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被文人称作“海上”的这段时间,在1864至1920年之间,即上海开埠到民国初年。这既是上海都市发展的童年期,亦是城市文化的萌芽期。城市在成长中蹒跚学步,“变”与“化”成了它*初的童装。这期间,旧有的传统文化已经式微,现代文化尚在酝酿,两者交替之际,租界里的青楼文化和商场上的月份牌文化,如同生逢其时的两株奇异植物,抽枝拔节,叶茂花繁,不多年便木秀于林,成为那一时期“海上”*出色的文化风景之一。随着上海城市的进一步发育生长,这座城市的文化也渐有了“海上”的阔大格局与气象。
《光影上海:从清末到民国》是作者辍笔二十余年后,集理性思考和文学笔法于一体,对海派文化进行探究的尝试之作。
作者简介
禅修的蝉,本名周凡,金陵人氏。青年时喜好文学批评,80年代中后期,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同时还涉猎报告文学创作,有作品在文学期刊《青春》上发表。本书是其辍笔二十余年后,集理性思考和文学笔法于一体,对海派文化进行探究的尝试之作。
目录
光影
邂逅
角色
花讯
书香
镜像
乐歌
爱宠
足印
流年
精彩书摘
《光影上海:从清末到民国》:
清末民初的日子,在守旧与变革中充满了不安与骚动。
地处东南一隅的上海,因面向西方通商而生出租界。这是一块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试验地,东方古国的土壤,植上舶来的西洋种子,初始有排斥碰撞,继而有接纳包容,后来有渗透融合,最终便生出了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文化之树。
这个过程中,有一群女性不能忽视。她们的职业很古老,她们的名声不敢恭维,她们的生活徘徊在放浪与贪婪、辛酸与光鲜之间。
这就是租界里的青楼名妓。
假如换个角度看她们呢?不是从社会道德伦理的角度,而是从近代城市文化的角度,也许就能在相同的历史光影中,见出不一样的风景。
手边有本极具启发性的书:(止海·爱——名妓、知识分子和娱乐文化1850-1910》,作者是美国学者叶凯蒂。她的研究延续了安克强(Christian Henriot)、贺萧(Gail Hershatter)、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等西方学者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对上海名妓进行了审视。这种研究最初是安克强的导师开始的,研究对象是巴黎名妓。从巴黎到上海,时间和地点的改变,给这种革命性的研究带来了空间和文化背景上的转换,增添了探究的厚度;不变的则是研究对象,对名妓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其认识不断得以深化。
叶凯蒂的结论:“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风头最劲的上海名妓,在空间、仪式、功能和社会意义上冲破了为传统妓女所框定的圈子,重新界定了她们与客人之间的关系,为自己积聚能量。作为强大、自信、面向公众的女艺人,她们真可谓‘公众女性’。”①
这段话有点长,有点学术,却不难懂。上海名妓在城市文化新视野里被定位为“面向公众的女艺人”和“公众女性”,书中从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多方面论及她们对上海文化发展的作用。
自租界青楼诞生近半个世纪过去,上海地界上又走来另外一群女性。她们随着商品的流转,散布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普通人家历数日子时,会不经意在墙上看到她们,男人们吞云吐雾、酌饮啤酒时,会在袅袅烟雾和淡淡酒香中欣赏她们;家庭主妇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知所措时,也会想着她们的指点。一时间,伊人似乎无处不在。
她们不存在于现实中,而是在月份牌的广告画上,虽然生成于画家笔端,却与大上海的联系万缕千丝,借此维系着自己活泼泼的生命。
她们是月份牌女郎。
李婷在旷告摩登))一书中说道,月份牌女郎“在‘趋时务新’的约定俗成社会心态下,将生活时尚化,又将时尚生活化。……成为‘上海旧梦’的形象代言人”①。
对于游走于生活与时尚间的“上海旧梦”代言人,可否也换个角度看她们,不单从商业广告的角度,还要从城市文化的角度。
青楼名妓与月份牌女郎如同两条溪水,从各自的源头流出,在城市文化这一点上交汇,成了上海这座城市早期的大众文化景观。
……
光影上海:从清末到民国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