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然草》是兼好法师在旅途中所写的随笔集锦,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与鸭长明的《古事记》并称为日本三大随笔集。全书共分243段,长短不一,记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感,朴实亲切,直抵心灵。
《徒然草》以其淡泊文字间所透露出的遁世真理而闻名于世,成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一颗闪耀清美之光的璀璨明珠。时隔600多年后的今天再读,仍是芳香四溢,难以释卷。
吉田兼好(1283-1350),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南北朝时代的歌人、随笔家。本姓卜部,居于京都吉田,江户时代以来通称为吉田兼好或兼好法师。精通儒、佛、道学与老庄思想,文学造诣深厚。
西川祐信(1671-1750),日本江户中期著名浮世绘画师。生于京都,号自得斋、自得叟、文华堂等。最初跟随狩野永纳和土佐光祐学习绘画,后吸收菱川师宣与吉田半兵卫的画风,创立西川派。擅长美人画,被称为“京坂浮世绘界第1人”。
《徒然草》*大的价值可以说是在于他的趣味性,卷中虽有理知的议论,但决不是干燥冷酷的,如道学家的常态,根底里含有一种温润的情绪,随处想用了趣味去观察社会万物,所以即在教训的文字上也富于诗的分子,我们读过去,时时觉得六百年前老法师的话有如昨日朋友的对谈,是很愉快的事。——周作人
《徒然草》在日本,为古文学中*普遍传诵之书,比之四子书在中国,有过之无不及... ...它的文调的谐和有致,还是余事,思路的清明,见地的周到,也真不愧为一部足以代表东方固有思想的哲学书。——郁达夫
此书大体仿清少纳言之《枕草子》,多用《源氏物语》之词。大抵用和歌辞句。而其旨趣则有说儒道者,有说老庄之道者,亦有说神道佛道者。又或记掌故仪式,正世俗之谬误,说明故实以及事物之缘起,叙四季物色,记世间人事,初无一定,而其文章优雅,思想高深,熟读深思,自知其妙。——日本近代学者北村季吟
若论绘之名家,除西川祐信外更无他人。西川祐信诚为浮世绘之圣手也。——柳泽淇园
师宣描绘的色恋世界,是以武家为背景;而祐信所描绘的,则属町家社会的色恋样貌。——白仓敬彦
序
徒然索味,闲坐砚前,心中感悟颇多,随笔写来,有些事想起来觉得既怪又狂。
第一段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其中最想要的大概还是财富和权力吧。天皇之位,尊贵至极。皇亲国戚也不是寻常人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关白,毕竟也不是普通百姓可以奢望的。即使是一般的贵族,也给人一种不可近身的威严感。这些人的子孙后裔即便没落,也不会轻易被人等闲视之。和这些人相比,有点身份就洋洋自得忘乎所以的那些人,就无足挂齿了。
法师并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清少纳言曾如此评价:世人视之,犹如木屑。事实上的确如此。法师一生说法,教诲众生,到头来始终被世人所轻视。增贺上人曾说过,为了名利而说法,这种做法是有违佛的教义的。彻底脱离世俗,皈依佛门,心无二志的人,才是真正有追求的人。
谁会不爱美丽的容颜呢。有着优雅的谈吐,散发着人格魅力却不多话的人,着实让人觉得在一起多久都不觉得无趣。外在仪表堂堂,本性却低劣不堪的人,让人惋惜。
品性和容貌是与生俱来的,但思想境界却是通过努力修行可以提升的。即便有再好的容貌和气质,如果胸无点墨,不思进取,又常和品貌俱无的人厮混在一起,甚至堕落到比他们还不如,实在是不愿意看到的。
我对世间男子的期许是,要有真才实学,诗赋、乐理、管弦之道可以信手拈来。在朝廷仪式制度方面,成为他人表率。并且,工于书法,有点酒量又善于交际,便是极好的。
第二段
不深入了解上古明君的治国之道,不倾听民众的哀愁,且国家财政忧患全然不知,所有事只追求极尽奢华的官员们,真是可恶至极,毫无廉耻。
九条殿的遗训中有这么一句话:从衣冠到车马,有什么用什么,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华丽。顺德院曾在记载宫中事例的《禁秘抄》中也写道:“天皇御用,以简素为宜。”
第三段
再优秀的男子,若不解风情,就如同没有杯底的玉杯,好看不中用。
但有些人,为了风流之事,早出晚归,既担心父母的训诫,又惧怕世俗的非难,整日心思不宁。结果多是不能和恋人长相厮守,最终落得常常孤枕难眠。
其实对女子的态度,能赢得其好感并保持分寸,不一味沉迷于女色,就恰到好处了。
第四段
心中常念来世,平居不远佛道,是最令我心思神往的态度。
第五段
遭遇不幸而一蹶不振,就轻率地决定剃度出家,这种做法,在我看来,实在不可取。还不如闭关谢客,自生自灭。显基中纳言曾说:“愿以无罪之身,遥想于流放之地赏明月。”实在发人深思。
第六段
名门贵族之士大多认为没有子孙最好。我认为平庸之人也当如此。前中书王、九条太政大臣、花园左大臣等人,都祈愿不再有后代。染殿大臣也说过:“没有子孙挺好,有子孙而不肖,才可悲。”此话出自《大镜》。圣德太子在修造自己的墓时说过:此处要断,彼处必切。其实是希望祖孙不再延续。
第七段
倘若人能长生不老,生命就像无常野的草露和鸟部山的烟雾一样永不消散,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情趣可言呢?人生正因为没有定数,斗转星移,变幻无常,才妙不可言。
天地万物,人是最长寿的。蜉蝣朝生夕死,夏蝉不知有春秋。人若从容淡定地生活,一年之间可以过得安然漫长;若贪婪到斤斤计较,即便活上千年,也觉得短暂如黄粱一梦。在这世上活的时间越长,耻辱的事情就会越多。人生有四十年,便足够了。超过四十岁,就会慢慢地失去羞耻心,越来越喜欢挤进人群交际。到了晚年,又溺爱子孙,因为期待亲眼看到他们成家立业,就更加希望长命百岁,愈加贪图世俗名利。这样的人生,毫无品味。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终于入手了这本《徒然草》。初读之下,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其中那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蕴含深刻洞察的文字风格。感觉作者的笔触如同溪水般潺潺流淌,没有惊涛骇浪,却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每一页都像是作者随手写下的随笔,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世事的观察和思考,却让人不禁拍案叫绝。仿佛作者就坐在你身旁,轻声细语地和你聊着生活中的点滴,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在他的笔下却充满了哲思。我特别欣赏这种“以小见大”的智慧,它不像那些说教式的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片段,让你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无为”,在于它让你在看似的“徒劳”中,发现生命的真谛。
评分说实话,《徒然草》这本书,光听名字就有一种“漫无目的”的随意感,这反而让我感到一丝好奇。我常常觉得,生活中那些最美好的发现,往往就隐藏在不经意的“徒劳”之中。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它不像那些有明确目的性的指南或手册,而是更像一位老友,在你闲暇时,随手翻开,就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启示。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无用之用”的哲学,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自在。这本书也许不会给我提供直接的答案,但它一定会启发我去思考,去感受,去体会那些隐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深层意义。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也是我一直以来在阅读中寻求的东西。
评分这是一本我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拥有的书,终于在机缘巧合下入手了。拿到手里,那种厚重感和复古的设计,瞬间就让我对它充满了敬意。我还没有开始细读,但仅凭这股古典的韵味,就足以让我沉醉。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无数画面,想象着作者当年提笔写作时的心境,以及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时代气息。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或许是关于人生哲学,或许是关于自然风物,又或许是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它就像一个沉睡的智者,等待着我去唤醒,去倾听它穿越时空的智慧。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增加了一本藏书,更像是一次与古人精神对话的契机,一份心灵的洗礼。
评分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人,而《徒然草》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日本古典文学的某种向往。拿到实体书的那一刻,就被它那种沉静内敛的气质所吸引。封面设计简约而富有质感,传递出一种古老而又永恒的美学。我还没来得及深入品读,但仅凭这份外观,就足以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猜想,这本书一定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风貌、人情冷暖的细致描摹,或许还有一些关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慨。我相信,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阅读这样一本经典之作,能够帮助我放慢脚步,重新审视生活,感受那些被遗忘的、却又无比珍贵的传统智慧。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可以窥见一个古老而迷人的精神世界。
评分这本《徒然草》啊,刚拿到手的时候,封面朴实无华,感觉就像是那些在书店角落里静静等待有缘人的老书。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纸墨香扑面而来,瞬间让人心绪宁静。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这份触感和气息,就已经足够勾起我对文字世界的无限遐想。我想象着,这本古老的作品,一定承载着比现代快餐文化更加深沉的智慧和体验。那些经过岁月洗礼的文字,或许能像一杯温润的老茶,在舌尖缓缓晕开,留下悠长的回甘。我尤其期待它能带来一些不同于喧嚣市井的感悟,或许是关于人生的无奈与豁达,又或许是关于时间流逝的温柔感慨。这本书就像一个等待被开启的宝箱,里面究竟藏着怎样的珍珠,又会点亮我怎样的心境,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吸引力。我已迫不及待想沉浸其中,让那些流传千年的思想,在我的脑海中激荡起层层涟漪,带来一份宁静而深刻的触动。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