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 著,郑明萱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091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7659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开本:32-2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世界环境史的开拓者、美国历史学家、经典名作《生态帝国主义》作者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重要代表作品,开启生态环境史新领域,重新解读人类历史,自此“哥伦布大交换”成为经典术语;启发贾雷德?戴蒙德名作《枪炮、病菌与钢铁》、查尔斯?曼恩名作《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和《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的活水源头,影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世界历史认知;


★率先以生态史视角解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带来的世界性改变:植物与动物的物种交换、病毒细菌的交叉感染,以及新旧大陆对彼此文化上造成的多元冲击等等,详细阐释这一历史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并最终令“哥伦布大交换”这一经典术语成为几代读者的共识;大量而丰富的历史案例,独特又富有感情的生态新视角,铸就生态环境史与历史学的双料经典;


★美国环境史大家约翰?麦克尼尔、美国人类学家奥托?冯?梅灵等多位学者纷纷推荐!


内容简介

1492年10 月12日清晨,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乘“圣玛利亚号”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东西两个半球就此遭遇。


这是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的首次相遇,也是旧世界与新世界的首次相遇。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带来的世界性改变,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人类历史不仅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领域发生重大改变,在生态环境史上,它更象征了一个重大时刻的开启:旧大陆和新大陆的植物(马铃薯、玉米)、动物(马、牛)、病菌(梅毒、天花、麻疹)都发生着交流与互换,极大地改变了此后的世界进程。哥伦布远航引发的生态变迁是奠定当代世界格局的重要一环,正如作者克罗斯比所说:“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从此彻底并永远地改变了。”


1972年,这部**史学思潮的经典之作在历经重重波折之后终获出版,“哥伦布大交换”从此成为经典术语,开启了生态环境史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深远影响了世界历史研究的方向。40多年来,它为一代又一代读者耳熟能详,成为我们了解500年来人类历史的上佳之选。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 [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 [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 [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 [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 [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 [以色列]赫拉利?尤瓦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作者简介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Alfred W. Crosby JR.,1931—2018),世界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美国科学院和芬兰科学院院士,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任教,并担任历史、地理和美洲研究的荣休教授。他率先在人类史中加入生态史这一新视角、新模式,用以了解生态与社会事件,重新解释人类历史。


除本书之外,克罗斯比教授的经典著作还有《生态帝国主义:欧洲的生物扩张(900—1900年)》(Ecological Imperialism: The Biological Expansion of Europe, 900-1900, 1986)《美国被遗忘的传染病:1918年流感》(America's Forgotten Pandemic: The Influenza of 1918, 1989)《太阳之子:人类能源史》(Children of the Sun: A History of Humanity's Unappeasable Appetite For Energy, 2006)等,曾荣获爱默生奖、医学作家协会奖、《洛杉矶时报》年度*佳图书等。


精彩书评

克罗斯比提出的哥伦布大交换概念,价值不在于其完整全面,而在于他建立了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模式,用以了解生态与社会事件。许多人都在克罗斯比这本书中发现了新视野,用以审视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以及整个世界历史。它也成为建立环境史领域根基的文本之一,这门学科于 20世纪 70年代在美国开始兴起。主流史学家也渐渐注意到此书,及至 20世纪 90年代,“哥伦布大交换”的观念,已开始进入好几本美洲与世界史教科书内。

——知名环境史专家、美国历史学会主席J. R. 麦克尼尔(J. R. McNeill)


克罗斯比教授,是优秀特异的社会历史学家。他将自己特殊的学术才能投入一门新的领域,重新检视哥伦布发现新世界后,人类行事与其周遭环境之间长远互动的记录。这门学问,我想可以称之为“人类医药学”史观史论。身为此学的倡导与阐述者,克罗斯比以洗练精粹的文笔,向我们介绍由生命与生命健康环境更替改变组成的多面向链。

——美国人类学家奥托?冯?梅灵(Otto von Mering)



克罗斯比教授把生态历史放在地图之上。他的这一先锋文本唤醒、启发和挑战了一代读者。毫无疑问,随着全球交流步伐的加快,《哥伦布大交换》一书将变得更加重要。

——《十六世纪日报》(The Sixteenth Century Journal)


《哥伦布大交换》对美国本土研究、医学史和世界历史研究的参考文献和阅读书目,做出了开创性的特殊贡献。

——《图书馆图书观察》( Library Bookwatch)


目录

30 周年新版前言  以生态观点重新解读历史

30 周年新版作者序  自大陆冰河融化以来人类的全本演义

初版前言  人类和其环境长远互动的史实

初版作者序  把人当作一个生物性实体的历史考察


第一章 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 细菌战役

第三章 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 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注 释

参考书目

30 周年新版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第四章 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旧世界投之以桃,新世界不遑多让,也回报以极多的李。但凡发生于1500年前后数十年间的每一桩重大事件、人物、流行、愚事、圣战、不幸,文艺复兴大哲伊拉斯谟笔下几乎都曾提及。而当他在世之日,临到欧洲头上的所有不幸事件之中,伊拉斯谟认为,最恐怖者莫过于那个法国佬病,或称梅毒。他觉得没有比这个病更会传染、更折磨受害者、更难治愈……或者说,更时髦的了!“简直是一种最不像话的疹子!”他的《对话录》(Colloquies)中的一个角色叹道:“真要摊牌比一比,绝不会输给麻风、象皮病、金钱癣、痛风或须疮。”

伊拉斯谟那一代的男女,是第一批见识到梅毒的欧洲人;至少,他们是如此表示。英格兰人称之为“疹子”的这个恶疾,于15世纪最后几年间如雷电倏然击来。可是它却不似其他也是如此突兀而至的疾病,后者往往迅速填满墓园,然后便随之远扬,另择他日再行归来出击,或永远不再露面。反之,梅毒从此驻足不走,与人类世世永远共同存在。

历史学者对梅毒有一股特别的着迷,因为在肆虐人类的所有重要疾病之中,它最独具“历史性 ”。多数疾病之始,早在人类最早记忆之前。只有梅毒,拥有一个所谓的历史起始时刻。自 15世纪最后 10年以来,不乏有人坚称:自己几乎可以确切指出梅毒现身于世界舞台的那个时间点,甚至知道来源地所在。“1493年左右,”伊拉斯谟通信对象之一的当代人文主义者胡滕写道,“这个最污秽、最悲惨的恶疾,开始在众人中散播了。”另一位同时代人、西班牙医生迪亚斯也表示同意,认为 1493年是梅毒元年,并表示 “此病原生之地,来自那座现称埃斯帕诺拉的岛屿”。哥伦布把它带了回来,连同玉米和其他美洲新奇事物的样本。

从16世纪第三个10年起,有关梅毒源始的诸家理论之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这个“哥伦布带回说”,可是再流行也挡不住驳斥意见。事实上梅毒源始一事,无疑是所有医药史学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单单是搜编出一张完整的相关书单,就要耗上好几个月的工夫。

直到最近数十年之前,关于梅毒出身之谜,一般只有两种普遍为人接受的看法:一是“哥伦布带回说 ”,一是完全与之相反的对立理论,认为早在 1493年前,梅毒即已存在于旧世界。如今又出现单源论说,挑战胡滕、迪亚斯及其他哥伦布带回派等人士的看法,主张这个梅毒性病只是一种并发症状,属于一个具有多面向、遍布全世界的密螺旋体病。但是在我们检视这个最新学说之前,不妨先来探讨一下前人的旧说法:到底在 1492年时,大西洋两岸都已有梅毒,还是只存在于美洲大陆?

哥伦布登陆美洲之前的旧世界文献,找不到任何对梅毒证据确凿的描述。类似的痘疹描述固然有所发现,却也可能是在描述麻疹、疥疮或其他疾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崇奉祖先,只要有机会便引经据典,却没有任何中国作者引述过一如古书所言梅毒云云。盖伦、阿维琴纳,还有古代、中古的其他医学作者,虽然对细菌或抗生学一无所知,却都极富临床经验,描述起疾病的表象症状,功力不下于任何现代医生。如果某个疾病未曾在他们笔下有所描述,我们或许可以假定:不是此病当年性质有异,就是他们从未见过此病。用这个假定去搜寻像梅毒这一类疾病的记录,尤称允当,因为在任何不幸暴露于其魔掌之下的社会里,它都会蔓延极广。

旧世界的内科大夫、外科医生,甚至包括非医学中人,但凡于16世纪写过有关梅毒性病一事者,都几无例外,指称它是一种新恶疾。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们都错了。从迪亚斯到中国明代杰出医学家汪机的《石山医案》——西班牙人、日耳曼人、意大利人、埃及人、波斯人、印度人、中国人、日本人——众口一声,都表示之前从未见过梅毒疹。[4]若说他们在同一个题目上同时错了,实在不太可能。

即使找不到任何记载,直指梅毒是旧世界居民面对的新疾病,语言现象中却有足够证据支持这个看法。它有各式各样的名称,而且这些不同名目,却几乎都意味着它乃是外邦传来的恶疾。这些语言事实,都有力地证明梅毒之“新”。意大利人称它法国佬病,结果这也成为梅毒最通行的外号;法兰西人称它是那不勒斯症;英格兰人则称它是法国佬病、波尔多病或西班牙佬病;波兰人称它是日耳曼症;俄国人称它是波兰佬病,等等。中东人叫它欧洲脓疱,印度人叫它法兰克人病(指西欧)。中国人叫它广州溃疡(广州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港埠)。日本人叫它唐疮(唐指中国),或者更切题些,葡萄牙佬病。早期众人赐予梅毒的大名,洋洋洒洒,可以写满好几页纸。直到 19世纪,意大利名医弗拉卡斯特罗于16世纪20年代新造的词“syphilis”1,才终于变成全球通用的标准定名。


图4—1 杜勒画作:《梅毒患者》(1496年)。


图4—2 梅毒螺旋体:电子扫描显微摄影。 Courtesy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梅毒突如其来降临人间,也可以从它早年初为欧洲人辨识之后所展现的恶性程度上看出。新疾病的典型发展路线,通常是初来乍到,来势极凶、散布极速;接下来的阶段,杀伤力渐减。一地人口中最弱、最容易病倒的成员,连同病原中最凶猛的菌株,一起遭死神剪除。因为在病原还来不及传到其他宿主身上之前,就已经先把现居宿主弄死了。15世纪末期与16世纪初期的记录中满是哀伤,悲叹着梅毒传播之速、病状之怖,常常在初感染后短时间内即告发作:全身起红疹块与溃疮,常蔓延入口腔与喉部;高烧、骨头痛;而且经常在病发初期便夺去性命。不过时至今日,梅毒患者已经很少初发即死,最终若的确死于梅毒,往往都已力抗多年。梅毒初现人间的头几年,胡滕曾有过一番描述,显示它当年的本貌与今日的“温和”举止大相径庭——


许多又尖又突的疮,状如橡实,流出恶脓,臭气之重,令闻者以为自己亦受感染。脓疮疼痛之巨,已犹如身置火中;而其色暗绿,恶心模样比脓疮的疼痛更令患者难受。


此病发作的极端惨状,他告诉我们:“驻留时间不超过7年。病后的虚弱虽然一直驻留不去,却没有这般恶秽了。”

这个法国佬病于 1500年左右突如其来光临旧世界,关于此事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具体的古人骸骨。哥伦布年代之前的旧大陆尸骨,从未有一具展现出无可置疑的梅毒侵害痕迹。有名的古生物病理学者史密斯告诉我们:“在检查了时间涵盖过去6000年、地理遍及全埃及地,数目高达3万具左右的古埃及人与努比亚人骸骨之后,可以很肯定地指出,不曾发现在近世埃及之前,有过任何骨头或牙齿曾遭梅毒损害的直接痕迹,甚至连可能迹象亦无。”如果说,哥伦布年代之前的埃及确有过梅毒,同样地,如果1493年之前,从事远距离商贸的任何旧世界高文明地区内,也确曾有过梅毒,那么史密斯检查的骸骨之中,至少必有一具显示出梅毒侵蚀过的痕迹。这个推论几乎百分百地确定。

反对“哥伦布带回说”的人士,却完全不理会以上论证,他们的假设是15世纪90年代前梅毒即已存在旧世界,只是形式“温和”。然后在15世纪90年代,致病的有机体突变成致命的梅毒螺旋体,梅毒开始影响身体深层结构,变成夺命杀手。这个假设无法证实为非,而且很巧妙地与所有事实若合符节;然而,却也无法证实为真。很抱歉,微生物机体就是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唯一能“证明”突变理论效力之途,就是利用排除法。我们必须逐一证明所有其他假设都不能成立。因此,下面就来直接检视“哥伦布带回说”这项理论的效力。

梅毒到底从何而来?若来自美洲,那么几乎可以很肯定必在1493年或稍后传来。首先,让我们考量具体的实质证据。在此,新旧世界之间有什么对比相异之处吗?随着考古学者与古生物病理学者在美洲大地挖出越来越多具显然留有梅毒侵害痕迹的哥伦布前人类骸骨,答案亦变得越来越确凿。根据一位研究者表示,有些尸骸前额骨的畸形,毫无疑问是梅毒所致,也肯定是瓦色曼化反应的一种阳性反应。

支持哥伦布带回理论的文献证据之多,也令人印象深刻:16世纪最可信赖的某些医生、史学家都主张,哥伦布一定要负起将梅毒带到欧洲的祸首责任。可是他们这句话虽然说得非常肯定,我们却也要同时考量另一事实,也就是他们从无一人主张梅毒原生自美洲大地。这种说法直到哥伦布航行一代之后方才出现。若说新世界的发现与这轰动新疾病之间确有何相关,这个关系必定在15世纪90年代与16世纪初期被人一再强调。实则不然,两者之间的关联从未见任何提及,直到由一种西印度群岛的木本植物汁液制成的愈疮药出现,广泛成为治疗这个法国佬病的确切良药之后,情况方才改变。根据当时的逻辑:一病与其药,必都源自同地,神的安排总是如此。“这病从哪里来,我们的主神必使这药方从同一处来。”反过来说,既然美洲之药愈疮木可以治好梅毒,那么梅毒必然也是美洲之疾了。还能有比这个更合理的逻辑吗?因此许多历史学者判断,“哥伦布带回说”这个理论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愈疮木来自西印度群岛,而不是出于梅毒真正来自那里。

更令“哥伦布带回说”一派难安的事实是,梅毒在欧洲首次暴发流行之前,哥伦布航行的记录文件内从不曾提及梅毒或任何近似梅毒的事项。当然,哥伦布本人为避免有所不利,很可能在报告中对此事隐瞒不报,可是若其他目击者也同样噤声就很奇怪了。 1492年、1493年间出航美洲的船舰返回之后,一直到1494年或1495年左右,欧洲首度记录在案的梅毒病例暴发,这段年月中都不见西班牙、葡萄牙两地出现过任何有关梅毒病例的报告。即使确有这类报告存在,也都写就于“据称发生的病例”多年之后。

然而,我们还是不能因为当代文件内未曾提及梅毒,就确定它绝对未曾流行。因为整个相关文件实在太过稀少。比方第一次出航之际“平塔”号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我们可谓毫无所悉;因为它在西印度群岛逗留极久,回航时也有一半时间远在哥伦布视线所及与他所能知晓之外。而哥伦布却是整个航程唯一的记录者。那些于1493年与1494年被带回欧洲的印第安人,我们对他们的状况也一无所知—他们身上很可能潜有梅毒。更有甚者,对许多参与哥伦布航海雄图的人来说,为保自身利益,也有可能压下与新世界有关的负面消息。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原因,可以解释早期文件中为何不见梅毒身影:这段时间的许多文献记录,已永远消失;此外,无疑也有文件至今仍深埋在欧洲的档案堆里,400年来无人一阅。

接下来,让我们检视有关“哥伦布带回说”假定的文字证据。欧洲人首次提及新世界梅毒的记录,是哥伦布之子费迪南德为其父所写的传记。此书价值极巨,可惜我们只有一部意大利文译本。西班牙原文已失,因此无法确定意大利译文是否绝对正确。虽然如此,费迪南德告诉我们:1498年他父亲再度来到埃斯帕诺拉,发现“当初留下的人半数已然死去,残存者中有160多人身染法国佬病”。可惜这个记录不能证明什么,只显示这一批殖民者在那方面非常“活跃”,因为及至1498年,梅毒也已在欧洲蔓延极广了。

传记中也收有“随船教士拉蒙对印第安古史的叙述。他懂得印第安语言,因此奉大司令之命编纂 ”。根据费迪南德的说法,这篇报告写于15世纪90年代。对于埃斯帕诺拉岛民阿拉瓦克人的天地宇宙概念,我们今天所知的一切也都来自这份报告。根据我们这位好弟兄所记载,阿拉瓦克民间传说中的那位伟大英雄“临幸”某名女子,“可是没多久,他就必须四处找浴池刷洗自己,因为身上长满了被我们称为法国佬病的溃疮 ”。我们人类的民间传说,往往根深蒂固,改版极缓;因此阿拉瓦克人似乎不大可能在欧洲人抵达之后不久,便急忙修改他们的部落传奇,好为他们的阿基里德英雄、他们的贝奥武甫,送上一号新的疾病。

早期西班牙帝国最重要的两大史学家 —拉斯?卡萨斯与奥维多,都曾说是哥伦布把梅毒从美洲带回欧洲。他们的记事在细节上有些不同;当初到底是哪批船队首先把梅毒带回欧洲,整体观之也语焉不详。但是细节差异并不一定意味着事实不明:因为这类传入在时间上很难确切定位。而两位史学家都确有资格就梅毒来源做出陈述:他们个人的经历,以及他们可以接触到曾与哥伦布一起出航的人员的机会。1493年时拉斯?卡萨斯本人也在塞维利亚,哥伦布就是在这一年来到此地,带着他的航行发现报告,以及他带回来的印第安俘虏。拉斯?卡萨斯的父亲、叔叔,也都于1493年随同哥伦布出航,他也一定认识许多参加过那些早期航行的人员。拉斯?卡萨斯则于1502年来到新世界,从那时起,几乎终生都在为印第安人付出,并与他们一起同工。


前言/序言

30周年新版前言:

以生态观点重新解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

评分

30年前就能从生态角度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全球历史发展,系统分析带来的影响,角度选的很好。

评分

Very Good~

评分

书是正品,快递迅捷,包装完整

评分

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

评分

世界环境史的开拓者、美国历史学家、经典名作《生态帝国主义》作者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重要代表作品,开启生态环境史新领域,重新解读人类历史,自此“哥伦布大交换”成为经典术语;启发贾雷德?戴蒙德名作《#、病菌与钢铁》、查尔斯?曼恩名作《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和《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的活水源头,影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世界历史认知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