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阮义忠 著,阿涩 绘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1221081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3871
品牌:理想国(imaginist)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字数:75000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音乐不但要挑时间听,也必须在适当的空间里听,否则便是噪音。好咖啡配好音乐的下午茶时间,无论再忙再累都要努力维持,累的时候尤其需要这种精神按摩。”

——阮义忠

² 人文摄影大家原来也是“资深生活家”——对阮义忠来说,品味咖啡和聆听黑胶并非专研的学问,而是包含人生况味的生活美学元素,由此生发出来的文字与照片,正所谓“甘苦交融,余韵无穷”。

² 有插画的咖啡、带图片的黑胶。在“咖啡岁月”中,知名插画师阿涩为“咖啡岁月”的每篇文章精心绘制了插图,将阮义忠在咖啡岁月中关于故人、故事的回忆以充满想象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在“黑胶年代”中,除作者拍摄的有关台湾风土和个人生活的照片以外,每篇文章还配有文中提及、作者珍藏的黑胶唱片的封面,方便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在聆听中按图索骥地感受一位摄影家带来的别样生活美学。

² 正手咖啡,反手黑胶;两种翻阅的体验,不同以往的阮义忠——《听闻》有两种阅读起始,正面横排为“咖啡岁月”,反面竖排为“黑胶年代”,两种文本体验交融于正文中间的80g进口彩胶纸——黄色,也是唱片标签的颜色。封面甄选海军蓝漆涂布,文字烫金,简约淡雅。


内容简介

《听闻:咖啡岁月 & 黑胶年代》是著名摄影家阮义忠的全新摄影、文化散文集。在“咖啡岁月”中,作者从他在“小镇青年”时代养成的喝咖啡习惯说起,回顾在台湾各地咖啡馆所亲历的往事,记录自己遍访欧洲时所遇见的风格迥异的咖啡馆文化,介绍冲泡咖啡、鉴赏咖啡的经验,妙趣横生,却又不乏深刻。在“黑胶年代”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在“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之后,是怎样从一位门外汉,变成一位业余的聆听者,又逐渐成长为一位收藏有一万多张黑胶唱片的资深乐迷的,其间作者对发生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的故人与故事的描述,也同样令人动容。

作者简介

作者:阮义忠

摄影家,生于台湾省宜兰县。早年曾任职于《幼狮文艺》,后在《汉声》杂志英文版担任摄影与设计。他的作品以人文纪实为主要风格,曾在法国、美国、墨西哥、瑞典等地举办个展,作品被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等著名机构收藏。阮义忠著作丰富,其中尤以《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以及创办的《摄影家》杂志知名,对华人地区的摄影教育影响深远,被喻为“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

插图:阿涩

浙江绍兴诸暨人。独立漫画者,自由插画师,手绘艺人。2008年开始创作漫画。主要作品《乌干菜,白米饭》。曾在《SC3》《SC4》《SC5》《STRAPAZIN》《LE MONDE DIPLOMATIQUE》《CULT青年的选择3》漫画杂志上发表漫画作品。曾给《生活》《花溪》《男人装》《时尚先生》《企业家》《新周刊》等十余家杂志供稿及众多书籍画过封面插图。


精彩书评

中国大陆关注“世界摄影”,或我称之为“严肃摄影”的人士,若其年龄正在四十岁上下,那么,阮义忠的名字想必在他们心中无可替代。——陈丹青

阮义忠的可贵处,在于他那动人的诚实。——陈映真


目录

01 沙漏中的咖啡豆 001

02 克林冰果室的暗恋 005

03 作家咖啡屋的壁灯 009

04 十八世纪咖啡屋 015

05 明星咖啡屋的二三事 019

06 约会在绿洲 025

07 坑洞里的发霉咖啡 031

08 家的延伸 035

09 门雷蒂的爱尔兰咖啡 039

10 与塞风壶有关的记忆 043

11 稻草人西餐厅与陈达 047

12 咖啡也是药 051

13 在咖啡馆的留影 055

14 在花神喝咖啡 059

15 约会在圆顶 063

16 小王子在大阳台 067

17 咖啡之舞 071

18 咖啡的“呼愁”味儿 075

19 静待意外发生 079

20 在瑞士的三种咖啡滋味 083

21 萨赫蛋糕和哈维卡咖啡馆 089

22 阿姆斯特丹的双胞胎及其他 095

23 忆天琴咖啡屋的朋友 099

24 阮家咖啡 105

【后记】112

01 重返黑胶年代 001

02 没电也能听黑胶 007

03 进入古典音乐世界 013

04 廉价的小提琴 019

05 三门峡与新世纪 025

06 不需要音乐的时刻 031

07 小刘的宝贝 037

08 春光乍现 043

09 真正虔诚的人 049

10 蜜糖的滋味 055

11 愈老愈爱海顿 063

12 人与自然的对话 069

13 帕瓦罗蒂的贵人 075

14 随风而逝 081


精彩书摘

咖啡岁月 05 明星咖啡屋的二三事

台北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屋不仅名气最大,还是一个饱富理想精神、浪漫色彩的时代象征。1949年,五位随国民党政府由大陆来的俄国沙皇族裔,因思念家乡食物,与台湾人简锦锥在此合开了“明星西点面包厂”,招牌上的英文是Café Astoria。因糕点精致大受欢迎,隔年在二、三楼增设咖啡屋,四十年间吸引了许多作家、诗人、画家、表演艺术者。

2004年,明星咖啡屋在歇业15年后重新开张,一楼仍供应各式美味糕点,骑楼下却已无诗人周梦蝶的书摊,二楼不见白先勇、席德进、黄春明、陈若曦、陈映真、尉天聪、林怀民等人的身影,三楼也不再是《现代文学》《创世纪》《文学季刊》等台湾文学史上重要刊物的开会、编辑、校稿处。

对我而言,明星咖啡屋纯粹是个解决民生问题的地方,有长达五六年时间,我与内人天天在此吃早餐,有时甚至中餐、晚餐也来报到。当时内人在附近一家进口公司上班,而我的工作室也在拐角的重庆南路一段。而明星咖啡屋虽赫赫有名,却是收费公道、餐点可口,咖啡格外香醇,招牌罗宋汤就更不用说了。最难忘的就是面包附的那一小碟橘子酱,果香扑鼻,口感浓郁,直到现在,我都没在海内外吃过比它更美味的。

刚到《幼狮文艺》上班,我就常来明星咖啡屋拿稿、催稿。让我最感动的就是周梦蝶的稿子,小楷笔笔工整、苍劲秀雅;每回郑重无比、用双手捧给我的,正是他那非常著名的《闷葫芦居尺牍》。他写稿之处不是楼上的舒适冷气间,而是马路边榻榻米大小的书架下,坐的是比枕头高不了多少的小木凳。

记得在《家庭月刊》上班时,有天经过明星,看到他的书摊敞开,小板凳却是空的。上了咖啡屋二楼,才发现他在靠窗的小圆桌旁聚精会神地写字,毛笔起落之间,仿佛格外恭谨;看到我,咧嘴一笑。原以为他在赶稿,走上前去,才发现那是结婚证书。“谁要结婚啊?”他也不说,只是意味深长地笑,把那张厚卡纸递过来。我一看就愣住了,新郎是我同事,新娘却陌生。“这是谁啊?”周老笑得更神秘了:“就是三毛啊,她的本名都被大家忘啰!”

那可是我看过写得最好的结婚证书,可婚却没结成。极有女人缘的这位朋友,后来又有两次差点成婚,对象虽不同,却都是台北众所周知的才女。我跟一位小说家两度受邀前往法院当证婚人,可是等啊等的,结果都只有他独自出现,对我们苦笑:“还是冷静一下,过几天再说吧!”

我从未在明星咖啡屋得到创作灵感,倒是看过不少优秀画家的作品初发表。也不算正式展览,就是在泛黄的空墙面上挂画,有时同样作品一挂半年,有时又频繁地更换创作者。记忆最深的就是萧如松的水彩画,笔触轻柔,将乡间景色、百姓居家描绘得诗意盎然,散着淡淡忧愁。那个年代,几乎人人都好吞云吐雾,香烟袅袅的室内一有阳光射入便神采焕发,气韵与他画作融为一体,不谋而合。

在这里,当时所有的成名与未成名作家、艺术家我几乎都见过,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小说家黄春明。从某个角度来看,明星咖啡屋的光彩跟我这位老友的传奇性驻扎有莫大关系,只要他一出现,咖啡厅就好像成了他家的客厅。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乐于当他的听众,因为他的故事最多,表情、肢体语言最丰富,简直就是天生的说书人。

让我特别怀念的还有小说家子于。长春大学矿冶系毕业的他,本来于辽宁本溪煤矿任职,1948年来岛后于台北建国中学教数学,五十几岁才开始写他东北家乡的故事。他永远坐在明星咖啡屋的同一张桌上写作,而且几乎从不改稿,无论短篇、中篇、长篇,都是先想好一小段才落笔,字迹细小工整,厚厚一叠稿子就像是已经印好的。

子于的中篇小说《高粱地里大麦熟》在《中外文学》杂志连载时,就深深触动了我,描写手法新颖、格外引人入胜。可惜的是,他从来没有成为文坛焦点。我很尊敬他,每次都会特别跟他聊两句。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他,桌面又是一大叠填得密密麻麻的稿纸。“又有新作啦?是长篇吧?”听我这么问,他忍着笑意,却挡不住得意:“是部黄色小说……”照年代判断,那应该是他的最后一部书《迷茫——矬巴列传》。该书出版5年后,子于就往生了。

跟明星咖啡有关的记忆大多愉快,有一次却非但不愉快,还心如刀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已离开《汉声》杂志,在《家庭月刊》工作,正处于摄影创作旺盛期,彩色、黑白都拍。出门工作,胸前总挂两架相机,遇到好画面就先用装彩色胶卷的那一架捕捉,之后再拍黑白。所以,同一个场景,彩色的快门机会都比黑白好。每逢讲座,我就携带一部幻灯机、两支片盘,里头装着我最好的160张彩色透明片。

要去新竹清华大学演讲的前一晚,友人在我家过夜。火车站与他的上班地点都在明星咖啡屋附近,所以我们就从家里坐出租车来明星吃早餐。一路聊性甚高,下车时竟忘了放在前座司机身边的幻灯机与片盘。几分钟后惊觉,出租车早已不见踪影。我跟朋友在明星打电话报警、通知广播电台,请认识的报社朋友发布消息,只要把东西还来,必定重赏。

演讲当然是取消了,我傻在明星咖啡屋等消息,从早到晚六神无主、食不知味,仿佛天都塌下来了。一连好几天我拍不下任何照片,每当拿起相机就痛苦万分,感觉自己已失去了此生最好的作品。最后能够重新走出来,是决定从此以后只拍黑白,就当自己从没拍过彩色照片,才能断绝对那些心血的思念。

法子很管用,此后我专心拍黑白照片,倒也发现,我这辈子最好的作品仍然持续诞生。

黑胶年代 02 没电也能听黑胶

几乎忘了黑胶声音的我,重听之际不禁吓了一跳!CD发明后,人们趋之若鹜,谁都被那毫无杂质的干净声音吸引了,唱片在爱乐者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连我也差一点把收藏送去垃圾场。事实上,CD的音场与空间感和黑胶唱片根本无法比,况且号称永不损坏的CD,一发霉绝对完蛋。

更重要的是,录音史上极珍贵的曲目大多封存在那直径30.5厘米(12英寸)的乙烯基塑料中,会被复刻或转成CD的多半是销售市场较受欢迎的通俗曲目。那些冷门稀罕的音乐宝藏,就只能靠着唱针一圈一圈地从沟纹中挖出来。

音乐曾无数次地撼动过我的生命。打从幼时起,正是那一张张78转、45转以及后来的33转黑胶唱片,让身躯困在小岛的我,透过听觉跟古今中外的伟大心灵共振共鸣。对我来说,它们每一张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灵魂的悸动。

在上一辈还没分家前,我们和四叔、五叔在同一个屋檐下过日子。每房有一间大卧室,我们三房的楼下是炉灶和餐厅,四叔、五叔两家则是隔着过道住在木料仓库的二楼。三个媳妇分摊家事,除了侍奉祖母,还要轮月掌厨,负责喂饱三个家庭二三十口人的肚子。空间虽然局促,彼此倒也和乐融融。

四叔、五叔都受过日本教育,在镇公所上班,其中一位还当上课长,算是镇上的小资阶级。分隔两房的宽大空间,时常会被他们用来开舞会。四叔长得有点像好莱坞巨星克拉克·盖博,五叔萨克斯风吹得特别好。他们的朋友当中,有的会打鼓,有的能吹小号、长号或弹低音贝斯,一个三五人的小型西洋乐队轻易即能组成。长大后回想起来,那不就是爵士、蓝调吗?原来,在我们那平淡无奇的小镇生活背后,也有如此时髦的暗流。

在那没申请就不得聚众的戒严年代,许多交谊活动都得暗中举行。平常土里土气的镇民精心打扮,模仿电影中的人物,对从小在封闭环境成长的我们,那一场场的秘密舞会,真是一窥都会时尚的窗口。若是碰到警察上门取缔,男女舞客四处逃窜的情景更是叫人看得心跳加快,兴奋又刺激!

舞会多半在周末举行,保守的父母每次都三令五申,禁止我们靠近。我当然没那么听话,等他们睡着后,便偷偷爬起来趴在窗口看。看久了便能得到默许,在中场休息时替黑胶唱盘上发条。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拿起沙铃摇几下,感觉自己瞬间长大不少,也是乐手了!

在洗过两千张黑胶后,我兴起了收藏的念头。那时还没人炒作,坊间的二手唱片很少,无论当地、欧美、日本的品相都不佳,搁在路边摊或音响店角落,零星落寞,价格还不如一碗汤面。

有天逛进寻宝屋,发现这家跳蚤市场居然有大量二手唱片,有些甚至还没拆封,都是从欧美随旧家具整货柜标购而来。这种店爱乐者通常不会来,而我一买就是上百张,让老板娘对我印象特别好,新货到便通知我,让我第一个挑。

记得有好几次,即使是晚上接到电话,我也会喜滋滋地立刻赶去,在他们堆货的地方帮忙开箱。仓库又潮又湿,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我兴奋雀跃,像是进了藏宝洞的阿里巴巴。

短短一年多,我竟收了超过一万张黑胶。那些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黑胶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阶级的不同家庭,之前都被珍爱过,会流散出来,显然是主人已离开人间,后代当它们是累赘。想都想不到的宝贝太多了,有从前只闻其名不得一见的版本,也有演奏家送朋友的亲笔题字。我还意外发现了好几位被时代遗忘的顶尖歌唱家。

天底下所有的东西,放对了地方就是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对我而言,这些唱片不是等着升值的商品,而是一群旧时代音乐人的心血。我对他们怀抱敬意,希望尽可能让这些文化遗产存在久一点。

遗憾的是,一两年后,寻宝屋却再也不进黑胶了。我问老板娘为什么?“黑胶搬来搬去重得要命,利润却很少。当初有位电子新贵答应,只要我进货,多少他都收,现在连他自己的仓库也摆不下了!”

各年代的黑胶唱机依然持续进口,有早自爱迪生发明的滚筒式留声机,也有78转的手摇机。老板娘当古董卖,价格不菲,每回都鼓吹我入手一台,可我始终不为所动,直到一句话正中要害:

“音乐在你生命中那么重要,这点钱算什么?”

我还真筹钱将上述机器各买了一台。造型好、用料好,功能也正常如新,且无需用电,唱针在沟纹震动、直接透过号角发声。虽然音质比不上现代的黑胶唱盘,但我心想,哪天停电,依然能透过它们进入音乐世界,因为78转和滚筒黑胶我也有一些。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就到了,很好,很满意

评分

听人推荐说应该先看后记。读完后记简直迫不及待就翻开正文了。这个作者太有意思又太让人心疼了,了解了他的经历再来看书,总觉得心里沉甸甸的。赞译者!看得出来她是真的懂这位作者的。

评分

很好!

评分

评分

很好 包装齐全 多学习 多读书

评分

有点矫情

评分

印刷质量很好,内容很精彩,一晚看完

评分

非常精致漂亮的一本书,内容也全面充实详尽,作品也非常好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 值得推荐给大家。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