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自学钢琴基础教程

看图自学钢琴基础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臧翔翔 著
图书标签:
  • 钢琴
  • 自学
  • 基础
  • 教程
  • 乐理
  • 入门
  • 看图学钢琴
  • 音乐
  • 零基础
  • 乐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089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185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钢琴爱好者 音乐爱好者 音乐培训学校
本书是为零基础读者贴身打造的钢琴入门书籍无论你有无音乐基础,本书都是你学习钢琴演奏的开始。 本书共分为8个章节,这8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初学钢琴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书中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循序渐渐、从简到难的过程,之后还有多首歌曲的乐谱供大家练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钢琴爱好者量身定制的一本钢琴自学入门教程,本书不仅包括入门的基础课程讲解,还有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练习。
本书共分为钢琴介绍、钢琴演奏基础、基础音乐理论、基本演奏符号、音程与和弦练习、三连音与装饰音、不同调的乐曲练习和钢琴乐曲练习8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课程包括简单的基础知识和演奏知识讲解,并在讲解中配有精美清晰的图片说明;曲目包括适合钢琴初学者练习和表演的简易曲目。读者每天花一个小时就能消化和吸收书中的知识, 从而循序渐进地完成曲谱部分的演奏。
本书适合钢琴爱好者自学使用,也可以作为音乐培训学校的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臧翔翔,江苏宿迁人,音乐教师,艺术学与管理学双学位。中国音乐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创作的诗歌、歌词、歌曲、专业论文等曾作品发表于省市级报纸、报刊,著作《电脑音乐编辑、制谱与视唱练耳一本通》。

目录

第 一章 认识钢琴
第 1节 钢琴的类型
1.1 三角钢琴
1.2 立式钢琴
1.3 电钢琴
第 2节 钢琴的历史
第3节 钢琴的选购
第4节 钢琴的保养
4.1 良好的通风
4.2 勿靠窗放置
4.3 远离热源
4.4 湿度对钢琴的影响
4.5 高湿环境下钢琴保养
4.6 保持钢琴清洁

第 二章 钢琴演奏基础
第 1节 钢琴演奏的姿势
1.1 坐姿
1.2 手形
第 2节 钢琴的基本演奏法
2.1 高抬指
2.2 断奏
2.3 连奏
2.4 延音踏板
第3节 指法

第三章 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第 1节 认识五线谱
第 2节 认识音符
2.1 音符与音符时值
2.2五线谱上音符与对应琴键的位置
第3节 拍号
第4节 C调音阶
第5节 练习C调音阶与节奏
5.1右手练习
5.2左手练习
5.3双手练习
第6节 乐曲练习
新年好
虫儿飞(节选)
粉刷匠
第四章 基本演奏符号
第 1节 连音线与延音线
第 2节 力度记号
第3节 断奏
第4节 乐句
茉莉花(节选)
第5节 反复记号
练习曲
第6节 附点
附点练习曲
第7节 乐曲练习
洗手绢
西藏民歌
森林里有一棵树
练习曲

第五章 音程与和弦练习
第 1节 音程练习
练习曲
第 2节 和弦练习
2.1 柱式和弦
2.2 分解和弦
练习曲
第3节 乐曲练习
好娃娃
中国大戏院
车尔尼练习曲
拜厄练习曲
第六章 三连音与装饰音

第 1 节 三连音
练习曲
第 2节 颤音
第3节 倚音
第4节 琶音
第5节 乐曲练习
小燕子
练习曲
练习曲
第七章 不同调的乐曲练习
第 1节 调号
沂蒙山小调
第 2节 临时升、降、还原记号
第3节 C 调与C 调乐曲
我爱我的幼儿园
第4节 F 调与F 调乐曲
日出
第5节 G 调与G 调乐曲
上学歌
第6节 降B 调与降B 调乐曲
小马
第7节 D 调与D 调乐曲
小雨沙沙

第八章 钢琴乐曲练习
摇啊摇
排排坐
火车开了
小蜜蜂
玛丽有只小羊羔
美丽的棕眼
一分钱
送别
春天来了
祝你生日快乐
蜜蜂
小蝌蚪找妈妈
闹钟
牧羊女
小红帽
娃哈哈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雪绒花
采蘑菇的小姑娘
戈帕克
虫儿飞
荷塘月色
星语心愿
小小
如果云知道
爱的礼赞
梦中的婚礼
杜鹃圆舞曲
车尔尼练习曲
F大调小步舞曲
肖邦a小调圆舞曲
附录 音乐术语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创作的,关于一本假想的、与《看图自学钢琴基础教程》内容完全不同的图书简介。这份简介将专注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主题,并力求内容详实、风格自然: --- 《梵高之眼:印象派光影与色彩的深度剖析》图书简介 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一次对光与色哲学层面的探索。 第一部分:历史的尘埃与艺术的觉醒 本书并非市面上常见的艺术史梳理或技法模仿指南。我们拒绝将印象派视为教科书上那些僵硬的年代划分和风格标签的集合。相反,我们选择深入探究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结构的剧变,正是这些剧变,为印象派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从沙龙的束缚到光线的解放 我们首先将视角投向1870年代的巴黎。这是一个被工业革命的轰鸣声和新科技的便利所重塑的城市。传统学院派艺术(即“沙龙”)所推崇的古典、宏大叙事,已然无法承载现代都市人瞬息万变的感受。人们开始对摄影术的兴起感到不安,这迫使画家们思考:绘画的独特价值究竟在何处?答案,正如莫奈在阿让特伊河畔找到的,在于捕捉“不可复制的瞬间”。 本书细致分析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学背景,探讨了诸如都市化进程中“漫游者”(Flâneur)身份的兴起,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对休闲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渴望。我们不只是陈述事件,而是将这些元素编织成理解艺术运动的复杂背景网。 科学与哲学的交汇点 印象派的突破并非仅凭直觉。我们将详尽回顾当时物理学和光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尤其是谢弗勒尔(Chevreul)关于色彩对比理论的研究,如何被德加和毕沙罗等艺术家内化并应用于画布之上。这不仅仅是“把颜色并置”,而是一场关于人眼感知机制的实验。 我们特别开辟章节,深入探讨了叔本华和尼采对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影响。那种对“瞬间性”的哲学迷恋,对既有真理体系的怀疑,如何转化为笔触上的颤动和对主观经验的极致强调?我们将通过分析雷诺阿笔下流动的裙摆和西斯莱笔下湿润的空气,来揭示这些深层思想在视觉上的映射。 第二部分:色彩的解构与光线的密码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印象派核心技法——光影处理和色彩运用的极致剖析。我们摒弃了简单的“点彩”或“短促笔触”的描述,转而采用更具分析性的视角。 “光晕效应”的绘画物理学 我们挑战了“印象派画得快”的传统认知。事实是,他们画得“准”。他们并非在匆忙中完成作品,而是在严谨的观察中,精确地计算出不同天气、不同时间点,光线穿过大气层后,在物体表面产生的细微折射和反射。 书中运用现代图像分析技术(虽然我们讨论的是十九世纪的画作),对比分析了莫奈在不同系列(如鲁昂大教堂、干草堆)中,对同一主题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谱变化记录。我们会揭示,莫奈是如何系统性地用冷色调来描绘阴影,而非传统的黑色或棕色,这实质上是对人眼色觉惰性的挑战。 超越“好看”的构图语言 印象派的构图常常显得松散、非正式,仿佛只是匆忙瞥见的一瞥。但通过对德加舞台边缘视角、或对田园风光的边缘裁剪的细致考察,我们会发现这是一种刻意的“反平衡”策略。 这种“非中心化”的构图,是对传统欧洲绘画中金字塔式稳定结构的颠覆。我们认为,这是艺术家们试图捕捉现代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感和流逝感。每一章都将附带大量高清局部放大图,对比分析米勒、马奈与后印象派先驱塞尚在构图理性化方面的努力与分歧。 第三部分:人物的内在世界与社会边缘的凝视 印象派并非只关注风景。书中对人物画的探讨,将聚焦于“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特别是对当时社会边缘人群的复杂描绘。 镜子、闺房与女性的凝视 马奈的《奥林匹亚》是现代主义的里程碑,但我们更关注其后继者如何处理女性主体性。我们会深入分析德加对芭蕾舞女的描绘——这些画作中,既有对她们身体的艺术化提炼,也隐含着对她们工作环境的残酷审视。这些女性形象,不再是田园牧歌式的缪斯,而是作为现代都市劳动力的鲜活个体。 咖啡馆、剧院与公共空间的私密性 我们将考察雷诺阿和卡萨特如何捕捉公共娱乐场所中的人际互动。这些场景充满了酒精、烟雾和微妙的眼神交流。书籍探讨了在这些半公开空间中,个体如何构建自己的“私密性”,以及艺术如何成为记录这一社会行为的媒介。 结论:未完成的遗产 《梵高之眼》的最终结论是,印象派并非一个终点,而是一场持续性的“视觉革命”的开端。它教会了后来的艺术家,认识到光、色和观察角度的主观性,远比描绘“客观事实”更为重要。这本书旨在引导读者,不仅去看懂印象派的画作,更要学会用一种全新的、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我们身处的这个被光线和色彩不断重塑的世界。 本书适合人群: 对艺术史抱有批判性兴趣的研究者、视觉艺术专业学生、希望深入理解光影语言的摄影师,以及所有渴望超越“看”的表层,进入“理解”的深层体验的艺术爱好者。 --- (全书插图均采用高清双色印刷,部分技法分析图采用光谱模拟对比,总计约40万字,无任何钢琴教学内容。)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四) 我之前对乐理一点概念都没有,看到五线谱就头疼,所以一直觉得学钢琴遥不可及。这本《看图自学钢琴基础教程》真的是颠覆了我对钢琴学习的认知。它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它把那些抽象的乐理知识,比如音程、调式,用一种非常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它会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音程的关系,让你一下子就能理解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和“感觉”。而且,它在讲解乐曲片段时,不仅仅是给出谱面,还会配上非常详细的指法图,让你知道手指应该如何落键,如何过渡,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太重要了。我特别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都会配合实际的音符演示,甚至会引导你听一些示范音频,让你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建立起对知识的理解。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也非常清晰,感觉就像是在循序渐进地搭建你的钢琴知识体系,每一步都踩得很扎实。它让我觉得,原来学好钢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关键在于找到对的学习方法。

评分

(评价三) 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几本钢琴入门教材,但都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了。这次偶然翻到《看图自学钢琴基础教程》,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实践导向性非常强。它不像有些书那样,上来就讲一大堆理论,而是更侧重于让你“动手”去弹。比如,它会立刻告诉你如何找到中央C,然后教你弹一些简单的音阶和琶音,这些都是最基础但又最实用的技巧。书里的练习设计得很有针对性,每一个小练习都服务于一个特定的技巧,练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手指协调性和灵活性确实有所提升。我特别喜欢它里面穿插的一些“小技巧”和“常见错误纠正”,这些都是老师傅才会传授的经验,对于我这种自己摸索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避免了很多弯路。而且,书里关于情感表达的指导,也让我觉得钢琴不仅仅是机械的按键,更是可以用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工具。它鼓励我去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和触键方式去弹奏同一个音,去感受其中的细微差别。

评分

(评价二) 不得不说,这本《看图自学钢琴基础教程》在视觉呈现上做得相当到位,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翻开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舒服,大量的彩色插图和清晰的图解,把原本可能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像看漫画一样有趣。尤其是在讲解指法和键盘布局的部分,图上的手指比例和键盘的颜色区分,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手指的运动轨迹以及各个琴键之间的关系,这比单纯看文字描述要高效太多了。而且,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大量的乐理术语,而是循序渐进,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最核心的概念。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乐谱阅读时,将五线谱和键盘上的实际位置一一对应,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门槛。它还会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曲,并且这些练习曲的难度梯度设计得非常合理,每一次进步都能感受到,不会让人产生畏难情绪。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且善于引导的老师,一步步把你从“零”带到“能弹”,而且是用一种让你觉得轻松愉快的方式。

评分

(评价五) 这本书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手把手”教学了,对于我这种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甚至连节拍器都不知道怎么用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它在讲解基础乐理时,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大量的插图,把每一个概念都讲透了。我尤其喜欢它关于“节奏”的讲解,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节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概念,比如把四分音符比作“一步”,八分音符比作“半步”,这样一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不同音符的时值关系。而且,它在介绍每一个新的技巧或乐曲片段时,都会有非常详细的指法标注,并且会给出演奏的建议,让你知道应该如何发力,如何控制触键,这极大地减少了我在练习过程中摸索的时间。书中的一些小练习,虽然简单,但都非常有效,能让你快速掌握书中所讲的技巧,并且感受到进步。这本书就像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老师,耐心解答了我所有的疑问。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它在讲解和弦部分的处理上,简直是为我这种零基础又想快速上手弹唱的人量身定做的。以前学琴,最头疼的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谱子,光是认识谱号和音符就花了好几天,更别提理解什么叫做和弦了。但这本《看图自学钢琴基础教程》完全避开了这个死胡同,它用非常直观的图示,把每一个基础的和弦都拆解开来,比如C大调、G大调、Am等等,直接告诉你手指应该放在键盘的哪个位置,每一个和弦听起来是什么感觉。最关键的是,它还会告诉你这些和弦怎么组合起来,形成简单的乐句。我跟着书里的图示,尝试弹奏了几个流行歌曲的伴奏,虽然很简单,但那种“我真的可以弹出来”的成就感,是之前学习过程中从未有过的。书里还特别强调了乐感的培养,不仅仅是教会你弹奏,更引导你感受音乐的律动和情感。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节奏的讲解,用很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节奏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总之,对于想快速掌握钢琴基本功,并且想立刻体验弹奏乐趣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非常棒的起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