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既可以供高校教师参考又可以供学生学习使用的教学指导书。全书由十个具有长效性的专题构成。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内容的基础上,每个专题围绕形势分析和政策解析的思路,按照为什么、学什么、如何学的逻辑框架展开,资料丰富而新颖,内容深入浅出,分析透彻。全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序 Ⅲ
前言 Ⅶ
专题一 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新思想 1
【教学目的】 1
【核心问题】 1
【教学导入】 1
核心问题一:一条主线 2
核心问题二:两个目标 5
核心问题三:三层价值 7
核心问题四:“四个全面” 11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
(二)全面深化改革 12
(三)全面依法治国 12
(四)全面从严治党 13
核心问题五:“五大发展理念” 13
【文献资料】 16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18
专题二 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2
【教学目的】 22
【核心问题】 22
【教学导入】 22
核心问题一:“十三五”规划的要点 24
核心问题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26
核心问题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推进路径 31
(一)“供给侧”的提出过程 31
(二)“供给侧”改革的理论背景 32
(三)“供给侧”改革的目标 36
(四)“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路径 36
【文献资料】 39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44
专题三 尊“一带一路”倡议 谱共同发展新曲 48
【教学目的】 48
【核心问题】 48
【教学导入】 48
核心问题一:贸易的意义 49
(一)封建社会时期 49
(二)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 51
(三)存在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时期 52
(四)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53
核心问题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54
(一)国际背景 54
(二)基本内涵 54
(三)核心特征 55
(四)共建原则 55
(五)框架思路 56
(六)合作机制 56
(七)合作重点 57
(八)世界的热烈反响 57
核心问题三:“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基础 58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可能性) 58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性 63
核心问题四:“一带一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7
(一)发展机遇方面 67
(二)风险挑战方面 68
核心问题五:“一带一路”发展的前景展望 68
【文献资料】 69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70
专题四 绿水青山是金山 美丽中国好家园 72
【教学目的】 72
【核心问题】 72
【教学导入】 73
核心问题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点 74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 7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74
(三)生态文明的特点 75
核心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路径 75
(一)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经验教训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的启示 7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77
核心问题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规制 78
(一)现实困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 78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内容 79
【文献资料】 80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84
专题五 坚定文化自信 积淀人文底蕴 91
【教学目的】 91
【核心问题】 91
【教学导入】 91
核心问题一:文化自信的提出背景 92
核心问题二:文化自信的三个源头 94
【文献资料】 100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107
专题六 铁腕反腐任重远 砥砺前行铸辉煌 110
【教学目的】 110
【核心问题】 110
【教学导入】 111
核心问题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铁腕反腐 111
核心问题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如何铁腕反腐 114
核心问题三:中国共产党铁腕反腐交出沉甸甸的成绩单 118
核心问题四:中国共产党铁腕反腐的世界影响 124
【文献资料】 126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129
专题七 勇于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134
【教学目的】 134
【核心问题】 134
【教学导入】 134
核心问题一:党纪严于国法问题 134
(一)“党纪严于国法”的提出背景 134
(二)党纪严于国法的体现 137
(三)党纪严于国法的重要意义 139
核心问题二:落实“两个责任”问题 140
(一)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性 141
(二)“两个责任”的主要内容 142
(三)落实“两个责任”的措施 144
【文献资料】 145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150
专题八 弘扬传统文化 践行核心价值观 153
【教学目的】 153
【核心问题】 153
【教学导入】 153
核心问题一:如何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153
(一)重塑中国精神,共铸中国梦——信仰层面的时代融合 154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层面的现代转化 154
(三)以德治辅法治,实现良法善治——制度层面的现代重构 155
(四)以文化人,传承家风行风——社会层面的现代传承 155
(五)立德树人,提升公民素质——道德层面的现代挺立 155
核心问题二: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156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156
(二)传统文化中提升修养境界的路径 157
【文献资料】 161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166
专题九 信守一国两制 维护祖国统一 174
【教学目的】 174
【核心问题】 174
【教学导入】 174
核心问题一:台湾问题的历史渊源和演变 175
(一)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175
(二)大陆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 177
(三)李登辉、陈水扁的“台独”分裂活动 184
(四)马英九任期内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85
核心问题二:蔡英文当局上台后两岸关系的严重倒退 189
(一)蔡英文当局顽固拒绝“九二共识” 189
(二)两岸关系倒退严重冲击岛内经济 190
(三)肆意推动文化“台独” 190
(四)在国际场合挑动两岸冲突 190
核心问题三: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前瞻 191
(一)两岸政治难题制约两岸关系向纵深发展 191
(二)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极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 191
(三)国民党萎靡不振,使两岸关系发展在岛内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撑 192
(四)岛内青年人的思想状况令人担忧 192
(五)两岸关系发展的外部干扰和牵制仍然严重 194
(六)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两岸关系的相关论述 195
【文献资料】 196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197
专题十 国际局势复杂多样 中美关系合作共赢 199
【教学目的】 199
【核心问题】 199
【教学导入】 199
核心问题一: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与趋势 200
(一)多极化趋势有增无减 200
(二)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 205
核心问题二:中美大国关系的历史回溯与前瞻 209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回溯 209
(二)中美大国关系的现状与前瞻 211
【文献资料】 216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224
【教学目的】
了解和掌握国家提出和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进展情况、机遇与挑战和前景展望等理论与政策实践相关课题,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未来的认知程度,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学业、人生、职业规划的高度。
【核心问题】
1. 贸易的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在于开展国际贸易与合作。从最有代表性经典著作的理论讲起,讲授贸易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本专题提供理论支撑。
2.“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基于国内外最新的时事政治与国家大政方针,讲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提出过程和基本内涵。
3.“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基础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基础讲起,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4.“一带一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讲授“一带一路”的倡议给中国发展带来的各方面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探讨该倡议对中国造成的现实与潜在的种种挑战。
5.“一带一路”发展的前景展望
简要介绍和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特征,并基于该倡议框架,对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教学导入】
应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10月20日,习近平夫妇在查尔斯王储夫妇陪同下抵达骑兵检阅场皇家检阅台。按英国皇家最高礼仪,伦敦塔桥和格林公园分别鸣放62响和41响礼炮。此次访英是10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备受各界关注。
[当地时间10月22日晚,英国首相卡梅伦以英国式待客方式,请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英式酒吧(Pub)“喝一杯”。两人去的是契克斯庄园附近的“卡兹顿之犁”酒吧。酒吧老板今日对话新浪国际,回顾前一日两国首脑的“酒吧之旅”。]
从以上官方正式新闻报道可以看到:中国与英国两国之间的关系甚是亲密。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促成这样的大国外交关系呢?我们从进一步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一些经济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就在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英国的同时,中资企业拿下60亿英镑的核电大单。中国广核集团将在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中投资60亿英镑(约合588亿元人民币),持股33.5%。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总投资高达180亿英镑,由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国企业共同建设,是英国30年来的首个核电项目,因高昂的造价被称为“地球上最昂贵的工程”。该项目预计2025年完工。该项目的正式签约,也意味着中国核电正式进军英国市场。习近平主席出访英国前接受路透社采访,谈及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时表示,这是中英法三方合作的产物,希望三国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造福英国人民。
除了企业利益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呢?至少有两方面的信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
第一点,英国率先申请加入“亚投行”,意义非常。只要我们往回看,在同年的上半年,英国“先斩后奏,率先加入亚投行”。这对中国设立“亚投行”事务的顺利推进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其国际影响力非同一般。我们可以从相关的媒体报道中了解相关“内情”。①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一个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当代大学生毫无疑问将接过火炬,成为主力军。在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面前,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对世界大势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有深入的认知,积极主动地关心和理解国内外形势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3号)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全球化时代大学生成长之必需,是连接学校与社会、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十余年来,我国各高校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做了积极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使“形势与政策”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如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种种不足和缺憾,有待不断尝试、改进与推广。从出版物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教学参考书却不多见,而教学参考书对从事教学的教师而言实际上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组织在形势与政策教学方面具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积累的教师撰写这本教学参考书,旨在与本课程教学的同道分享我们的经验和心得,同时希冀能为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研究方面提供帮助。
诚然,这是一本主要供高校教师教学参考用的教学指导书,但由于每个专题在展现教学思路和方式方法的同时,都有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因而同样可作为学生的学习参考书。全书选取十个具有长效性的专题,在全面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和内容的基础上,每个专题围绕形势分析和政策解析的思路,按照为什么(教学或学习目的)、学什么(教学或学习的核心内容)、如何学(核心内容的具体教学过程展示)的逻辑框架进行撰写,所用资料丰富且新颖是基本要求。专题一以独特的角度系统展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和理论之新;专题二立足于供给侧改革与新常态分析,揭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现状与走势;专题三讨论对我国和世界具有长远影响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机制、理论、现实基础以及机遇与挑战;专题四从内涵与特点、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展开了讨论;专题五从提出背景、三个源头和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自信问题;专题六主要集中讨论铁腕反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专题七主要讨论从严治党背景、理论、路径诸问题;专题八侧重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问题;专题九通过对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现状、挑战和对策的系统分析,凸显祖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与紧迫性;专题十通过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大势以及中美关系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揭示中国致力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战略的可行性和深远影响。
可以肯定,这十个专题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是持续性的热点或聚焦点。由于专题涉及各不相同的学科,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差异性凸显,因此,除了写作大框架上一致外,在具体授课思路等方面,我们给每个专题作者以充分的自由表现空间。考虑到参考书所具有的资料的特性,每个专题都有数量不等的延伸阅读材料和参考文献。此外,每个专题最后都有两个以上的思考题和参考答案或者答题思路,希望能对教师和学生把握专题核心问题有所助益。另外,在写作过程中,每个专题都参考了大量的纸质和网络文献资料,但囿于篇幅,每个专题只是在文中和“文献资料”里有选择地注列出,我们谨在此向所有在列和未列出的文献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水平所限,书中自会存在缺憾或不足,恳望同人不吝教正。
本书撰稿人简介暨分工如下:
吕庆广,本书主编,负责全书策划、统稿和前言与专题十的撰稿工作;
张乐,本书副主编,负责专题五的撰稿工作,参与最后的统稿工作;
鞠连和,负责专题七的撰稿工作;
唐忠宝,负责专题一的撰稿工作;
冯皓,负责专题二的撰稿工作;
王现林,负责专题三的撰稿工作;
孙越,负责专题四的撰稿工作;
王平一,负责专题六的撰稿工作;
陈永杰,负责专题八的撰稿工作;
荀峥,负责专题九的撰稿工作。
这本书实在太让人眼前一亮了,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作为一名对形势与政策这个科目既好奇又有点迷茫的学生,我之前总是觉得这门课有点虚,理论讲得多,但到底怎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又或者说,它究竟能为我理解当下社会提供哪些有价值的视角,我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直到我翻开了这本《形势与政策教学指导书》,我才算真正找到了“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的解读,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去思考,去挖掘。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国际国内大势时,那种既宏观又微观的视角。它不会只是罗列一堆数据或者事件,而是会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可能对我们个人、对国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对很多新闻事件不再是浮光掠影的了解,而是能从中看到更深层次的脉络和联系。而且,它提出的很多问题都非常发人深省,引导我们跳出书本,去观察、去体验、去判断,这对于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这本书的语言也相当生动,不像一些枯燥的理论读物,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反而充满了启发性,让我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想继续探索下去。
评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出现,真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对如何将课堂上学到的“大道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感到困惑。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似乎总是在一个相对抽象的层面进行,虽然我知道它们很重要,但总觉得隔靴搔痒,难以真正内化。这本书则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感受。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生动的讲解,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具象化,让我看到了“形势与政策”是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比如,它在解读某个经济政策时,不仅会分析政策本身的出发点和目标,还会引申到这个政策可能对就业、消费、甚至是我们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的具体影响。这种联系的建立,让学习不再是被动的灌输,而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和发现。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习工具,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做出更明智的个人选择。它的论证过程严谨而富有逻辑,同时又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评分说实话,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的期待值并不算太高。在我看来,这类课程往往充斥着陈词滥调,缺乏新意和深度。然而,《形势与政策教学指导书》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并没有回避时代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反而以一种坦诚而开放的态度,引导我们去正视这些问题。我特别欣赏它在分析国际关系时,那种不偏不倚的立场和深入的洞察力。它不会简单地将问题标签化,而是会从多个维度去解读,让我们看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博弈。这种分析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全球化时代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它在论述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时,也充满了自信和前瞻性,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非常吸引人,它善于运用类比和故事,将枯燥的政治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评分我必须承认,《形势与政策教学指导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世界的大门。之前,我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比较表面化的层面,更多的是一种信息输入的接受。但这本书,则真正地引导我去“理解”和“分析”。它在阐释一些比较宏观的国家战略或者国际议题时,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会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动因,以及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方式,让我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表象所迷惑。我尤其喜欢它在讨论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议题时,那种前瞻性和深刻性。它不仅会分析现状,更会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对未来的思考,让我感到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也激发了我对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相当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思想的锐气,读起来让人深思,也让人振奋,仿佛能够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脉搏。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蕴含的“启发式”教学理念。它并没有直接给出所有答案,而是通过提出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我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究。这一点对于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书中提出的某个观点所触动,然后会停下来,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它鼓励我们去关注时事,去分析社会现象,去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而是成为了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书中引用的很多案例都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够感同身受,也更容易理解复杂的概念。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的理解层次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而是真正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