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解密与发现:中国武术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国武术文化丛书》对中国武术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围绕“中国武术是一种难以模仿的身体文化,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情感家园,中国武术是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技艺,中国武术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展开探讨。最后指出,中国武术是一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其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一、中国武术是一种难以模仿的身体文化;二、中国武术的存在是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三、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中国武术具有显著的普世性社会价值,其表现在通过学习和修炼中国武术可以达到使人成为人的教化功能;四、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文化的个性。
作者简介
王岗,男,1965年出生,山西临猗人。
2005年至2008年就读于上海体育学院,师从著名武术教育家邱丕相先生,获得博士学位。
2005年人才引进入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工作。
2008年被评聘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
2010年7月,获得苏州大学“东吴学者”称号。
2014年10月,《中国武术文化要义》一书,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5年1月入职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任教。被聘为“东湖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
2017年被评聘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主持完成国家体育总局项目3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武术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起点
第二节 中国武术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国武术:一种全新视角的解读
第一节 历史的考量:文化是“武技”成为“中国武术”的内驱力”
第二节 原点的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文化的使然:中国武术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
第三章 中国武术: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技艺
第一节 追求教化:中国武术的核心价值所在
第二节 过程教化:中国武术教化的特征
第三节 培养君子:中国武术的终极目标
第四章 中国武术:中华民族共有的情感家园
第一节 情感纽带:中国武术与宗亲文化的桥梁
第二节 文化品味:中国武术折射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 中国武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第一节 精辟展示:中国武术独特的哲学要义
第二节 艺术内核:中国武术独特的审美取向
第三节 谋略载体:中国武术迥异的技击思想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精彩书摘
《解密与发现:中国武术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国武术文化丛书》:
对武术技击本质的再认识,带来了武术发展的革命,但同时也使传统的技击观念沉渣泛起。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它物的内在规定。按照这个观点,中国武术的本质并非技击,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的搏杀术都具有技击性,又如何能自圆其说具有技击性的格斗就是中国武术呢?我们认为区别于外民族武技的东西与其说是技击,从外在形式上到不如说是中国的拳种套路。正是派系林立,拳种纷呈构成了中国武术与其他异族武技的相区别的身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中国武术渊源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系统的拳种至少有129种,姑且我们还认为这是一个框定了武术博大精深的也即将引起争论的数字。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的武技能像中国武术这样形成如此多的拳种门派。我们无法考证究竟是何时、何地、何种原因开始产生中国武术各式各样的套路拳种,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讲,武术套路的出现一定不是为了串编技击动作这一个目的。固然,武术体系中不乏有将套路中的动作拆散练习的拆招、递招、喂手、进而过渡到散手、实战的训练环节,但是武术套路的作用又绝不仅仅就是服务于技击,它只不过依附于“技击”价值来获得神秘,仅此而已。
关于中国武术的拳种套路,说其是为了便于记忆、传授格杀技术也好,说其是为了其他的目的也罢,但究其原因,一定有其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在其中,中国特殊的内陆型生态环境,典型的黄河畔的农耕文明形态所造就的社会结构,对武术套路形成的价值取向一定产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闲来时造拳,忙来时种田”的古拳谚多少反映出一些先民们的生活情景。从根本上说,中国武术就是中国人演绎技击、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的生活方式。因为,中国文化自古倡导的是一种对自然、对外界的“和谐”。中国的古人们倡导是顺应自然,注重自身与自然的相互融合,探寻世间万物的规律,顺其自然。中国武术也是如此,“武术之道体现为技艺的最高境界,更表现为通过习武练拳而获得的一种超越性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的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正如有学者指出:技击,只不过是武术的乌托邦。武术乌托邦,是一个关于技击的理想世界,也是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技击世界。这个着眼于未然的武术乌托邦,也表达了这样一个信念:目前的现实,我们所见的技击现实并不是唯一的现实,也不能构成身体训练、身体教育的唯一要求。武术的乌托邦却又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梦幻,它同时有着自己特定的文化编码,因为,每一个拳种套路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都承载了一段历史,有着一个曾经令人怀旧的片景,而在故事里绵亘很可能就有我们要找的见证、要找的民族精神。现代的武术正是因为没有故事,才很难凝结为文化,新武术的套路更多的是随创随丢的快餐流行曲。因而,我们必须关注中国武术的拳种套路,关注拳种套路,就是关注历史的文化记忆,关注传统的思想思维,关注中国人的生活根源。
中国武术的存在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脱离拳种套路的,没有了套路无异于失去了外壳,灵魂自然也无处得以安放。(尽管现代武术没有了灵魂,但它美丽的外壳依然被保留了下来。)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武术套路既不脱离技击之“真”,又不执着于技击之“实”,而是管窥技击的窗口,是对技击无所不能梦想的示范。经过历史岁月淘洗了无数个年代之后,武术套路,更是一道人文景观,它已不再是阵战拼杀之前的操演,也不是擂台上的比武或拳台上的较量等,它更像是对技击理想的陈述,是对技击的“再创”,而非“照相式”和“镜子式”毫无创造性的反映、奴隶似的临摹。另一方面,武术套路它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又是关于攻防技击的意境、思想与想象。经过套路对武术技击的加工处理之后,武术的技击由一而多,渐渐从真实的“打”开始向师徒间“拆招、喂招”模拟的“打”衍变,进而发展到如今健身的“打”,表演艺术的“打”等。
……
前言/序言
看到王岗的自序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时期、新征程。国家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自豪、自信。回眸中国武术的历程,如今正赶上了国家的新起点,健康中国和传承优秀文化工程都将使武术大放异彩。
武术不仅是体育,更是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文化财富。她的光芒犹如埋在地下的金矿,尚不太为人们珍视。在国家大兴文化的战略下,她必将日显光彩,由文化产生的教育力量将不可估量。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其不仅指环境生态,还内含人的思想境界的生态文明,与武术的发展也息息相关。
读王岗的文章,一是高屋建瓴,从战略高度、文化的祝角对武术原点有颇深入的研究。这一点,在他以博士论文为基础,此次出版的《解密与发现:中国武术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和《虚无与提升:中国武术教育的问题与求解》中,大家都可以看到他的这一研究特点。这两本书的初稿,从一开始撰写,我们就进行过多次讨论交流,他也听取了我很多建议。特别是他在博士论文研究中所得出的:“中国武术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文化的独特性方面”的结论,今天看来还是很有前瞻性的。
武术不单单是身体的运动,更是中国人思想在身体活动中的凝练和折射。武术不是“暴力”的代名词,也不是“彪悍”的符号,更不是“KO”“战胜”的化身。七年前我就写了一篇《生态文明视阈下人类格斗术的文明化进程和未来武术》。文中提出有些职业格斗赛是人类文明的倒退,是物质主义和商品经济带来的人性扭曲。中国武术是人类文化文明化的产物,所以,我提出了未来武术的走向应该是以“太极推手、中国跤、传统射艺等,讲求天人合一、文明格斗、高雅机智、修身养性等为人们带来生态文明曙光”的格斗形态。因此,对于王岗所提出的“中国武术拥有自己独特、显著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独特、显著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她的文化要义是个性的;她的教育价值是普适性的;她的技术理念是独特性的;她的存在是民族性的。所以,她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可复制性”’的研究结论,我是持赞同态度和认可的。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一下: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文化,而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全人类的一种文明成果。她给予“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应该说是才刚刚开始彰显,还需我们再发现和再认识。
王岗对学校武术教育的研究,应该说持之以恒,坚持了很多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学术观点。就全书的重要内容来看,《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所提出的“国家意识”“国学意识”“学科意识”“文化意识”“拳种意识”等,今天看来都成为了学校武术发展遵循的原则和策略。这应该说是他对学校武术教育所做的贡献。对于学校武术教育,他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者.还是一个具体的身体力行实践者。我曾参加过他在苏州工作时期的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成果的研讨会,也对他提出的“X+1”的学校武术教育新模式颇为赞成。今天看来,在学校武术教育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情况下,“X+l”模式的实施应该说还是一个可以强化学校武术教育地位,并得以落实和实施的一种良策和方案。
解密与发现:中国武术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国武术文化丛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