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哈佛中国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哈佛中国人》选取了100位中国在哈佛访问、求学的精英人物,这其中既有王石、许知远、余华、俞敏洪等为大众所熟悉的公众人物,也有目前还默默无名的莘莘学子,称《哈佛中国人》为中国精英哈佛众生相并不为过。《哈佛中国人》不是单纯的摄影集,除了洪海先生独具特色的摄影作品,还包括人物专访、自述、演讲等,对了解中国精英在哈佛的生活、学习、思考状况可谓不可多得的资料。
著名设计师韩湛宁先生全程指导了《哈佛中国人》策划、设计。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主席王石先生,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作者、著名公共知识分子许知远先生,著名摄影家肖全先生作序。
洪海,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2012-201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生院纪录片专业,2014~2016 哈佛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曾任旧金山州立大学、堪萨斯大学纪录片课程讲师。两次登顶珠峰,是首位从珠峰南北坡分别登顶的中国制片人。两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创造者和保持者;美国亚洲协会“绿色中国”纪录电影节联合创始人;阿拉善生态协会资深会员;深圳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联合发起人。美国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台湾金马奖纪录片The Chinese Mayor 监制;捷克电影节开幕影片、美国USC 纪录片DNA Dreams 联合制片人;美国休斯敦电影节雷米金奖纪录片《遵道》出品人、制片人;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副导演。著有《王石说》上下册、《移民与海》上下册、《深圳记忆》、《滨海深圳》、《褚时健说》、《哈佛中国人》等。
目录Contents
序言
002 哈佛中国人 / 王石
004 哈佛场域 / 许知远
006 我认识的洪海 / 肖全
聆听哈佛
003 王石:哈佛让我如获新生
013 汤和松:“妇科男大夫”
015 唐宁:穷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
017 徐小平:永不停息的追梦人
023 俞敏洪:投势,投事,投人
025 郁亮:管理,从自己开始
029 毛大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031 祁斌:“资本市场” 论
033 骆家辉:严谨的驻华大使
035 莫言:讲故事的人
037 余华:正负总是同时出现
043 欧阳江河:拒绝交流的诗歌
045 李娟:20 世纪最后的散文
047 梁鸿:作家的终极对象是自己
051 颜歌:文学的永恒
053 杨紫烨:人生不该标签化
055 贺延光:一图胜千言
057 刘晓庆:人生不怕从头再来
059 Lincoln C.Chen:与慈善为伍
061 杨东平:教育“三化”的思考
063 普鸣:传道,授业,解惑者
梦想哈佛
067 尹禺然:2016 派会是什么
071 倪珮芸:凡事取乎其上
073 秦宇熙:工地经历让我心静
075 徐姗姗:追求高效人生
077 徐云飞:在逆境中翱翔
081 喻晓:公益与资本结合
085 贾晓童: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089 魏沛然:已在路上
093 洪玉洁:T 型人才的设计
095 任祎:坚持自己
099 高远:幸福结局
107 曹嫄:追寻梦想,逆风飞翔
111 殷珺:探索宇宙暗物质
115 戴华伟郎:活在当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1 孙雨朦与孙雨彤:90 后个性姐妹花
129 蔡毅:从细节中发现价值
135 何江:我比其他人要好奇一点
141 何立:认识自己的路
143 Maggie:罗德岛家乡
145 蔡师傅:平凡人的不平凡活法
147 孙玉红:学会为他人付出
探索哈佛
153 丛乐:让基因编写成为世界话题
155 杨志勇:把事情做到极致
161 周胡峰和高高:家庭与学术的平衡
167 关成贺:规划人生
173 韩璧丞:脑控万物
183 戎子钦:专注智能算法
185 张安琪:让材料长成我想要的样子
187 杨欣玫: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的意义
191 苏雅青:活体实验的动物对人类贡献很大
193 乔杨:成长就是不断增值的过程
203 崔璨:人生,跳出黑白才有颜色
211 张翠梅:跨界思考,教育为本
对话哈佛
215 王石:绝对真相
221 王浩然:诺华制药领衔科学家
225 卫明:迪士尼的学问
227 张璐:创投圈华人史上最高荣誉获得者
229 袁越:创新梦工场
231 卢阳:打造幸福的办公生活
233 艾诚:为你而问
237 王德源:律诗写得不错的投资人
239 陈川水:改变独立个体
241 刘小钢:做公益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243 苏奇:找对的人
245 李琛:创业社会的领英
247 王开元:做有胆色的投资者
249 沈文馨:创作不一样的视频
253 张晋元:自由人生
259 刘圣:生活是一场冒险
261 高星:专注的心灵,互补的灵魂
267 覃叩:随心而行
273 周谢韶蔚:和自己对话
275 魏天天:持续地寻找自己
277 柳茜:坚持梦想 付诸实践
279 李榕南:追寻真理的执着者
281 毛毅翔:数学改变我,也会改变世界
283 赵清:创造别人的幸福感
289 孙陆:尝试无限可能
291 何熙昱锦:推理让人着迷
293 俞晓牧: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么
295 赵行:解决一个小问题也是有意义的
299 万之缓:百折不挠
301 陆昊辰:自省而后奋进
感悟哈佛
305 王石:一路感恩,遵道而行
317 许知远:创业改变了我
321 徐少春:诗人企业家
323 刘欣诺:诚智相伴
329 杨鹏:华大基因的狂想
333 徐敬眉:深潜人生
335 陈劲松:世界上最会卖房子的人
339 李成才:拍摄有中国气息的纪录片
341 程辽:禅与人生
343 张锋:订制DNA
345 吕瑛英:用设计让城市 ”升温“
347 荣蔚:好奇和尝试
349 胡耀敏:医改的难点
351 梁东:从观众出发
355 周宇鸣:宝洁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357 洪海:感恩哈佛
跋
王石:哈佛让我如获新生
王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主席、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首届Deep Dive 企业家训练营“营长”、亚洲赛艇协会主席。
王石谈哈佛与剑桥的区别
“别人总是问我剑桥和哈佛有什么区别,其实我一直没想好怎么表达,所以两年了,回哈佛我都很犹豫。现在我知道怎么说了,哈佛,让我如获新生;剑桥,让我如沐春风。”王石在哈佛校园里边走边说。这次他来,是专程为了看望Deep Dive 学员,明天在哈佛WeldBoathouse,集训两周的学员将会有一场赛艇友谊赛,他是总裁判。
王石在西雅图“深圳日”国际低碳城论坛上发言
“‘互联网+’还是‘+ 互联网’,这是个问题。‘互联网+’的意思是以互联网为主体,用互联网代替传统行业,把一切吃下去。‘+ 互联网’是什么?是指传统行业要用上互联网这个工具,如果不用,你不是被‘互联网+’淘汰掉的,而是被‘+ 互联网’淘汰掉的。”王石在“深圳日”国际低碳城论坛上说。
徐小平:永不停息的追梦人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your idea is move faster.”
(保护你想法的最好方法是先人一步。)
“写《中国合伙人》的本子只用了三个月,三万字,因为那是百分之百真实的故事。实现理想的要素有三点:行动,行动,行动。机遇就是今天你看他是risk(危险),明天你会regret(后悔)的东西。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咬一口不就知道了么?”
——2014 年11 月21 日在哈佛
徐小平,新东方创始人,真格基金负责人。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他是电影《中国合伙人》主角之一的人物原型。
他坐着一辆儿童玩具汽车进入晚会现场。人们把他带来的欢乐归类为“平叔Style”。他把天使投资看做是他的青年导师生涯的延续,被称为最受尊敬的天使投资人。他说“科学是三轨的,发现、创新、创业制造。如果没有制造业的话,那么屠呦呦教授的青蒿素依然不能让人类获益。幸运的是,它最终被生产成了人人可用的药物。但不幸的是,制成药品的不是中国公司,而是外国公司,那时中国自己的企业家在哪里?”
补:“那个时候他们(中国企业家)在沉睡。这就是我期待2005委员会这个论坛要达到的效果(唤醒中国企业家)。”
——2016 年1 月11 日
“I got it !”,试着划了几桨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节奏和用力的方式,开始划着赛艇在康河上一桨一桨地舒展。虽然还偶有别桨,但都没关系,因为他已觉得,“终于体验到乐趣了,赛艇确实很有魅力。”这是一次为欧美同学会2005 委员会专门组织的Deep Dive Open 剑桥大学营。他担任队长,当给赛艇队起名字和定口号的时候,他脱口而出“就叫Shark 鲨鱼吧,Shark! Shark! 水上无敌!”他是,徐小平。
——2017 年4 月9 日
他觉得王石对徐志摩的诗的解读很独特。徐志摩的著名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王石先生的解读是:“这是一种文化人的心虚。”因为徐志摩来剑桥时,中国人虽然在剑桥的学术界比较活跃,但是对英国主流社会活动的参与却很少。虽然赛艇起源于剑桥大学,是学生们最为重要和活跃的运动之一,但是在当时,很少看到中国人甚至亚洲人划赛艇。也因此,让当时的剑桥中国人缺失了一份文化自信。
补:中国人在康河划赛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赛艇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工具,是建立中国学子文化自信的手段…几天的赛艇训练和名师讲堂下来,徐小平说:“我一生的工作就是写作、演讲、咨询,总是在‘输出’,这次,Deep Dive剑桥训练营给我输入了能量。”
余华:正负总是同时出现
“中国改革开放30 年,年年好像都有很多问题,这不是年年都过来了吗?小国家环境单一,人口少,一个问题就能致命。中国大,很多问题负负得正,问题太多也就不怕问题了。现在在慢慢写,写一个新的小说。要看反应效果,因为任何东西不可能都只有正面的,肯定还有负面的,负面的结果出来以后,你要去思考如何克服。正负总是同时出现,这是好事。如果只是正面的话反而可怕,将来会有大问题的。”
——2016 年5 月14 日在哈佛
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代表作品《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兄弟》被瑞士《时报》评选为2000 年至2010 年全球最重要的15 部小说之一。
“莫言获奖,就是四个字,实至名归。其实获奖前他的能力就是业内公认的。有趣的是,他获奖以后,骂他的人反倒是多了。出多大的名,就要顶多大的压力,一正一反,就是这样。”
“‘虚构’是一种角度,我在寻找一个角度,用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更加真实的东西。无论是艺术家也好,作家也好,科学家也好,穷其毕生经验,追求什么?不就是追求一个真实吗?有时候虚构的东西可能比那个真实还要真实。”
“今天我花了一小时,在微信上看了几十篇关于魏则西的文章,基本上对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了一个大概。这个工具太好了!现在理论类的书看得少了,纪录片看得蛮多的,但拍个纪录片太难了,耗费时间之长。好的纪录片是耗费多少年,一点一滴地拍,太不容易了。”
——2016 年5 月14 日在哈佛
“山东的疫苗事件出来以后,有部门去检测疫苗,检测完了结果还是符合标准的。很多人都不信,我相信,为什么呢?我绝对相信中国人做假疫苗都做得跟真的一样。因为现在做假的水平之高,登峰造极。造假的能力,有用错的地方,也有用对的地方,需要引导。中国这个社会什么毛病都有,全世界现在的、过去的、将来的毛病,中国都已经有了。也正因为这样,反而什么毛病他都不再怕了!”
“我最喜欢自己的哪部作品?当然是《兄弟》啊,因为骂的人多嘛。在中国,你不要相信一面之词,不要非黑即白。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2016 年5 月16 日在哈佛
哈佛中国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