的奇葩,清新而不失雅致。
研究和宣传茶文化和茶叶科技的著作不胜枚举,通常都是按照知识的逻辑,采用学术的语言来撰写,茶叶爱好者通常抱怨这些专著过于专业、艰涩难懂,且读来无趣。《茶叶密码》这类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书写的科普读物实在难得。从这个意义上说,连奇先生的《茶叶密码》在茶叶爱好者和茶叶科技工作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新桥梁。
这些年,茶叶产业的繁荣和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批茶叶行业的精英群体,他们不光事茶、爱茶,而且懂茶、学茶,在成就自身事业的同时,不忘宣传普及茶文化和茶科技,正是有这个精英群体的存在,助推了茶叶产业和茶叶文化的勃勃生机。我深信,随着茶文化和茶叶科技的广泛传播,绵延数千年的传统茶叶产业将焕发出更加强盛的生机和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茶叶爱好者。
《茶叶密码(修订版)》是一部深入探索茶叶世界奥秘的著作。本书并非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以一种百科全书式的严谨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为读者揭示茶叶的起源、演变、种植、制作、品鉴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 茶叶的起源与演变: 本书将追溯茶叶最古老的传说与历史。从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到茶树在亚洲大陆的地理分布,再到茶叶如何从药用到饮品,逐渐渗透到人类的生活之中。我们将探讨不同地域茶树种群的形成,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遗传优势,这为后来丰富多彩的茶叶品类奠定了基础。书中还会涉及考古发现和文献研究,力求展现茶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早期角色。 茶叶的种植与风土: “风土”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本书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如温度、降雨量、光照)、土壤(如矿物质含量、pH值)以及海拔对茶树生长的影响。例如,高海拔地区凉爽的气候和较低的日照强度如何促使茶叶积累更多的芳香物质和茶多酚,形成独特的风味。读者将了解不同茶区(如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该地区茶叶的鲜明特征,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茶”的深刻含义。 茶叶的制作工艺: 茶叶的加工过程是赋予茶叶独特风味和香气的关键环节。本书将详细剖析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的制作工艺。对于每一种茶类,我们将深入介绍其核心的加工步骤,如萎凋、杀青、揉捻、发酵(或后发酵)、干燥等。例如,绿茶的杀青是为了抑制酶的活性,保留茶叶的鲜绿;红茶的全发酵则赋予了其醇厚的口感和红亮的汤色;乌龙茶半发酵工艺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做青”过程,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香气。书中还将提及一些特色加工工艺,如中国的炒青、蒸青、日式抹茶的石磨工艺、普洱茶的紧压工艺等,力求全面展现制茶师的智慧与技艺。 茶叶的品鉴艺术: 掌握茶叶的品鉴方法,是深入理解茶叶魅力的重要途径。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系统地进行茶叶品鉴。从准备工作(如选择合适的茶具、掌握适宜的水温)到感官体验(观其形、闻其香、品其味、察其汤色),书中将一一展开。我们将讲解如何辨识茶叶的干茶外形、干茶香;如何通过观察茶汤的颜色、清澈度来判断其品质;如何啜饮、留香,感受茶汤的滋味(如鲜爽、醇厚、甘甜、苦涩)、口感(如顺滑、醇和、厚重)以及回甘。书中还会涉及一些高阶的品鉴技巧,帮助读者区分不同品种、产地、年份的茶叶。 茶叶的文化与健康: 茶叶早已超越了饮品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本书将探讨茶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扮演的角色。从中国的茶道精神,到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再到日本的茶道仪式,我们将追溯这些文化现象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茶叶如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礼仪甚至哲学思考。同时,本书也将梳理茶叶的健康价值。基于现代科学研究,我们将介绍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并探讨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抗氧化、提神醒脑、助消化等。当然,书中也会提及适量饮用的重要性。 修订与补充: 作为“修订版”,本书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拓展。一方面,我们吸收了近年来茶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包括新的茶树品种、创新的加工技术、对茶叶健康益处的新认识等。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丰富了各个章节的细节,增加了更多生动形象的例子和深入的分析,力求为读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权威的茶叶知识。 《茶叶密码(修订版)》旨在成为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参考性于一体的茶叶百科全书,无论您是初涉茶海的新手,还是资深的茶友,都能从中获得启发,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享受茶叶带来的美妙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