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5辑)》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研究,文学研究,读书札记,书评,学术争鸣。
目录
文献研究
《聊斋志异》借鉴《左传》三题
林纾与双忽雷主人刘世珩及姜筠交往考略
《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补正(续)
战国前祷疾事象试述
《闲情野史风流十传》的编者及其编纂时间考论
程敏政文学性著述纪要
王闽运论小学佚信一封
——《王闿运致龙芝生论小学书》
王羲之爱鹅再考证
新见钱谦益集外佚文考释
——兼论清代诗人潘高
新出北宋墓志七篇考释及史料价值浅析
天顺本《大明一统志》所见宋三十家佚诗考
《金瓶梅》评点本版本研究述论
以《植物名实图考》订补吴其溶年谱几例
淮南书局创制考
贡师泰交游考
文学研究
《三欧文选》欧阳修文的选注诠次
冯梦龙传奇改本与晚明情论的文本实践
理想与祖国之象征
——屈原《九章》中“郢都”意象试析
略论文人与中国古典戏曲之共生性
《吏学指南》释义的特点
论元代上京纪行散文
摘英拾贝演红楼
——石韫玉《红楼梦》传奇初探
论《西厢记》身体描写的“言性言情”
论蒲松龄对八股文代言之“肖题”手法的化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论古代昭君诗的主题演变
“诗画一律”
——周敦颐、程颢诗歌与北宋山水画的趋同意趣
林九兵卫刊本《水浒传》批语研究
《论语》中的“食”考辨
清代遵义桃源山主题诗歌对李白贬谪夜郎的集体想象
霸王信仰形成之文献考释
从生命美学角度看《坛经》中存在而超越的处世禅思
中国古典艺术崇圆意识的研究
汪曾祺小说与高邮传统风俗文化
明代三个版本红拂戏中的红拂形象比较研究
……
读书札记
书评
学术争鸣
精彩书摘
《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5辑)》:
一、对《左传》词语的一般性借鉴
将《左传》中的有关词语化用于小说中,若别无深意,只是信手拈来或稍加变化,无非意图增加语言的情韵色彩,这可称之为“一般性借鉴”。
卷一《瞳人语》中读书人方栋因慕色“钉梢”而受“天谴”,若非洗心革面,决意自新,几致失明。“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被旧时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奉为金科玉律,蒲松龄此篇的“戒淫”宗旨显然,苦口婆心,亦是儒家理念的反映。其中对方栋郊郭路遇女郎有如下描写:“内一婢,乘小驷,容光绝美。”(第15页)清人何垠注云:“驷:马名。《左传·僖十五年》:晋侯乘小驷,郑所献也。”(第18页)按何注引文与原文有差异,考《左传·僖公十五年》:“卜右,庆郑吉,弗使。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①文中“小驷”是郑国人献给晋惠公的一匹马的名字。在晋国与秦国的交战中,晋国大夫庆郑曾进谏晋惠公:出兵作战一定要驾本国出产的马,以其能服水土并熟悉本国的道路。晋惠公不听劝阻,结果在与秦人作战中,小驷陷于泥淖而不得出,致使晋惠公被秦人俘获。蒲松龄将《左传》中的马名“小驷”用于小说中,并无任何深意,不过借用其名形容所骑之马身形小巧而已,然而由于有《左传》的这一词语因缘,在熟悉经典的旧时文人士大夫看来,无疑会令小说增加几分韵味,这或许也是蒲松龄在这里借用经书中马名的用心所在。
化用借鉴《左传》中词语为我所用,类似笔法在《聊斋志异》中绝非罕见。如卷一《董生》描写读书人家室以外的艳遇企盼,终为狐女所祟而走向死亡之路:“久之,面目益支离,乃惧,复造善脉者诊之。医日:‘此妖脉也。前日之死征验矣,疾不可为也。’”(第196页)所谓“疾不可为”,即谓此病已难医治,无可救药。四字看似寻常无奇,实则语本《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日:‘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②小说中的董生因狐祟终于“呕血斗馀而死”,这与《左传》中晋平公因溺于女色而身亡的事例相同。“疾不可为”四字不难理解,《聊斋》注家多不出注,然而注明出处,正可见作者行文着意于典雅的追求。《董生》前文中还有“女笑日:‘何所见而仙我?’董日:‘我不畏首而畏尾。’女又笑日:‘君误矣。尾于何有?’”(第195页)董生与狐女的对话中“我不畏首而畏尾”一句本属调侃之语,却也语有所本,并非凭空结撰。《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日:‘畏首畏尾,身其余几?’”①“畏首畏尾”原意为疑虑重重貌,这里仅用其字面义,显示出蒲松龄修辞的狡黠之处。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狐女之答语“尾于何有”亦模仿自《左传》中的有关句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群臣若急,君于何有?”②意即群臣如果急了,哪里还有国君。蒲松龄套用此句式,巧妙而又诙谐地道出狐尾已然不见,非对《左传》如数家珍般地熟悉不能臻此境界。清吕湛恩注出董生之语的出处,而未顾及狐女答言的经典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辜负了作者构思这篇小说对话情节的一片苦心。
卷一《陆判》一篇,讲述陆姓判官为书生朱尔旦及其妻换心、换头的故事,人神相交莫逆,几乎无所不谈:“积三十年,一夕,陆告日:‘君寿不永矣。’问其期,对以五日。‘能相救否?’日:‘睢天所命,人何能私?且自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第209页)所谓“惟天所命”,意谓只有上天能主宰人生的命运,语本《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③这体现了古人的天命观,正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六《风水》所云:“且人之生也,贫富贵贱,夭寿贤愚,禀性赋分,各自有定,谓之天命,不可改也。”④今人为《聊斋志异》作注,若不注出四字乃是《左传》的出典,读者就难以理会作者一以贯之的命定论思想渊源有自,绝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再看卷一《聂小倩》一篇,作者描写尚为鬼魂的聂小倩侍奉宁采臣母亲的辛劳:“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第243页)所谓“捧匜沃盥”,即两手端着注水之用具为他人浇水盥洗,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⑤“匜”为用以盛水的洗手洗面之具,形似瓢,柄中有道,可以向外注水,流行于先秦时代。古人洗盥,一人持匝,注流水于洗盥者之手,下有槃接水。这种盥洗习俗,明清时早已不流行,蒲松龄将四字用于小说中,仅是形容小倩在宁家的殷勤侍奉,并非写实手法的运用。可见读者若明确其出典,更有利于鉴赏蒲松龄文笔变化的天矫多姿。
……
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5辑)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