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庭院里的西洋菜——中国的外来植物·蔬菜》属于“中国的外来植物”系列彩色丛书。讲述餐桌上的蔬菜故事。黄瓜、茄子、菠菜、辣椒、番茄、胡萝卜……今天我们吃惯了的许多蔬菜,原本始自遥远的他乡。外来蔬菜改变了我们的口味,同样影响着我们的文化。这本书详细介绍不同时期传入中国的蔬菜,丰富有趣,图文并茂。
内容简介
《庭院里的西洋菜——中国的外来植物·蔬菜》一书重点介绍了40种不同历史时期引进中国的常见外来蔬菜,探究它们传入中国的经过、中文名称的由来,以及被中国人接受并喜爱的过程。比如汉代从西域引入了黄瓜、芫荽等,这些外来蔬菜部分原产于西亚,部分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印度,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唐代的中外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菠菜等蔬菜被当作贡品传入中国。明代,随着世界航海大发现,原产于美洲大陆的蔬菜也远渡重洋传播到了中国,番薯、马铃薯、番茄等正是在这个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至清末民初基本完成本土化。这些外来蔬菜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本书不仅探究外来蔬菜传入中国的过程、名称的由来,还着重介绍了它们在中国获得的文化涵义,如何一步步在中国扎根获得喜爱,以及中外蔬菜文化的异同。
作者简介
蒋逸征,女,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文学硕士,著有《舌尖上的上海》《看着看着就饿了》,译有《手绘餐桌上的小食光》等,编有《词综:——寻觅词语的足迹》。
内页插图
目录
001扁豆
004冰菜
007菠菜
012菜豆
015蚕豆
019大蒜
024豆瓣菜
027番茄
032番薯
036番杏
039荷兰豆
043胡萝卜
048黄瓜
052黄秋葵
056茴香
059豇豆
062菊苣
065卷心菜
068苦瓜
072辣椒
077芦笋
081落花生
085绿豆芽
088马铃薯
094苜蓿
098南瓜
103茄子
108芹菜
112青花菜
115双孢蘑菇
118丝瓜
122甜菜
125豌豆
130莴苣
134西葫芦
137芫荽
140洋葱
144洋蓟
148玉蜀黍
151芝麻菜
精彩书摘
黄瓜
黄瓜是葫芦科黄瓜属,我们食用的是其嫩瓠果,植物学上称作假浆果。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东北女作家萧红,在《后花园、爷爷和我》里有段著名的话:“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种植物原产于印度热带地区,史载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国,最初被称为“胡瓜”。《本草纲目》记载:“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写道:“收胡瓜,候色黄则摘。”这也是我们今天称其为“黄瓜”的原因,因为它成熟后皮会变成黄色。不过,现在人们都不会等到黄瓜的皮色发黄后食用,而是喜欢皮色翠绿、吃起来脆生生的嫩黄瓜。
“胡瓜”是何时改名为“黄瓜”的呢?有种普遍的说法是后赵石勒讳称“胡”字,所以把“胡瓜”改称为“黄瓜”。但也有人认为,石勒改名之说乃牵强附会,认为是隋朝时期改名的。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记载:“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唐代杜宝《大业杂记》也记载:“(隋炀帝)自幕北还至东都,改胡床为交床,胡瓜为白露黄瓜,改茄子为昆仑紫瓜。”北宋苏轼《浣溪沙》词中写道:“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黄瓜还有个别称叫“王瓜”。明代小说《金瓶梅》的背景是万历中期,其中写道不少酒席菜肴,“案鲜”之一就有“曲湾湾的王瓜拌辽东金虾”。清代吴伟业《咏王瓜》写道:“同摘谁能待,离离早满车,弱藤牵碧蒂,曲项恋黄花。客醉尝应爽,儿凉枕易斜。齐民编月令,瓜路重王家。”老舍小说《正红旗下》也写道:“到十冬腊月,她要买两条丰台暖洞子生产的碧绿的、尖上还带着一点黄花的王瓜。”“王”与“黄”读音相近,但笔画数少了很多,也是“王瓜”流行的原因吧。
黄瓜喜温,不耐寒,盛产于夏季。所以在过去,严冬里的新鲜黄瓜很稀有。古人很早就开始温室种植反季节黄瓜。唐代的王建《宫前早春》描述:“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明代王世懋《学圃余疏》记载:“王瓜出燕京最佳,其地人种之火室中,逼生花叶……”
梁实秋在散文里写道:“在北平,和香椿拌豆腐可以相提并论的是黄瓜拌豆腐,这黄瓜若是冬天温室里长出来的,在没有黄瓜的季节吃黄瓜拌豆腐,其乐也何如?”在北方的都城里,冬天里的黄瓜价格不菲。明末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元旦进椿芽、黄瓜……一芽一瓜,几半千钱。”谈迁《北游录》记载:“三月末,以王瓜不二寸辄千钱。”清代嘉庆年间的《京都竹枝词》写道:“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微物不能增寿命,万钱一食亦何心?”可见,作为反季节蔬菜的代表,冬天里的黄瓜可不是一般地贵。
既然在过去,黄瓜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那么腌渍黄瓜也别具风味。欧洲人喜欢酸黄瓜,中国人喜欢酱黄瓜,都脆嫩爽口、诱人食欲。
别名:胡瓜、刺瓜、王瓜、青瓜、吊瓜、唐瓜、勤瓜
拉丁名:Cucumis sativus Linn
科属:葫芦科黄瓜属
原产地:印度热带地区
传入时间:西汉
……
前言/序言
序
中国的蔬菜栽培历史非常长,韭菜、萝卜、莲藕、白菜等都是中国原产的。但今天,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各种蔬菜,许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根据欧洲学者的早期研究,世界范围内有12个蔬菜作物起源中心。除了中国之外,印度、中亚地区、地中海沿岸、美洲南部都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蔬菜品种。有篇文章想象今人穿越到先秦在客店里点菜,结果发现什么都吃不上,番茄炒蛋、拍黄瓜、凉拌菠菜、油焖茄子、青椒炒肉丝、洋葱炒牛肉,这些吃惯了的家常菜统统没有。因为,许多现在很寻常的蔬菜在那时的中华大地上压根还没出现。
我国历史上蔬菜品种的引入,反映出中外交通史与东西方物质交流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伟大传播。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这段时期引入了黄瓜、大蒜、芫荽等蔬菜。它们大多原产于西亚,部分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印度,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唐代的中外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菠菜等蔬菜是被当作贡品传入中国,《唐会要》记载尼泊尔“遣使献波薐菜、浑提葱”。明代之际,随着世界航海大发现,原产于美洲大陆的蔬菜也远渡重洋传播到了中国,番薯、马铃薯、番茄等正是在这个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至清末民初基本完成本土化。
蔬菜的舶来属性,从它们被命名的方式也能看出,凡是名字里冠以“胡、番、洋、西”等的,多半与外来出身有关。
有一些蔬菜,我们中国古代就有,但随着外来蔬菜的引进和命名,实际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比如芹。“芹”字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诗·鲁颂·泮水》中有“菜之美者,云梦之芹”,成语“美芹之献”出自《列子·杨朱》。但这些古籍里的“芹”指的是原产自中国的水芹,属于伞形科水芹菜属;而我们今天常吃的芹菜多是旱芹,属于伞形科芹属,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并非中国原产。现在我们经常吃到的“西芹”,是欧洲一些国家将旱芹改良后的宽叶柄品种,引入中国的历史并不长。至于“欧芹”,那是伞形科欧芹属的香草,别名法国香菜、洋芫荽。所以,同样称作“芹”,我们可不要搞混了。
蔬菜既包括可以吃的草本植物,也包括一些木本植物的叶、嫩茎,以及菌类等。例如原产于法国的“双孢蘑菇”,虽然不是植物,但却已经是许多中国人钟爱的常见蔬菜,故本书特别予以收入。
从初次登场到被广为接受,外来蔬菜来到中国后的命运,也是有起有伏的。不少蔬菜在我们餐桌上的历史,可能比想象中短得多。有不少我们今天常见常吃的蔬菜,实质被普及接受的时间不过才数十年甚至十数年。虽然番茄在明朝末年就已经传入我国了,但全国范围大规模种植食用这种蔬菜,却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了。当代作家汪曾祺在散文《五味》中写道:“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都很爱吃了么?”在世界越来越“平”的今天,人们接受外来蔬菜品种的速度就更快了,番杏、冰草、豆瓣菜(即西洋菜)等外来蔬菜登上市民普通餐桌的频率在加快。外来蔬菜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口味,也同样影响着我们的文化。
庭院里的西洋菜:中国的外来植物·蔬菜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