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入门笔记》系高等院校法学入门教材,主要以笔记的形式简明介绍我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包括:1.行政法概论、主体、行为;2.行政行为、程序;3.行政复议、诉讼;4.行政裁判与执行;5.行政赔偿与国家赔偿;6.历年司法考试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方面的真题选编。
作者简介
戚建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特聘教授、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中心专家,法学院博士生导师。1976年出生,祖籍浙江杭州。浙江大学法学学士(199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2001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2005年)、2006~2008年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1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艾奥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已经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目录
第1章行政法概论
1.1行政法概述
1.2行政法的渊源
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2章行政法主体
2.1行政法主体概述
2.2行政主体
2.3公务员
2.4行政相对人
2.5监督行政主体
第3章行政行为
3.1行政行为概述
3.2抽象行政行为
3.3具体行政行为
3.4其他行为
第4章行政程序
4.1行政程序概述
4.2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4.3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第5章行政复议
5.1行政复议概述
5.2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5.3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参加人
5.4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5.5行政复议的决定与执行
第6章行政诉讼法概论
6.1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6.2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6.3行政诉讼法的发展与完善
第7章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7.1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概述
7.2可诉行政行为与不可诉行政行为
7.3我国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第8章行政诉讼的管辖
8.1行政诉讼管辖概述
8.2行政诉讼管辖的种类
8.3管辖权异议
第9章行政诉讼参加人
9.1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9.2行政诉讼原告
9.3行政诉讼被告
9.4行政诉讼第三人
第10章行政诉讼程序
10.1起诉与受理
10.2行政诉讼一审程序
10.3行政诉讼二审程序
10.4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10.5行政诉讼程序的一般问题
第11章行政诉讼证据
11.1行政诉讼证据概述
11.2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11.3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
11.4行政诉讼的证据保全
第12章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
12.1行政诉讼裁判概述
12.2行政诉讼的执行
第13章涉外行政诉讼
13.1涉外行政诉讼概述
13.2涉外行政诉讼的特殊规则
13.3涉外行政诉讼的主要类型
第14章国家赔偿
14.1国家赔偿责任概述
14.2国家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14.3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4.4国家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15章行政赔偿
15.1行政赔偿概述
15.2行政赔偿的范围
15.3行政赔偿的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15.4行政赔偿的程序
附录近年司法考试真题选编
前言/序言
总序
法学、神学与医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知识体系,其知识谱系的演变体现了人类文明与法治的进步。在我国,法学教育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与前瞻性的作用,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伟大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人才保障。目前,随着我国法治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法律服务市场的变化,社会需要越来越多适应时代要求的法治人才,这对大学的法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与挑战。
法学教育的本质并非传授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培养一种综合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是一种职业,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专业化的职业,这个职业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也有多元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培养像法律人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法律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法律现象呈现出日益综合化的趋势。如何有效地分析和解决特定的法律问题,已经不能再局限于某一单一法学学科,而应以整体系统的法学教育为背景,通过综合的法律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为适应社会需求,法科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学习法学的理论精髓,并融会贯通。这也为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法学教育中,教师是教学核心,尤其是青年教师,站在教学第一线。青年教师入职后面对的挑战可能不是科研,而是教学。青年教师历经数十年的寒窗苦读、精耕科研,如何以最短的时间从研究者转换为授业者,是每一位初登讲堂者须完成的必修课。教学大纲的设计、知识点的选取、典型案例的搜集、寓理论于案例的深入浅出等均是作为“初学者”的青年教师需要攻克的难关。初登讲堂者往往都是学富五车的博士,但经历了漫长的学习生涯与科学研究过程,他们恐怕一时难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学的乐趣深入浅出地描绘给学生。
作为法学职业教育的共同体,我们须认识到,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包括法学研究型人才、法律应用型人才、复合型法律人才等适应不同层次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为了形成知识、能力和实践之间的融合,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通过法学知识的传授培养一种能力,用能力来解决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于研究型人才,我们应训练其法学思维,启迪其独立研究和思考;对于应用型人才,我们也须培养其法律思维,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对于复合型人才,我们要培养其综合性应用思维,扩展其法律知识面。
法学教育的载体和纽带在于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讲授,都依赖于课程的教材。传统的法学教材,植根于各学科基础理论,汇集各家观点,力求完整、全面地为读者介绍本学科的基本情况,归纳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诠释本学科的基本法律规范。但对于正在接受系统法学教育洗礼的本科生乃至硕士生等群体而言,存在一种瓶颈性的困境。因缺乏系统的法学知识,在各家学说与艰深理论面前,法学初学者往往会“望而却步”,期待一种通俗易懂的教材。事实上,法学是美妙而充满魅力的科学,如果有一本教材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地阅读学习中,直观了解法学知识的初貌,培养学生对深入学习本学科法学理论的浓厚兴趣,逐步引导其对这门学科开展探索,这必将是法学初学者的一种幸事。
此外,在信息化时代,法学初学者又须防范迷失于信息量过大而难以取舍、信息良莠不齐而缺乏甄别能力、知识的碎片化而难以形成法律思维等困境之中。事实上,法学知识和法律知识载体的多样化、新型化也给法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例如,如何为法学本科生的每门专业课选择正确、适量、重点突出、便于理解的教学素材,如何使得教学素材的载体既小又大,即教材的页码少但有用信息量大;如何使得教学素材的载体既简单又复合,即教材所载学科理论和法律知识的信息重点一目了然但功能多用,能够满足学科入门、理论体系的提炼、法律知识的串联、司法考试知识点等复合型功能需求。
可喜的是,法律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法学笔记系列教材”,这套教材由我国青年法学学者编写,突出教材的“笔记”特色。其丛书编委均是具有长期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法学才俊。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竺效教授与我交流这套新型法学教材的提议后,我开始关注这套教材的出版进展,也浏览了由他主编的第一本教材《环境法入门笔记》。我认为,这套教材的新意在于,将目标集中于引领法学初学者进入各个法学学科领域,使法学入门者能对各学科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其中重点,对各学科涉及的法律规定能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尝试应用,借助该套教材,激发读者深入研习法学的兴趣。同时,也有望这套教材能为初入讲堂的青年教师提供较为高效的“教学入门速成课”。甚至可能成为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从其他专业转而从事法律实践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法学各学科法律实践的入门级“工具书”。
作为从事教学工作近三十年的法学教育者,看到这套新型教材的问世,感到欣慰与欣喜——欣慰于青年教师们能够想读者之所想,想后辈之所想,想学生之所想;欣喜于青年教师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日后有更多青年学者加入到本套教材的编写之中,为本套教材的完善提出真知灼见,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不忘初心,致力于我国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大元
2016年12月25日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入门笔记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